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權(quán)德輿

    酒杯春醉好,飛雪晚庭閑。
    久憶同前賞,中林對遠(yuǎn)山。

    春日雪酬潘孟陽回文譯文

    作者簡介

    權(quán)德輿
    權(quán)德輿[唐代]

    權(quán)德輿(759年-818年), 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人,后徙居潤州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唐朝文學(xué)家、宰相,起居舍人權(quán)皋之子。權(quán)德輿掌誥九年,三知貢舉,位歷卿相,在貞元、元和年間名重一時。 更多

    • 《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查看譯文
    • 《雜曲歌辭·樂府》
      光風(fēng)澹蕩百花吐,樓上朝朝學(xué)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綠窗珠箔繡鴛鴦,侍婢先焚百和香。
      鶯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羅幃春夢長。
      查看譯文
    • 《秋閨月》
      三五二八月如練,海上天涯應(yīng)共見。
      不知何處玉樓前,乍入深閨玳瑁筵。
      露濃香徑和愁坐,風(fēng)動羅幃照獨眠。
      初卷珠簾看不足。
      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妝臺臨綺窗,遙知不語淚雙雙。
      此時愁望知何極,萬里秋天同一色。
      靄靄遙分陌上光,迢迢對此閨中憶。
      早晚歸來歡宴同,可憐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腸斷絕,愿隨流影到遼東。
      查看譯文
    • 《古樂府》
      風(fēng)光澹蕩百花吐,樓上朝朝學(xué)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綠窗珠箔繡鴛鴦,侍婢先焚百和香。
      鶯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羅幃春夢長。
      查看譯文
    • 《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
      隨風(fēng)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無奈花深處,流鶯三數(shù)聲。
      蘭橈畫舸轉(zhuǎn)花塘,水映風(fēng)搖路漸香。
      任興不知行近遠(yuǎn),更憐微月照鳴榔。
      檐前曉色驚雙燕,戶外春風(fēng)舞百花。
      粉署可憐閑對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枕上覺,窗外曉。
      怯朝光,驚曙鳥。
      花墜露,滿芳沼。
      柳如絲,風(fēng)裊裊。
      佳期遠(yuǎn),相見少。
      試一望,魂杳渺。
      閑庭無事,獨步春輝。
      韶光滿目,落蕊盈衣。
      芳樹交柯,文禽并飛。
      婉彼君子,悵然有違。
      對酒不飲,橫琴不揮。
      不揮者何,知音誠稀。
      江春好游衍,處處芳菲積。
      彩舫入花津,香車依柳陌。
      綠楊煙裊裊,紅蕊鶯寂寂。
      如何愁思人,獨與風(fēng)光隔。
      曙月漸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輕吹乍搖蘭燭,春光暗入花鈿。
      絲竹偏宜靜夜,綺羅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盡醉,定知辜負(fù)風(fēng)煙。
      露洗百花新,簾開月照人。
      綠窗銷暗燭,蘭徑掃清塵。
      雙燕頻驚夢,三桃競報春。
      相思寂不語,珠淚灑紅巾。
      雨歇風(fēng)輕一院香,紅芳綠草接?xùn)|墻。
      春衣試出當(dāng)軒立,定被鄰家暗斷腸。
      春風(fēng)半,春光遍。
      柳如絲,花似霰。
      歸心勞夢寐,遠(yuǎn)目傷游眄。
      可惜長安無限春,年年空向江南見。
      查看譯文
    • 柳毅傳
      李朝威李朝威〔唐代〕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yīng)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xiāng)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見有婦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視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凝聽翔立,若有所伺。
      毅詰之曰:
      “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婦始楚而謝,終泣而對曰:
      “賤妾不幸,今日見辱問于長者。
      然而恨貫肌骨,亦何能愧避?
      幸一聞焉。
      妾,洞庭龍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涇川次子,而夫婿樂逸,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
      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
      迨訴頻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毀黜以至此。
      ”言訖,歔欷流涕,悲不自勝。
      又曰:
      “洞庭于茲,相遠(yuǎn)不知其幾多也?
      長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斷盡,無所知哀。
      聞君將還吳,密通洞庭。
      或以尺書寄托侍者,未卜將以為可乎?
      ”毅曰:
      “吾義夫也。
      聞子之說,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是何可否之謂乎!
      然而洞庭深水也。
      吾行塵間,寧可致意耶?
      惟恐道途顯晦,不相通達(dá),致負(fù)誠托,又乖懇愿。
      子有何術(shù)可導(dǎo)我邪?
