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溫庭筠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玉蝴蝶譯文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凄凄切切的秋風已吹起,天氣轉(zhuǎn)涼了,遠游的人兒還沒有歸來,不禁叫人牽腸掛肚,增添離別的感傷?,F(xiàn)在塞外應該是衰草遍野,滿目枯黃了吧,而飛往江南的北雁還遲遲未到。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嫩臉已經(jīng)變衰如芙蓉般凋謝,新眉也像楊柳的葉子失去了往日的顏色。她見到秋天里眾芳搖落的情景,睹物思人,心中充滿了悲傷,可是那柔腸寸斷的離愁別情,又有誰知道呢?

    玉蝴蝶注解

    1
    行客:指出行、客居的人。古人常因求學、經(jīng)商或赴職所而別離故土,客居他鄉(xiāng)。
    2
    塞外:邊塞之外,泛指中國北邊地區(qū)。
    3
    雁:此處暗喻行客書信,一語雙關。
    4
    芙蓉:荷花的別稱。凋,一作“雕”。臉,一作“葉”。楊柳,指柳葉。
    5
    搖落:凋殘,零落。形容極度思念或悲痛。

    玉蝴蝶賞析

    此詞上闋以秋景來襯托離別的悲傷。開頭二句,一寫往日離別,一寫今日望歸,雙起單承。“秋風凄切傷離”,起句便切入題旨:點出“傷離”二字,總起全篇;以“秋風凄切”突出秋景的蕭索和凄清,烘托出女主人公無限凄涼的心境?!靶锌臀礆w時”具體說明傷離的緣由。天涼了,行人還未歸來,叫人惦念,牽腸掛肚。由“傷離”到“未歸”,可知女主人公其間經(jīng)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語看似平淡,而詞情酸楚,韻調(diào)悲凄。接著二句全由“未歸時”展開,寫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活動。此二句托物寓情。思婦任由自己的想象,去捕捉“行客”的蹤跡:他可能到了遙遠的塞外而塞外早寒,現(xiàn)在該是衰草遍野,滿目枯黃了?!安菹人ァ薄把愕竭t”,足見地遠天遙。在時間與空間上回環(huán)跳躍,把殷切懷人的情意,表達得淋漓盡致?!叭獠菹人ァ?,設想遠人所在的地域狀貌。此句實則仍從“秋風凄切”而來,因秋風的肅殺,故“草拂之而變色,木遭之而葉脫”“其色慘淡”“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歐陽修《秋聲賦》)。在想象的悲涼秋景烘托下,女主人公傷別離的悲傷情懷,更見哀婉。“江南雁到遲”寫思婦急切盼望遠人歸來的心情。由遠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連接遠人的書信,線條明晰,思遠情致描摹深透,一種細膩之情洋溢字里行間。 句中“雁”字,語意雙關:既是眼前江南雁未來的實景,又有雁書未到的埋怨?!暗竭t”二字,并非已到,而是還遲遲未到,人未歸,書信也不來,更使人感到悲戚。其實,大雁何時北上何時南下,根據(jù)氣候冷暖向有大致固定的時間,不能以人的愿望而改變,即便這一年,大雁歸來的時間也未必真的就晚,完全是因為抒情主人公過于思念行客,才有這種純屬主觀的感覺。詞人這里寫“雁到遲”正是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焦急等待,“寫景而情在其中”(況周頤《蕙風詞話》),將思婦盼”行客”早早歸來的內(nèi)在情感曲折而又強烈地表達出來。其實在交通極不發(fā)達的古代,遠出的人因種種意外而誤了歸期,不能按約定時間返家,是很正常的事。思婦盼人未歸,便盼雁書報信;可“雁書”也遲遲不到,她只得經(jīng)受與“行客”長期分離的煎熬,其內(nèi)心傷離的痛苦自然更深一層。

