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元代]馬鈺

    chóujiājié節(jié),,
    zhēngshǎnghuāmáng。。
    jìnshuōtáoqiánshēn,
    mèngjiāmàoxīngpiāncháng。
    zhōngjiǔkōngwáng。。
    fēng,,
    biéyǒuhǎofēngguāng。。
    yángyǎng養(yǎng)yángyángyǎng養(yǎng)chǔ,
    shuǐniúqiānxiàngniúcháng。
    yǒngyǒngqìngzhòng。。

    作者簡介

    馬鈺
    馬鈺[元代]

    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后游萊陽,入游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后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為真人、抱一無為普化真君等。 更多

    馬鈺的詩(共1272首詩)
    • 《滿庭芳·見人錯失》
      見人錯失,動我心腸。
      交予怎不悲傷。
      思想烯指然臂,頂上然香。
      假饒投崖喂虎,盡舍身、棄命非常。
      爭知得,有些兒妙理,別是嘉祥。
      清靜無為鼎內,覺心中真火,下降腎堂。
      腎水化為真氣,氣結紅霜。
      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瓏、響*叮鐺。
      神光燦,得攜云,歸去蓬莊。
      查看譯文
    • 《滿庭芳·昔年名利》
      昔年名利,役碎頑心。
      氣財酒色深沈。
      方寸之間,荊棘仿佛成林。
      因遇風仙省悟,覺從前、罪業(yè)彌深。
      便改正,便改正改正。
      改正改正。
      游歷天心地肺,結云朋霞友,月伴風鄰。
      自在逍遙快樂,絕盡搜尋。
      假使貧人退道,得榮華、富貴人欽。
      我不肯,我不肯不肯,不肯不肯。
      查看譯文
    • 《滿庭芳·山侗昔日》
      山侗昔日,火院中間,千斤重擔常耽。
      鎮(zhèn)日爭名競利,嫉妒慳貪。
      萬般憂愁思慮,又何曾、時暫心閑。
      因個甚,養(yǎng)怨親人口,二十有三。
      正在迷津受苦,風仙至,專專救度愚頑。
      二載才方省悟,跳出鄉(xiāng)關。
      如今逍遙坦蕩,煉身中、七寶還丹。
      功行滿,訪蓬瀛,再見師顏。
      查看譯文
    • 《滿庭芳·人居浮世》
      人居浮世,身是浮生。
      貪婪浮利浮名。
      有若浮云聚散,無準無憑。
      浮華不堅不固,似浮漚、石火風燈。
      浮虛事,奈人人不悟,卻以為榮。
      兒女金燈。
      浮虛事,奈人人不悟,卻以為榮。
      兒女金枷玉*,廳堂是,囚房火院迷坑。
      妻妾如刀似劍,近著傷形。
      無常苦中最苦,細尋思、膽顫心驚。
      唬得我,便回頭,卻做修行。
      查看譯文
    • 《滿庭芳·師如子產》
      師如子產,我似嘉魚。
      兒孫有若校人。
      放者慈悲,烹者何其不仁。
      恩讎復當別辨,棄怨親、參從師真。
      修大道,免輪回生滅,跳出迷津。
      便把凡心裂另,常清靜自然,結就良因。
      坎虎離龍嬉戲,無價之珍。
      瑞去重重籠罩,現(xiàn)胎仙、丈六金身。
      神光燦,向蓬萊,賞玩長春。
      查看譯文
    • 有感·倉皇得郡免朝辭
      方回方回〔元代〕
      倉皇得郡免朝辭,十六年間老轉癡。
      一角未堪峨獬豸,二螯敢笑食蟛蜞。
      刊摩干寶搜神記,嘯詠陶潛責子詩。
      格是世人無識者,可能更索樹神知。
    • 谷隱山·袞斧留心漢晉閒
      李俊民李俊民〔元代〕
      袞斧留心漢晉閒,豈期谷隱避名難。
      一人有半隨秦去,不得相離釋道安。
    • 雜劇·說鱄諸伍員吹簫
      佚名〔元代〕

      第一折(沖末扮費無忌引卒子上,詩云)別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別人。
      我須死后才還報,他在生前早喪身。
      小官少傅費無忌是也。
      自從臨潼斗寶之后,誰想太傅伍奢無禮,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的是非,不想被我預先說過,倒惹的平公大怒,將伍奢并家屬盡皆拿來殺壞了。
      我想伍奢二子皆有些本事,怕他日后報仇,已將他大的孩兒伍尚賺的來,也殺壞了。
      只有他小的孩兒,乃是伍員,他在臨潼會上,秦穆公賜他白金寶劍,稱為盟府,文欺百里奚,武勝秦姬輦,拳打蒯聵,腳踢卞莊,保十七國公子無事回還。
      他如今現(xiàn)為十三太保大將軍,樊城太守。
      那廝若知道我殺了他一家老小,他肯和我干罷?
      我著他有備算無備,無備則蓋著草薦睡。
      我如今著我大的孩兒費得雄,他也是個好漢,常在教場中和小的們打髀殖耍子,我如今著人叫他來,著他詐傳平公的命,將伍員賺將來,拿住哈喇了,俺便是剪草除根,萌芽不發(fā)。
      左右那里,去教場中尋將費得雄來者。
      (卒子云)費得雄安在?
      (凈扮費得雄上,詩云)我做將軍只會掩,兵書戰(zhàn)策沒半點。
      我家不開粉鋪行,怎么爺兒兩個盡搽臉?
      自家非別,乃是費無忌的靴后跟。
      (卒子問科,云)甚么靴后跟?
      (費得雄云)可是長子哩。
      我正在教場中耍子,老頭兒呼喚,須索走一遭去。
      不索報復,我自過去。
      (做見科,云)老兒喚我大叔那廂使用?
      (費無忌云)費得雄,喚你來別無甚事,我將伍奢父子并一家老小盡皆殺壞了,則有伍員一個現(xiàn)在樊城。
      你今詐傳平公之命,宣那伍員去。
      則說是臨潼斗寶之后,多有汗馬功勞,宣你入朝為相,出朝為將。
      若賺的來時,也將他殺壞了,便是翦草除根,萌芽不發(fā)。
      你則今日直至樊城賺伍員走一遭去。
      (費得雄云)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若不來,我便拳撞腳踢,也不怕他不死。
      (做一拳打費無忌倒科,云)你看我家老頭兒這等不中用,那拳頭剛擦的一擦,便一個腳稍天哩。
      (下)(費無忌云)嗨,這弟子孩兒跌了我這一交,他去了么?
