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于時(shí)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役。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
    何則?
    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饑凍雖切,違己交病。
    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
    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
    策扶老以流憩,時(shí)矯首而遐觀。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
    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歸去來兮辭·并序譯文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shí)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我家貧窮,種田不能夠自給。孩子很多,米缸里沒有存糧,維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沒有辦法解決。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這個(gè)念頭,可是求官缺少門路。正趕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yàn)槲壹揖池毧啵ㄌ嫖以O(shè)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那時(shí)社會上動蕩不安,心里懼怕到遠(yuǎn)地當(dāng)官。彭澤縣離家一百里,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所以就請求去那里。等到過了一些日子,便產(chǎn)生了留戀故園的懷鄉(xiāng)感情。那是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這是勉強(qiáng)不得的;饑寒雖然來得急迫,但是違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過去為官做事,都是為了吃飯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悵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喪的心情像駿馬奔馳一樣急迫,自己請求免去官職。自立秋第二個(gè)月到冬天,在職共多天。因辭官而順?biāo)炝诵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歸去來兮》。這時(shí)候正是乙巳年(晉安帝義熙元年)十一月。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dú)自傷悲?認(rèn)識到過去的錯(cuò)誤已經(jīng)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bǔ)救。確實(shí)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yuǎn),已覺悟到現(xiàn)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jīng)的行為是錯(cuò)的。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fēng)吹拂著衣裳。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遺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shí)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剛剛看到自己簡陋的家門,我心中欣喜,奔跑過去。童仆歡喜地前來迎接,孩子們守候在門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樹菊花還長在那里;帶著孩子們進(jìn)了屋,美酒已經(jīng)盛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觀賞著庭樹(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著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獨(dú)自)在園中散步,成為樂趣,小園的門經(jīng)常地關(guān)閉著;拄著拐杖走走歇歇,時(shí)時(shí)抬頭望著遠(yuǎn)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將落山,我流連不忍離去,手撫著孤松徘徊不已。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嚕蜩轮?。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回去吧!讓我同外界斷絕交游。他們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還要駕車出去追求什么?跟親戚朋友談心使我愉悅,彈琴讀書能使我忘記憂愁;農(nóng)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有時(shí)駕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shí)劃著一條小船,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我)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jié),感嘆自己一生行將告終。

    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算了吧!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shí)候?為什么不隨心所欲,聽?wèi){自然的生死?為什么心神不定,還想去什么地方?富貴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沒有希望。愛惜那良辰美景我獨(dú)自去欣賞,要不就扶杖鋤草耕種;登上東邊山坡我放聲長嘯,傍著清清的溪流把詩歌吟唱;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樂安天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

