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蟬譯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xù)不斷地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fā)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yuǎn),并非是憑借秋風(fēng)的力量。

    蟬注解

    1
    垂緌: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2
    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3
    流響: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
    4
    疏:開闊、稀疏。
    5
    藉:憑借。

    蟬背景

    李世民奪位李淵后,虞世南任弘文館學(xué)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贊有加,深得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xué)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蟬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xí)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yuǎn)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guān)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到了藝術(shù)上的契合點。?

    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按咕q”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dá)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了。這“貴(人)”與“清(客)”的統(tǒng)一,正是為三、四句的“清”無須借“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梧桐是高樹,用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與末句的“秋風(fēng)”相呼應(yīng)?!傲黜憽倍譅钕s聲的抑揚(yáng)頓挫和長鳴不已;“出”字則把蟬聲遠(yuǎn)播的意態(tài)形象化了,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與力度。全句雖只寫蟬聲,但卻從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biāo)逸韻。有了這句對蟬聲傳播的生動描寫,后兩句的發(fā)揮才字字有根。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一、二兩句基礎(chǔ)上引發(fā)出來的議論。蟬聲遠(yuǎn)播,一般人往往認(rèn)為是借助于秋風(fēng)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qiáng)調(diào)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遠(yuǎn)。這種獨特的感受蘊(yùn)含著一個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quán)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yuǎn)揚(yáng)。它突出強(qiáng)調(diào)一種人格的美,強(qiáng)調(diào)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yīng),表達(dá)出作者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xiàn)出作者以蟬自許,雍容不迫的風(fēng)度和氣韻。

    詠蟬這首詩包含著詩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xué)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wù)摎v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xiàn)。

    作者簡介

    虞世南
    虞世南[唐代]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xué)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xué)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yù)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國張壽鏞輯成《虞秘監(jiān)集》 四卷。 更多

    虞世南的詩(共48首詩)
    • 《相和歌辭·門有車馬客行》
      財雄重交結(jié),戚里擅豪華。
      曲臺臨上路,高門抵狹斜。
      赭汗千金馬,繡轂五香車。
      白鶴隨飛蓋,朱鷺入鳴笳。
      夏蓮開劍水,春桃發(fā)露花。
      輕裙染回雪,浮蟻泛流霞。
      高談辨飛兔,扌離藻握靈蛇。
      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
      曖曖風(fēng)煙晚,路長歸騎遠(yuǎn)。
      日斜青瑣第,塵飛金谷苑。
      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墮珥解羅襦。
      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查看譯文
    • 《相和歌辭·飛來雙白鶴》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yuǎn)凌煙。
      雙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fēng)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
      燕雀寧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
      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
      無因振六翮,輕舉復(fù)隨仙。
      查看譯文
    • 《相和歌辭·怨歌行》
      紫殿秋風(fēng)冷,雕甍白日沉。
      裁紈凄斷曲,織素別離心。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寵移恩稍薄,情疏恨轉(zhuǎn)深。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凰琴。
      鏡前紅粉歇,階上綠苔侵。
      誰言掩歌扇,翻作白頭吟。
      查看譯文
    •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hù)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勛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guān)猶暗,經(jīng)春隴尚寒。
      云昏無復(fù)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查看譯文
    • 《相和歌辭·中婦織流黃》
      寒閨織素錦,含怨斂雙蛾。
      綜新交縷澀,經(jīng)脆斷絲多。
      衣香逐舉袖,釧動應(yīng)鳴梭。
      還恐裁縫罷,無信達(dá)交河。
      查看譯文
    •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后作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勸散窮愁。
      夜深醒后愁還在,雨滴梧桐山館秋。
    •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竇群〔唐代〕
      共訪青山寺,曾隱南朝人。
      問古松桂老,開襟言笑新。
      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
      予洗腸中酒,君濯纓上塵。
      皓彩入幽抱,清氣逼蒼旻。
      信此澹忘歸,淹留冰玉鄰。
    • 許渾許渾〔唐代〕
      萬里銜蘆別故鄉(xiāng),云飛水宿向瀟湘。
      數(shù)聲孤枕堪垂淚, 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fēng)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 玄晏先生
      吳筠〔唐代〕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飾。
      一朝因感激,志學(xué)忘寢食。
      著書窮天人,辭聘守玄默。
      薄葬信昭儉,可為將來則。
    •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張九齡張九齡〔唐代〕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
      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風(fēng)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
      無復(fù)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yuǎn)目,勝氣入幽襟。
      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
      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42d943ac9a42d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