      (卒子云)去了也。
      (費無忌云)我說他不敢不去。
      正是:
      養(yǎng)得一子孝,何用子孫多。
      (下)(外扮羋建抱羋勝上,云)某乃楚國公子羋建是也,頗奈費無忌無禮,在父王跟前百般讒譖,將俺老相國伍奢父子滿門家屬誅盡殺絕。
      則有伍員在于樊城為守,聽知得費無忌詐傳父王之命,差他孩兒費得雄樊城賺伍員去了。
      倘一時不知,墮其奸計,可不送了他一家,壞了俺楚國?
      我如今抱著孩兒羋勝,私奔出朝,先到樊城,報與伍員知道,可不好也。
      (詩云)想子胥蓋世威名,爭忍見中計身傾。
      費無忌雖多奸險,我救賢臣先奔樊城。
      (下)(正末?
      縹樵幣渥由希?
      某姓伍名員字子胥,自臨潼會上秦穆公賜我寶劍一口,號為盟府,保的十七國諸侯無事還朝,平公加某為十三太保大將軍,仍兼太守之職,在于樊城鎮(zhèn)守,你看了俺手下軍兵,是好雄猛也呵。
      (唱)【仙呂】【點絳唇】久鎮(zhèn)南方,指麾兵將多雄壯。
      守著這鄂渚湘江,有多少翻滾滾東流浪。
      【混江龍】俺也曾西除東蕩,把功勞立下幾樁樁。
      生博的標名畫閣,常只是舍命沙場。
      錯認他一片塵飛驅戰(zhàn)馬,那知道三通鼓響報升堂。
      俺本是個掌三軍的帥首,今做了撫百姓的循良。
      興學校,勸農桑,清案牘,恤流亡,寬稅斂,聚糇糧,也非是我為臣子好出眾人先,則待要佐君王穩(wěn)坐在諸侯上,長享著萬邦玉長帛,永保著千里金湯。
      (羋建抱俫兒上,云)某乃羋建是也。
      自出朝門,日夜奔走,來到這樊城地面,早至他帥府門首也。
      令人報復去,道有公子羋建到此。
      (卒子做報科,云)報的元帥得知,有公子羋建在于門首。
      (正末云)快有請。
      (卒子云)請進。
      (羋建做見科)(正末云)公子,遠勞你貴腳來踏賤地,可是為何?
      (羋建云)將軍,我無事也不敢來。
      今有讒臣費無忌,將你父兄并滿門家屬,誅盡殺絕,則留得你在樊城,他如今又差著孩兒費得雄,詐傳父王之命,賺你還朝,暗行殘害,此是他翦草除根之計。
      因此上我抱著幼子,曉夜奔來,報與你知道。
      若費得雄來時,將軍切不可饒了他。
      (正末氣倒科,云)父親,則被你痛殺我也。
      某想臨潼會上,保全十七國公子無事回還,如此大功,今日聽信費無忌讒言,將我三百口家屬盡皆殺壞。
      自古道: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兄弟之仇不反兵。
      我和你更待干罷。
      (唱)【油葫蘆】想秦國雄兵似虎狼,在臨潼筵會上,(帶云)當此一日,若不是我伍員呵,(唱)怕不那十七邦公子盡遭殃。
      (半建云)將軍有如此大功,那費無忌奸賊,反來害你一家,好是無禮也。
      (正末唱)怎聽他費無忌說不盡瞞天謊,著伍子胥救不得全家喪。
      也枉了俺竭忠貞輔-人,掃烽煙定八方。
      倒不如他無仁無義無謙讓,白落的父子擅朝綱。
      (羋建云)我怕費得雄早先到了,反出其后,以此擔饑忍餓,日夜奔來,兀的這兩腳上不跚成了趼也。
      (正末唱)【天下樂】你曉夜兼程來探訪,似這般彷也波徨,都只是為我行。
      生怕那潑無徒前來趕不上,害的你腳心里踏做了趼,肚皮里餓斷腸。
      (羋建云)將軍,你早知有這今日,當初臨潼關上,便不立的功勞也罷了。
      (正末唱)則俺這做元戒的不氣氏。
      (費得雄上,云)我費得雄是也。
      奉父親的言語,著我智賺伍員去。
      行了數(shù)日光景,來到這樊城。
      這就是他宅門首,我下得這狗來。
      把門的,快報入去,道有費得雄親為使命,在于門首。
      (卒子報科,云)喏,報的元帥得知,有費得雄到此。
      (羋建云)伍將軍,我可往那廂去?
      (正末云)不妨事,你且壁衣后藏著。
      (羋建云)好,好,我且回避咱。
      (正末云)著他進來。
      (卒子云)請進。
      (費得雄做見科,云)誰是伍員?
      (正末云)則某便是。
      (費得雄云)你是伍員么?
      我奉主公的命,因你在臨潼會上,文欺百里奚,武勝秦姬輦,拳打蒯聵,腳踢卞莊,保十七路公子無事,多有功勞,今特宣你回來,著你入朝為相,出朝為將;
      上為管軍,下馬管民;
      再賜你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不可久停久住,則今日走馬臨朝,謝了恩者。
      (正末云)某已半年來不曾入朝,我家父母兄長安康么?
      (費得雄云)你家里這幾時好生興旺,聽得說宣你入朝,著我多多上復,早早起身,正要見你一面哩。
      (正末云)你看這廝好無禮也。
      (唱)【村里迓鼓】惱得我伍員心怒,(費得雄云)我與你報這等喜信,不見拿出一些兒賞錢,倒打將起來。
      (正末唱)打這廝十分的口強。
      (費得雄云)官兒,你休惹事,如今兵馬司正尋這等盤子頭的哩。
      (正末唱)你把我全家誅滅,猶然道我爹娘興旺。
      (費得雄云)我家老子一日不殺人也殺好幾個,希罕你家這兩個兒,做這等狗頭狗怎的?
      (正末唱)按不住我心上惱,口中氣有不騰騰三千丈。
      (費得雄云)常言道:
      捉賊見贓,捉奸見雙,看你這個嘴臉,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也須得個證見人。
      既然道你一家是我家老子殺了,你說是誰見來?
      (正末唱)若不是羋建來說就里,白破了這廝謊,險些兒被賺入天羅地網。
      (費得雄云)伍員,我是奉命來的,宣你入朝,賞你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出朝為將,入朝為相,那些兒虧了你,你顛倒打我?
      (正末唱)【元和令】你道是上馬金下馬銀,出朝將入朝相,(云)你曉的你父親罪么?
      (費得雄云)我老子做事,不通一些兒風與我,我那里知道?
      (正末唱)只你那費無忌如此狠心腸,做兀的般歹勾當。
      (費得雄云)你不要惱,你那老子便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少不得要死。
      (正末唱)便做道人生在世有無常,也不似俺一家兒死的來忒枉。
      (正末做打科)(費得雄云)你打的好,你當住門,把定走路,便打死了我,有甚么本事?
