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

    未展芭蕉譯文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未展開的芭蕉像挺立的綠色蠟燭無焰無煙,蕉心仿佛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害怕料峭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有如一卷書札,真不知她內(nèi)心蘊藏了多少心事。風(fēng)兒會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滿腹的心思。

    未展芭蕉注解

    1
    冷燭無煙綠蠟干:綠蠟形容芭蕉的心,葉子卷卷的未曾展開,像綠色的蠟燭一樣,但是不能點,不生煙。
    2
    緘:量詞。用于信件等裝封套之物。
    3
    書札:即書信。

    未展芭蕉賞析

    本首詩細(xì)致地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芭蕉畫面,并聯(lián)想到了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與氣質(zhì),創(chuàng)造了一個別具新意的藝術(shù)形象。全詩含蓄凝練,想象豐富,色彩鮮潤宜人,情思沁人心脾,韻味悠長,頗具藝術(shù)美感。

    豐富而優(yōu)美的聯(lián)想,往往是詩歌創(chuàng)作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詠物詩,詩意的聯(lián)想更顯得重要。錢珝這首《未展芭蕉》就是運用聯(lián)想的杰作。

    首句從未展芭蕉的形狀、色澤設(shè)喻。由未展芭蕉的形狀聯(lián)想到蠟燭,這并不新穎;“無煙”與“干”也是很平常的形容。值得一提的是“冷燭”、“綠蠟”之喻。蠟燭通常是紅亮、溫暖的形象,這里卻說“綠”、“冷”,不僅造語新穎,而且表達(dá)出詩人的獨特感受?!熬G蠟”給人以翠脂凝綠的美麗聯(lián)想;“冷燭”一語,則顯示出那緊緊卷縮的蕉燭上面似乎籠罩著一層早春的寒意。

    “芳心猶卷怯春寒”。卷成燭狀的芭蕉,最里一層俗稱蕉心。詩人別開生面,賦予它一個美好的名稱──芳心。這是巧妙的暗喻: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從表面看,和首句“冷燭”、“綠蠟”之喻似乎脫榫,其實,無論從形象上、意念上,兩句都是一脈相通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有心惜別”的蠟燭本來就可用以形容多情的少女,所以蕉心──燭心──芳心的聯(lián)想原很自然?!熬G蠟”一語所顯示的翠脂凝綠、亭亭玉立的形象,也常象征著美麗的女性。

    在詩人想象中,這在料峭春寒中卷縮著“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由于寒意襲人的環(huán)境的束縛,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情懷隱藏在心底。如果說,上一句還只是以物喻物,從未展芭蕉的外在形狀、色澤上進(jìn)行描摹刻畫,求其形似;那么這一句則通過詩意的想象與聯(lián)想,把未展芭蕉人格化了,達(dá)到了人、物渾然一體的神似境界。句中的“猶”字、“怯”字,都極見用意?!蔼q”字不只明寫當(dāng)時的“芳心未展”,而且暗寓將來的充分舒展,與末句的“會被東風(fēng)暗拆”遙相呼應(yīng)。“怯”字不僅生動地描繪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圍中卷縮不舒的形狀和柔弱輕盈的身姿,而且寫出了它的感覺與感情,而詩人的細(xì)意體貼、深切同情也自然流注于筆端。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毙≡姷暮髢删涫钦f,芳心猶卷的芭蕉有如一卷書札,真不知她內(nèi)心蘊藏了多少心事。風(fēng)兒會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滿腹心思。

    后兩句卻又另設(shè)比喻。古代的書札卷成圓筒形,與未展芭蕉相似,所以這里把未展芭蕉比喻未拆封的書札。從第二句以芳心未展的少女設(shè)喻過渡到這一句以緘封的書札設(shè)喻,似乎又不相連屬,但讀時有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這奧妙就在“藏”字上。書札緊緊封緘著,它的內(nèi)容——寫信者的一片芳心就深藏在里面,好像不愿意讓人知道它的奧秘。這和上句的“芳心”猶卷在意念上完全相通,不過上句側(cè)重于表現(xiàn)客觀環(huán)境的束縛,這一句則側(cè)重于表現(xiàn)主觀上的隱藏不露。未曾舒展的少女情懷和包蘊著深情的少女書札,本來就很容易引起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但后兩句并非用另一比喻簡單地重復(fù)第二句的內(nèi)容,而是通過“藏何事”的設(shè)問和“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的遙想,展示了新的意境,抒發(fā)了更美好的情思。