      ”女悲泣且謝,曰:
      “負(fù)載珍重,不復(fù)言矣。
      脫獲回耗,雖死必謝。
      君不許,何敢言。
      既許而問,則洞庭之與京邑,不足為異也。
      ”毅請聞之。
      女曰:
      “洞庭之陰,有大橘樹焉,鄉(xiāng)人謂之‘社橘’。
      君當(dāng)解去茲帶,束以他物。
      然后叩樹三發(fā),當(dāng)有應(yīng)者。
      因而隨之,無有礙矣。
      幸君子書敘之外,悉以心誠之話倚托,千萬無渝!
      ”毅曰:
      “敬聞命矣。
      ”女遂于襦間解書,再拜以進(jìn)。
      東望愁泣,若不自勝。
      毅深為之戚,乃致書囊中,因復(fù)謂曰:
      “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
      神豈宰殺乎?
      ”女曰:
      “非羊也,雨工也。
      ”“何為雨工?
      ”曰:
      “雷霆之類也。
      ”毅顧視之,則皆矯顧怒步,飲龁甚異,而大小毛角,則無別羊焉。
      毅又曰:
      “吾為使者,他日歸洞庭,幸勿相避。
      ”女曰:
      “寧止不避,當(dāng)如親戚耳。
      ”語竟,引別東去。
      不數(shù)十步,回望女與羊,俱亡所見矣。
      其夕,至邑而別其友,月余到鄉(xiāng),還家,乃訪友于洞庭。
      洞庭之陰,果有社橘。
      遂易帶向樹,三擊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問,再拜請曰:
      “貴客將自何所至也?
      ”毅不告其實,曰:
      “走謁大王耳。
      ”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進(jìn)。
      謂毅曰:
      “當(dāng)閉目,數(shù)息可達(dá)矣。
      ”毅如其言,遂至其宮。
      始見臺閣相向,門戶千萬,奇草珍木,無所不有.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曰:
      “客當(dāng)居此以俟焉。
      ”毅曰:
      “此何所也?
      ”夫曰:
      “此靈虛殿也。
      ”諦視之,則人間珍寶畢盡于此。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飾琥珀于虹棟。
      奇秀深杳,不可殫言。
      然而王久不至。
      毅謂夫曰:
      “洞庭君安在哉?
      ”曰:
      “吾君方幸玄珠閣,與太陽道士講《火經(jīng)》,少選當(dāng)畢。
      ”毅曰:
      “何謂《火經(jīng)》?
      ”夫曰:
      “吾君,龍也。
      龍以水為神,舉一滴可包陵谷。
      道士,乃人也。
      人以火為神圣,發(fā)一燈可燎阿房。
      然而靈用不同,玄化各異。
      太陽道士精于人理,吾君邀以聽焉。
      ”語畢而宮門辟,景從云合,而見一人,披紫衣,執(zhí)青玉。
      夫躍曰:
      “此吾君也!
      ”乃至前以告之。
      君望毅而問曰:
      “豈非人間之人乎?
      ”對曰:
      “然。
      ”毅而設(shè)拜,君亦拜,命坐于靈虛之下。
      謂毅曰: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遠(yuǎn)千里,將有為乎?
      ”毅曰:
      “毅,大王之鄉(xiāng)人也。
      長于楚,游學(xué)于秦。
      昨下第,閑驅(qū)涇水右涘,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風(fēng)鬟雨鬢,所不忍睹。
      毅因詰之,謂毅曰:
      ‘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
      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遂托書于毅。
      毅許之,今以至此。
      ”因取書進(jìn)之。
      洞庭君覽畢,以袖掩面而泣曰:
      “老父之罪,不能鑒聽,坐貽聾瞽,使閨窗孺弱,遠(yuǎn)罹構(gòu)害。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
      幸被齒發(fā),何敢負(fù)德!
      ”詞畢,又哀咤良久。
      左右皆流涕。
      時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書授之,令達(dá)宮中。
      須臾,宮中皆慟哭。
      君驚,謂左右曰:
      “疾告宮中,無使有聲,恐錢塘所知。
      ”毅曰:
      “錢塘,何人也?
      ”曰:
      “寡人之愛弟,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矣。
      ”毅曰:
      “何故不使知?
