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清代]龔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 天風(fēng)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
    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
    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
    鄉(xiāng)親蘇小,定應(yīng)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
    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
    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
    兩般春夢,櫓聲蕩入云水。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譯文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天風(fēng)浩蕩,將我吹落到這湖山之間,西湖的風(fēng)景果然秀麗無匹。曾在北京渡過少年時代,此時回憶起在京華的生活,只覺得茫茫無際,感慨萬端。那點微末的功名職位,豈是我平生志向所在?要是我的老鄉(xiāng)蘇小小知道了,一定會笑話我生計安排失當(dāng)。

    天風(fēng)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xiāng)親蘇小,定應(yīng)笑我非計。在西湖游賞,只見斜陽半墜,湖堤上春草如茵,這般景色頓時惹起了我的愁思。我的理想何處可以覓得呢?徒然對著渺茫湖水寄托我的幽思。心中涌起愁思時以簫聲寄托愁怨,心中涌起狂俠之氣時則以談淪兵法來寄托豪情,這兩種情感都令人消魂。這兩種思緒都如春天的幻夢,隨著咿呀的搖櫓聲,在云水之間消散。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注解

    1
    壬申:指嘉慶十七年(1812年)。
    2
    天風(fēng):即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3
    果然清麗:真的是美麗極了。
    4
    東華:京中有東華門。這里代指京城。
    5
    生小:從小,自幼。
    6
    屠狗功名:卑賤的人取得了極大的功名富貴。指漢初的樊噲。指這一年年初,作者由副榜貢生考充武英殿校錄。比喻善于修飾文辭,或刻意雕琢文字。
    7
    蘇小:即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才貌絕世,傾動一時。錢塘即杭州,作者稱其為鄉(xiāng)親。
    8
    堤: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清愁。
    9
    羅襪音塵:美人的音容、腳步。指美人步履輕逸。
    10
    渺渺:極目遠視。。
    11
    兩般春夢:功名與文名都如春夢。
    12
    櫓:撥水使船前進之具。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賞析

    常人寫這類題材,大致是先敘湖上景致,然后因景抒情。而作者卻不循常套,起筆不談游湖,而先從身世感慨人手。首三句“天風(fēng)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氣勢宏大,姿態(tài)超邁。作者不說自己出生杭州,卻說自己是被天風(fēng)吹落于此的。他是天上的謫仙,身在人間,神在天表,只不過西湖風(fēng)光的清麗令他滿意,他才不想返回天界。這三句,才寫到作者的誕生,但卻已將他的自命不凡、高視闊步、超凡絕俗之態(tài)寫出,一種豪邁飛揚的氣概,躍然紙上。有這三句定下基調(diào),下面幾句就看似驚人而實無足驚奇了?!霸菛|華生小客,回首蒼茫天際”,之所以說他只是北京城中一個客居的弱冠少年,卻不說仕途不得志之苦、不抒少年意氣,而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在回首往事時有無限蒼涼迷茫,就是因為他是謫仙,胸襟廣、目光遠,所思者大?!巴拦饭γ?,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像樊噲那樣建功立業(yè)、像騶奭那樣立言傳世,乃是無數(shù)古人畢生追求的目標(biāo),而他卻說那些都不是他的平生之志,也因為他是謫仙,來到人間乃是為了大濟蒼生、重振乾坤。戰(zhàn)場上的一刀一槍,書堆中的尋章摘句,他當(dāng)然是夷然不屑的。不過,他這番心比天高的志向抱負,常人是不會懂得?!班l(xiāng)親蘇小,定應(yīng)笑我非計”,就連墳地在西湖邊的蘇小小地下有知,也肯定會笑作者全然打錯了算盤。閱盡人世的小小尚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論了。

    詞至上片末尾,豪情已轉(zhuǎn)為孤獨之感。過片才寫到游湖?!安乓娨荒ㄐ标枺氲滔悴?,頓惹清愁起”,但他筆下的西湖,乃是與他心境相合拍的西湖,他滿懷清愁,所以剛剛看到“一抹”斜陽、“半堤”春草,這愁懷就頓時被惹逗起來了。斜陽芳草,自古都是傷心物,作者在此并未超越前人,但連用了“一抹”、“半堤”、“才見”、“頓惹”,詞情便有無限含蓄,可謂化腐朽為神奇。接下“羅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前者用曹植《洛神賦》“羅襪生塵”之典,后者語本蘇軾《前赤壁賦》“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之歌。既是泛舟湖上,自不免極目遠望,但作者所望也不同凡俗,他望的是“美人”——理想的化身。然而,“何處覓”、“予懷孤寄”,他未能望到理想的歸宿所在,滿腔情懷亦不知何處吐泄。