    歸去來兮辭·并序注解

    1
    耕植不足以自給:耕田。植,植桑。以,來。給,供給。自給,供給自己生活。指孩童。盈,滿。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甕之類。生生,猶言維持生計(jì)。前一“生”字為動詞,后一“生”字為名詞。資,憑借。術(shù),這里指經(jīng)營生計(jì)的本領(lǐng)。較高職位的縣吏。指小官。不經(jīng)意的樣子。心有所動(指有了做官的念頭)。沒有門路。剛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會,適逢。四方,意為到各處去。指州郡長官。
    2
    家叔:指陶夔[kuí],當(dāng)時(shí)任太常卿。
    3
    以:因?yàn)椤?/span>
    4
    見:被。
    5
    風(fēng)波:指軍閥混戰(zhàn)。
    6
    靜:平。
    7
    憚:害怕。
    8
    役:服役。
    9
    彭澤:縣名。在今江西省湖口縣東。
    10
    眷然:思戀的樣子。
    11
    歸歟之情:回去的心情。
    12
    何:什么。
    13
    則:道理。
    14
    質(zhì)性:本性。
    15
    矯厲:造作勉強(qiáng)。
    16
    切:迫切。
    17
    違己:違反自己本心。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8
    嘗:曾經(jīng)。
    19
    從人事:從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20
    口腹自役:為了滿足口腹的需要而驅(qū)使自己。
    21
    悵然:失意。
    22
    猶:躊躇、猶疑。
    23
    望:觀望。
    24
    一稔:公田收獲一次。稔,谷物成熟。
    25
    斂裳:收拾行裝。
    26
    宵:星夜。
    27
    逝:離去。
    28
    尋:不久。
    29
    程氏妹:嫁給程家的妹妹。
    30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
    31
    情:吊喪的心情。
    32
    在:像。
    33
    駿奔:急著前去奔喪。
    34
    仲秋:農(nóng)歷八月。
    35
    事:辭官。
    36
    順:順?biāo)臁?/span>
    37
    心:心愿。
    38
    乙巳歲:晉安帝義熙元年。
    39
    歸去來兮:意思是“回去吧”。來,助詞,無義。兮,語氣詞。
    40
    田園將蕪胡不歸:田園將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蕪,田地荒廢。胡,同“何”,為什么。
    41
    既自以心為形役:讓心神為形體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為了免于饑寒,違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體,指身體。役,奴役。既,表示動作、行為已經(jīng)完成,此處可做“曾經(jīng)”解。
    42
    奚惆悵而獨(dú)悲:為什么悲愁失意。奚,何,為什么。惆悵,失意的樣子。
    43
    悟已往之不諫:認(rèn)識到過去的錯(cuò)誤(指出仕)已經(jīng)不可挽回。諫,諫止,勸止。
    44
    知來者之可追:知道未來的事(指歸隱)還來得及補(bǔ)救。諫,勸止,挽回。追,補(bǔ)救。
    45
    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確實(shí)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太遠(yuǎn)。迷途,指出來做官。
    46
    是:正確。
    47
    非:錯(cuò)誤。
    48
    舟遙遙以輕飏:船在水面上輕輕地飄蕩著前進(jìn)。遙遙,飄搖放流的樣子。以,表修飾。飏,飛揚(yáng),形容船行駛輕快。
    49
    問征夫以前路:向行人問前面的路程。征夫,行人。
    50
    恨晨光之熹微: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恨,遺憾。熹微,天色微明。
    51
    乃瞻衡宇:剛剛看見了自家的房子。乃,于是、然后。瞻,遠(yuǎn)望。衡宇,橫木為門的房屋,指簡陋的房屋。衡,通“橫”。宇,屋檐,這里指居處。
    52
    載欣載奔:一邊高興,一邊奔跑。
    53
    稚子:幼兒。