      你敢到朝里去打我么?
      (半建出見勸科,云)將軍且息怒。
      (正末唱)【上馬嬌】你可便不索慌,不索忙,(羋建云)將軍息怒,再慢慢的問他。
      (正末唱)我則是先打后商量。
      (費得雄云)哎喲,你那缽盂般大的拳頭,颼颼的打得我那碎屁兒支支的,可不打殺了我。
      羋建,只你便是個見證。
      (羋建云)將軍息怒。
      (正末唱)請公子放手休攔當,饒這廝強,也飛不過土城墻。
      (費得雄云)你個老叔,你也勸他一勸。
      (羋建云)將軍息怒。
      (正末云)我在臨潼會上,拳打蒯聵,腳踢卞莊,力舉千斤之鼎,我打死你這賊,值得甚的?
      (唱)【勝葫蘆】憑著我舉鼎的威風略顯揚,遮莫是鐵金剛,也打的他肉綻皮開血泊里倘。
      覷著你這般模樣,那般伎倆,還待要強夸張。
      (費得雄云)我如今在你宅里,你要打我,這個叫做門里大,可不著你打了,但是打也要打的有些道理。
      我奉使命而來,取你入朝,有甚的歹處?
      你要打我,豈不防外人談論?
      (正末唱)【幺篇】兀的不自有傍人說短長,誰著你讒舌巧如簧,難道有眼高天不鑒詳?
      害了俺這尊兄伍尚、父親賢相。
      (帶云)父兄之仇,我不報誰報?
      (唱)少不的冤債你還償。
      (費得雄云)則被你打殺我也。
      你不肯入朝去,則把你那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送與我大叔買些糖果兒吃也好,怎么你打我?
      我如今權且忍著,回家對我老子說去,少不得也打還你。
      走、走、走。
      (下)(羋建云)將軍既然打了費得雄,此人回去,見那父親說了,必然統(tǒng)兵擒拿我和你兩個。
      自古道:
      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
      我和你如今投奔那一國去好?
      (正末云)公子你放心,咱則今日去鄭國借兵,報俺父兄之仇。
      罷,罷,罷!
      (唱)【賺煞】想著我為盟府逞英雄,保各國渾無恙。
      也曾踢打了蒯聵和他卞莊,到今日都付春風夢一場。
      還說甚誰弱誰強,急茫茫遠奔他鄉(xiāng)。
      但借的鐵甲三千入故鄉(xiāng),你看那費無忌智量,怎和俺伍子胥近傍。
      我將的潑無徒直搠滿了這湛盧槍!
      (同下)第二折(費無忌引卒子上,詩云)須知草要連根拔,專怕春回芽再發(fā)。
      我今不殺伍子胥,倒等他來把我殺。
      自家費無忌的便是。
      頗奈伍員無禮,我差費得雄去詐宣他入朝,不想羋建私奔樊城,先與伍員說知,將我費得雄著實打了一頓。
      還喜的我家孩兒有些本事,掙的回來。
      如今他與羋建共投鄭國去了,更待干罷!
      你妒我為冤,我妒你為仇,今啟過主公,差養(yǎng)由基領五千鐵騎,趕上伍員,發(fā)箭射死了他,便是我平生愿足。
      左右那里?
      與我喚將養(yǎng)由基來者。
      (卒子云)養(yǎng)由基安在?
      (外扮養(yǎng)由基上,詩云)手挽雕弓胎是鐵,能于百步穿楊葉。
      一生輸與賣油人,他家手段還奇絕。
      某乃養(yǎng)由基是也,佐于楚平公麾下,官封中大夫之職。
      某猿臂神射,將一柳葉懸于百步之外,射之百發(fā)百中,軍中喚某為穿楊神射養(yǎng)由基。
      今有費無忌元帥呼喚,不知甚事,須索走一遭去。
      小校報復去,道有養(yǎng)由基來了也。
      (卒子報科,云)養(yǎng)基由到。
      (費無忌云)將軍,今因伍員私走樊城,怕他各處借兵,來侵犯本國,奉主公的命,差你領五千鐵騎,趕上伍員,發(fā)箭射死。
      你則今日就點人馬追趕伍員去來。
      成功之日,自有加官賜賞。
      (養(yǎng)由基云)得令,則今日就點五千軍馬,追趕伍員走一遭去。
      (詩云)領三軍疾去如風,無過是短箭輕弓。
      憑著我穿楊妙手,管教他一命丟空。
      (下)(正末跚馬上,云)某乃伍員是也。
      自從打了費得雄,有公子羋建不知去向,某只得攜著羋勝私出樊城,投于鄭國,借兵報仇去來。
      兀的后面一簇軍馬,必然是追兵至也。
      (養(yǎng)由基領卒子趕上,云)某養(yǎng)由基,奉費無忌的言語,著某領五千人馬追趕上伍員,發(fā)箭射死。
      某想伍員在臨潼會上立下十大功勞,不料費無忌讒佞,將他父兄并三百口家屬都殺壞了,則留的他一個私奔各國,又要差某趕上將他射死。
      那伍員本是忠臣良將,不爭射死了他,擔著萬代罵名。
      我如今追上前去,待見他時,自有個主意。
      (正末見科,云)來者莫非是養(yǎng)由基么?
      (養(yǎng)由基云)然也。
      某奉主公之命,領五千鐵騎趕上射你哩。
      (正末云)將軍,不爭你射死我,誰與我報父兄之仇?
      (養(yǎng)由基云)將軍,你只放心自去。
      大小三軍,擺開陣勢,待我發(fā)箭。
      (做咬箭頭發(fā)箭科)(正末云)呀,怎么這箭是沒箭頭的?
      明明是他要放我走的意思,不若沖開陣面,殺一條血路而走。
      (戰(zhàn)下)(養(yǎng)由基云)怎生連發(fā)三箭射他不死?
      你走了更待干罷,我不問那里趕將去來。
      (下)(正末抱羋勝策馬上,云)休趕,休趕,且喜離驛亭相去已遠,把馬加上一鞭,趲路前去。
      我想養(yǎng)由基穿楊神箭,百發(fā)百中,若非他咬去箭頭,賣此一陣,焉能殺的出來?
      到得鄭國,那公子羋建已先在彼,正待要借兵報仇,豈知鄭子產反為楚公,有害某之意,某只得一把火燒了驛亭,奪路而走。
      可惜公子羋建死于亂軍之中,如何是好?
      (做嘆科)嗨,教我如今往那國去的是?
