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先秦]詩經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伐木譯文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咚咚作響伐木聲,嚶嚶群鳥相和鳴。鳥兒出自深谷里,飛往高高大樹頂。小鳥為何要鳴叫?只是為了求知音。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仔細端詳那小鳥,尚且求友欲相親。何況我們這些人,豈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靈請聆聽,賜我和樂與寧靜。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我弗顧。伐木呼呼斧聲急,濾酒清純無雜質。既有肥美羊羔在,請來叔伯敘情誼。即使他們沒能來,不能說我缺誠意。

    於粲灑掃,陳饋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打掃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盤桌上齊。既有肥美公羊肉,請來舅親聚一起。即使他們沒能來,不能說我有過失。

    伐木于阪,釃酒有衍?;e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伐木就在山坡邊,濾酒清清快斟滿。行行籩豆盛珍饈,兄弟敘談莫疏遠。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糧致埋怨。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有酒濾清讓我飲,沒酒快買我興酣。咚咚鼓聲為我響,翩翩舞姿令我歡。等到我有閑暇時,一定再把酒喝完。

    伐木注解

    1
    丁?。?/span>砍樹的聲音。鳥叫的聲音。
    2
    相:審視,端詳。
    3
    矧:況且。
    4
    伊:你。
    5
    聽之:聽到此事。既……又……。
    6
    許許:砍伐樹木的聲音。
    7
    釃酒:篩酒。釃,過濾。
    8
    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樣子。藇,甘美,或釋為“溢貌”。
    9
    羜:小羊羔。
    10
    速:邀請。
    11
    寧:寧可。
    12
    適:恰巧。
    13
    微:非。
    14
    弗顧:不顧念。
    15
    於:嘆詞。
    16
    粲:光明、鮮明的樣子。同“掃”。
    17
    陳:陳列。
    18
    饋:食物。
    19
    簋:古時盛放食物用的圓形器皿。
    20
    牡:雄畜,詩中指公羊。
    21
    諸舅:異姓親友。
    22
    咎:過錯。
    23
    有衍:即“衍衍”,滿溢的樣子。
    24
    籩豆:盛放食物用的兩種器皿。
    25
    踐:陳列。
    26
    民:人。
    27
    乾餱:干糧。
    28
    愆:過錯,過失。
    29
    湑:濾酒。
    30
    酤:買酒。
    31
    坎坎:鼓聲。
    32
    蹲蹲:舞姿。
    33
    迨:等待。

    伐木賞析

    《毛詩序》云:“《伐木》,燕朋友故舊也。至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親親以睦,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睔v代學者一般也都認為這是一首宴享詩。但詩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年代則前人沒有深考。周厲王不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勸諫,終于導致了國人暴動。同時也導致王室內部人心離散、親友不睦,政治和社會狀況極度混亂和動蕩。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圖復興大業(yè)。而欲舉大事,必先順人心?!斗ツ尽芬辉?,正是宣王初立之時王族輔政大臣為安定人心、消除隔閡從而增進親友情誼而做。作者很可能就是召伯虎(詳見趙逵夫《論西周末年杰出詩人召伯虎》,收《詩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在抒情方式之選擇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種先迂回后正面的表達方式。詩一開頭,就以“丁丁”的伐木聲和“嚶嚶”的鳥鳴聲,令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個遠離塵世的仙境。在這里,時間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為。只有這伐木之聲和悅耳的鳥鳴在空曠的幽谷里回蕩。一個孤獨的伐木者,一個出谷遷喬去尋找知音的鳥兒,這兩個意象在這仙境一般的氛圍中被不斷地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重疊和加強:聲音使人聯想到形象,形象又賦于聲音特殊的內涵。從而最終幻化出一個遠離現實政治的、借以寄托內心苦悶的超然之境。這一境界是詩人內心的人生理想在潛意識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時也是厲王暴政下朝臣們心有余悸、不敢談論政治而另尋寄托的普遍心態(tài)?,F實畢竟是現實,隨著這一比興手法的完結,作為政治家的詩人終于強迫自己面對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鳥矣,猶求友生。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號召人們起來改變現實,敘親情,篤友誼,一切從頭開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聽之,終和且平”。從人情天理處說起,避開政治而為政治,這就是詩人既體察人心,又深諳做詩勸戒之道的地方。

    第二章,詩人批評了不顧情誼、互相猜忌的不良現象:“既有肥羜”,“於粲灑埽,陳饋八簋”,邀請“諸父”、“諸舅”而“不來”,又于我“弗顧”。這樣的局面是不利于重振祖業(yè)的政治理想的。第三章作者為失去的友情和親情而振臂高呼,他用飽經滄桑的筆調描繪著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普通人之間以誠相待絕不“乾餱以愆”。親友之間相互理解(“有酒湑我,無酒酤我”)、信任,和睦快樂地相處。人和者政必通,最后,作者又是以一個超越于現實之上的境界結束全詩:在咚咚的鼓聲伴奏下,人們載歌載舞、暢敘衷情,一派升平景象。這分明是作為政治家的詩人中興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藝術展示。

    綜觀全詩,理想——現實——理想,三重境界的轉換,既生動地表達了作者順人心、篤友情的愿望,又造成了詩歌虛實相生的意境美。還給讀者提供了一種以意境的營造為手段的構思方法。此詩對友情的歌頌給后世留下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致“嚶鳴”一詞常被人用做朋友間同氣相求或意氣相投的比喻。

    作者簡介

    詩經
    詩經[先秦]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更多

    詩經的詩(共311首詩)
    •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漣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查看譯文
    •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查看譯文
    •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查看譯文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櫑,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查看譯文
    •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查看譯文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孟子〔先秦〕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 陟岵
      佚名〔先秦〕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
      嗟!
      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
      無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
      嗟!
      予季行役,夙夜無寐。
      上慎旃哉,猶來!
      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兄曰:
      嗟!
      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猶來!
      無死!
    • 穗歌
      佚名佚名〔先秦〕
      穗乎不得穫。
      秋風至兮殫零落。
      風雨之弗殺也。
      太上之靡弊也。
    • 桑中
      佚名〔先秦〕
      爰采唐矣?
      沬之鄉(xiāng)矣。
      云誰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
      沬之北矣。
      云誰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東矣。
      云誰之思?
      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 伯兮
      佚名佚名〔先秦〕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9e2943ac9b9e29/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