    詞至此,已由豪邁而入孤獨,由孤獨而入憂愁,由憂愁而入悵惘。經(jīng)此幾番情感轉(zhuǎn)折,終于喚出了全篇的名句:“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薄霸埂?,是指他胸懷大志卻無人領(lǐng)會、無處施展的怨憤;“狂”,是指他心中洶涌澎湃的狂潮,這狂潮中有高超的見識、有宏大的構(gòu)想、有急切的愿望,包含之多,實難盡言。欲怨之去,就吹上一曲纏綿悠遠的簫樂,讓那怨憤隨風(fēng)飄逝;狂來奈何,就舞出一派熠熠生輝的劍光,讓心潮在浩蕩劍氣中暫趨平伏。這一簫一劍,其中包蘊了作者多少失望和希望、痛苦和興奮;撫起簫、揮起劍,這中間的滋味,令作者魂為之銷。相形之下,功名、文名的“兩般春夢”算不得什么,就讓它們隨著櫓聲飄蕩進云水之間。

    這首詞全盤托出了少年龔自珍的雄心、抱負和自信、自負,是龔詞的代表之作。其中核心的簫、劍二句,尤為后人所稱道。有人說,這兩者分別代表優(yōu)美和壯美,而作者一身兼有之,實乃不世出之奇才。有人說,這兩者代表了作者個性的兩個方面,一深遠,一宕落。龔自珍一生的行事,亦可以“吹簫”、“說劍”括之。即使到了他的晚年,他雖然自稱“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似乎劍已澀、簫已折;其實,這仍然只是在“吹簫”而已。上引二句出自《己亥雜詩》,而他在同一組詩中大聲疾呼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依然是“說劍”的雄姿。

    作者簡介

    龔自珍
    龔自珍[清代]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更多

    龔自珍的詩(共693首詩)
    •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
      讀之竟夜,遂書卷尾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查看譯文
    • 《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查看譯文
    • 《詠史》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查看譯文
    • 《已亥雜詩》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集今朝。
      查看譯文
    • 《鵲踏枝》
      漠漠春蕪春不祝藤刺牽衣,礙卻行人路。
      偏是無情偏解舞,蒙蒙撲面皆飛絮。
      繡院深沉誰是主?
      一朵孤花,墻角明如許!
      莫怨無人來折取,花開不合陽春暮。
      查看譯文
    • 玲瓏四犯·書中乾蝴蝶
      〔清代〕
      展玩牙簽,惜粉翅如新,猶綴荃翠。
      別卻芳叢,那管落紅鋪地。
      且喜風(fēng)雅常親,更不逐、花風(fēng)飄墜。
      待欲隨、脈望餐仙,可怕高吟驚睡。
      幽齋滿架云箋膩。
      一任它、蚋趨螢避。
      笑儂未技凋蟲手,偕和郢都清吹。
      惟學(xué)謝逸生憐,難效元嬰才思。
      想是魂何處,應(yīng)憶碧苞丹穗。
    • 珠江春泛·冶游風(fēng)景似江南
      文星瑞〔清代〕
      冶游風(fēng)景似江南,佳節(jié)欣逢三月三。
      千隊紅妝萬枝槳,桃花春水白鵝潭。
    • 宿寶雞·漢沔東流雪未消
      張問陶張問陶〔清代〕
      漢沔東流雪未消,軍符絡(luò)繹馬蹄驕。
      倉皇鬼蜮來無定,破碎峰巒望轉(zhuǎn)遙。
      地險不聞由我據(jù),城危幾度看人燒。
      商于何止關(guān)秦楚,隴蜀河潼路萬條。
    • 冬夜酬單廉夫
      李憲噩〔清代〕
      對坐孤鐙下,深齋夜向殘。
      垂簾爐火靜,擁雪竹聲寒。
      勝事年今過,名場興已闌。
      惟應(yīng)冷僻句,寂寞共君看。
    • 海棠春·曉妝
      董元愷〔清代〕
      枕棱斜溜金釵響。
      人倦起、日高朱網(wǎng)。
      攬鏡怯梳頭,一點情波漾。
      牡丹新髻翻時樣。
      怪陌上、游郎爭賞。
      鬌試殘妝,日暖云鬟敞。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4af443ac9a4af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