      仔細想來,唯有吳公子姬光曾受我活命之恩,必然借兵與我,不免抱了羋勝,竟投吳國去來。
      我伍員好險也,好苦也呵,(唱)【南呂】【一枝花】撲碌碌撞開門外軍,不剌刺殺出這城邊路。
      緊防他弦上箭,又則怕失卻掌中珠。
      仔細躊躇,俺父兄多身故,他又把咱家一命圖。
      淚沾灑四野征塵,氣吁成半天毒霧。
      【梁州第七】則愿得斫不折匣中寶劍,則愿得走不乏跨下龍駒。
      憑著我這湛盧槍搠下功勞簿。
      盔纓慘淡,袍錦模糊。
      想當日筵前斗寶,暗里埋伏,脫臨潼都是俺的機謀,向云陽甲壞了俺的親族。
      我、我、我舉甚么千鈞鼎惡識了西秦,是、是、是到如今一口氣羞歸南楚,來、來、來只不如片帆風飛過東吳。
      我這里悄悄嘆吁,敢命兒里合受奔波苦?
      世做的背時序,且一半惺惺一半愚,說甚當初!
      (旦兒扮浣紗女提罐兒上,詩云)每日溪頭出浣紗,皆言妾貌似桃花。
      不須動問名和姓,瀨水西頭第一家。
      妾身浣紗女的便是。
      我的婆婆就喚做浣婆婆,有個兄弟,乃是伴哥,在這江岸上耕田,我將這飯罐兒與俺哥哥送飯去咱。
      (正末云)正行之間,江邊一個女子,提著兩個瓦罐,我自問他咱。
      兀那女子,你這罐兒里走甚么東西?
      (浣紗女云)是豆兒粥、水薄酒。
      (正末云)你肯與人吃么?
      (浣紗女云)你是何人?
      (正末云)我是一個將軍,走的路遙,甚是饑餒。
      女子,你將此飯與俺暫且充饑,和這小哥也食用些兒,我日后必當重報。
      (浣紗女云)既是這等,你跟我到莊兒上,宰個羔羊兒,殺個雞兒,那飯兒中吃,這個則是豆兒粥,你吃不的。
      (正末云)不妨事,你將來我食用些兒。
      (浣紗女云)如不棄嫌,這兩罐都與將軍食用波。
      (正末做吃,再與羋勝吃科,云)我吃了這飯也。
      女子,此恩日后必當重報。
      (浣紗女云)那個是頭頂鍋走的?
      區(qū)區(qū)一飯,何報之有?
      (正末云)兀那女子,我有句說話分付你:
      殘漿勿漏。
      (浣紗女云)你吃了飯,又說殘漿勿漏,我這罐兒不漏。
      (正末云)不是說這罐兒漏,我去之后,若有人馬趕將來呵,必然問你,萬望可憐見,不要說與他知,走漏了我的消息。
      (浣紗女云)將軍,你放心的去,我只不說便了。
      (正未唱)【牧羊關】謝得你個幼女心兒善,(浣紗女云)你可慌甚么?
      (正末唱)怎知我是賊人膽底虛。
      (浣紗女云)你則放心者。
      (正末唱)緩急間須要你支吾,可憐我孤身的躲難逃災,更一家兒銜冤負屈。
      (浣紗女云)哦,元來將軍是避難的,請自放心,若有軍馬來,吾自與你支吾便了。
      (正末唱)我為甚么告殘漿休漏泄?
      也則怕有軍士緊迫逐。
      (浣紗女云)將軍,你久后得意呵,休忘了我這一飯之德也。
      (正末唱)我怎忘了你這瀨水上的浣紗女,救了我走樊城的伍子胥。
      (云)我去之后,愿的你殘漿勿漏。
      (浣紗女云)你去后倘有別人說時,也則是我說。
      罷、罷、罷,我教你去也去得放心。
      將軍,我在此江岸上住,我乃浣紗女,母親是浣婆婆,兄弟是伴哥,將軍你則記者。
      (詩云)將軍名姓蓋寰宇,一心待要投吳主。
      你是忍餓登程伍子胥,休忘了我抱石投江浣紗女。
      (做投水科,下)(正末云)好一個賢哉女子也,為我一身,倒喪了他一命。
      罷、罷、罷,異日得志,我當在此水上與你修蓋祠堂,表揚貞烈,報答一飯之恩便了。
      (唱)【罵玉郎】他生來野水荒村住,又不曾讀共古人書,怎么肯為英雄甘把紅顏沒?
      我久已后索勺他蓋一所沒像的祠,建一統(tǒng)紀節(jié)的碑,這便是我表一點酬恩的處。
      (云)早來到江邊了也,不得個船來渡過去,如何是好?
      遠遠的不是一只漁舟。
      漁翁,你與我撐過船來。
      (外扮閭丘亮上,詩云)船穩(wěn)潮平漫漫行,偷吹鐵笛兩三聲。
      自從隱在江湖上,再不聞人說戰(zhàn)爭。
      老夫閭丘亮是也,幼年曾在朝中出仕,如今年紀衰邁,棄職閑居,隱于江湖之上,打魚為活。
      隔江有一人喚渡,待我問他:
      兀那來的是甚么人?
      (正末云)漁翁,快撐船來,渡我過江去。
      (閭丘亮云)你說是甚么人,我好渡你。
      (正末云)我是楚將伍員是也。
      (閭丘亮云)你就是伍盟府么?
      (正末云)則我便是伍盟府。
      (閭丘亮云)你且少待。
      (做撐船科,云)盟府請上船,將那馬也牽上船來,我渡你過去。
      (正末上船科)(閭丘亮云)可早來到這岸邊也。
      (正末云)多謝了漁翁,此恩異日必當重報。
      (閭丘亮云)盟府你敢饑么?
      (正末云)我可知饑哩。
      我還不打緊,這小哥一晝夜不曾吃飯哩。
      (閭丘亮云)我安排些酒飯來,與盟府食用。
      你且在這蘆葦中藏著,恐防有人見。
      你等我來時,我只叫道蘆中人,你便道信有之。
      以此為個暗號。
      (正末云)是。
      (閭丘亮云)我家中取酒飯去。
      (虛下)(再上,云)蘆中人。
      (正末云)信有之。
      (閭丘亮云)一壺濁酒,一甌魚羹,一盂大米飯,權且充饑咱。
      (正末云)多謝了。
      漁翁渡我過江來,又賜酒飯,此恩必當重報。
      敢問漁翁高姓大名?
      (閭丘亮云)老夫乃楚國大夫閭丘亮是也,只因年邁辭朝,在江邊捕魚為生,今知盟府亡楚甚急,老夫特在此江邊停舟等侯。
      (正末云)多謝了。
      老丈,我身邊別無甚物件,待要將這匹馬送與先生,我可要代步,止有一口白金劍,留與老丈做船資咱。
      (閭丘亮云)盟府誤矣。
      你本一世豪杰,不幸遭父兄之難,走鄭投吳。
      老夫在此艤舟而待,豈望報乎?
