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
    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
    不日四方來賀。

    西江月譯文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大堂之上謀臣開宴,邊疆將士手持武器。作戰(zhàn)的自然氣候條件具備,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且眾志成城。“可以討伐燕國了嗎?”說:“可以?!?/span>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今日在樓臺之上籌謀國政,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大家一起高唱《大風歌》,不需多日四方便來慶賀。

    西江月注解

    1
    尊俎:酒器,代指宴席。
    2
    燕可伐歟:指相府。炊器;古時把宰相治國比作鼎鼐調(diào)味,古以之代相位。
    3
    大風歌:漢高祖掃平四海,統(tǒng)一天下之后,以家鄉(xiāng)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齊聲高唱大風歌。

    西江月賞析

    詞的上闋分析宋朝伐金的有利形勢,首先刺堂之上有在宴席之中就能戰(zhàn)勝列手的智謀之士,而在邊疆有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與士兵。宋朝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說伐金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要這樣分析,主要是針對當時朝廷彌漫的自卑、畏敵情緒而言的。雖然已經(jīng)議定要伐金,但是朝野上下對于抗金的勝利并沒有太大的把握,劉過這首詞就是鼓勵大家要看到希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抗金事業(yè)中去。詞中引用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蓋子·公孫丑下》),其實就是強調(diào)雖然南宋的軍隊實力比不過金國的軍隊,但只要南宋軍民團結(jié)一心,共同抗敵,充分發(fā)揮人和的作用,最后的勝利一定是屬于南宋的。

    詞的下闋瞻望南宋伐金的大好前景:只要執(zhí)政者治理有方,君臣同心,同休共戚,那么明年一定會取得勝利的,而用不了多久,國家一定會強盛起來,引來四方朝賀的。這從全詞的形勢說到韓伉胄本人,是對他的強有力的支持,讓人充滿信心和勇氣。

    該詞運用很多口語化、散文化的句子,大有以文為詞的傾向,讀來朗朗上口,更增加了詞的魅力。全詞語言流暢、氣勢磅礴。

    西江月背景

      公元1204年(宋寧宗嘉泰四年)韓侂胄定議伐金,其用心是為建功固寵。當時南宋國用未足,軍備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韓侂胄就揮師北上,結(jié)果大敗而歸。故這次北伐本身意義不大,但在主和派長期把持朝政,抗戰(zhàn)派軍民長期受壓制之后,還是確實起到了振奮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戰(zhàn)派人士和全國軍民的響應。劉過的這首詞即是當年為祝賀韓侂胄生日而寫的,詞中表達了愛國軍民企盼北伐勝利的共同心聲。

    作者簡介

    劉過
    劉過[宋代]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fā)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更多

    劉過的詩(共689首詩)
    • 《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wěn),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查看譯文
    • 《水調(diào)歌頭》
      弓劍出榆塞,鉛槧上蓬山。
      得之渾不費力,失亦匹如閑。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別,內(nèi)外與中間。
      酒須飲,詩可作,鋏休彈。
      人生行樂,何自催得鬢毛斑。
      達則牙旗金甲,窮則蹇驢破帽,莫作兩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識鴞鸞。
      查看譯文
    • 《水調(diào)歌頭》
      文采漢機軸,人物晉風流。
      丈夫有此,便可談笑覓封侯。
      試問湘南水石,今古閱人多矣,曾見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聲譽塞南州。
      斬樓蘭,擒頡利,志須酬。
      青衫何事,猶在楚尾與吳頭。
      聞道長安灞水,盡是三槐風月,好奉板輿游。
      此曲為君壽,為我喚歌喉。
      查看譯文
    • 《念奴嬌》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
      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
      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
      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
      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
      白壁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查看譯文
    • 《念奴嬌》
      并肩樓上,小闌干、猶記年時憑處。
      百歲光陰彈指過,消得幾番寒暑。
      鵲去橋空,燕飛釵在,不見穿針女。
      老懷凄斷,夜涼知共誰訴。
      不管天上人間,秋期月影,兩處相思苦。
      閑揭紗窗人未寢,淚眼不曾晴雨。
      花落蓮汀,葉喧梧井,孤雁應為侶。
      浩歌而已,一杯長記時序。
      查看譯文
    • 奉陪舅丈祠書彥平主簿兄游慧聚終日小飲上方
      仲并〔宋代〕
      憑高情不淺,盡日倚胡床。
      云散他山雨,風來古殿香。
      一川橫晚照,重閣枕秋光。
      欲寫無窮意,詩凡不擅場。
    • 端叔奉詔還朝二首
      袁說友袁說友〔宋代〕
      清樽連日話辛酸,正為中年作別難。
      二十年間嗟契闊,八千里外得團欒。
      湖山覺夢俱萍跡,風月題詩遍錦宮。
      一舸輸君已仙去,微吟空所屈平嘆。
    • 王琴所話別
      黃庚〔宋代〕
      羈懷不可述,賴有古琴知。
      客舍相逄日,江楓正落時。
      夕陽村店酒,秋色野橋詩。
      別去吳江上,悠悠動遠思。
    • 湛泉送客二絕句
      徐鹿卿徐鹿卿〔宋代〕
      吾生如寄耳,嶺阯又三年。
      政自歸心碎,那堪送客船。
    • 再用筒字韻呈相之季共
      周紫芝〔宋代〕
      似僧寮外看春風,晏坐尋詩不寫空。
      春事可憐樽酒在,旅情猶念舞衣紅。
      去家久似千年鶴,時節(jié)看沉五綵筒。
      節(jié)物苦催雙鬢白,故鄉(xiāng)常著夢魂中。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b0a5943ac9b0a5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