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郭西溪好,誰堪共酒壺。
苦吟防柳惲,多淚怯楊朱。
野鶴隨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勝歡娛。
百度百科
西溪·近郭西溪好譯文
西溪·近郭西溪好注解
西溪·近郭西溪好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晚年傷懷之作。首聯(lián)點題,并慨嘆只能獨游,無人相伴,即和結(jié)句“岑寂”相應(yīng)。是此詩表現(xiàn)的主旨,可謂此詩詩眼 以下三聯(lián)均是表現(xiàn)詩人生活的孤獨岑寂。頷聯(lián)寫每日里只能像柳惲那樣苦吟詩歌,又像楊朱那樣傷心流淚因傍徨無路而擔(dān)心犯愁,寫出生活的凄苦。解釋這兩句,歷代注家所論,似均欠當(dāng)。馮浩曰:“柳仲郢父子皆工詩文,而楊本勝賢而文,懇索其所作四六。此其藉歟?”如此釋詩,可說是所有李商隱詩的注釋者所犯的通病,殊不足取。由于李商隱之詩,每多朦朧隱晦,注家們遂不免疑神疑鬼了見有“柳”字,就疑是柳仲郢,見有“楊”字,就疑是指楊本勝。理解這兩句,首先必須詳細(xì)體會第二句,“誰堪共酒壺”中的“誰堪”二字,這兩句即緊承第二句,落實“誰堪”二字。因此,這兩句內(nèi)在含義即是:有人比得上柳惲的文采,但我卻怕他苦吟;有人比得上楊朱的見識,但我卻又怕他過于多淚。 頸聯(lián)寫只能與野鶴寒松為友,也是突出生活的孤獨,從中也看出詩人對周圍世俗的煩厭,詩人認(rèn)為這西溪郊外的野鶴寒松遠(yuǎn)甚過那些世俗,才是自己的知己,見出詩人的孤高品性。尾聯(lián)是詩人自我排解,遠(yuǎn)在天涯,人越來越“常病意”,在這樣的時候,感到岑寂孤獨遠(yuǎn)甚過煩囂歡娛。關(guān)于尾聯(lián),歷代往釋家大抵偏于“病”字。如何焯曰:“第三句,因病廢詩。”屈復(fù)曰:“天涯病客,以岑寂為佳耳?!睂τ诒驹姷谄呔?,有必要分析這五個字的節(jié)奏: 其一、如果將商隱看成有病,應(yīng)讀為“天涯多病——意”。且不要說唐人詩中極少上四下一格的句式,即使有,也不宜用在此句。因為如果變?yōu)樯纤南乱桓?,則“意”字放在此句,簡直毫無作用。 其二、如果將這一句看成有病或多病,則與第二句“誰堪共酒壺”,委實大相矛盾。唐人詩中,凡說及有病,多提戒酒,絕不可能提到無人陪伴飲酒。 其三、如果將這一句看成是多病,則多病正宜于“岑寂”,亦不可能有“歡娛”之事,是則第八句簡直是畫蛇添足,毫無意義。 其四、如果將這一句看成是多病,則第一句“近郭西溪好”,也就毫無著落了。一個多病之人,還能出游郊外,還能欣賞西溪的景色,也是很難置信的。 基于上述理由,此句中的“病”字不應(yīng)釋為名詞,而應(yīng)釋為形容詞,將“病意”二字連讀,如此,則全詩脈絡(luò)皆可貫通了。 全詩寫得孤傲清涼,但實際上詩人心中是悲苦已極,使全詩具有極凄苦感傷的情味。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xué)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更多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a62b43ac99a62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