      請自收回,不勞再賜。
      (詩云)千金寶劍賽吳鉤,一片精光射斗牛。
      藏處非冰寒凜凜,舞時無雨急颼颼。
      隨身偏壯忠臣膽,入手能摽逆子頭。
      君自有仇持報去,老夫爭好便收留。
      (正末云)老丈休看得這劍輕了呵,此劍乃秦穆公在臨潼會上賜與我為盟府的。
      (閭丘亮云)今楚國之令,得伍員者賜黃金萬兩,爵至執(zhí)圭,似此不貪,豈圖一劍?
      盟府,你可自有用處,收回去罷。
      (正末云)老丈,你只留了者。
      (唱)【哭皇天】你本是滄江上煙波侶,能念我蘆葦中饑餓夫。
      這劍呵似半潭秋水寒,一片月光浮。
      我本待實心兒、實心兒送與,待不與大恩難報,待與來禮意輕疏。
      (閭丘亮云)將軍,你將此劍去,自與父兄報仇。
      (正末唱)他道俺報冤仇、報冤仇有用處。
      (正末云)我伍員就此告辭,只愿老丈殘漿勿漏。
      (閭丘亮云)盟府請放心,老夫怎肯泄漏,誤你的大事。
      (正末云)我去之后,若有追軍到來問老丈時,怎生遮掩?
      (閭丘亮云)我至死也不說,你自放心的去。
      (正末云)老丈,便有軍兵拿住我呵,我死何足惜,只可惜我三百口家屬幾時得報?
      (閭丘亮云)盟府,你疑我怎的?
      你去后我就將此船沉于江中,再不渡人如何?
      (正末云)老丈,不然。
      想伍員在臨潼會上保十七國諸侯回還,今日將我三百口家屬殺壞,這等冤仇,教我怎生忘得!
      后面喊聲漸近,想有追兵來了,我去便了,只要老丈殘漿勿漏。
      (閭丘亮云)盟府,我教你去得放心。
      我有一子,卻是個村廝兒,你久后得志,休忘了此子。
      盟府,你借劍來與老夫一看。
      (詩云)臨行不索更徘徊,殘漿勿漏我先知。
      向風刎頸謝公子,滿船空載月明歸。
      (下)(正末云)嗨,好忠臣烈士也。
      羋勝公子,你牢記者。
      (唱)則怕我片時間多忘,你心中記取。
      【烏夜啼】這一場又自刎了他漁父,不由我不為他來掩面嗟吁。
      漁翁也,再不見落霞低伴孤飛鶩!
      你可為甚的生撇鄉(xiāng)閭,死葬江湖?
      從今后半瓶濁酒有誰沽,拋下這一江野水無人渡。
      芳草洲,垂楊路,無人攀話,閑殺樵夫。
      (云)嗨,可著誰埋葬他,我不免拔出這腰間劍來。
      (唱)【煞尾】我劍砍的這江邊蘆葦權遮護,你向這水國龍宮且暫居。
      急回來滅了楚,那其間到此處,拜你個沒半面的恩烈丈夫。
      我怕不待忍住忍不住痛哭,(科嘆科),(唱)只為我斷送了你這漁翁,和那一個抱石投江的浣紗女。
      (下)第三折(凈扮老人、丑扮里正同上)(老人詩云)段段田苗接遠村,醉來攜手弄兒孫。
      雖然只得刨鋤力,托賴天公雨露恩。
      老漢是這丹陽縣老人便是。
      喜遇連年清平無事,多收米麥,廣種桑麻,俺莊農們好生快活。
      我這丹陽縣中有個牛王廟兒,秋收之后,這一村疃人家輪流著祭賽這牛王社。
      近年來但到迎神送神時節(jié),不知是那里來的一個大漢,常來打攪,俺每只等吃酒,他便吹簫,好歹也要吃得醉飽了才去。
      今日他又來呵,我可怎了?
      (里正云)老社長,你放心,今年賽社,該是我做社頭,我如今多叫些莊家后生,等那個吹簫的人來,我著些后生打將出去,偏不與他酒吃,與他一個沒興頭,已后便不來了,可好么?
      (老人云)你說得是,你請將眾人來計較。
      (里正云)我是喚當村里后生咱。
      無路子,沙三,伴哥,牛表,牛筋,你每一齊的都來。
      (無路子上,云)來也,來也。
      (詩云)雖然本事只如此,跌打相爭可也不怕死,眾人不識我名姓,則叫我做無路子。
      自家無路子的便是。
      這幾個都是俺這當村疃里后生,我一生膂力過人,專打的是好漢,正在家中閑坐,有社長呼喚,俺見去來。
      (無路子同眾見科,云)老的也,呼喚俺來,有何事干?
      (老人云)眾莊家都來了,老的也,你分付他。
      (里正云)無路子,今年賽牛王社,我做社頭,每年家迎送神道呵,有那別處來的一條大漢,拿著管蕭,知他吹些甚么,好歹要吃得醉飽了才去,被他打攪得慌。
      今年再來,你眾人拿住打上一頓,搶將出去,俺便關了門,自自在在的吃酒。
      你則管里打,打死了呵,你便償命。
      (無路子云)老的,我則道你叫我做甚么,你則怕吹蕭的那個人攪了賽社,等他來時,著我打的他去。
      老的你放心,休道是一個吹簫的,便是十個,我都與你趕他出去。
      (老人云)無路子,你若趕退了他呵,我身上包管你一醉。
      (無路子云)老的放心,等他來呵,我把那弟子孩兒鼻子都打塌了他的。
      (眾云)俺眾人撮哺著,你打那廝。
      (里正云)說的有理,俺每慢慢的祭賽波。
      (正末吹簫上,云)自從私出樊城,初投鄭國,頗奈鄭子產無禮,被某一把火燒了郵亭,到于吳國,幾次借兵,爭奈吳王有事不允,流落于此,靠著吹蕭度日,經今十八年光景,可早老了也。
      (詩云)當年策馬度昭關,未報冤仇甚日還。
      世人只認吹蕭客,那知我一天豪氣半生閑。
      (唱)【中呂】【粉蝶兒】何日西歸,困天涯一身客寄,恨無端歲月如馳。
      都是些傲窮民、趨富漢,不放我同歡同會,空走到十數(shù)筵席,有那個堪相酬對。
      【醉春風】我如今白發(fā)滯他鄉(xiāng),青春離故國,憑短簫一曲覓衣食,常好是恥、恥!
      這一座村坊,兀的班人物,遭逢著恁般時勢。
      (云)兀那里賽牛王社兒,我去吹一曲,討一鐘酒吃咱。
      (正末見老人科,云)老者,支揖哩。
      (老人云)這廝又來了也,可怎生是好?
