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云低漸合圍,雕弓聲急馬如飛。
笑呼從騎載禽歸。
萬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須惜少年時,哪能白首下書帷。
浣溪沙譯文
浣溪沙注解
浣溪沙賞析
這首詞不同與王國維另一首寫圍獵的詞《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那一首更多的是描寫了豪俠的個人英姿。這一首卻是由圍獵活談及個人的內(nèi)心活動,更多的點出國家的危難,而自己卻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上片三句,寫出了一場圍獵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部過程?!昂蠂保沁@場射獵的開始?!安葙仍频汀北臼菍憞鷪鲇拔?,放在“合圍”的前邊就有一種天羅地網(wǎng)的感覺,好像天地草木也在聽從人的指揮參與對鳥獸的包圍?!暗窆暭瘪R如飛”是寫豪俠少年高超的騎射本領;“笑呼從騎載禽歸”是寫圍獵結束滿載獵物而歸時的得意心情。這首詞中豪俠少年的形象與作者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所寫的那個“閑拋金彈落飛鳶”的豪俠少年形象有一些不同。那一首中的少年形象僅僅是風流瀟灑、射藝出眾,而這首詞中“草偃云低”的描寫,使這個少年還帶有一種指揮者的威嚴之氣。史載赤璧之戰(zhàn)前曹操致書孫權曰:“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自古以來,圍場可以喻指戰(zhàn)場,打獵可以喻指用兵。王國維把自己想像成圍獵活動的主人公,在這場“戰(zhàn)事”中大振神威,說明他內(nèi)心中同樣有一種對戎馬生涯的渴望。 下片三句“萬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須惜少年時。那能白首下書帷”的牢騷。人們常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作者認為亂世的文人,讀了一輩子書,既無權勢以驕人,又無縛雞之力以自衛(wèi)。古代的衛(wèi)、霍的功勛自不用提,游俠的氣概也也無從談起。假如說讀書是為了明理,則明理恰足以給自己帶來“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痛苦。揚雄投閣,龔生竟夭,文人的悲劇古已有之。所以,習文不如習武,年輕人有一副好身手,縱不能替天行道,總不致像那些文人在亂世中連保全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如果結合作者的實際情況來看,則這理想近于虛幻。因為“體素羸弱”而稱“萬事不如身手好”,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哀;人近三十而言“一生須惜少年時”,有一種無可奈何的遺憾;身為文人卻說“那能白首下書帷”,有一種不甘心于現(xiàn)狀的苦悶。
作者簡介
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
獨倚闌干人窈窕,閑中數(shù)盡行人老。
一霎車塵生樹杪,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
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9c0c43ac9b9c0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