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益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鷓鴣詞·湘江斑竹枝譯文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又看到長著錦色羽毛的的鷓鴣,振翅而飛。

    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滿懷的愁情,就像聚攏在湘江上空的陰云,無奈而深情地問蒼天,自己的丈夫從何處歸來。

    鷓鴣詞·湘江斑竹枝注解

    1
    湘云:湘江上的云。

    鷓鴣詞·湘江斑竹枝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李益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帶的女子。

    詩的開頭寫她懷遠的愁情,不是用直陳其事的方法來正面描寫,而是用“興”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現(xiàn)得更加含蓄而有韻致。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為舜南巡而死,淚下沾竹。這種染上斑斑淚痕的竹子,稱為“湘妃竹”,又稱“斑竹”。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yōu)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連類而及,勾起自己懷念情郎的愁緒。正在這時,詩中人又看到引動她愁緒的另一景物,那長著錦色羽毛的鷓鴣,振翅而飛,且飛且鳴,其聲凄清愁苦,聽到鷓鴣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緒。鷓鴣喜歡相對而啼,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婦,都怕聽鷓鴣的啼叫。看到聽到鷓鴣的飛鳴,自然會使這位思婦的愁懷,一發(fā)而不可收了。

    “處處湘云合”一句,以籠罩在湘江之上的陰云,來比喻女主人公郁悶的心情。以陰云喻愁懷,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段溺R秘府論·地·六志》引《贈別詩》曰:“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云百種郁,垂露千行啼?!贬屧唬骸啊弦姷驮浦簦谐顨庖院显~。”《鷓鴣詞》的“處處湘云合”,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悶的心情。

    詩的前三句,詩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鷓鴣這些景物構(gòu)造出一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相當濃烈,末句突然一轉(zhuǎn),向蒼天發(fā)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寫出了主人公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我們仿佛看到她佇立湘江岸邊翹首凝望的身影,感覺到她盼郎歸來的急切心情,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達到和諧一致,繪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懷遠圖來。

    這首詩清新含蓄,善用比興,具有民歌風味。抒情手法全靠氣氛的渲染與烘托,很有特點。

    作者簡介

    李益
    李益[唐代]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更多

    李益的詩(共258首詩)
    • 送冽寺主之京迎禪和尚
      靈一〔唐代〕
      禪門居此地,瞻望在虛空。
      水國月未上,蒼生如夢中。
      上人知機士,瓶錫慰樊籠。
      彼土諸梵眾,嗟君揚道風。
    • 題曹娥廟
      趙嘏趙嘏〔唐代〕
      青娥埋沒此江濱,江樹颼飗慘暮云。
      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負色絲文。
    • 郊廟歌辭·享文敬太子廟樂章·亞獻終獻
      崔邠〔唐代〕
      醴齊泛尊彝,軒縣動干戚。
      入室僾如在,升階虔所歷。
      奮疾合威容,定利舒皦繹。
      方崇廟貌禮,永被君恩錫。
    • 陳州刺史寄鶴
      薛能〔唐代〕
      臨風高視聳奇形,渡海沖天想盡經(jīng)。
      因得羽儀來合浦, 便無魂夢去華亭。
      春飛見境乘桴切,夜唳聞時醉枕醒。
      南守欲知多少重,撫毛千萬喚丁丁。
    • 野寺
      韓偓韓偓〔唐代〕
      野寺看紅葉,縣城聞?chuàng)v衣。
      自憐癡病苦,猶共賞心違。
      高閣正臨夜,前山應落暉。
      離情在煙鳥,遙入故關(guān)飛。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bfd743ac99bfd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