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宋代]劉辰翁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 燒燈節(jié)。
    朝京道上風和雪。
    風和雪。
    江山如舊,朝京人絕。
    百年短短興亡別。
    與君猶對當時月。
    當時月。
    照人燭淚,照人梅發(fā)。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譯文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鄧剡在上元節(jié)客散后懷念起往事,作一首《憶秦娥》詞贈予我,我讀過之后頓感凄涼,便按照原韻和了一首,不禁覺得非常悲痛。

    燒燈節(jié),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過去每逢元宵,成千上萬的朝京士女,擁進城里觀燈鬧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擄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復存在,進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斷絕,有的只是滿天風雪。

    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fā)。剛才還是盛極一時,文恬武嬉,載歌載舞,極盡奢靡,轉眼便成凄涼瓦礫焦土。唯有當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著人間,照著流淚的蠟燭,照著大家已經花白的頭發(fā)。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注解

    1
    中齋:即鄧剡,號中齋。詞人之友。
    2
    上元: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又稱元宵節(jié)。
    3
    見屬:贈送。
    4
    燒燈:燃燈。正月十五夜各處掛出花燈。
    5
    朝京:通往京城的路。
    6
    梅發(fā):指花白的頭發(fā)。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賞析

    這是劉辰翁于宋亡之后寫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說的“中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鄧光薦之號,“宋亡,以義行者”(《歷代詩余》引《遂昌雜錄》)。當時,鄧光薦于上元去聚客敘舊,客散之后寫了一首《憶秦娥》贈給劉辰翁,劉辰翁就寫了這首步韻的和作,以寄托其悲凄感舊的愛國情思。

    開頭兩句,純粹寫景,描寫元宵之夜故都路上彌漫著一天風雪的嚴寒景象。“燒燈節(jié)”,即元宵節(jié);“燒燈”,謂燃燈。唐宋以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十五夜稱元夜、元宵,家家燃燈觀賞,熱鬧異常?!俺?,謂朝拜京城。南宋每逢元宵節(jié),四面八方的人們紛紛趕往京城臨安(杭州)觀燈,絡繹不絕。然而,如今的元宵節(jié)卻風雪交加,遮天蓋地,故都內外,一片蒼涼。詞人起筆,就以故都燒燈節(jié)極度的繁華歡樂與現實中的風雪酷寒、無限凄涼進行強烈的對比,烘托出嚴酷冷寂的氣氛。

    面對這刮著大風、下著大雪的荒涼蕭殺的景象,詞人感到故國的江山雖然還象原來一樣,然而去京城朝拜觀燈的人卻一個也看不到了。這里的“風和雪”,不單是自然景象的實寫,更成了元蒙統(tǒng)治下那種嚴酷氣氛的象征。正因如此,“風和雪”的再次復述,既是適應詞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詞人著意的強調。有了這著意的強調,作者一腔亡國之痛就順勢而出了?!敖饺缗f”的“如”字,已蘊含著“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世說新語》)的深哀大痛;“朝京人絕”的“絕”字,又寄寓著故都易主、人心絕望的深仇大恨。字里行間,充滿了悲苦凄愴的情調。

    上片寫景,景以引情,描寫元宵之夜故部路上風雪交加行人斷絕的凄涼景象;下片抒情,景以襯情,抒發(fā)物是人非、懷念故國的悲苦心情。

    “百年”二句,承上生發(fā),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暫,偏又經受了國破家亡、生離死別的深哀大痛;盡管人們都不再去故都觀燈歡度佳節(jié)了,自己卻還要跟知己好友面對故國的明月“感舊”“寄情”?!芭d亡”,偏義復詞,著眼于“亡”;“君”,指與他同懷亡國之恨的遺民詞人鄧中齋。使詞人錐心泣血的“興亡別”,不僅指“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永遇樂》)的一去不返,更指南宋覆亡之后“無花只落空悲”(《漢宮春》)的眼前處境。江山劇變,明月如故,只能對月憑吊,寄懷故國了。一個“猶”字,既表達了永念故國的執(zhí)著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涼心境。詞意發(fā)展到此,可謂沉痛至極。