      ”曰:
      “以其勇過人耳。
      昔堯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近與天將失意,塞其五山。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寬其同氣之罪。
      然猶縻系于此,故錢塘之人日日候焉。
      ”語未畢,而大聲忽發(fā),天拆地裂。
      宮殿擺簸,云煙沸涌。
      俄有赤龍長千余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
      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
      乃擘青天而飛去。
      毅恐蹶仆地。
      君親起持之曰:
      “無懼,固無害。
      ”毅良久稍安,乃獲自定。
      因告辭曰:
      “愿得生歸,以避復(fù)來。
      ”君曰:
      “必不如此。
      其去則然,其來則不然,幸為少盡繾綣。
      ”因命酌互舉,以款人事。
      俄而祥風(fēng)慶云,融融恰怡,幢節(jié)玲瓏,簫韶以隨。
      紅妝千萬,笑語熙熙。
      中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縠參差。
      迫而視之,乃前寄辭者。
      然若喜若悲,零淚如絲。
      須臾,紅煙蔽其左,紫氣舒其右,香氣環(huán)旋,入于宮中。
      君笑謂毅曰:
      “涇水之囚人至矣。
      ”君乃辭歸宮中。
      須臾,又聞怨苦,久而不已。
      有頃,君復(fù)出,與毅飲食。
      又有一人,披紫裳,執(zhí)青玉,貌聳神溢,立于君左。
      君謂毅曰:
      “此錢塘也。
      ”毅起,趨拜之。
      錢塘亦盡禮相接,謂毅曰:
      “女侄不幸,為頑童所辱。
      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dá)遠(yuǎn)冤。
      不然者,是為涇陵之土矣。
      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毅撝退辭謝,俯仰唯唯。
      然后回告兄曰:
      “向者辰發(fā)靈虛,巳至涇陽,午戰(zhàn)于彼,未還于此。
      中間馳至九天,以告上帝。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
      前所譴責(zé),因而獲免。
      然而剛腸激發(fā),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fù)忤賓客。
      愧惕慚懼,不知所失。
      ”因退而再拜。
      君曰:
      “所殺幾何?
      ”曰:
      “六十萬。
      ”“傷稼乎?
      ”曰:
      “八百里。
      ”無情郎安在?
      ”曰:
      “食之矣。
      ”君憮然曰:
      “頑童之為是心也,誠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
      賴上帝顯圣,諒其至冤。
      不然者,吾何辭焉?
      從此以去,勿復(fù)如是。
      ”錢塘君復(fù)再拜。
      是夕,遂宿毅于凝光殿。
      明日,又宴毅于凝碧宮。
      會友戚,張廣樂,具以醪醴,羅以甘潔。
      初,笳角鼙鼓,旌旗劍戟,舞萬夫于其右。
      中有一夫前曰:
      “此《錢塘破陣樂》。
      ”旌杰氣,顧驟悍栗。
      座客視之,毛發(fā)皆豎。
      復(fù)有金石絲竹,羅綺珠翠,舞千女于其左,中有一女前進(jìn)曰:
      “此《貴主還宮樂》。
      ”清音宛轉(zhuǎn),如訴如慕,坐客聽下,不覺淚下。
      二舞既畢,龍君大悅。
      錫以紈綺,頒于舞人,然后密席貫坐,縱酒極娛。
      酒酣,洞庭君乃擊席而歌曰:
      “大天蒼蒼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墻。
      雷霆一發(fā)兮,其孰敢當(dāng)?
      荷貞人兮信義長,令骨肉兮還故鄉(xiāng),齊言慚愧兮何時忘!
      ”洞庭君歌罷,錢塘君再拜而歌曰: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
      此不當(dāng)婦兮,彼不當(dāng)夫。
      腹心辛苦兮,涇水之隅。
      風(fēng)霜滿鬢兮,雨雪羅襦。
      賴明公兮引素書,令骨肉兮家如初。
      永言珍重兮無時無。
      ”錢塘君歌闋,洞庭君俱起,奉觴于毅。
      毅踧踖而受爵,飲訖,復(fù)以二觴奉二君,乃歌曰:
      “碧云悠悠兮,涇水東流。
      傷美人兮,雨泣花愁。
      尺書遠(yuǎn)達(dá)兮,以解君憂。
      哀冤果雪兮,還處其休。
      荷和雅兮感甘羞。
      山家寂寞兮難久留。
      欲將辭去兮悲綢繆。
      ”歌罷,皆呼萬歲。
      洞庭君因出碧玉箱,貯以開水犀;
      錢塘君復(fù)出紅珀盤,貯以照夜璣:
      皆起進(jìn)毅,毅辭謝而受。
      然后宮中之人,咸以綃彩珠璧,投于毅側(cè)。
      重疊煥赫,須臾埋沒前后。
      毅笑語四顧,愧謝不暇。
      洎酒闌歡極,毅辭起,復(fù)宿于凝光殿。
      翌日,又宴毅于清光閣。
      錢塘因酒作色,踞謂毅曰:
      “不聞猛石可裂不可卷,義士可殺不可羞耶?
