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宋之問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蕊續(xù)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經(jīng)梧州譯文

    經(jīng)梧州賞析

    據(jù)《新唐書》記載,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逃回后,又投靠了當(dāng)政的武三思,諂事太平公主,于景龍中遷升為考功員外郎。后安樂公主權(quán)盛,他又往諧結(jié),太平公主深恨之。當(dāng)中宗將提拔他為中書舍人時,太平公主便揭發(fā)了他知貢舉時受賄賂,于是下遷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長史,未行改越州(今浙江紹興)長史。之問在越州期間尚致力為政,且頗有政績。但公元709年(景龍三年)舊歷六月,中宗崩;公元710年(景云元年)睿宗即位,認為他曾附張易之、武三思,“獪險盈惡”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縣)。

    宋之問在唐睿宗即位的第二年春天到達桂林,同年秋天起程繼續(xù)前往流放地欽州(今廣西欽州縣)。他乘船從漓江、桂林順流而下,經(jīng)梧州再溯潯江而上,沿途有感秀麗江山,寫出了一些佳絕的旅游詩篇,如《下桂江縣黎壁》、《下桂江龍目灘》、《發(fā)藤州》等,抒發(fā)了對祖國大好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懷?!督?jīng)梧州》便是其中的一首。

    首聯(lián)“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五嶺以南被稱作南國,這里指梧州。概括地敘述了梧州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物產(chǎn)的特征。物華:萬物之菁華?!峨蹰w序》有:“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圩?!蔽嘀菟募救绱?,萬物都免受霜雪之寒,常年孕育著勃勃生機。兩句詩的意境廣闊,生機盎然。頷聯(lián)承“物華”,著意點染景色:“青林暗換葉,紅蕊續(xù)開花”。不必等候春天來臨,青葉就在不知不覺中一次次生出新葉,紅色的花蕊在接連不斷的開放,這些都是在四季分明的中原看不到的?!鞍祿Q”、“續(xù)開”生動地表現(xiàn)出梧州的氣候特征。它不同于北國的春枝新綠,夏木蔭蔭,秋葉飄零,冬雪冰封。頸聯(lián)“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梧州依山傍水,春天雛鳥新生,鳥鳴口宛囀。秋天江帆悠悠。他一個流放的遠役的罪人,眼前這自由自在的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禁使他神傷。所以他不禁發(fā)出了“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的無可奈何的嘆息。流芳這里指的是南荒的美好景色,“泣長沙”用的是西漢賈誼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流放中。面對著令人喜悅的美景,觸目傷情,結(jié)尾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

    宋之問在梧州的時間很短暫,但他此前在瀧州(今廣東羅定縣)任參軍一年有余。羅定就在梧州的東南面,那里的自然風(fēng)光當(dāng)與梧州近似。他這首南國風(fēng)情十足的詩篇,語言明白如話,用典自然入化。動詞與虛字用得非常精當(dāng),加之偶句為流水對,音節(jié)流暢優(yōu)美。宋之問因“媚附二張”,品行頗遭后人非議,歷來人們對其被貶多不表同情。但宋之問集中的一些好詩大多是寫于遭貶斥流放之際,此類詩的一大特點是語言平實自然,不矯揉造作,皆其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詩人一旦遠離京城,步出宮廷臺閣而跋涉江嶺,擺脫了宮廷詞臣的身份束縛,從而恢復(fù)了其獨立的主體人格和自我思維,故其詩作遠非昔日應(yīng)制奉和之作可比。貶官生涯成就了宋之問,使他得以有更多的好詩傳世。

    作者簡介

    宋之問
    宋之問[唐代]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dāng)時掌握實權(quán)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xué)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xué)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 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xué)士。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gòu)、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更多

    宋之問的詩(共229首詩)
    • 《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查看譯文
    • 《渡江漢》
      嶺外音書絕,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查看譯文
    • 《下山歌》
      下嵩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游兮復(fù)何時?
      查看譯文
    • 《題大庾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
      查看譯文
    • 《送趙司馬赴蜀州》
      餞子西南望,煙綿劍道微。
      橋寒金雁落,林曙碧雞飛。
      職拜輿方遠,仙成履會歸。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查看譯文
    •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xiāng)館
      崔善為〔唐代〕
      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
      處士同楊鄭,邦君謝李疆。
      詎知方擁彗,逢子敬惟桑。
      明朝蓬戶側(cè),會自謁任棠。
    • 詠銅雀臺
      汪遵汪遵〔唐代〕
      銅雀臺成玉座空,短歌長袖盡悲風(fēng)。
      不知仙駕歸何處,徒遣顰眉望漢宮。
    • 寄南浦謫官
      鄭谷鄭谷〔唐代〕
      多才翻得罪,天末抱窮憂。
      白首為遷客,青山繞萬州。
      醉欹梅障曉,歌厭竹枝秋。
      望闕懷鄉(xiāng)淚,荊江水共流。
    • 芳草
      黃滔黃滔〔唐代〕
      澤國多芳草,年年長自春。
      應(yīng)從屈平后,更苦不歸人。
    • 絕句
      呂巖呂巖〔唐代〕
      息精息氣養(yǎng)精神,精養(yǎng)丹田氣養(yǎng)身。
      有人學(xué)得這般術(shù),便是長生不死人。
      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沙界須臾至,石爛松枯經(jīng)幾秋。
      或為道士或為僧,混俗和光別有能。
      苦海翻成天上路,毗盧常照百千燈。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430943ac9a430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