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天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譯文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停下馬來飲酒餞別詢問被貶的去處。

    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淚下,到達衡陽后讓大雁多為我捎來幾封書信。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古木參天、枝葉扶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當今正逢盛世,朝廷是會普降恩澤的,我們只是暫時的分離,不要煩惱悲傷。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注解

    1
    駐:停下。被貶的去處。
    2
    巫峽:地名,在今重慶市巫山縣東。
    3
    衡陽:地名,今屬湖南。相傳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飛之雁,至衡陽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這是由長沙想到衡陽,意思要王少府至長沙后多寫信來。
    4
    青楓江:地名,在花溪。
    5
    秋帆:指秋風(fēng)吹著小舟,送友人遠去。
    6
    雨露:指恩澤。
    7
    莫躊躇:不要煩惱悲傷。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背景

    此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舊編在《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詩后,可能是高適在封丘尉任內(nèi),送別遭貶的李、王二少府(唐時縣尉的別稱)往南方之作。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同時也是一首邊塞詩,是詩人為送兩位被貶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勸慰鼓勵之意。一詩同贈兩人,內(nèi)容銖兩悉稱。詩除了首尾合起來總寫外,中間兩聯(lián)雙雙分寫,不偏祜。

    首聯(lián)“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詩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貶,都有滿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將分別這一共同點,以深表關(guān)切的問句開始,表達了對李、王二少府遭受貶謫的同情,以及對分別的惋惜。“嗟”是嘆息之聲,置于句首,貶謫分別時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按藙e”、“謫居”四字,又將題中的“送”和“貶”點出,輕靈自然,不著痕跡。作者在送別之地停下馬來,與李、王二少府飲酒餞別,“意何如”、“問謫居”,反復(fù)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顯而易見,一開篇就以強烈的感情,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頷聯(lián)“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寫李少府貶峽中。當時,這里路途遙遠,四野荒涼,《巴東三峽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痹娙嗽O(shè)想李少府來到峽中,在這荒遠之地聽到凄厲的猿啼,不禁流下感傷的眼淚。下句寫王少府貶長沙。衡陽在長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傳說北雁南飛至此不過,遇春而回。歸雁傳書是借用蘇武雁足系書故事,但長沙路途遙遠,歸雁也不能傳遞幾封信。

    頸聯(lián)“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鄙暇湎胂箝L沙的自然風(fēng)光。青楓江指瀏水,在長沙與湘江匯合。這句寫李少府到了長沙,在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望著那明凈高遠、略無纖塵的藍天,自然會洗盡煩惱。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節(jié)縣)的名勝古跡。白帝城為西漢公孫述所筑,在夔州,當三峽之口。這句寫李少府到了峽中,可以去古木參天、枝葉扶疏的白帝城憑吊古跡,以求慰藉。

    尾聯(lián):“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痹娽槍?、王二少府遠貶的愁怨和惜別的憂傷,進行了語重心長的勸慰,對前景作了樂觀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詩中的慣用之語,這里用來和貶謫相連,也還深藏著婉曲的微諷之意。重點是在后一句“暫時分手莫躊躇”,全詩在這里結(jié)束,不僅與首聯(lián)照應(yīng),而且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思。

    高適此詩情真意摯而又氣勢健拔,雖然連用了四個地名,但對詩意并無影響,反而使意境顯得更為開闊。全詩情感不悲觀,也不消極。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高適
    高適[唐代]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謚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更多

    高適的詩(共293首詩)
    •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查看譯文
    • 《詠史》
      尚有綈袍贈,應(yīng)憐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查看譯文
    • 《燕歌行》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旗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yīng)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fēng)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查看譯文
    • 《聽張立本女吟》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查看譯文
    • 《封丘縣》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fēng)塵下。
      只言小邑?zé)o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yīng)須南畝田,世情付與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zhuǎn)憶陶潛歸去來。
      查看譯文
    • 投時相十韻
      鄭谷鄭谷〔唐代〕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眾中常杜口,夢里亦吟詩。
      失計辭山早,非才得仕遲。
      薄冰安可履,暗室豈能欺。
      勤苦流螢信,吁嗟宿燕知。
      殘鐘殘漏曉,落葉落花時。
      故舊寒門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軻,半世足漂離。
      省署隨清品,漁舟爽素期。
      戀恩休未遂,雙鬢漸成絲。
    • 感春·春情不可狀
      李群玉李群玉〔唐代〕
      春情不可狀,艷艷令人醉。
      暮水綠楊愁,深窗落花思。
      吳宮新暖日,海燕雙飛至。
      秋思逐煙光,空蒙滿天地。
    • 春日李舍人宅見兩省諸公唱和,因書情即事
      張籍張籍〔唐代〕
      又見帝城里,東風(fēng)天氣和。
      官閑人事少,年長道情多。
      紫掖發(fā)章句,青闈更詠歌。
      誰知余寂寞,終日斷經(jīng)過。
    • 游爛柯山
      謝勮〔唐代〕
      獨凌清景出,下視眾山中。
      云日遙相對,川原無不通。
      自致高標末,何心待馭風(fēng)。
      宛演橫半規(guī),穹崇翠微上。
      云扃掩苔石,千古無人賞。
      寧知后賢心,登此共來往。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歸路。
      因看斧柯爛,孫子發(fā)已素。
      孰云遺跡久,舉意如旦暮。
      仙僧會真要,應(yīng)物常淵默。
      惟將無住理,轉(zhuǎn)與信人說。
      月影清江中,可觀不可得。
    • 棹歌行·棹女飾銀鉤
      徐堅徐堅〔唐代〕
      棹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
      霜絲青桂楫,蘭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風(fēng)起洞庭秋。
      扣舷過曲浦,飛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飄杜若洲。
      洲長殊未返,蕭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煙生歸岸遠。
      岸遠聞潮波,爭途游戲多。
      因聲趙津女,來聽采菱歌。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a98b43ac9ba98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