    54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菊還長在那里。三徑,院中小路。漢朝蔣詡[xǔ] 隱居之后,在院里竹下開辟三徑,只于少數(shù)友人來往。后來,三徑變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就,接近。
    55
    盈樽:滿杯。
    56
    引:拿來。 觴。
    57
    眄庭柯以怡顏:看看院子里的樹木,覺得很愉快。眄,斜看。這里是“隨便看看”的意思???,樹枝。
    58
    以:為了。怡顏,使面容現(xiàn)出愉快神色。
    59
    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傲,指傲世。
    60
    審容膝之易安:覺得住在簡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審,覺察。容膝,只能容下雙膝的小屋,極言其狹小。
    61
    園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園里行走,自成一種樂趣。涉,涉足,走到。
    62
    策扶老以流憩:拄著拐杖出去走走,隨時(shí)隨地休息。策,拄著。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沒有固定的地方,到處走走歇歇。
    63
    時(shí)矯首而遐觀:時(shí)時(shí)抬起頭向遠(yuǎn)處望望。矯,舉。遐,遠(yuǎn)。
    64
    云無心以出岫:云氣自然而然地從山里冒出。無心,無意地。岫,有洞穴的山,這里泛指山峰。
    65
    景翳翳以將入:陽光黯淡,太陽快落下去了。景,日光。翳翳,陰暗的樣子。
    66
    撫孤松而盤桓:手扶孤松徘徊。盤桓,盤旋,徘徊,留戀不去。
    67
    請息交以絕游:息交,停止與人交往斷絕交游。意思是不再同官場有任何瓜葛。
    68
    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世事與我所想的相違背,還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駕,駕車,這里指駕車出游去追求想要的東西。言,助詞。
    69
    情話:知心話。
    70
    春及:春天到了。
    71
    將有事于西疇:西邊田野里要開始耕種了。有事,指耕種之事。事,這里指農(nóng)事。疇,田地。
    72
    或命巾車:有時(shí)叫上一輛有帷的小車。巾車,有車帷的小車。或,有時(shí)。
    73
    或棹孤舟:有時(shí)劃一艘小船。棹,本義船槳。這里名詞做動詞,意為劃槳。
    74
    既窈窕以尋壑:經(jīng)過幽深曲折的山谷。窈窕,幽深曲折的樣子。壑,山溝。
    75
    亦崎嶇而經(jīng)丘: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
    76
    木欣欣以向榮:草木茂盛。欣欣,向榮,都是草木滋長茂盛的意思。
    77
    涓涓:水流細(xì)微的樣子。
    78
    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羨慕自然界萬物一到春天便及時(shí)生長茂盛,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結(jié)束。善,歡喜,羨慕。行休,行將結(jié)束。
    79
    已矣乎:算了吧!助詞“矣”與“乎”連用,加強(qiáng)感嘆語氣。活在世上能有多久,何不順從自己的心愿,管它什么生與死呢?寓形,寄生。宇內(nèi),天地之間。曷,何。委心,隨心所欲。去留,指生死。
    80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遑遑,不安的樣子。之,往。
    81
    帝鄉(xiāng)不可期:仙境到不了。帝鄉(xiāng),仙鄉(xiāng),神仙居住的地方。期,希望,企及。
    82
    懷良辰以孤往:愛惜美好的時(shí)光,獨(dú)自外出。懷,留戀、愛惜。良辰,指上文所說萬物得時(shí)的春天。孤往,獨(dú)自外出。
    83
    或植杖而耘耔:有時(shí)扶著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著。耘,除草。籽,培土。
    84
    登東皋以舒嘯:登上東面的高地放聲長嘯,皋,高地。嘯,撮口發(fā)出的長而清越的一種聲音。舒,放。
    85
    聊乘化以歸盡:姑且順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姑且。乘化,隨順大自然的運(yùn)轉(zhuǎn)變化。歸盡,到死。盡,指死亡。
    86
    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樂安天命,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呢? 復(fù),還有。疑,疑慮。

