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白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
    顧余不及仕,學(xué)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zhuǎn)蓬。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君一作翁)譯文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五月里梅子開始發(fā)黃,蠶事完畢,桑柘葉也被采空了。

    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魯?shù)厝酥匾暭徔?,家家窗里透出機抒聲。

    顧余不及仕,學(xué)劍來山東。只因為我不能走上仕途,為學(xué)劍術(shù)來到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舉起馬鞭向人打聽路,卻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諷。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下愚之輩輕視有為的壯士,怎值得以此判斷窮困與亨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我能像魯仲連那樣綁信在箭上,獲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最終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賞,只因羞與世俗之人相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我將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長安,哪怕落日被陰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zhuǎn)蓬。此去用不著你向我多說什么,我甘心如飄轉(zhuǎn)的飛蓬!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君一作翁)注解

    1
    始:一作“子”。
    2
    蠶凋:蠶已成繭。桑、柘,落葉的喬木和灌木,葉子可以養(yǎng)蠶。
    3
    櫳:掛簾的窗戶。
    4
    顧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沒有出仕做官時。
    5
    學(xué)劍:李白曾從著名劍術(shù)家裴顯在山東學(xué)習(xí)劍術(shù)。
    6
    山東:指太行山以東。
    7
    獲笑:被人恥笑。
    8
    汶上翁:汶水邊的老翁。
    9
    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變的人為下愚。此指汶上翁。
    10
    忽:輕視。
    11
    壯士:李白自指。
    12
    窮:指政治上失意;
    13
    通:指政治上得志。窮通即政治上的得與失。
    14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李白用此典說明自己想干一番事業(yè),卻又不追求功名利祿。
    15
    直道:通衡大道。
    16
    陰虹:喻指奸臣?!瓣幒?,指林甫、國忠輩昏蔽其君。一作“我”。
    17
    轉(zhuǎn)蓬:隨風(fēng)旋轉(zhuǎn)的蓬草之。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君一作翁)賞析

    此詩分前后兩節(jié)。前節(jié)八句,著重描寫了初抵東魯時的真實感受?!拔逶旅肥键S,蠶凋桑柘空”兩句點明時間,梅子開始由青變黃,蠶桑之事已了,這就意味著進(jìn)入了生產(chǎn)的第二道工序:“魯人重織作,機抒鳴簾櫳?!睎|魯?shù)某青l(xiāng)婦女,又投入新的勞動:紡織。東魯人有重織作的傳統(tǒng),李白初次旅游就獲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從二十五歲經(jīng)三峽出蜀,歷湖北、江西、江蘇、河南、山西等地,這時還沒有機會出仕。“顧余不及仕,學(xué)劍來山東”兩句正是詩人當(dāng)時思想情況的寫實。李白回顧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歷程,決定到東魯定居。讀書、學(xué)劍是李白的兩大生活愛好?!芭e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中的“訪前途”有問路和了解今后出路的兩層意思。李白初抵東魯,訪路途卜前程時,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個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沒有寫出“笑”的內(nèi)容,有意留下一個懸念。

    后節(jié)十句,是李白對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復(fù),是全詩的重點部分和精彩片段?!跋掠藓鰤咽浚醋阏摳F通?!痹诶畎卓磥恚跋掠蕖眰儾荒芾斫狻皦咽俊钡男貞?,也沒有資格在“窮通”的問題上發(fā)議論?!案F通”即“窮達(dá)”,是為了押韻需要,改“達(dá)”為“通”。李白對“窮達(dá)”的理解,完全是從儒家思想出發(fā)。李白力爭在政治上獲得出路,先實現(xiàn)“兼濟(jì)天下”的理想,然后歸隱江湖,“獨善一身”。李白這種思想,正和戰(zhàn)國時期的魯仲連是一致的:“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崩畎子敏斨龠B的事跡,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負(fù),是因為魯仲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山東。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崩畎讈頄|魯前就曾有西游長安的打算,后來轉(zhuǎn)而向東,不料初抵魯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這時有“西歸”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生態(tài)度如不改變,是很難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zhuǎn)蓬”兩句是李白對汶上翁表示:“你的談話沒有任何意義,請不要說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貫作風(fēng),即使像飛蓬那樣示意飄轉(zhuǎn),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對汶上翁譏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動的藝術(shù)概括。他首先把譏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銳的對比,然后明確提出自己從事政治活動在不同情況下的原則立場。詩中塑造了魯仲連這樣一個功成不受賞的高士形象,其實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寫照。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c189a43ac9c189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