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溫庭筠

    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
    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譯文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注解

    1
    中華:指中原地區(qū)?!霸紫嗯峁馔ヂ犚猿鄮X為界,表以大碑,刻約其上。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背景

      渤海王國作為一個受唐帝國冊封的地方政權(quán),曾建都于敖東城(今吉林敦化東南)。全盛時“地方五千里”,史稱“海東盛國”。文物制度,仿擬唐朝。都城城垣土筑,有內(nèi)、外城。敖東城是渤海初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渤海國與唐朝關系十分密切。渤海先后派使臣朝唐有132次之多,唐朝也十多次派人赴渤海,雙方貿(mào)易往來十分頻繁。最為突出的是,渤海銳意學習中原文化。如“數(shù)遣諸生詣京師太學,習識古今制度”(《新唐書·渤海傳);并多次派文人到長安抄回《漢書》、《三國志》、《晉書》、《三十六國春秋》、《唐禮》等歷史、政治文獻;渤海王子和貴族子弟紛紛至中原學習,有的經(jīng)過科舉考試,留作唐官。渤海的部分官員、使臣大都善用漢文撰寫奏章。有的詩人所寫的詩文,其韻律和意境幾乎可與同時代的中原著名詩人媲美。在渤海與唐朝的密切交往中,唐人對渤海人的感情不斷加深。此詩描寫的就是渤海王子學成歸國時,作者與之依依惜別之情之景。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賞析

    詩開篇就說,雖然內(nèi)地與邊疆相隔甚遠,但唐朝與渤海在文化上屬于“一家”。這指出了雙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雙方就不會因為地域不同而影響精神上的聯(lián)系。首聯(lián)是臨別時的勸慰,也表達出雙方間的厚誼深情,特別是唐人對東北邊疆渤海人的情誼。頷聯(lián)是對王子文化素養(yǎng)的贊譽。王子勤奮學習,如今博學多才,載譽而歸,值得慶賀;王子美妙的文章、詩句都留在中國,為人傳誦,這又是值得稱道與感謝的。頸、尾聯(lián)兩聯(lián)詩筆折轉(zhuǎn),想象王子歸途情況及歸國后對長安內(nèi)地的思念。越過赤嶺界碑,順著東流江水,王子揚帆直進,向朝霞曙光出現(xiàn)的東方故國駛?cè)??!笆锵肌卑岛鴮Α昂|盛國”的贊美。王子到達本國后,追憶在長安時的美好生活,定然會回首遙望,可那時已天遙地遠,各在一方了。尾聯(lián)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見篇首的勸慰,不僅含有王子的眷戀惜別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強作笑容的離愁別緒。

    此詩語言清淺樸素,感情色彩濃郁,是一首較好的贈別詩。作為我國各族人民之間親密交往的歷史記載,此詩更有其獨特價值。尤其是這首反映了一個重要史實:當時渤海國重視學習、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滲透融合進渤海文化的各個方面。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譯文及注釋

    ⑴渤?!床澈M鯂?,公元698年(武周圣歷元年)大祚榮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的,結(jié)合部分高句麗人的一個地方性政權(quán),地域在今黑龍江、吉林部分地區(qū)。
    ⑵“疆理”句——《左傳》:“賓媚人對晉曰:‘先王疆理天下?!?br />⑶“車書”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賦》:“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br />⑷中華——指中原地區(qū)。
    ⑸“定界”句——《新唐書·吐蕃傳》:“宰相裴光庭聽以赤嶺為界,表以大碑,刻約其上?!?/p>

    作者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

    溫庭筠的詩(共592首詩)
    • 《過陳琳墓》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查看譯文
    • 《歸國謠》
      雙臉,小鳳戰(zhàn)篦金。
      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
      錦帳繡幃斜掩,露珠清曉簟。
      粉心黃蕊花靨,黛眉山兩點。
      查看譯文
    • 《河瀆神》
      孤廟對寒潮,西陵風雨蕭蕭。
      謝娘惆悵倚蘭橈,淚流玉箸千條。
      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
      回首兩情蕭索,離魂何處飄泊?
      查看譯文
    • 《歸國謠》
      香玉,翠鳳寶釵垂。
      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淥。
      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
      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xù)。
      查看譯文
    • 《蕃女怨》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查看譯文
    • 秋霽后·凈碧山光冷
      羅隱羅隱〔唐代〕
      凈碧山光冷,圓明露點勻。
      渚蓮丹臉恨,堤柳翠眉顰。
      蟬已送行客,雁應辭主人。
      蠅蚊漸無況,日晚自相親。
    • 枯樹
      韓愈韓愈〔唐代〕
      老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
      腹穿人可過,皮剝蟻還尋。
      寄托惟朝菌,依投絕暮禽。
      猶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 岳陽樓
      元稹元稹〔唐代〕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悵望殘春萬般意,滿欞湖水入西江。
    •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尋
      徐夤徐夤〔唐代〕
      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
      消災辟惡君須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
      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 答孟東野
      劉叉劉叉〔唐代〕
      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
      生澀有百篇,謂是瓊瑤辭。
      百篇非所長,憂來豁窮悲。
      唯有剛腸鐵,百煉不柔虧。
      退之何可罵,東野何可欺。
      文王已云沒,誰顧好爵縻。
      生死守一丘,寧計飽與饑。
      萬事付杯酒,從人笑狂癡。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a096843ac9a096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