    歸去來兮辭·并序背景

    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陶淵明于東晉義熙元年(405年)41歲時(shí),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0幾天的彭澤令。據(jù)《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云,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shí)的不滿。這篇賦就是其在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歸去來兮辭·并序賞析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鄉(xiāng)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設(shè)想日后的隱居生活,從而表達(dá)了作者對當(dāng)時(shí)官場的厭惡和對農(nóng)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詩人的一種“樂天知命”的消極思想。

    開頭以“歸去來兮”,”開門見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志,好像長吁一口悶氣,感到渾身輕松自在?!疤飯@將蕪胡不歸?”以反問語氣表示歸田之志已決?!凹茸砸孕臑樾我?,奚惆悵而獨(dú)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被仡櫘?dāng)時(shí)為了謀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體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現(xiàn)在已覺悟到過去的錯(cuò)誤雖然無法挽回,未來的去向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他這一段是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

    以下想象歸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狀:“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寫船行順風(fēng),輕快如飛,而心情的愉快亦盡在其中?!皢栒鞣蛞郧奥?,恨晨光之熹微”,寫晝夜兼程,望歸甚切?!昂蕹抗庵湮ⅰ?,正是把心理上的歸程之長化為時(shí)間之慢的感覺,以表現(xiàn)其急切盼歸的心情?!澳苏昂庥?,載欣載奔”,寫初見家門時(shí)的歡欣雀躍之態(tài),“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家人歡迎主人辭官歸來,主仆同心,長幼一致,頗使作者感到快慰?!叭龔骄突?,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蓖飮@之余,大有恨不早歸之感。由此而帶出:“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這四句寫盡飲酒自樂和傲然自得的情景。

    接著由居室之中移到庭園之間:“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shí)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边@八句寫涉足庭園,情與景遇,悠然有會于心的境界?!霸茻o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既是寫景,也是抒情;“景翳翳以將入”,寫夕陽在山,蒼茫暮色將至;“撫孤松而盤桓”,則托物言志,以示孤高堅(jiān)貞之節(jié)有如此松。這一大段,由居室而庭園,作者以飽蘸詩情之筆,逐層寫出種種怡顏悅性的情事和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色,展現(xiàn)了一個(gè)與惡濁的官場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

    下一段再以“歸去來兮”冒頭,表示要謝絕交游,與世相忘;“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聽家人談?wù)勚脑?,以琴書為親密的伴侶,塵俗不染于心,也足以樂而忘憂了?!稗r(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躬耕田園的生活,在作者筆下顯然已被詩化,這與其說是寫實(shí),不如說是浪漫的抒情?!盎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寫農(nóng)事之暇,乘興出游,登山泛溪,尋幽探勝。音節(jié)和諧優(yōu)美,讀來有悠游從容之概?!澳拘佬酪韵驑s,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庇|景生感,從春來萬物的欣欣向榮中,感到大自然的遷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暫,而流露出及時(shí)行樂的思想。這一段承上啟下,把筆觸從居室和庭園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間,進(jìn)一步展拓出一個(gè)春郊事農(nóng)和溪山尋幽的隱居天地;并且觸物興感,為尾段的抒情性議論作了過渡。

    尾段抒發(fā)對宇宙和人生的感想,可以看作是一篇隱居心理的自白。“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曷不委心任去留!是對汲汲于富貴利祿、心為形役的人們所發(fā)出的詰問;作者自己的態(tài)度是:“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既不愿奔走求榮,也不想服藥求仙;他所向往的是:“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绷汲絼倬?,獨(dú)自出游;除草培土,躬親農(nóng)桑;登山長嘯,臨水賦詩;一生志愿,于此已足。最后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收束全文,表示隨順?biāo)郎兓?,一切聽其自然,樂天知命而盡其余年。

    這篇文章感情真摯,語言樸素,音節(jié)諧美,有如天籟,呈現(xiàn)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飾,而自然純真可親。陶淵明此文寫于將歸之際,人未歸而心已先歸,其想象歸程及歸后種種情狀,正顯得歸意之堅(jiān)和歸心之切。這種浪漫主義的想象,乃是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構(gòu)成《歸去來兮辭》謀篇特點(diǎn)的秘密所在。

    歸去來兮辭·并序文言現(xiàn)象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橫”)
    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實(shí)為古今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

    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
    或棹孤舟(棹:槳,這里用作動詞,用槳劃)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詞作動詞,拄著)
    ②名詞作狀語:
    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時(shí)矯首而遐觀(時(shí):名詞作狀語,常常)
    情在駿奔(駿:名詞作狀語,像駿馬)
    當(dāng)斂裳宵逝(宵:夜晚,這里用作狀語,在晚上)
    ③形容詞作名詞: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
    攜幼入室(幼: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
    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
    ④動詞作名詞:
    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生生:前“生”,維持;后“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
    ⑤使動用法:
    眄庭柯以怡顏(怡:使動用法,愉快,使愉快)
    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動用法,使……安適)
    ⑥意動用法:
    樂琴書以消憂(樂:意動用法,以……為樂)
    悅親戚之情話(悅:意動用法,以……為愉快)
    ⑦形容詞作動詞:
    善萬物之得時(shí)(善,羨慕)