    詞人面對著“當時月”,故國情景,紛擁而來,眼前處境,卻無比悲涼。這里的“當時月”,當然也不僅是適應詞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詞人著意的強調,突出了他對故國的耿耿丹心和對元蒙統(tǒng)治的強烈厭惡。詞人對月憑吊,寄情故國,“當時月”又是怎樣,它在默默地照人如燭之淚,照人如梅之發(fā)?!盃T淚”,本指蠟燭燃燒淌下的蠟如淚流下之狀,這兒拿來形容詞人之淚水不絕,直至流盡,自然會引起人們那“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聯想;“梅發(fā)”,喻白發(fā),因為梅有紅白兩種,這兒以白梅喻發(fā),即形容詞人愁極發(fā)白之態(tài),又暗含詞人迎霜斗霜、節(jié)操凜然之情。這兩句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把“當時月”之善解人意和詞人之悲凄堅貞交織起來了,意境蒼涼,余味綿綿。李清照寫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武陵春》)。這兒創(chuàng)造的境界,的確十分神似了。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劉辰翁
    劉辰翁[宋代]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更多

    劉辰翁的詩(共750首詩)
    • 《蘭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
      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
      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最誰苦?
      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
      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
      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
      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
      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
      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查看譯文
    • 《柳梢青春感》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
      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查看譯文
    • 《虞美人》
      鞓紅乾色無光霽。
      須是鮮鮮翠。
      然一點系裙腰。
      不著人間金屋、恐難銷。
      英英肯似焉支貴。
      漫脫紅霞帔。
      落時且勿涴塵泥。
      留向天臺洞口、泛吾詩。
      查看譯文
    • 《虞美人》
      濕云待向三更吐。
      更是沉沉雨。
      眼前兒女意堪憐。
      不說明朝後日、說明年。
      當年知道晴三鼓。
      便似佳期誤。
      笑他拜月不曾圓。
      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查看譯文
    • 《虞美人用李后主韻二首》
      梅梢臘盡春歸了。
      畢竟春寒少。
      亂山殘燭雪和風。
      猶勝陰山海上、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
      惟有華風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
      誰唱春花秋葉、淚偷流。
      查看譯文
    • 錢塘懷古·郁郁東南旺氣浮
      蔡槃蔡槃〔宋代〕
      郁郁東南旺氣浮,吳爭越戰(zhàn)幾春秋。
      一陽柳色渾無恙,五月荷花半是愁。
      隆替且容吾輩老,英雄都付此江流。
      中原苦被淮山隔,莫向西風更倚樓。
    • 晦亭·東海窮詩客
      戴表元戴表元〔宋代〕
      東海窮詩客,西風古驛亭。
      發(fā)從殘歲白,山入故鄉(xiāng)青。
      世事徒三窟,兒童且一經。
      丁寧速賒酒,煮粟試沙瓶。
    • 將訪永安東山禪師先寄
      〔宋代〕
      庵在千株松桂下,更無塵事到夫君。
      高蹤罕過呼猿澗,靜思唯看抱石云。
      日暮坐間禽影集,雪晴岸畔路形分。
      揚雄約我須投宿,月里禪馀怯論文。
    • 寄沙陽鄧季明
      李綱李綱〔宋代〕
      海上歸來近七峰,故人猶冀一樽同。
      心憂世故存當日,身履時危到此中。
      玉帶金魚非素志,碧齋翠閣自清風。
      十年擾擾成何事,依舊梁溪一拙翁。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七
      晁補之晁補之〔宋代〕
      庭前兩古柏,凌霄燦其英。
      問此誰榮枯,雪霜見其情。
      榮枯何足計,有酒還自傾。
      熟寐暫展轉,覺來一蟬鳴。
      歸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56b043ac9a56b0/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