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先秦]左丘明

    公薨之月,子產(chǎn)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
    子產(chǎn)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曰: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闬閎,厚其墻垣,以無憂客使。
    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
    以敝邑之為盟主,繕完葺墻,以待賓客。
    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
    寡君使匄請命。
      對曰: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
    逢執(zhí)事之不閑,而未得見;
    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
    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
    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
    其暴露之,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以崇大諸侯之館,館如公寢;
    庫廄繕修,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
    諸侯賓至,甸設庭燎,仆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
    百官之屬各展其物;
    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
    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賓至如歸,無寧災患;
    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今銅鞮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
    盜賊公行。
    而天癘不戒。
    賓見無時,命不可知。
    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
    敢請執(zhí)事,將何所命之?
    雖君之有魯喪,亦敝邑之憂也。
    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
    ”  文伯復命。
    趙文子曰:
    “信。
    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晉侯見鄭伯,有加禮,厚其宴好而歸之。
    乃筑諸侯之館。
      叔向曰:
    “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
    子產(chǎn)有辭,諸侯賴之,若之何其釋辭也?
    《詩》曰:
    ‘辭之輯矣,民之協(xié)矣;
    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其知之矣。

    子產(chǎn)壞晉館垣譯文

    公薨之月,子產(chǎn)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子產(chǎn)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魯襄公死去的那個月,子產(chǎn)輔佐鄭簡公到晉國去,晉平公因為魯國有喪事的緣故,沒有接見他們。子產(chǎn)派人把賓館的圍墻全部拆毀,把自己的車馬放進去。

    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闬 閎,厚其墻垣,以無憂客使。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為盟主,繕完葺墻,以待賓客。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請命。晉國大夫士文伯責備子產(chǎn)說:“敝國由于政事和刑罰沒有搞好,到處是盜賊,不知道對辱臨敝國的諸侯屬官怎么辦,因此派了官員修繕來賓住的館舍,館門造得很高,圍墻修得很厚,使賓客使者不會感到擔心。現(xiàn)在您拆毀了圍墻,雖然您的隨從能夠戒備,那么對別國的賓客怎么辦呢?由于敝國是諸侯的盟主,修建館會圍墻,是用來接待賓客。如果把圍墻都拆了,怎么能滿足賓客的要求呢?我們國君派我來請問你們拆墻的理由?!?/span>

    對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逢執(zhí)事之不閑,而未得見;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其暴露之,則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以崇大諸侯之館,館如公寢;庫廄繕修,司空以時平易道路,圬人以時塓館宮室;諸侯賓至,甸設庭燎,仆人巡宮,車馬有所,賓從有代,巾車脂轄,隸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屬各展其物;公不留賓,而亦無廢事;憂樂同之,事則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今銅鞮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盜賊公行。而天癘不戒。賓見無時,命不可知。若又勿壞,是無所藏幣以重罪也。敢請執(zhí)事,將何所命之?雖君之有魯喪,亦敝邑之憂也。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子產(chǎn)回答說:“敝國國土狹小,處在大國的中間,大國責求我們交納貢物沒有一定時候,所以我們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尋敝國的全部財物,以便隨時前來朝見貴國。碰上您沒有空,沒能見到,又沒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見的日期。我們不敢進獻財物,又不敢把它們存放在露天。要是進獻上,那就成了貴國君王府庫中的財物,不經(jīng)過陳列聘享禮物的正式儀式,那是不敢奉獻的。如果把禮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曬雨淋而腐爛生蟲,加重敝國的罪過。我聽說文公從前做盟主時,宮室低小,沒有門闕和臺榭,卻把接待賓客的館舍修得十分高大,賓館像國君的寢宮一樣。倉庫和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時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時粉刷館舍房間;諸侯的賓客來到,甸人點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視客舍,存放車馬有地方,賓客的隨從有代勞的人員,管理車輛的官員給車軸加油,打掃房間的,伺養(yǎng)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內(nèi)的事;各部門的屬官要檢查招待賓客的物品;文公從不讓賓客們多等,也沒有被延誤了的事;與賓客同憂共樂,出了事隨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濟。賓客到來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樣,哪里會有災患??;不怕有人搶劫偷盜,也不用擔心干燥潮濕?,F(xiàn)在晉侯的緹別宮方圓數(shù)里,卻讓諸侯賓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車輛進不了大門,又不能翻墻而入;盜賊公然橫行,天災難防。接見賓客沒有定時,召見命令也不知何時發(fā)布。如果還不拆毀圍墻,就沒有地方存放禮品,我們的罪過就要加重。斗膽請教您,您對我們有什么指示?雖然貴國遇上魯國喪事,可這也是敝國的憂傷啊。如果能讓我們早獻上禮物,我們會把圍墻修好了再走,這是貴君的恩惠,我們哪敢害怕辛勞?”

