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李益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那堪好風(fēng)景,獨上洛陽橋。

    上洛橋譯文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春風(fēng)吹動了金谷園里的幾棵楊柳樹,柳條就像少女那樣在擺動著細(xì)腰。

    那堪好風(fēng)景,獨上洛陽橋。可惜美好的風(fēng)景里缺失了繁華之氣,我心里十分失落獨自登上洛陽橋。

    上洛橋注解

    1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上洛橋賞析

    “洛橋”,一作“上洛橋”,即天津橋,在唐代河南府河南縣(今河南洛陽市)。當(dāng)大唐盛世,陽春時節(jié),這里是貴達(dá)士女云集游春的繁華勝地。但在安史之亂后,已無往日盛況。河南縣還有一處名園遺址,即西晉門閥豪富石崇的別廬金谷園,在洛橋北望,約略可見。人春日獨上洛陽橋,北望金谷園,即景詠懷,以寄感慨。

    它先寫目中景。眺望金谷園遺址,只見柳條在春風(fēng)中擺動,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條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榮的好風(fēng)景。然后寫心中情。面對這一派好景,此時只有詩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華的洛陽橋上,覺得分外冷落,不勝感慨系之。

    詩的主題思想是抒發(fā)好景不長、繁華消歇的歷史盛衰的感慨,新意無多。它的妙處在于藝術(shù)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所造成的獨特意境和情調(diào)。

    以金谷園引出洛陽橋,用消失了的歷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現(xiàn)時繁華,這樣的構(gòu)思是為了激發(fā)人們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而不陷于歷史的感慨,發(fā)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輕快形象起興,仿佛要引起人們對盛世歡樂的神往,卻以獨上洛橋的憂傷,切實引起人們對時世衰微的關(guān)切,這樣的手法是含蓄深長的。換句話說,它從現(xiàn)實看歷史,以歷史照現(xiàn)實,從歡樂到憂傷,由輕快入深沉,巧妙地把歷史的一時繁華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為一體,意境浪漫而真實,情調(diào)遐遠(yuǎn)而深峻,相當(dāng)?shù)湫偷乇憩F(xiàn)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時代脈搏。應(yīng)當(dāng)說,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詩中,它是別具一格的即興佳作。

    作者簡介

    李益
    李益[唐代]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jìn)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更多

    李益的詩(共258首詩)
    • 與于襄陽書
      韓愈韓愈〔唐代〕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jǐn)奉書尚書閣下。
        士之能享大名、顯當(dāng)世者,莫不有先達(dá)之士、負(fù)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
      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進(jìn)之士、負(fù)天下之望者,為之后焉。
      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
      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
        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
      豈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
      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
      其故在下之人負(fù)其能不肯諂其上,上之人負(fù)其位不肯顧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窮,盛位無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
      未嘗干之,不可謂上無其人;
      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
      愈之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于人。
        側(cè)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用,豈愈所謂其人哉?
      抑未聞后進(jìn)之士,有遇知于左右、獲禮于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邪?
      將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邪?
      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
      愈雖不才,其自處不敢后于恒人,閣下將求之而未得歟?
      古人有言:
      “請自隗始。
      ”愈今者惟朝夕芻米、仆賃之資是急,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
      如曰:
      “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
      雖遇其人,未暇禮焉。
      ”則非愈之所敢知也。
      世之齪齪者,既不足以語之;
      磊落奇?zhèn)ブ?,又不能聽焉?br>則信乎命之窮也!
        謹(jǐn)獻(xiàn)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覽觀,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懼再拜。
    • 送別
      駱賓王駱賓王〔唐代〕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 送僧·靈山巡未遍
      項斯項斯〔唐代〕
      靈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
      逢寺暫投宿,是山皆獨尋。
      有時過靜界,在處想空林。
      從小即行腳,出家來至今。
    • 筑臺
      司馬扎司馬扎〔唐代〕
      魏國昔強盛,宮中金玉多。
      征丁筑層臺,唯恐不巍峨。
      結(jié)構(gòu)切星漢,躋攀橫綺羅。
      朝觀細(xì)腰舞,夜聽皓齒歌。
      詎念人力勞,安問黍與禾。
      一朝國既傾,千仞堂亦平。
      舞模衰柳影,歌留草蟲聲。
      月照白露寒,蒼蒼故鄴城。
      漢文有遺美,對此清飆生。
    • 登棲霞寺(一作奉和李益游棲巖寺)
      常袞常袞〔唐代〕
      林香雨氣新,山寺綠無塵。
      遂結(jié)云外侶,共游天上春。
      鶴鳴金閣麗,僧語竹房鄰。
      待月水流急,惜花風(fēng)起頻。
      何方非壞境,此地有歸人。
      回首空門外,皤然一幻身。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6b6b43ac9a6b6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