      愚有衷曲,欲一陳于公。
      如可,則俱在云霄;
      如不可,則皆夷糞壤。
      足下以為何如哉?
      ”毅曰:
      “請聞之。
      ”錢塘曰:
      “涇陽之妻,則洞庭君之愛女也。
      淑性茂質(zhì),為九姻所重。
      不幸見辱于匪人,今則絕矣。
      將欲求托高義,世為親戚,使受恩者知其所歸,懷愛者知其所付,豈不為君子始終之道者?
      ”毅肅然而作,欻然而笑曰:
      “誠不知錢塘君孱困如是!
      毅始聞跨九州,懷五岳,泄其憤怒;
      復(fù)見斷金鎖,掣玉柱,赴其急難。
      毅以為剛決明直,無如君者。
      蓋犯之者不避其死,感之者不愛其生,此真丈夫之志。
      奈何蕭管方洽,親賓正和,不顧其道,以威加人?
      豈仆人素望哉!
      若遇公于洪波之中,玄山之間,鼓以鱗須,被以云雨,將迫毅以死,毅則以禽獸視之,亦何恨哉!
      今體被衣冠,坐談禮義,盡五常之志性,負(fù)百行怖之微旨,雖人世賢杰,有不如者,況江河靈類乎?
      而欲以蠢然之軀,悍然之性,乘酒假氣,將迫于人,豈近直哉!
      且毅之質(zhì),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間。
      然而敢以不伏之心,勝王不道之氣。
      惟王籌之!
      ”錢塘乃逡巡致謝曰:
      “寡人生長宮房,不聞?wù)摗?br>向者詞述疏狂,妄突高明。
      退自循顧,戾不容責(zé)。
      幸君子不為此乖問可也。
      ”其夕,復(fù)飲宴,其樂如舊。
      毅與錢塘遂為知心友。
      明日,毅辭歸。
      洞庭君夫人別宴毅于潛景殿,男女仆妾等悉出預(yù)會。
      夫人泣謂毅曰:
      “骨肉受君子深恩,恨不得展愧戴,遂至睽別。
      ”使前涇陽女當(dāng)席拜毅以致謝。
      夫人又曰:
      “此別豈有復(fù)相遇之日乎?
      ”毅其始雖不諾錢塘之情,然當(dāng)此席,殊有嘆恨之色。
      宴罷,辭別,滿宮凄然。
      贈遺珍寶,怪不可述。
      毅于是復(fù)循途出江岸,見從者十余人,擔(dān)囊以隨,至其家而辭去。
      毅因適廣陵寶肆,鬻其所得。
      百未發(fā)一,財已盈兆。
      故淮右富族,咸以為莫如。
      遂娶于張氏,亡。
      又娶韓氏。
      數(shù)月,韓氏又亡。
      徙家金陵。
      常以鰥曠多感,或謀新匹。
      有媒氏告之曰:
      “有盧氏女,范陽人也。
      父名曰浩,嘗為清流宰。
      晚歲好道,獨游云泉,今則不知所在矣。
      母曰鄭氏。
      前年適清河張氏,不幸而張夫早亡。
      母憐其少,惜其慧美,欲擇德以配焉。
      不識何如?
      ”毅乃卜日就禮。
      既而男女二姓俱為豪族,法用禮物,盡其豐盛。
      金陵之士,莫不健仰。
      居月余,毅因晚入戶,視其妻,深覺類于龍女,而艷逸豐厚,則又過之。
      因與話昔事。
      妻謂毅曰:
      “人世豈有如是之理乎?
      ”經(jīng)歲余,有一子。
      毅益重之。
      既產(chǎn),逾月,乃秾飾換服,召毅于簾室之間,笑謂毅曰:
      “君不憶余之于昔也?
      ”毅曰:
      “夙為姻好,何以為憶?
      ”妻曰:
      “余即洞庭君之女也。
      涇川之冤,君使得白。
      銜君之恩,誓心求報。
      洎錢塘季父論親不從,遂至睽違。
      天各一方,不能相問。
      父母欲配嫁于濯錦小兒某。
      遂閉戶剪發(fā),以明無意。
      雖為君子棄絕,分見無期。
      而當(dāng)初之心,死不自替。
      他日父母憐其志,復(fù)欲馳白于君子。
      值君子累娶,當(dāng)娶于張,已而又娶于韓。
      迨張、韓繼卒,君卜居于茲,故余之父母乃喜余得遂報君之意。
      今日獲奉君子,咸善終世,死無恨矣。
      ”因嗚咽,泣涕交下。
      對毅曰:
      “始不言者,知君無重色之心。
      今乃言者,知君有感余之意。
      婦人匪薄,不足以確厚永心,故因君愛子,以托相生。
      未知君意如何?