    一詞多義
    心:因事順心(心愿)
    既自以心為形役(內(nèi)心)
    夫:問征夫以前路(名詞)
    樂夫天命復(fù)奚疑(助詞)
    故:故便求之(所以)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故交,朋友)
    之: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動詞)
    求之靡途(代“為長吏”,代詞)
    四方之事(助詞“的”)
    悟已往之不諫 (放在句子主語與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奚:奚惆悵而獨(dú)悲(為什么)
    樂夫天命復(fù)奚疑(什么)
    而: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表轉(zhuǎn)折)
    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時(shí)矯首而遐觀(表修飾)
    鳥倦飛而知還(表承接)
    尋: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不久)
    既窈窕以尋壑(探尋)
    往:懷良辰以孤往(去往)
    悟已往之不諫(過往)
    會:會有四方之事(恰、逢)
    相如聞,不肯與會(相見)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聚集)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一定)
    行:善萬物之得時(shí),感吾生之行休(將要)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ㄐ凶撸?br />趙王畏秦,欲毋行(前往)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執(zhí)行)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行為)
    琵琶行(文體之一)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著)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鞭子)
    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書)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
    時(shí):時(shí)矯首而遐觀(時(shí)常)
    善萬物之得時(shí)(大好時(shí)光)
    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時(shí)候,時(shí)間)
    非:覺今是而昨非(錯(cuò)誤的)
    富貴非吾愿(不是)

    古今異義
    (1)于時(shí)風(fēng)波未靜
    風(fēng)波
    古義:指戰(zhàn)亂。今義:風(fēng)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嘗從人事
    人事
    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guān)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diào) 配,獎罰等工作。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古義:不久。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悅親戚之情話
    親戚
    古義: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于與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
    (5)悅親戚之情話
    情話
    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
    (6)于是悵然慷慨
    慷慨
    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
    (8)將有事于西疇
    有事
    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fā)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幼稚
    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來者之可追

    古義:挽救,補(bǔ)救。今義:追趕,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
    古義:拐杖;今義:扶著老人。
    (12)問征夫以前路
    征夫
    古義:行人;今義: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尋壑
    窈窕
    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女子文靜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將入

    古義:陽光。今義:景色
    5、虛詞的用法
    (1)、以
    A、既自以心為形役 (介詞。使、讓。) B、舟遙遙以輕飏(表修飾。“而”)
    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D、樂琴書以消憂(連詞。來,表目的。)
    E、聊乘化以歸盡(連詞,表順承。然后) F、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jié)果。)
    G、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岸保?H、問征夫以前路(拿)
    (2)而
    A、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B、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連詞,表轉(zhuǎn)折。)
    C、時(shí)矯首而遐觀(表修飾) D、鳥倦飛而知還(表承接)
    (3)之
    A、悟以往之不諫(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B、胡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
    C、悅親戚之情話(取獨(dú)) D、善萬物之得時(shí)(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判斷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2)富貴非吾愿

    賓語前置
    (1)復(fù)駕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樂夫天命復(fù)奚疑(“疑奚”)

    省略句
    (1)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
    (2)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省略介詞,寓形“于”宇內(nèi)復(fù)幾時(shí))
    (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yīng)為:稚子于門候)
    (4)耕植不足以自給(省略介詞賓語,耕植不足以“之”自給)
    (5)足以為酒(省略介詞賓語,足以“之”為酒)
    (6)景翳翳將入(省略賓語,景翳翳將入山)
    (7)云無心以出岫(省略介詞,云無心以出于岫)

    被動句
    (1)遂見用于小邑(見,被)
    (2)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

    介賓后置句
    (1)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2)將有事于西疇(即“于西疇有事)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即“于武昌喪”)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4)問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問征夫”)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歸去來兮辭·并序題旨