    文伯復命。趙文子曰:“信。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笔故课牟x不敏焉。士文伯回去報告了。趙文子說:“的確是這樣。我們實在不注重培養(yǎng)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來招待諸侯,這是我們的過錯?。弧庇谑?,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認自己不明事理。

    晉侯見鄭伯,有加禮,厚其宴好而歸之。乃筑諸侯之館。晉平公以隆重的禮節(jié)接見了鄭簡公,宴會和禮品也格外優(yōu)厚,然后讓鄭簡公回國。晉國接著建造了接待諸侯的賓館。

    叔向曰:“辭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產(chǎn)有辭,諸侯賴之,若之何其釋辭也?《詩》曰:‘辭之輯矣,民之協(xié)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span>叔向說:“辭令不可廢棄就是這樣的?。∽赢a(chǎn)善于辭令,諸侯靠他的辭令得到了好處,為什么要放棄辭令呢?《詩。大雅。板》中說:‘言辭和順,百姓融洽;言辭動聽,百姓安寧?!赢a(chǎn)大概懂得這個道理吧?!?/span>

    子產(chǎn)壞晉館垣注解

    1
    公:指魯襄公。諸侯死去叫薨。
    2
    相:輔佐。
    3
    鄭伯:指鄭簡公。
    4
    壞:拆毀。賓館的圍墻。
    5
    士文伯:晉國大夫士訇。
    6
    讓:責備。
    7
    屬:臣屬,屬官。
    8
    在:問候。指館舍的大門。
    9
    完:同“院”,指墻垣。用草蓋墻。
    10
    共命:供給賓客所求。
    11
    請命:請問理由。
    12
    誅求:責求,勒索貢物。
    13
    無時:沒有定時。
    14
    會:朝會。
    15
    時事:隨時朝貢的事。
    16
    輸幣:送上財物。
    17
    暴露:露天存放。
    18
    薦陳:呈獻并當庭陳列。低小。
    19
    觀:門闕。
    20
    臺:土筑高壇。
    21
    公寢:國君住的宮室。
    22
    司空:負責建筑的官員。
    23
    平易:平整。
    24
    圬人:泥水工匠。涂墻,粉刷。
    25
    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
    26
    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巾車;管理車輛的官。
    27
    脂:指加油。轄。車軸頭的擋鐵。隸人;清潔工。
    28
    瞻:看管。
    29
    不留賓:不讓來客滯留。同“災”。晉侯的別宮,一在今山西沁縣西南。天災。
    30
    不戒:無法防備。
    31
    憚:怕。
    32
    趙文子:晉國大夫趙武。信;確實,可信。垣。這里指房舍。
    33
    贏:接待。
    34
    加禮:禮節(jié)特別隆重。
    35
    宴:宴會。
    36
    好:指宴會上送給賓客的禮物。
    37
    釋辭:放棄辭令。
    38
    輯:和順。
    39
    協(xié):融洽。同“懌’,喜悅。
    40
    莫:安定。

    子產(chǎn)壞晉館垣賞析

    僅僅因為國君沒有接見,就動怒拆毀了該國客舍的圍墻,還以巧妙動聽的言辭,說得對方連賠不是,不僅國君出來接見,而且還禮遇有加,滿意且滿載而歸。初看起來還有點過分,有點兒太“那個”了,犯得著如此大動肝火,做出如此大膽的事兒來嗎?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這件表面上看來有點兒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晉國是個大國,強國,諸侯盟主,一方霸主。國君不出來接見客人,是在擺譜兒,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讓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鄭國是個小國,夾在大國當中受氣,此行是進去獻貢物,是去“朝圣”,表示對盟主的恭敬和孝順。

    明白了這個背景,我們就不得不對子產(chǎn)的所作所為令眼相看,肅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氣和骨氣。他的舉動真有點兒犯上作亂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擺譜兒?哼,沒門兒!我就不吃這一套,我比你更厲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膽地、公開的、理直氣壯把圍墻給拆了,還批得敵手理屈辭窮,態(tài)度陡然一轉(zhuǎn)。