      愁懼兼心,不能自解。
      君附書之日,笑謂妾曰:
      ‘他日歸洞庭,慎無相避。
      ’誠不知當(dāng)此之際,君豈有意于今日之事乎?
      其后季父請于君,君固不許。
      君乃誠將不可邪,抑忿然邪?
      君其話之。
      ”毅曰:
      “似有命者。
      仆始見君子,長涇之隅,枉抑憔悴,誠有不平之志。
      然自約其心者,達(dá)君之冤,余無及也。
      以言‘慎無相避’者,偶然耳,豈有意哉。
      洎錢塘逼迫之際,唯理有不可直,乃激人之怒耳。
      夫始以義行為之志,寧有殺其婿而納其妻者邪?
      一不可也。
      某素以操真為志尚,寧有屈于己而伏于心者乎?
      二不可也。
      且以率肆胸臆,酬酢紛綸,唯直是圖,不遑避害。
      然而將別之日。
      見君有依然之容,心甚恨之。
      終以人事扼束,無由報謝。
      吁,今日,君,盧氏也,又家于人間。
      則吾始心未為惑矣。
      從此以往,永奉歡好,心無纖慮也。
      ”妻因深感嬌泣,良久不已。
      有頃,謂毅曰:
      “勿以他類,遂為無心,固當(dāng)知報耳。
      夫龍壽萬歲,今與君同之。
      水陸無往不適。
      君不以為妄也。
      ”毅嘉之曰:
      “吾不知國客乃復(fù)為神仙之餌!
      ”。
      乃相與覲洞庭。
      既至,而賓主盛禮,不可具紀(jì)。
      后居南海僅四十年,其邸第、輿馬、珍鮮、服玩,雖侯伯之室,無以加也。
      毅之族咸遂濡澤。
      以其春秋積序,容狀不衰。
      南海之人,靡不驚異。
      洎開元中,上方屬意于神仙之事,精索道術(shù)。
      毅不得安,遂相與歸洞庭。
      凡十余歲,莫知其跡。
      至開元末,毅之表弟薛嘏為京畿令,謫官東南。
      經(jīng)洞庭,晴晝長望,俄見碧山出于遠(yuǎn)波。
      舟人皆側(cè)立,曰:
      “此本無山,恐水怪耳。
      ”指顧之際,山與舟相逼,乃有彩船自山馳來,迎問于嘏。
      其中有一人呼之曰:
      “柳公來候耳。
      ”嘏省然記之,乃促至山下,攝衣疾上。
      山有宮闕如人世,見毅立于宮室之中,前列絲竹,后羅珠翠,物玩之盛,殊倍人間。
      毅詞理益玄,容顏益少。
      初迎嘏于砌,持嘏手曰:
      “別來瞬息,而發(fā)毛已黃。
      ”嘏笑曰:
      “兄為神仙,弟為枯骨,命也。
      ”毅因出藥五十丸遺嘏,曰:
      “此藥一丸,可增一歲耳。
      歲滿復(fù)來,無久居人世以自苦也。
      ”歡宴畢,嘏乃辭行。
      自是已后,遂絕影響。
      嘏常以是事告于人世。
      殆四紀(jì),嘏亦不知所在。
      隴西李朝威敘而嘆曰:
      “五蟲之長,必以靈者,別斯見矣。
      人,裸也,移信鱗蟲。
      洞庭含納大直,錢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
      嘏詠而不載,獨可鄰其境。
      愚義之,為斯文。
    • 經(jīng)西塢偶題
      溫庭筠溫庭筠〔唐代〕
      搖搖弱柳黃鸝啼,芳草無情人自迷。
      日影明滅金色鯉, 杏花唼喋青頭雞。
      微紅奈蒂惹峰粉,潔白芹芽穿燕泥。
      借問含嚬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 寄準(zhǔn)上人
      司空曙司空曙〔唐代〕
      昨聞歸舊寺,暫別欲經(jīng)年。
      樵客應(yīng)同步,鄰僧定伴禪。
      后峰秋有雪,遠(yuǎn)澗夜鳴泉。
      偶與支公論,人間自共傳。
    • 贈華山游人
      毛女正美〔唐代〕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巔。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代羅襦。
      有時問卻秦宮事,笑拈山花望太虛。
    • 賦是秋江晚照
      徐鉉徐鉉〔唐代〕
      落日照平流,晴空萬里秋。
      輕明動楓葉,點的亂沙鷗。
      罾網(wǎng)魚梁靜,笞簦稻穗收。
      不教行樂倦,冉冉下城樓。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669143ac9a669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