      小后生每,著氣力搶他出去。
      (無路子云)這廝沒廉恥,真?zhèn)€來了,快與我出去,不要討打吃。
      (做推正末科)(正末云)我吹一曲討一鐘酒吃,有甚么不是處?
      (無路子云)這廝好說著不聽,后生們撮哺著,我將他搶出去。
      (做搶科)(外扮鱄諸醉沖上,云)自家鱄諸的便是。
      我向東莊里賽牛王社,與眾兄弟每吃幾杯酒去來。
      兀的一簇人為甚么這等吵鬧,我分開這人試看咱。
      (做見正末科,云)好一條大漢,可怎生被這一伙人欺侮他。
      咄!
      這廝每休得無禮。
      (做打眾人科)(無路子云)我每近不得他,你眾人跟著我走了罷。
      (同下)(正末唱)【石榴花】我則見滿街人各散東西,一個個吃得醉如泥。
      (鱄諸怒科,云)這廝有好漢要打的出來,我和你做個對手。
      (旦兒換卜兒衣服拿拄杖上,云)鱄諸,你又來了也,待打誰那?
      (鱄諸怕科,云)不敢,不敢。
      (正末唱)這婦人必定是那人妻,攝伏盡虎威。
      (鱄諸做跪科,云)是鱄諸一時間燥暴,再不敢了也。
      (正末唱)他磕撲的跪在街基,他將這條過頭拄杖眕眕的,又不知要怎地施為。
      (鱄諸做悲科,云)這個是母親遺下的訓教,是鱄諸的不是了也。
      (旦兒云)鱄諸,你回過背來。
      (鱄諸做回背科)(正末唱)他喝一聲疾快忙回背。
      (旦兒打科,云)一十,二十,三十。
      (正末唱)不歇手連打到二三十。
      (鱄諸云)我鱄諸再不敢惹事了也。
      (正末唱)【斗鵪鶉】這漢空有個男子襟懷,哎,那婦人也無個夫妻的道理。
      (旦兒云)你與我快家去。
      (鱄諸云)是,我就還家去也。
      (鱄諸跟旦兒走科)(正末云)我道是個好男子來。
      (唱)元來是怕媳婦的喬人,嚇良民、嚇良民的潑皮。
      我和你相識后爭如不相識,我待來且慢只。
      我問他個掰兩分星,說一段從頭的至尾。
      (旦兒云)鱄諸,你家里來。
      (鱄諸云)是,我來到這房門首也,我入的這門來。
      (旦兒做脫衣衫放拄杖跪科,云)你休怪我,這個是母親的遺言,非干賤妾之事。
      (鱄諸云)大嫂請起,這原是俺母親遺留下的教訓,我怎好怪的你?
      (正末云)可是蹺蹊,怎么那婦人到得家里,脫下衣服,放了拄杖,卻又跪著這大漢?
      也不知他口里說個甚的,我一時難解,我且喚他一聲,請相見咱。
      (做咳嗽科)里面有人么?
      (鱄諸做見正末科,云)君子請家里坐。
      (正末云)恰才若不是大哥打散了這伙莊家,著小人好生沒意思。
      (鱄諸云)君子,你這等一個人,可被那廝欺負,我好是不平也。
      (正末云)大哥,恰才那個姐姐是你甚么人?
      (鱄諸云)你問他做甚么?
      (正末云)大哥,你為何這等怕他?
      (鱄諸云)不瞞君子說,他是我的渾家田氏。
      (正末云)我不是你這里人,不知此處的鄉(xiāng)風,與俺那里全然各別。
      (鱄諸云)你原來不是俺這丹陽人。
      我不是怕渾家,為我平生性子燥暴,路見不平,便與人廝打,常惹下事來。
      有母親臨亡時遺言,我但惹事呵,著我這渾家身穿母親衣服,手拿樁拄杖,我若見了這兩樁兒,便是見我母親一般,我因此上害怕。
      (詩云)君子問我因何故,路見不平拔刀助。
      衣服拄杖母親留,怎做鱄諸怕媳婦。
      (正末背科,云)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報,則除這般。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大哥,你肯和咱做一個朋友么?
      (做拜科)(鱄諸做回避科,云)君子,請起,請起。
      (正末唱)【迎仙客】哥哥請受禮,莫疑惑久聞名在先,可惜不認得。
      (鱄諸云)量小人有何德能,敢勞君子相顧。
      (正末唱)哥哥你便恕生面,你兄弟可少拜識。
      (鱄諸云)是我和你從不曾相識,你可怎生拜我做弟兄?
      敢問君子姓甚名誰?
      (正末唱)你問我姓甚名誰,(鱄諸云)未知君子多大年紀?
      (正末云)你兄弟拜德不拜壽。
      (唱)可不道四海皆兄弟。
      (鱄諸云)我看你身材凜凜,相貌堂堂,想不是個淪落的君子,你端的姓甚名誰?
      (正末云)你問我姓甚名誰,我乃楚國伍員是也。
      (鱄諸云)敢是做盟府的那伍員?
      (正末云)則我便是。
      (鱄諸云)某聞將軍大名久矣。
      聽知得臨潼會上,掛白金劍為盟府,有十大功勛,名播天下,為何今日流落于此?
      (正末云)大哥不知,想當初秦穆公在臨潼會上,設一會名曰斗寶,驅十七國諸侯都來赴會,某文欺百里奚,武勝秦姬輦,拳打蒯聵,腳踢卞莊,掛白金劍為盟府,戲舉千斤之鼎,手劫秦王,親送關外。
      (鱄諸云)將軍真乃世之虎將也。
      (正末唱)【快活三】向人前論武藝,(正末扯簫科)(鱄諸云)可是一管簫。
      (正末唱)猶兀自說兵機。
      (鱄諸云)若不是將軍呵,眾諸侯怎能勾出的這潼關也。
      (正末唱)我也曾把千鈞寶鼎手中提,才保的眾諸侯離秦地。
      (鱄諸云)你是楚國大將,今日在這丹陽縣吹簫度日,可是為著何來?
      (正末唱)【朝天子】哥哥你豈知、豈知我就里,再休來說起那臨潼會。
      (鱄諸云)你端的為甚么來?
      (正末唱)多勞你問及、問及我今日,兀的不屈沈殺英雄輩。
      (鱄諸云)敢是將軍與甚么人爭競來?
      (正末唱)我則為那費賊、費賊的妒嫉。
      (鱄諸云)哦,是那費無忌了。
      雖然他百般讒譖,難道將軍有如此大功,楚王也不做主咱?
      (正末唱)更和那楚平公也好下得。
      (鱄諸云)將軍的父親也可做甚么官位?