      本文是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辭去彭澤令回家時(shí)所作,分“序”和“辭”兩節(jié),“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靶颉闭f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職的原因?!稗o”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shí)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后的樂趣?!皻w去來兮”就是“歸去”的意思,“來”、“兮”都是語氣助詞。

      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勞動生活的歌頌,抒寫作者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歸隱田園的無限樂趣,表達(dá)了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敘事、議論、抒情巧妙結(jié)合;寓情于景,情真意切,富有情趣;文字洗練,筆調(diào)清新,音節(jié)諧美,富于音樂美,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周密。

    歸去來兮辭·并序?qū)懽鞅尘?/p>

      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 陶淵明于東晉義熙元年(405年)41歲時(shí),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0幾天的彭澤令。據(jù)《宋書.陶潛傳》和蕭統(tǒng)《陶淵明傳》云,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xiàn)實(shí)的不滿。當(dāng)時(shí)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并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這篇賦就是其在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歸去來兮辭·并序主旨和結(jié)構(gòu)

      這篇文章的寫作經(jīng)過,序里已有說明;《宋書·陶潛傳》則特別提到作者辭官的近因:“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睆男蚝瓦@段記錄都可以看出,這篇文章作于作者辭官歸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著重表達(dá)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贊美了農(nóng)村的自然景物和勞動生活,也顯示了歸隱的決心。

      本文的敘事線索:辭官——?dú)w途——抵家——室內(nèi)生活——涉園——外出——縱情山水——如何度過余生

      本文的抒情線索:自責(zé)自悔——自安自樂——樂天安命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辭官歸田的決心。含兩層:前一層是自責(zé)之詞。詩人想到“田園將蕪”,故應(yīng)歸家,但心為形體所役使而不能自主,這是何等可悲啊!表明詩人已有歸意。后一層是自恕自慰之詞。詩人已知過去求官為非,今日棄官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遠(yuǎn),還來得及回到正道上來,因而深感欣慰。這兩層點(diǎn)明了全文主旨,表達(dá)了詩人鄙棄官場、向往田園的感情。

      第二部分(第2、3段)寫作者回到田園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層:第一層寫歸途和初抵家時(shí)的情況,含三節(jié):前一節(jié)寫乘舟返家途中既輕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中間一節(jié)寫望見家門時(shí)欣喜若狂的心情,這跟在官時(shí)“惆悵而獨(dú)悲”的心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一節(jié)寫家中景況,有松,有菊,有幼兒,有居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第二層寫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也含三節(jié):前一節(jié)寫飲酒自遣,這是室中之樂;后兩節(jié)寫涉園觀景,流連忘返,這是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者之樂,跟遷客們的閑適心情絕不相同。第三層寫詩人在農(nóng)村的出游經(jīng)歷。含四節(jié):第一節(jié)重申辭官歸田之志,以“息交以絕游”進(jìn)一步表示對當(dāng)權(quán)者和官場生活的鄙棄;第二節(jié)寫跟鄉(xiāng)里故人和農(nóng)民的交往,為下文寫出游張本;第三節(jié)寫出游方式,“窈窕以尋壑”應(yīng)上“或棹孤舟”,“崎嶇而經(jīng)丘”應(yīng)上“或命巾車”;第四節(jié)寫出游中所見,前兩句寫農(nóng)村初春生機(jī)勃郁的景象,后兩句觸景生情,為結(jié)尾述人生觀張本。

      第三部分(第4段)抒發(fā)詩人“樂天安命”的情懷。含三層:前一層緊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問,這是一種委婉的表達(dá)方式,有振起下文的作用;下面兩層是作者自答,“富貴”兩句從反面作答,重在說“富貴”而以“帝鄉(xiāng)”為陪襯,中間四句從正面作答,用形象化的手段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隱居生活,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點(diǎn)出“樂天安命”的思想,卒章顯志。

