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唐代]杜甫

    韓公本意筑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
    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
    胡來不覺潼關(guān)隘,龍起猶聞晉水清。
    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

    諸將·韓公本意筑三城譯文

    諸將·韓公本意筑三城賞析

    這首承上首仆固懷恩引吐蕃、回紇兵入侵的事和借助回紇的史實。而借用回紇兵是出于肅宗的短見。當時李泌(李泌字長源,歷仕玄、肅、代、德四朝,以圖謀劃策見重,位至宰相,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給肅宗制定的正確戰(zhàn)略是:使名將李光弼、郭子儀從馮翊入河?xùn)|,分兩路牽制叛軍。朝廷駐軍扶風,與郭、李兩軍分次出擊,使叛軍疲于奔命。唐軍以逸待勞,避實擊虛。再命建寧王李倓率兵配合李軍攻占范陽,覆其巢穴、說可破賊。肅宗不用,他急欲收復(fù)兩京,不惜以勞攻逸,和叛軍打硬仗,攻堅城,一切違反李泌的戰(zhàn)略。這就使唐軍陷于兵力不足,不得不求助于回紇,這就是肅宗的錯誤決策造成的。這首詩,表面上在批評諸將無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借助外力,實際是說肅宗無能。

    首聯(lián):“韓公本意筑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p>

    “韓公”,即唐張仁愿,封韓國公?!爸恰保禾浦凶谏颀埲辏?07年),張仁愿到了朔方軍,治所在靈州(甘肅靈武),筑三受降城(城墻),以防止突厥南侵?!疤祢湣保汉俗苑Q為天之驕子,轉(zhuǎn)指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鞍螡h旌”:拔去漢人的旗幟,即侵犯。這一聯(lián)是說,張仁愿筑三受降城的本意,是要斷絕突厥的南侵。

    次聯(lián):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遠救朔方兵。

    “豈謂”,哪里料到?!氨M煩”,太煩勞。“回紇馬”,回紇的騎兵?!胺弧保炊?。“朔方兵”:郭子儀任朔方節(jié)度使,所以稱他統(tǒng)帥的部隊為朔方兵。這一聯(lián)是說,如果按李佖的戰(zhàn)略,完全可以破賊,卻弄得反而要求助于遠處的回紇,真是太煩勞別人了。語含諷刺。也說明這種作法和張仁愿筑三城的本意相反,是引狼入室。

    杜甫一貫主張依靠朝廷的力量平叛,反對借助回紇兵平叛。他在乾元二年(759年)秋寫的《留花門》一詩中鮮明地反對借兵回紇(花門即回紇),其詩曰:“高秋馬肥健,挾矢射漢月。自古以為患,詩人厭薄伐……胡為傾國至?出入暗金闕……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連云屯左鋪,百里見積雪……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胡塵逾太行,雜種抵京寶?;ㄩT即須留,原野轉(zhuǎn)蕭瑟?!?/p>

    三聯(lián):“胡來不覺潼關(guān)隘,龍起猶聞晉水清。”

    “胡來不覺潼關(guān)隘”:這句是承首聯(lián),說筑三城以防胡也要靠將士起作用,否則即使是潼關(guān)的險要,安史叛軍來時,不覺得它的險要,被攻破了。從而顯出人才的重要。

    “龍水猶聞晉水清”:聽說唐高祖在晉陽起兵時,晉水清了;又聽說至德二年(757年)夏歷七月,嵐州合關(guān)河清三十里,九月廣平王(代宗)收西京?!蔼q聞”,是說過去聽說,現(xiàn)在又聽說。但情況有所不同:高祖起兵晉水,以有天下,建立了唐朝,也曾請兵突厥,其后突厥恃功侵犯,卻能制伏他。這既是太宗的能耐,也是他善用人才,如當時大將李靖、李勣等都是能征善戰(zhàn)的勇武之士;廣平王(代宗)收西京,也曾河清三十里,他借兵回紇卻是引狼入室,后患無窮。這說明為國家的能力問題,實在太重要了。人謂“圣人出則黃河清”,原是對皇帝的恭維話,不足為據(jù)。這就自然地歸結(jié)到末聯(lián):“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爸磷稹?,指代宗。末句責諸將只知坐享太平,不圖報國。明是批評諸將,暗是指責代宗。透露出作者對國難關(guān)切的心情和對借兵回紇是失策的感嘆,顯示出作者的遠見和深心。

    這首詩指責諸將無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錯誤地借助外力,實則指責朝廷大政方針的失策。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查看譯文
    • 姚開府山池
      孟浩然孟浩然〔唐代〕
      主人新邸第,相國舊池臺。
      館是招賢辟,樓因教舞開。
      軒車人已散,簫管鳳初來。
      今日龍門下,誰知文舉才。
    • 興慶池侍宴應(yīng)制
      劉憲〔唐代〕
      蒼龍闕下天泉池,軒駕來游簫管吹。
      緣堤夏筱縈不散,冒水新荷卷復(fù)披。
      帳殿疑從畫里出,樓船直在鏡中移。
      自然東海神仙處,何用西昆轍跡疲。
    • 俠士詩·太行嶺上二尺雪
      崔涯崔涯〔唐代〕
      太行嶺上二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鐵。
      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門便與妻兒別。
    • 晚泊江口
      韓愈韓愈〔唐代〕
      郡城朝解纜,江岸暮依村。
      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雙雙歸蟄燕,一一叫群猿。
      回首那聞?wù)Z,空看別袖翻。
    • 曉登迎春閣
      劉駕劉駕〔唐代〕
      未櫛憑欄眺錦城,煙籠萬井二江明。
      香風滿閣花滿樹,樹樹樹梢啼曉鶯。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82f643ac9982f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