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我亦飄零久:飄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舉,掌國史館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歸,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 納蘭性德 家教書,兩度客居京師,故有飄零異鄉(xiāng)之感。
十年來:從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舉,到1676年寫這首詞,正好十年。
“宿昔”四句:宿昔,過去。非忝竊,不是名不副實?!陡幸肪硎櫿饻娴脑捳f:“貞觀幼有異才,能詩,尤工樂府。少與吳江吳兆騫齊名?!倍帕晗荩?杜甫 在《麗人行》中自稱“杜陵野老”、“杜陵布衣”, 李白 戲杜甫詩中有:“借問別采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币估蓛]僽,李白曾被流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受到摧殘。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吳兆騫。
薄命長辭知己別:指作者夫人去世和與吳兆騫分別。
兄生辛未吾丁丑:吳兆騫生于辛未年,即明崇禎四年(1631)。作者生于丁丑年,即明崇禎十年(1637年)。
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楊,是凋零最早的樹木?!?世說新語 》載:“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fā)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zhì),經(jīng)霜猶茂。’”
“詩賦”二句:古人認(rèn)為創(chuàng)作詩文損傷人的心魂。桓譚在《新論》里說,他和揚雄都因作賦,“用精思大劇而得病”。作者和吳兆騫創(chuàng)作都很勤奮,尤其是吳兆騫,兒童時就作膽賦,“累千余言”。(見《國朝先正事略》)
但愿得,河清人壽:河,指黃河。黃河水濁,古時認(rèn)為黃河清就天下太平。古人云:“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認(rèn)為黃河千年一清,而人壽有限。這里是希望一切好轉(zhuǎn),吳兆騫能歸來的意思。
行戍稿:在戍邊時所寫的稿子。
白話譯文
我也漂泊他鄉(xiāng)很久。自中舉十年來,我辜負(fù)了你的深厚恩情,未報答你這位生死之交的師友。從前你我齊名并非名不副實,試看曾為懷念李白而瘦的杜甫,憂悶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經(jīng)去世,又與知己的你分別,試問人生在世,到這步田地凄涼不?我將千種怨、萬種恨,向你細(xì)細(xì)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時間的冰雪摧殘,已經(jīng)成了早衰的蒲柳。勸你從今要少作詞賦,多多保重與我長相守。但愿黃河變清人長壽。你歸來定會急忙翻閱戌邊時的詩稿,把它們整理出來傳給后世,但也只是憂患在前空名在后。滿心的話語說不盡,我在此向你行禮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