    在詩人的想象中,這未展芭蕉像是珍藏著,美好情愫的密封的的少女書札,嚴(yán)守著內(nèi)心的秘密。隨著寒氣的消逝,芳春的到來,和煦的東風(fēng)總會暗暗拆開書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無邊的春色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深藏內(nèi)心的奧秘,不主動的坦露情懷,迎接?xùn)|風(fēng),歡呼春天的到來呢?這后一層意思,詩人并沒有點明,讀者卻不難領(lǐng)會。句中的“會”字,讓人感覺到芭蕉由于怯于春寒不展,到被東風(fēng)吹開,是順乎自然規(guī)律的;而“暗”字則精細(xì)的顯示出這一過程在不知不覺中進(jìn)行的。這兩個詞語,對深化詩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

    詩意的想象與聯(lián)想,歸根結(jié)蒂還是來源于對生活的細(xì)心體察和深切體驗。如果錢珝對生活中受到環(huán)境束縛、心靈上受到禁錮的少女缺乏了解與同情,那么他是無論如何不會產(chǎn)生上面那一系列詩意的聯(lián)想的,也絕不會從單調(diào)的未展芭蕉身上發(fā)現(xiàn)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與氣質(zhì)的。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錢
    [唐代]

    字瑞文,吏部尚書徽之子。善文詞。宰相王溥薦知制誥,進(jìn)中書舍人,后貶撫州司馬。有《舟中錄》二十卷,今編詩一卷。 更多

    錢的詩(共6首詩)
    • 《江行無題一百首》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xiāng)人。
      浦煙含夜色,冷日轉(zhuǎn)秋旻。
      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
      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來。
      只今誰善舞,莫恨廢章臺。
      行背青山郭,吟當(dāng)白露秋。
      風(fēng)流無屈宋,空詠古荊州。
      晚來漁父喜,網(wǎng)重欲收遲。
      恐有長江使,金錢愿贖龜。
      去指龍沙路,徒懸象闕心。
      夜涼無遠(yuǎn)夢,不為偶聞?wù)琛?br>霧云疏有葉,雨浪細(xì)無花。
      穩(wěn)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好日當(dāng)秋半,層波動旅腸。
      已行千里外,誰與共秋光。
      潤色非東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難自定,來喚棹船郎。
      夜江清未曉,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樂,堪傷老大心。
      翳日多喬木,維舟取束薪。
      靜聽江叟語,盡是厭兵人。
      箭漏日初短,汀煙草未衰。
      雨馀雖更綠,不是采蘋時。
      山雨夜來漲,喜魚跳滿江。
      岸沙平欲盡,垂蓼入船窗。
      渚邊新雁下,舟上獨凄涼。
      俱是南來客,憐君綴一行。
      云密連江暗,風(fēng)斜著物鳴。
      一杯真戰(zhàn)將,笑爾作愁兵。
      柳拂斜開路,籬邊數(shù)戶村。
      可能還有意,不掩向江門。
      不識相如渴,徒吟子美詩。
      江清惟獨看,心外更誰知。
      牽路沿江狹,沙崩岸不平。
      盡知行處險,誰肯載時輕。
      憔悴異靈均,非讒作逐臣。
      如逢漁父問,未是獨醒人。
      水含秋夜靜,云帶夕陽高。
      詩癖非吾病,何妨吮短豪。
      帶舟維古岸,還似阻西陵。
      箕伯無多怒,回頭詎不能。
      秋云久無雨,江燕社猶飛。
      卻笑舟中客,今年未得歸。
      帆翅初張?zhí)帲迄i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來風(fēng)。
      佳節(jié)雖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處望,荒岸小長亭。
      月下江流靜,村荒人語稀。
      鷺鴛雖有伴,仍共影雙飛。
      斗轉(zhuǎn)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遠(yuǎn),風(fēng)便數(shù)聲砧。
      棹驚沙鳥迅,飛濺夕陽波。
      不顧魚多處,應(yīng)防一目羅。
      行到楚江岸,蒼茫人正迷。
      只如秦塞遠(yuǎn),格磔鷓鴣啼。
      漸覺江天遠(yuǎn),難逢故國書。
      可能無往事,空食鼎中魚。
      岸草連荒色,村聲樂稔年。
      晚晴貪獲稻,閑卻彩菱船。
      灘淺多游鷺,江清易見魚。
      怪來吟未足,秋物欠紅蕖。
      蛩響依沙草,螢飛透水煙。
