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清代]趙翼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論詩·只眼須憑自主張譯文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對錯互見,深淺不一,對同一問題的看法有時也五花八門。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如果自己見識低下,就像矮人看戲似的,自己什么也沒看見,對戲的好壞心中沒有定數(shù),只是隨聲附和罷了。說明評論事物要有主見,不要人云亦云。

    論詩·只眼須憑自主張注解

    1
    只眼:獨到的見解,眼力出眾。
    2
    藝苑:藝壇,藝術領域。
    3
    雌黃:即雞冠石,黃赤色,可作顏料。古人寫字用黃紙,寫錯了用雌黃涂掉再寫。后用信口雌黃喻隨口亂說。

    論詩·只眼須憑自主張賞析

    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藝術主張的詩。指出文藝批評應提倡有獨到的見解,不可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評論詩詞的好壞優(yōu)劣,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哪個,而不能像文壇藝苑中的某些人一樣,心口雌黃。馬克思哲學認為,要做到獨具慧眼,深刻地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一是必須在實踐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須善于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發(fā)展。

    前二句點出在紛紛的藝苑里各種說法魚龍混雜,這時需要的是獨具慧眼,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學養(yǎng)和閱歷,成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戲作比,矮人看戲時被前邊的人擋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戲臺上的場景?戲散大家一起談起來時,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說法。這就好比我們自己對“藝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學力淺薄,不能“獨具只眼”,那就只能“隨人說短長”了,這種鸚鵡學舌,拾人牙慧的行為作者是堅決反對的。

    這首詩繼承以詩歌體裁論詩歌的傳統(tǒng),見解卓異,說理暢達。全詩看似佶手拈來、隨手而出,但卻具有極為精辟深刻的理論內涵。李白、杜甫被稱為詩中仙圣,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韓愈在仕由逝世時才3歲,后來他熟讀李杜詩篇,作有《調張籍》一詩,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等語,可謂敬佩得五體投地。而后世特別是明清兩代,對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并且普遍地認為詩自唐以來詩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還提出從《詩經(jīng)》以來每況愈下、自宋元以來無詩之論,這種看法在明清詩歌理論中占有主導地位。

    詩人開篇即總論概述了這一普遍現(xiàn)象,以李杜為代表指出了他們的詩作固然光耀千秋,流傳萬古,其崇高地位與普及程度已是臉炙人家傳戶誦。接下來卻陡然轉筆,尖銳地指出了這種情況帶來的另外的弊端:熟極而流,不僅令人覺得從內容到形式都沒有新意,而且還隱隱含有這一現(xiàn)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礙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新之意,其見解之深刻,筆觸之辛辣,思慮之周到,足以發(fā)人深省。前兩句并非真足在貶低李杜,而是為下文略作鋪墊而已,以下即轉入主題的抒發(fā)。

    作者簡介

    趙翼
    趙翼[清代]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云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于史學,考據(jù)精賅。論詩主“獨創(chuàng)”,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并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更多

    趙翼的詩(共51首詩)
    • 《論詩(五首)》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查看譯文
    • 《讀書所見(六首選二)》
      其一后人觀古書,每隨己境地。
      譬如廣場中,環(huán)看高臺戲。
      矮人在平地,舉頭仰而企。
      危樓有憑檻,劉楨方平視。
      做戲非有殊,看戲乃各異。
      矮人看戲歸,自謂見仔細;
      樓上人聞之,不覺笑噴鼻。
      其二何處夫己氏,作吏印懸肘;
      望門計民貲,掩取魚入笱。
      嗚呼百金產(chǎn),中人豈易有!
      饑腸忍吼牛,勞筋羨眠狗;
      銖銖積數(shù)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兩手。
      竭彼祖父力,貽我子孫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查看譯文
    • 《山行雜詩(七首選—)》
      山云才滃起,頃刻雨點飄。
      乃知云變雨,不必到層霄。
      只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
      君看云薄處,曦影如隔綃。
      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查看譯文
    • 《野步·峭寒催換木》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查看譯文
    • 《論詩五首·其二》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查看譯文
    • 仙觀搆云際,危級百層上。其后列重巒,排空佇高朗
      李憲噩〔清代〕
      崎嶇造絕頂,險盡得平壤。
      是時山雨過,峰壑競秋爽。
      覽眺無不及,稍稍襟懷敞。
      臨風忽慨然,吾友竟長往。
    • 度重陽節(jié)·吳越如今霜桕肥
      〔清代〕
      吳越如今霜桕肥,炎方且得緩寒衣。
      但違吾土登樓倦,欲笑參軍落帽非。
      客重屠沽投臭味,秋誰瘦健向庭闈。
      東來一片傷心雁,恐有鄉(xiāng)書莫即飛。
    • 感懷詩·狼?遺種等高車
      黃遵憲黃遵憲〔清代〕
      狼?遺種等高車,萬族相從到尾閭。
      魑魅入林逢不若,蝦蟆吞月鑒方諸。
      昔聞靺鞨歌西樂,今見祛廬制左書。
      始受一廛濠鏡地,有明師早漏多魚。
    • 賀新郎·夢寤
      梁清標梁清標〔清代〕
      雙鬢和愁織。
      嘆幾年、颶風駭浪,飄搖京國。
      百尺元龍樓上臥,靜看榮枯得失。
      正滿目、疏煙澹日。
      搔首青天頻借問,奈浮云、漠漠無消息。
      俯仰事,皆陳跡。
      當時浪作金閨客。
      到此際、壯懷消盡,禪心頓寂。
      旅雁數(shù)聲沙畔冷,別浦芙蓉蕭瑟。
      但此意、誰人識得。
      一枕夢回殘月曉,盡談空、說有何從覓。
      暮鼓罷,晨鐘急。
    • 九日集君山
      曹禾曹禾〔清代〕
      春申舊壤足相于,秋色佳哉老眼舒。
      片影隨陽銜稻雁,亂篷收港落潮魚。
      清歌欲補鶯簧好,游榼紛看水繪如。
      天半無風齊脫帽,生嗔華發(fā)白無馀。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fbdc43ac99fbd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