    下闋集中筆墨刻畫了思婦傷離而導致的身心之苦。過片二句寫女主人公的愁苦形象:“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迸釉景桌锿讣t的嬌嫩如芙蓉的臉龐,已經(jīng)像凋敗的荷花顯得黯淡憔悴;原本彎曲細長的秀眉,也如枯萎的柳葉,失去了其固有的光澤和形狀。嫩臉憔悴,愁眉懶畫,皆因行客未歸。按說“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古代女子最美的標準,可這位女子的容貌如此不堪。這一方面證明了她的思念之苦,以致?lián)p傷精神;另一方面,說明女子因“行客未歸”而無心妝奩,不施脂粉,懶畫蛾眉,必然容顏憔悴。愛美是女子的天性,不管家境如何貧窮都攔不住女子對美的追求。古詩文中,多有女子借清水映面、采野花簪發(fā)的描寫。然而這位女子化妝并非為美而美,而是為了取悅心中所愛之人,愛人不在,“誰適為容”(《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所以這兩句就不僅寫出了思婦傷離之情,而且寫出了她對愛人的忠貞。結(jié)拍二句,總攬全章,縱筆寫情:“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重又回到首句“秋風凄切傷離”的環(huán)境之中,情景交融,更顯離情別緒的纏綿強烈。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哀思無限?!皳u落”二字狀凋殘的秋景,如千古悲秋之祖宋玉的名句“悲哉秋之為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楚辭·九辯》)搖落的秋景,渲染烘托著悲傷的情調(diào),眼前的秋景越是肅殺飄零,思婦的感情越是悲傷,甚至到了肝腸欲斷的地步。但是,此中的痛苦與寂寞有誰知道呢?最后三字“誰得知”,仍然是思婦希望她“未歸”的“行客”,得知她苦苦期盼的心情,早早歸來。但實際上,思婦即便悲苦腸斷,也是無人知道,無人同情,無人理解的。這就是女主人公最大的悲哀了。

    溫庭筠詞作最常用的手法,是以綺麗華美的環(huán)境,凸顯孤獨女子的心情。這首詞卻與溫庭筠大多數(shù)詞作不同,它是以蕭索凄楚的秋景襯托離情,將凄切的秋風飄零的草木,都寫入詞中,情景交融,形成質(zhì)樸清峻的風格,達到令人神傷的效果,在溫詞中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

    溫庭筠的詩(共592首詩)
    • 《過陳琳墓》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查看譯文
    • 《歸國謠》
      雙臉,小鳳戰(zhàn)篦金。
      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
      錦帳繡幃斜掩,露珠清曉簟。
      粉心黃蕊花靨,黛眉山兩點。
      查看譯文
    • 《河瀆神》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
      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
      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查看譯文
    • 《歸國謠》
      香玉,翠鳳寶釵垂。
      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淥。
      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
      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xù)。
      查看譯文
    • 《蕃女怨》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查看譯文
    • 池畔·結(jié)構池西廊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結(jié)構池西廊,疏理池東樹。
      此意人不知,欲為待月處。
      持刀gN密竹,竹少風來多。
      此意人不會,欲令池有波。
    • 閑居言懷
      李中〔唐代〕
      未達難隨眾,從他俗所憎。
      閑聽九秋雨,遠憶四明僧。
      病后倦吟嘯,貧來疏友朋。
      寂寥元合道,未必是無能。
    •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袁朗袁朗〔唐代〕
      朔風動秋草,清蹕長安道。
      長城連不窮,所以隔華戎。
      規(guī)模惟圣作,荷負曉成功。
      鳥庭已向內(nèi),龍荒更鑿空。
      玉關塵卷靜,金微路已通。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畫野功初立,綏邊事云集。
      朝服踐狼居,凱歌旋馬邑。
      山響傳鳳吹,霜華藻瓊鈒。
      屬國擁節(jié)歸,單于款關入。
      日落寒云起,驚沙被原隰。
      零落葉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時徭役盡,千載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馬竟無施。
      惟當事筆研,歸去草封禪。
    • 秋江
      羅隱羅隱〔唐代〕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搖。
      細雨翻蘆葉,高風卻柳條。
      兵戈村落破,饑儉虎狼驕。
      吾土兼連此,離魂望里消。
    • 酬夢得以予五月長齋延僧徒絕賓友見戲十韻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
      檐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
      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
      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
      香印朝煙細,紗燈夕焰明。
      交游諸長老,師事古先生。
      禪后心彌寂,齋來體更輕。
      不唯忘肉味,兼擬滅風情。
      蒙以聲聞待,難將戲論爭。
      虛空若有佛,靈運恐先成。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883c43ac9b883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