      (正末唱)俺父親正當著諫議,諫不從斬訖。
      (鱄諸云)一個諫不從,兩個諫。
      (正末云)俺哥也曾諫來,爭奈一個諫,一個死,兩個諫,兩個死。
      (唱)赤緊的俺父親先做了傍州例。
      (鱄諸云)既有父兄之仇,此恨非輕,你尋幾個賢士,同去破楚,可不好那!
      (正末云)我豈不要,爭奈你這里無有賢士。
      (鱄諸云)俺這里可怎生無有賢士?
      你在那里尋過來?
      (正末云)我走樊城時倒也曾見兩個賢士,只可惜都死了。
      (鱄諸云)可是那兩個賢士?
      (正末唱)【上小樓】有一個漁翁,只為著一時意氣,自刎了六陽的那首級。
      有一個浣紗女,腳踹著清波,手抱著頑石,撲冬的身跳在江里,那老的是男子,便當仁不避,只可惜了那十三四女流之輩。
      (鱄諸云)將軍不知,俺這里也有賢士哩。
      (正末云)誰是賢士?
      (鱄諸云)則我便是賢士。
      (正末云)既然你是賢士,你敢同我破楚去么?
      (鱄諸云)我敢去。
      將軍若不棄呵,我情愿與你同報楚仇。
      萬死不避。
      (正末云)你可休番悔也。
      (鱄諸云)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番悔之理!
      (正末云)你道定者。
      (鱄諸云)我去則去,未曾和我渾家說知。
      (旦兒沖上,云)鱄諸,你要那里去?
      (鱄諸云)大嫂不知,此人乃是楚將伍員,和我拜做弟兄,他有父兄之仇未報,說我這丹陽縣無有賢士,我百歲死有何遲,三歲死有何早,則怕死而無名。
      我欲要與他同去破楚,你的意下如何?
      (旦兒云)鱄諸,他有冤仇,干你甚事?
      你又要拿出那兩樁兒來么?
      (鱄諸云)說的是,家有賢妻,男兒不遭橫事。
      (正末云)哥哥,你莫不番悔么?
      (鱄諸云)將軍休怪,我去不得了也。
      (正末唱)【滿庭芳】你承當了怎推?
      (云)你恰才不說來?
      (鱄諸云)我說甚么?
      (正末唱)可不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鱄諸云)我說便說,爭奈有些兒去不得哩。
      (正末唱)元來你這般貪生怕死無仁義。
      (云)你去的么?
      (鱄諸云)我去不得。
      (正末云)你立著,我坐著。
      (做推鱄諸科)(唱)你則將八拜禮還席。
      (鱄諸云)嗨,我則道我是好漢,這人又好漢,我直拜你一百拜。
      (正末唱)枉教你頂天立地,空教你帶眼安眉。
      剛一味胡支對,則向你媳婦跟前受制。
      (鱄諸云)非是我怕媳婦,只為我母親的遺言,有那兩樁兒在他手里,不敢違拗。
      (正末唱)使不著你佯考順假慈悲。
      (鱄諸云)罷、罷、罷,大丈夫一言如白染,早則怕死而無名,便我母親再生,料也阻不的我。
      大嫂,你豈不聞父母在,不許友以死。
      今我母親不在了,我如今為個好朋友舍死報仇,豈為不孝?
      大嫂,我意已決,好也要去,歹也要去。
      將軍,爭奈妻子著他安身何處?
      (旦兒云)鱄諸,你堅意要去,既做了賢士,怎還做得孝子?
      罷、罷、罷,我叫你去的放心。
      (做取劍自刎科)(詩云)盟府投吳待借兵,男兒意氣許同行。
      紅塵末顯鱄諸跡,青史先標田氏名。
      (下)(鱄諸云)呀,渾家自刎了。
      將軍,則被你送了俺一家兒也。
      (正末云)大哥,我和你破楚報仇去來。
      (鱄諸云)罷、罷、罷,則今日便索同你報仇去,若不破楚,我誓不還吳也。
      (正末唱)【尾聲】不索我言,不索我言;
      全在你,全在你。
      但想起父兄仇,便急的我肝腸碎。
      (帶云)有一日拿住費無忌呵,(唱)直著那廝摘膽剜心,做俺祭卓兒上的禮!
      (同下)楔子(外扮楚昭公引卒子上,云)某乃楚昭公是也。
      自從秦穆公臨潼斗寶之后,有伍員立下十大功勞,俺父平公,加他為十三太保大將軍,樊城太守。
      有少傅費無忌,暗用讒言,將其父伍奢并兄伍尚三百口家屬,都殺壞了,又著他兒子費得雄賺那伍員去,被伍員識破,私出樊城,投于吳國。
      如今借起十萬精兵,侵伐俺國。
      俺自將揣將寡兵微,難以抵敵,這都是費無忌結下的冤仇,致此禍患。
      不免喚他出來,著他與伍員交鋒去。
      令人,與我喚將費無忌來者。
      (卒子云)費無忌安在?
      (費無忌上,詩云)當時得意還年少,今日看看老來到。
      見說子胥將報仇,可知連日眼睛跳。
      自家費無忌。
      自從伍員私出樊城,今經十八年光景也。
      他投于吳國,借起十萬兵來,要與楚國賭戰(zhàn)。
      主公呼喚,多咱為這事來。
      令人報復去,道有費無忌來了也。
      (卒子報科,云)費無忌到。
      (楚昭公云)著他過來。
      (卒子云)著過去。
      (費無忌見科,云)主公喚費無忌,有何事商議?
      (楚昭公云)費無忌,今有伍員背楚投吳,借起十萬精兵,要破俺國,單搦你費無忌出馬交鋒。
      我今撥你三萬人馬,與伍員交戰(zhàn)去。
      則要你小心在意,成功而回。
      (費無忌云)我費無忌后生時交鋒出馬,甚是去的,如今年紀老了,一向貪自在慣受用的人,怎么還到的陣面上去,做賭頭的買賣?
      主公,別差一個精壯的去,饒我這老頭兒罷。
      (楚昭公云)這禍元是你做下的,你不去可著誰去?
      (舉劍科)若不去,先殺你這老匹夫,軍前號令。
      (費無忌云)主公不要性急,我費無忌就去,則今日點起三萬人馬。
      與伍子胥廝殺去來。
      (詩云)眾軍聽我傳將令,要與伍員相比并。
      當初殺他親父兄,今朝丟了老性命。
      (下)(楚昭公云)費無忌去了也。
      我與二公子羋旋親到將臺上面,看他與伍員決勝去來。
      (下)(費無忌引卒子上,云)自家費無忌,奉主公的命,領著三萬人馬,與伍子胥決戰(zhàn)。
      大小三軍,擺開陣勢。
      遠遠地塵土起處,敢是吳兵來也?
