【注釋】:
此詞又是 吳激詠事抒懷的一篇佳作。從小序可知,此詞的創(chuàng)作動機與前文相仿,也因為在會寧府遇見流落在金的舊時南宋歌女,又由此勾起作者不由而發(fā)舊君之恩與今朝飄零之恨的情感。
全詞以聽老姬鼓瑟開頭。一句“海角飄零”開頭,突兀而深重,既是寫老姬又是寫作者自己,不由使人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皣@漢苑”以下四句以一聲慨嘆回顧了舊時徽、欽二帝北虜難歸的國難,又展現(xiàn)故國舊時歌舞生平,只不過只能是夢里天上。”“致吹”以下六句,不惜筆墨,描述老姬鼓瑟技藝的 高明。此是上片。
下片,以此抒發(fā)情懷。宛轉琴聲使人神游故國,瞬間國難家恨頓上心頭。曲雖仍是昔日太平曲,而國卻破,鬢已白,人也流落,聞聽此曲怎不令人黯然神傷呢””舞破中原”化用 杜牧《過清華宮》中“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之句。其中不無包含對風流皇帝宋徽宗亡國敗家的委婉譴責?!皩懞选蔽寰?,回到現(xiàn)實,歲月的無情,事實的殘酷使老姬憔悴,已失去昔日容姿。面對青燈涼日,詞人耳邊仿佛仍環(huán)繞著老姬的琴聲,家國之痛,難以忘懷。
這首詞的手法高超,表現(xiàn)手法多樣而又渾然一體。虛與實,今與昨,交替出現(xiàn),融為一體。畫面連續(xù)疊印,如同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漢苑秦宮”是懸想;“金屋銀屏”是夢境;“歌吹竟舉”則是眼前實景,但與“梨園太平樂府”相映,虛虛實實,讓人難辯高下。作者對于詞的把握非常準確,以老姬之人,之樂作為串連畫面的線索,前后相疊交替出現(xiàn)卻毫無拙跡,使人嘆服。而結尾文處更顯高明,本以為回轉到老姬彈瑟已是終極,未想到一句輕飄之言,又把我們帶到真正的現(xiàn)實,涼日、輕燈,一切都已成陣跡,恍然如一場春夢。
此詞最大的特點是運筆巧妙,對比強烈。夢里天上,金屋銀屏,而現(xiàn)實卻是國破家亡,今昔難比。往日美姬成憔婦,昔日佳音為遺曲,此時此景怎不令人感動傷懷。強烈的對比、強烈的情感,給人帶來強憾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