      夜涼誰詠史,空泊運租船。
      睡穩(wěn)葉舟輕,風(fēng)微浪不驚。
      人居蘆葦岸,終夜動秋聲。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可知因謫宦,斑鬢入江湖。
      水天涼夜月,不是少清光。
      好景隨人物,秦淮憶建康。
      古來多思客,搖落恨江潭。
      今日秋風(fēng)至,蕭疏過沔南。
      映竹疑村好,穿蘆覺渚幽。
      漸安無曠土,姜芋當(dāng)農(nóng)收。
      煙渚復(fù)煙渚,畫屏休畫屏。
      引愁天末去,數(shù)點暮山青。
      秋風(fēng)動客心,寂寂不成吟。
      飛上危檣立,鶯啼報好音。
      見底高秋水,開懷萬里天。
      旅吟還有伴,沙柳數(shù)枝蟬。
      九日自佳節(jié),扁舟無一杯。
      曹園舊樽酒,戲馬憶高臺。
      兵火有馀燼,貧村才數(shù)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爭。
      靜宿涼灣月,應(yīng)無失侶聲。
      輕云未撲霜,樹杪橘初黃。
      行是知名物,過風(fēng)過水香。
      土?xí)缟罡?,江平遠(yuǎn)釣多。
      平生皆棄本,金革竟如何。
      海月非常物,等閑不可尋。
      披沙應(yīng)有地,淺處定無金。
      風(fēng)晚冷颼颼,蘆花已白頭。
      舊來紅葉寺,堪憶玉京秋。
      渺渺望天涯,清漣浸赤霞。
      難逢星漢使,烏鵲日乘槎。
      風(fēng)好來無陣,云開去有蹤。
      釣歌無遠(yuǎn)近,應(yīng)喜罷艨艟。
      吳疆連楚甸,楚俗異吳鄉(xiāng)。
      謾把樽中物,無人啄蟹黃。
      岸綠野煙遠(yuǎn),江紅斜照微。
      撐開小漁艇,應(yīng)到月明歸。
      雨馀江始漲,漾漾見流薪。
      曾嘆河中木,斯言憶古人。
      垂露晚猶濃,清風(fēng)不易逢。
      涉江雖已晚,高樹搴芙蓉。
      乘舟維夏口,煙野獨行時。
      不見頭陀寺,空懷幼婦碑。
      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風(fēng)。
      數(shù)株曾手植,好事憶陶公。
      舟航依浦定,星斗滿江寒。
      若比陰霾日,何妨夜未闌。
      近戍離金落,孤岑望火門。
      惟將知命意,瀟灑向乾坤。
      叢菊生堤上,此花長后時。
      有人還采掇,何必在春期。
      景夕殘霞落,秋寒細(xì)雨晴。
      短纓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堤壞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
      左宦終何路,攄懷亦自寬。
      襞箋嘲白鷺,無意喻梟鸞。
      樓空人不歸,云白去時衣。
      黃鶴無心下,長應(yīng)笑令威。
      白帝朝驚浪,陽臺暮映云。
      等閑生險易,世路只如君。
      櫓慢生輕浪,帆虛帶白云。
      客船雖狹小,容得瘦將軍。
      靜看秋江水,風(fēng)漸浪微平。
      人間馳競處,塵土自波成。
      風(fēng)借帆方疾,風(fēng)回棹卻遲。
      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
      咫尺愁風(fēng)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云霧窟,猶有六朝僧。
      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滿洲。
      誰能驚鳥,作賦為沙鷗。
      幸有煙波興,寧辭筆硯勞。
      緣情無怨刺,卻似反離騷。
      沙上獨行時,高吟到楚詞。
      難將垂岸蓼,盈把當(dāng)江蘺。
      秋寒鷹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客,無心擊塞鴻。
      幽懷念煙水,長恨隔龍沙。
      今日滕王閣,分明見落霞。
      江流何渺渺,懷古獨依依。
      漁父非賢者,蘆中但有磯。
      風(fēng)雨正甘寢,云霓忽曉晴。
      放歌雖自遣,一歲又崢嶸。
      幽思正遲遲,沙邊濯弄時。
      自憐非博物,猶未識鳧葵。
      曾有煙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花惟待月,一釣紫菱灣。
      千頃水紋細(xì),一拳嵐影孤。
      君山寒樹綠,曾過洞庭湖。
      光闊重湖水,低斜遠(yuǎn)雁行。
      未曾無興詠,多謝沈東陽。
      晚菊繞江壘,忽如開古屏。
      莫言時節(jié)過,白日有馀馨。
      日落長亭晚,山門步障青。
      可憐無酒分,處處有旗亭。
      遠(yuǎn)岸無行樹,經(jīng)霜有伴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身世比行舟,無風(fēng)亦暫休。