      三、淡遠(yuǎn)瀟灑的風(fēng)格

      歐陽修對這篇文章推崇備至,嘗言:“兩晉無文章,幸獨(dú)有《歸去來兮辭》一篇耳,然其詞義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其尤怨切蹙之病?!贝笠馐牵疚碾m然采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jī)杼,不受楚辭中怨憤、悲傷情調(diào)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一種淡遠(yuǎn)瀟灑的風(fēng)格。例如,作者辭官是因?yàn)楸蓷壒賵龅暮诎?,但文中并無只言片語涉及官場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說自己“惆悵而獨(dú)悲”的心情;對已往的居官求祿,也只說“不諫”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決定今后不再跟達(dá)官貴人來往,也僅用“息交以絕游”一語輕輕帶過,胸懷何等灑脫,是見役于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寫田園生活的樂趣,看起來都是一些極為平常的細(xì)節(jié),但又處處顯示出作者“曠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從肝肺中流出,而不見斧鑿之痕。這種淡遠(yuǎn)瀟灑的文風(fēng),跟作者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tài)度是完全一致的。

      應(yīng)當(dāng)指出,《五柳先生傳》中的“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歸去來兮辭》中的“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所有這些語句全都寄托著他的政治理想──他希望出現(xiàn)一個(gè)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能從事和平勞動的社會。

      “但淵明究竟不是一個(gè)自了漢。他不完全提倡一個(gè)消極的躲避的辦法。故桃花源也遂成為積極的理想,社會的模范,像‘烏托邦’(Utopia)、‘共和國’(Republic)、‘新大西洋’(NewAtlantic),那樣的一個(gè)‘避’秦之地。避秦之地終于是一個(gè)寓言的世界,于是五柳先生遂不得不逃于酒,在醉鄉(xiāng)里,也就是在理想國里,躲了過去。淵明全部理想幾全可以此釋之。所以他不僅是一位田園詩人,徹頭徹尾的詩人,而且是偉大的政治理想家?!?/p>

    作者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魏晉]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

    陶淵明的詩(共304首詩)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運(yùn)當(dāng)攀龍。
      撫劍風(fēng)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啟土開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查看譯文
    • 《贈羊長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賢圣留馀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guān)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dāng)先邁,負(fù)疴不獲俱。
      路若經(jīng)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fù)采?
      深谷久應(yīng)無。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jié)心曲,人乖運(yùn)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查看譯文
    • 《停云其一》
      靄靄停云,時(shí)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dú)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查看譯文
    • 《乞食》
      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dú)g,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bào)以相貽。
      查看譯文
    • 《雜詩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yán)霜結(jié)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fù)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shí),憶此斷人腸。
      查看譯文
    • 叩船歌·游空落飛飆
      許翙〔魏晉〕
      游空落飛飆,靈步無形方。
      圓景煥明霞,九鳳唱朝陽。
      揮翮扇天津,晻藹慶云翔。
      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梨漿。
      逍遙玄陔表,不存亦不亡。
    • 蘭亭序/蘭亭集序
      王羲之王羲之〔魏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shí)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 雜詩·忽有一飛鳥
      張翰張翰〔魏晉〕
      忽有一飛鳥,五雜英華華。
      一鳴眾鳥至,再鳴眾鳥羅。
      長鳴搖羽翼,百鳥互相和。
    • 鷓鴣天
      元好問元好問〔魏晉〕
      好夢初驚百感新。
      誰家歌管隔墻聞。
      殘燈收罷空明月,臘雪消融更暮云。
      鶯有伴,雁離群。
      西窗寂寞酒微醺。
      春寒留得梅花在,剩為何郎瘦幾。
    • 猛虎行
      曹丕曹丕〔魏晉〕
      與君媾新歡。
      托配于二儀。
      充列于紫微。
      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鳳翼。
      云雨散洪池。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4bd443ac9a4bd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