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使君灘新注釋
清李元《蜀水經(jīng)》載,“江水又東經(jīng)百小灘。水經(jīng)注曰,江水東逕羊腸虎臂灘,楊亮為益州刺史,至此舟覆,懲其波瀾,蜀人名之為使君灘”。清陳登龍《蜀水考》載:“又東,過百小灘,一名使君灘。昔楊亮為益州刺史,至此舟覆,蜀人懲之,故名,即古羊腸虎臂灘也”。百小灘又名白曉灘,即《水經(jīng)注》中之使君灘,在重慶市萬州東28公里巴陽峽下游。
舊注釋
(1)《水經(jīng)注》:江水東經(jīng)羊腸、虎臂灘。楊亮為益州刺史,至此舟覆。懲其波瀾,蜀人至今猶名之為使君灘。《太平寰宇記》:使君灘,在萬州東二里大江中。昔楊亮赴任益州,行船至此覆沒,故名?!兑唤y(tǒng)志》:使君灘,在荊州夷陵州西一百十里。
作品譯文
白鷺鷥?nèi)粭l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
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后,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涌的使君灘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