      敢言終破浪,惟愿穩(wěn)乘流。
      數(shù)畝蒼苔石,煙蒙鶴卵洲。
      定因詞客遇,名字始風(fēng)流。
      興閑停桂楫,路好過松門。
      不負(fù)佳山水,還開酒一樽。
      短楫休敲桂,孤根自駐萍。
      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高浪如銀屋,江風(fēng)一發(fā)時。
      筆端降太白,才大語終奇。
      細(xì)竹漁家路,晴陽看結(jié)罾。
      喜來邀客坐,分與折腰菱。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決計何。
      數(shù)逢云斷處,去岸映高山。
      身到章江日,應(yīng)猶未得閑。
      一灣斜照水,三版順風(fēng)船。
      未敢相邀釣,勞生只自憐。
      江雨正霏微,江村晚渡稀。
      何曾妨釣艇,更待得魚歸。
      新野舊樓名,潯陽勝賞情。
      照人長一色,江月共凄清。
      愿飲西江水,那吟北渚愁。
      莫教留滯跡,遠(yuǎn)比蔡昭侯。
      湖口分江水,東流獨有情。
      常時好風(fēng)物,誰伴謝宣城。
      潯陽江畔菊,應(yīng)似古來秋。
      為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
      高峰有佳號,千尺倚寒風(fēng)。
      若使?fàn)t煙在,猶應(yīng)為上公。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
      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
      楚水苦縈回,征帆落又開。
      可緣非直路,卻有好風(fēng)來。
      遠(yuǎn)謫歲時晏,暮江風(fēng)雨寒。
      仍愁系舟處,驚夢近長灘。
      查看譯文
    • 《蜀國偶題》
      忽憶明皇西幸時,暗傷潛恨竟誰知。
      佩蘭應(yīng)語宮臣道,莫向金盤進(jìn)荔枝。
      查看譯文
    • 《送王郎中》
      惜別遠(yuǎn)相送,卻成惆悵多。
      獨歸回首處,爭那暮山何。
      查看譯文
    • 《客舍寓懷》
      灑灑灘聲晚霽時,客亭風(fēng)袖半披垂。
      野云行止誰相待,明月襟懷只自知。
      無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臘前枝。
      牽情景物潛惆悵,忽似傷春遠(yuǎn)別離。
      查看譯文
    • 《同程九早入中書(一作錢起詩)》
      漢家賢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見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驚鷺忽相隨。
      臘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萬年枝。
      獨慚皇鑒明如日,未厭春光向玉墀。
      查看譯文
    • 嶺猿·杳杳裊裊清且切
      常建常建〔唐代〕
      杳杳裊裊清且切,鷓鴣飛處又斜陽。
      相思嶺上相思淚,不到三聲合斷腸。
    • 寄劉駕·一川草色青裊裊
      曹鄴曹鄴〔唐代〕
      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
      悵望美人不攜手,墻東又發(fā)數(shù)枝花。
    • 夜合·綺樹滿朝陽
      元稹元稹〔唐代〕
      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錦,風(fēng)散似分妝。
      葉密煙蒙火,枝低繡拂墻。
      更憐當(dāng)暑見,留詠日偏長。
    • 送侍御史四叔歸朝
      李嘉佑李嘉佑〔唐代〕
      淮南頻送別,臨水惜殘春。
      攀折隋宮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歸上國,論舊見平津。
      更接天津近,余花映綬新。
    • z6光大師草書歌
      貫休貫休〔唐代〕
      雪壓千峰橫枕上,窮困雖多還激壯。
      看師逸跡兩相宜, 高適歌行李白詩。
      海上驚驅(qū)山猛燒,吹斷狂煙著沙草。
      江樓曾見落星石,幾回試發(fā)將軍炮。
      別有寒雕掠絕壁, 提上玄猿更生力。
      又見吳中磨角來,舞槊盤刀初觸擊。
      好文天子揮宸翰,御制本多推玉案。
      晨開水殿教題壁, 題罷紫衣親寵錫。
      僧家愛詩自拘束,僧家愛畫亦局促。
      唯師草圣藝偏高,一掬山泉心便足。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f6e343ac9bf6e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