    子產(chǎn)壞晉館垣讀解

      僅僅因為國君沒有接見,就動怒拆毀了該國客舍的圍墻,還以巧妙動聽的言辭,說得對方連賠不是,不僅國君出來接見,而且還禮遇有加,滿意且滿載而歸。初看起來還有點過分,有點兒太“那個”了,犯得著如此大動肝火,做出如此大膽的事兒來嗎?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了這件表面上看來有點兒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晉國是個大國,強國,諸侯盟主,一方霸主。國君不出來接見客人,是在擺譜兒,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讓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鄭國是個小國,夾在大國當中受氣,此行是進去獻貢物,是去“朝圣”,表示對盟主的恭敬和孝順。

      明白了這個背景,我們就不得不對子產(chǎn)的所作所為令眼相看,肅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氣和骨氣。他的舉動真有點兒犯上作亂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擺譜兒?哼,沒門兒!我就不吃這一套,我比你更厲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膽地、公開的、理直氣壯把圍墻給拆了,還批得敵手理屈辭窮,態(tài)度陡然一轉(zhuǎn)。

    子產(chǎn)壞晉館垣解析

      這是講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國不分大小,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財富不分貧富,大伙兒一律平等,以禮相待,、以誠相待。這應當是國與國交往的前提。咱們現(xiàn)在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也包含這方面的內(nèi)容嗎?

      這個原則也可以擴大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當中。人不分男女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權力大小,名氣高低,大伙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權利,也有尊重他人的義務。相待以誠,相待以禮,相敬如賓,相互尊重,是起碼的做人準則。上帝沒有賦予誰有特權可產(chǎn)藐視他人、愚弄他人、傲慢無禮、為所欲為、無法無天、視他人為草芥。

      俗話說,人窮志不短。上天賦予人的權利是平等的,并沒有對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內(nèi),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樣頭頂一片藍天,同樣腳踏一方土地,生來是人,死了變鬼,沒有誰更優(yōu)越。

    作者簡介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更多

    左丘明的詩(共37首詩)
    •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zhàn)。
      曹劌請見。
      其鄉(xiāng)人曰: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
      問:
      “何以戰(zhàn)?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
      “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zhàn)。
      戰(zhàn)則請從。
      ”   公與之乘。
      戰(zhàn)于長勺。
      公將鼓之。
      劌曰:
      “未可。
      ”齊人三鼓。
      劌曰:
      “可矣。
      ”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
      劌曰:
      “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
      “夫戰(zhàn),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  ?。ㄐ』菸磸桃蛔鳌拔幢椤?,通假字)
      查看譯文
    •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辭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
      見秦伯曰: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與,不知;
      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查看譯文
    • 《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通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通避]害?
      ”對曰:
      “姜氏何厭[通饜]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公子呂曰: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
      若弗與,則請除之。
      無[通毋]生民心。
      ”公曰:
      “無庸,將自及。
      ”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將得眾。
      ”公曰:
      “不義不暱(昵),厚將崩。
      ”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
      “鄭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稱鄭伯,譏失教也;
      謂之鄭志。
      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
      公問之,對曰: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公曰: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潁考叔曰:
      “敢問何謂也?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曰:
      “君何患焉?
      若闕[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公從之。
      公入而賦:
      “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
      “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
      《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通賜]爾類。
      ’其是之謂乎!
      查看譯文
    • 《周鄭交質(zhì)》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王貳于虢,鄭伯怨王。
      王曰:
      “無之。
      ”故周鄭交質(zhì)。
      王子狐為質(zhì)于鄭,鄭公子忽為質(zhì)于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鄭交惡。
        君子曰:
      “信不由中,質(zhì)無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zhì),誰能間之?
      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zhì)?
      《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查看譯文
    • 《石碏諫寵州吁》
      衛(wèi)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
      美而無子,衛(wèi)人所為賦《碩人》也。
      又娶于陳,曰厲媯。
      生孝伯,蚤死。
      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
      “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來,寵祿過也。
      將立州吁,乃定之矣;
      若猶未也,階之為禍。
      夫?qū)櫠或?,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
      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君人者,將禍是[通“事”]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
      ”弗聽。
        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查看譯文
    • 東方之日
      佚名佚名〔先秦〕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
      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
    • 叔于田
      佚名〔先秦〕
      叔于田,巷無居人。
      豈無居人?
      不如叔也。
      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
      豈無飲酒?
      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
      豈無服馬?
      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
    • 大明
      佚名佚名〔先秦〕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天難忱斯,不易維王。
      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
      乃及王季,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天監(jiān)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親迎于渭。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于周于京,纘女維莘。
      長子維行,篤生武王。
      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
      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
      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 小雅·采薇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輿人誦
      佚名〔先秦〕
      原田每每。
      舍其舊而新是謀。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46d543ac9a46d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