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張溪,地名?!杜曛尽啡逶疲骸罢孪谝伺d縣西七十里,源出章山,北入荊溪?!庇衷疲骸皬堜?,在宜興縣西南七十里,源出章山。北入荊溪。張疑作章;”據(jù)此可知,張溪可能就是章溪。 張完,人名,爵里生平無考。張完大約是張守之誤。張守,宋晉陵(即毗陵)人,字鎮(zhèn),一字子固。崇寧元年登進(jìn)士第,建炎初為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兼樞密院事。卒謚文靖,著有《毗陵集》但查《毗陵集》中未載有與 岳飛的酬唱詩作。南宋建炎四年(1130)春,岳飛在常州(古代稱毗陵)截?fù)艚疖?,前后四?zhàn),連打勝仗。班師回宜興路過張溪,岳飛拜訪了高士張完,并題贈本詩。
【注釋】
①無心:初本無意,事出自然。佛教指解脫妄念的真心。《宗鏡錄》四十五:“所謂無心,何者?
若有心則不安,無心則自樂。”
謁:稟告,陳說。
青春:此處可解為青少年時(shí)代。唐 劉長卿《戲題贈二小男》詩:“欲并老容羞白發(fā),每看兒戲憶
青春?!?見《劉隨州集》)
②嗟:感嘆。
③垂垂:下垂貌?;蜥対u漸。 杜甫眾和 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憶見寄》:“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入自白頭?!?br>羸(lei)瘦弱,疲病。
高人:超世脫俗的人,多指隱士。詩中是指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