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譯文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jīng),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佛經(jīng)真諦世人并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但修養(yǎng)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蒼翠松樹宛若沐后涂脂。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注解

    1
    汲:從井里取水。
    2
    拂:抖動。
    3
    貝葉書:一作“貝頁書”。在貝多樹葉上寫的佛經(jīng)。因古代印度用貝葉書寫佛經(jīng)而得名,又叫貝書。
    4
    東齋:指凈土院的東齋房。
    5
    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
    6
    了:懂得,明白。
    7
    妄跡:迷信妄誕的事跡。
    8
    遺言:指佛經(jīng)所言。
    9
    冀:希望。
    10
    冥:暗合。
    11
    繕性:修養(yǎng)本性。
    12
    熟:精通而有成。
    13
    道人:指僧人重巽。
    14
    膏:潤發(fā)的油脂。
    15
    沐:濕潤、潤譯。
    16
    澹然:亦寫作“淡然”,恬靜,沖淡,寧靜狀。
    17
    悟悅:悟道的快樂。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背景

    此首詩為詩人被貶永州時所作,約寫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當時,柳宗元住永州龍興寺。龍興寺在城南,住持僧為重巽,坐禪于龍興寺凈土院,與往在龍興寺西廂的柳宗元相鄰。柳宗元于永州好佛求其道,主要是拜重巽為師,或請其講“佛道”,或到凈土院讀佛經(jīng)。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到超師院讀佛經(jīng)的感受,其主要內容是:清晨早起,他到住地附近一個名叫超的僧人(師)的寺院里去讀佛經(jīng),有所感而寫下這首五古抒情詩,既表達了他壯志未已而身遭貶謫,欲于佛經(jīng)中尋求治世之道的心境,又流露出尋求一種超越塵世,流連于沖淡寧靜的閑適佳境的復雜心情。

    前四句總說“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詩人把研讀佛典安排在一天中最寶貴的時刻?!凹尘X,清心拂塵服?!鼻宄吭缙?,空氣清新,以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彈冠振衣拂去灰塵,身心內外俱為清凈方可讀經(jīng),可見用心之虔誠,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佛教的傾心和崇信,其沉溺之深溢于言表,不啻教徒沐浴更衣以拜佛祖?!伴e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币粋€“讀”字,是全詩內容的綱領;一個“閑”字,是全詩抒情的主調。詩人貶居永州,官職雖名曰“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但只是個“閑官”而已。閑人閑官閑地,無政事之煩擾,亦無名利得失之拘牽,正是難得清閑,正好信步讀經(jīng)。就讀經(jīng)來說,閑而不閑;就處境而言,不閑而閑,其復雜心情曲曲傳出。

    中間四句承上文“讀”字而來,正面寫讀“經(jīng)”的感想。這里有兩層意思:前二句“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笔钦f書中真意不去領悟,妄誕之言世所追逐。詩人以自身崇信佛學的正確態(tài)度諷喻世俗之佞佛,即對于佛經(jīng)中的真正本意全然不去領悟,而對于書中一切迷信荒誕的事跡卻又盡力追求而津津樂道。后二句轉寫對待佛經(jīng)的正確態(tài)度。“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意思是說:佛家遺言值得深思,修養(yǎng)本性怎能圓熟?“冀可”是希望能夠的意思。言佛教教義艱深,必須深入鉆研思考,如果只用修持本性去精通它,是不可能達到精審圓滿的目的的。言下之意是說:愚妄地佞佛不足取,只有學習它于變革社會有益的內容才算真有所得。這反映了詩人對佛教教義及其社會作用的主觀的特殊理解。

    后六句承上文“閑”字而來,抒發(fā)詩人對寺院清凈幽閑的景物的流連賞玩,到了忘言的境界。這里也寫了二層意思:前四句寫景,后二句抒情。前四句意謂超師寺院何其幽靜,苔色青青連著翠竹。旭日東升晨霧滋潤,梳洗青松涂以膏沐?!暗廊恕睂嵵浮俺瑤煛保巴ビ睢焙魬皷|齋”,既言“步出”則寺院環(huán)境盡收眼內,一個“靜”字總括了它的幽靜無聲和詩人的閑適心境。是景物之靜,也是詩人內心之靜。而苔色青青,翠竹森森,一片青綠,又從色調上渲染了這環(huán)境的蔥蘢幽深?!叭粘觥闭諔俺俊?,緊扣題目,再次點明時間。旭日冉冉,霧露濛濛,青松經(jīng)霧露滋潤后仿佛象人經(jīng)過梳洗、上過油脂一樣。這是用擬人法寫青松,也是用“青松如膏沐”進一步寫環(huán)境的清新。這就使讀者體會到詩人通過優(yōu)美寧靜的寺院之景傳達出一種獨特的心境和思想感情。這是“閑人”眼中才能看得出的靜謐清幽之景,抒發(fā)的是“閑人”胸中才有的超逸曠達之情。結尾二句意謂寧靜沖淡難以言說,悟道之樂心滿意足。詩人觸景生情,直抒胸臆,看來似乏含蓄,有蛇足之嫌,但一經(jīng)道破,又覺意味更深一層。它既與前面的景物相連,寫出“閑人”欣喜愉悅而又多少帶點落寞孤寂的韻味;又與前面的讀“經(jīng)”相呼應,詩人自認為是精通了禪經(jīng)三昧,與當時的佞佛者大相徑庭,其悟道之樂自然心滿意足了。這就又透露出詩人卑視塵俗、諷喻佞佛者的孤傲之情。而這兩者情景與讀經(jīng),前后呼應,融為一體。詩人巧妙地把自然景物契合進自己主觀的“禪悟”之中,其感受之深,妙不可言,真是達到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

    從章法上看,全詩自晨起讀經(jīng)始,至末以日出賞景憚悟終,渾然無痕,相映成趣,生動表現(xiàn)了詩人于逆境中讀經(jīng)養(yǎng)性、追求事理而又超脫塵俗、寄情山水、怡然自適的復雜心境,營造了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幽深寂靜的藝術境界。詩中有禪味而又托情于景,情趣濃郁。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更多

    柳宗元的詩(共231首詩)
    •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查看譯文
    • 《早梅》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查看譯文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查看譯文
    • 《重別夢得》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查看譯文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查看譯文
    • 宿江店
      張籍張籍〔唐代〕
      野店臨西浦,門前有橘花。
      停燈待賈客,賣酒與漁家。
      夜靜江水白,路回山月斜。
      閑尋泊船處,潮落見平沙。
    • 入彭蠡經(jīng)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志
      李白李白〔唐代〕
      謝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門。
      余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將欲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后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蒙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將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 看濤·不知來遠近
      朱慶馀朱慶馀〔唐代〕
      不知來遠近,但見白峨峨。
      風雨驅寒玉,魚龍迸上波。
      聲長勢未盡,曉去夕還過。
      要路橫天塹,其如造化何。
    • 金陵歌送別范宣
      李白李白〔唐代〕
      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
      鐘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歷陽樹。
      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隨東流。
      白馬小兒誰家子,泰清之歲來關囚。
      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
      冠蓋散為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
      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
      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
      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老。
    • 詠白油帽送客
      錢起錢起〔唐代〕
      薄質慚加首,愁陰幸庇身。
      卷舒無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寧辭雨露頻。
      雖同客衣色,不染洛陽塵。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a23843ac9ba23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