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譯文
清明注解
清明背景
此詩首見于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注明出唐詩,后依次見于《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托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督贤ㄖ尽份d: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清明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jié),詩人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可也是氣候容易發(fā)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第一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jié)為唐代的大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或合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jié)卻不見陽光,只是細(xì)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由寫客觀轉(zhuǎn)入狀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一句詩人融景傷懷至極而又要冒雨趕路雨濕衣衫、春寒料峭,詩人希望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問路了。 最后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點明了上句詩人問的對象,“牧童遙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與前面哀愁悲慘迥異的煥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熱心甜潤的聲音,遠(yuǎn)處杏花似錦,春意鬧枝,村頭酒旗飄飄。 詩的前兩句創(chuàng)造了一幅凄迷感傷的藝術(shù)畫面,后兩句則創(chuàng)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后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jīng)營造作之痕。音節(jié)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yōu)美、興味隱躍。 ? ?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92f743ac9b92f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