      (正末躧馬兒上,云)其伍員自到吳國,借起十萬精兵,來攻楚國,擒拿費無忌。
      大小三軍,擺布得嚴整者。
      (費無忌云)來將何人?
      (正末云)某乃伍員是也。
      你是誰來?
      (費無忌云)你就不認的我老叔哩,我是費無忌。
      (正末云)兀那奸賊,疾忙下馬受死,我父兄之仇,今日必報也。
      (費無忌云)你在我老叔跟前探空靴,撒響屁,說這等大話,你敢和我廝殺么?
      (正末云)這廝好無禮也。
      操鼓來。
      (做戰(zhàn)科)(唱)【仙呂】【賞花時】他躍馬當先拚廝殺,不由我忿氣橫生怒轉加。
      這廝只會暗地里弄奸猾,今日呵使不著心粗膽大。
      (費無忌云)我敵不得你,逃命,走、走、走。
      (下)(正末云)這廝走那里去?
      (唱)我則待探手兒把你活擒拿。
      (做費無忌走、正末追科)(鱄諸沖上,云)拿住。
      (做拿費無忌科)(正末云)費無忌早拿住了也。
      大小三軍,即便殺入郢城。
      只可惜楚平公已死,可將他墳墓掘開,取出尸首,待我親鞭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詩云)早拿住賊臣無忌,再掘開平王墳地,與尸首三百鋼鞭,才雪我胸頭怨氣。
      (同下)第四折(外扮鄭子產引卒子上,云)小官覆姓公孫,名僑,字子產。
      佐于鄭簡公麾下,為上卿之職。
      當日伍子胥為父兄之仇,背棄楚國,私出樊城,攜了公子羋勝投于俺國,要待借兵破楚。
      小官想來,各霸其主,難以結怨,因設一計,將伍員留于驛亭中,安排筵宴管待,酒席之間,暗藏甲士,擊金鐘為號,擒拿伍員。
      不想伍員揣知其意,一把火焚了驛亭,同半勝晝夜奔吳去了。
      如今借起兵來,打破楚國,生擒費無忌,親鞭平王之尸。
      小官想來,那子胥是個一飯不忘,片言必報的人,必然乘此得勝之兵,來伐俺國,奈兵微將寡,何以御之?
      我今出一榜文,但有說得伍員不伐我國的,將他官封萬戶,賞賜千金。
      已經張掛數(shù)日,小??粗粲腥私伊税裎模瑘髲臀抑?。
      (卒子云)理會的。
      (丑扮村廝兒上,詩云)長江短棹作生涯,千尋浪里度年華。
      有人問我居何處,蘆花灘畔是吾家。
      自家村廝兒的便是。
      我父親乃是閭丘亮,曾為楚國上大夫之職,因見楚平公不道,棄職辭朝,在此江邊捕魚為活,適值伍子胥逃難到于江邊,被迫兵趕急,我父親深知子胥之冤,急渡過江,贈以酒飯,那子胥留下白金劍謝之,我父親再三不受,臨別之時,那子胥告曰:
      殘漿勿漏。
      我父親言道:
      我有一子,乃是村廝兒,汝若得志呵,休忘了此子。
      可憐我父親沉舟舍命,至今未葬。
      聞得子胥借起吳兵,打破楚國,將及鄭邦。
      如今張掛榜文,要尋一個退兵之策,我想來,我父親與他曾有大恩,我若揭了榜文,說知就里,子胥必然收兵罷戰(zhàn),可不得了這一場賞賜!
      待我揭了榜文者。
      (卒子報科,云)報、報、報,有一莊家后生,揭了榜文也。
      (鄭子產云)著他過來。
      (卒子云)著你過去。
      (村廝見科)(子產云)兀那漢子,你有何計策,來揭這榜文?
      (村廝云)大人,小人雖然是個農夫,只要送我去親見那伍子胥,自有退兵之計。
      (子產云)既如此,我就厚贈你些盤費,去見那伍子胥。
      只要退得兵時,必有加官賜賞。
      你小心在意者。
      (村廝云)就此辭別了大人,便索長行也。
      (詩云)想父親為甚捐生,料伍相必肯收兵。
      (子產詩云)但保得鄭邦無恙,包還你爵賞非輕。
      (同下)(外扮吳王闔廬引卒子上,詩云)我父諸樊忒慕名,故將吳國讓延陵。
      若使王僚知此意,魚腸何必送殘生。
      某乃吳王闔廬名姬光者是也,只因楚國費無忌讒佞,將伍奢、伍尚并三百口家屬,皆無罪而死。
      又差費得雄去樊城賺那伍子胥,要得一并殺害,卻被子胥私出樊城,投于俺國,借兵十萬,前去伐楚。
      兩陣之間,活拿了費無忌,奏凱而回。
      子胥道,走樊城之時,有兩個賢人,一個浣紗女,一個漁父閭丘亮。
      浣紗女有他母親浣婆婆,閭丘亮有一子村廝兒。
      要舍自己的封賞與他兩個人,豈不是個報恩報仇豪俠的勾當!
      令人與我請將羋勝來者。
      (卒子云)羋勝公子安在?
      (羋勝上,詩云)當初去楚尚嬰孩,伍相懷中抱得來。
      可奈昭公攘我拉,至今笑臉不曾開。
      某乃楚公子羋勝是也,只因祖父平王無道,聽信費得忌讒言,將伍奢、伍尚一家殺盡,還不稱意,又差他兒子費得雄去賺伍子胥入朝,是我父半建得知,將某抱在懷中,馳至樊城,說知就里,子胥才得逃命而走。
      從鄭到此,多虧吳王,借起大兵,生擒了費無忌,得勝回還。
      如今吳王呼喚,須索走一遭去。
      令人報復去,有羋勝來了也。
      (卒子報科,云)喏,報的大王得知,有公子羋勝到。
      (吳王云)著他過來。
      (卒子云)著過去。
      (羋勝見科,云)多蒙大王借兵,得報仇恨,羋勝死生難忘。
      (吳王云)公子,你家的事就和寡人一般。
      你須是平王的家孫,這位該是你的,今昭公強占不還,使你失國,寡人何功之有!
      令人,請將伍子胥來者,(卒子云)子胥安在?
      (正末同鱄諸上,云)某乃伍員,這是鱄諸。
      如今生擒費無忌,班師歸國,見吳王去來。
      想我背楚投吳,豈意有今日也呵。
      (唱)【雙調】【新水令】困紅塵十載受驅勞,常記得走樊城那時年少。
      雖不能千金酬節(jié)俠,我也曾四海結英豪。
      投至得末尾三稍,不覺的頭上老來到。
      (云)令人,報復去,道有伍員鱄諸來了也。
      (卒子報科,云)伍子胥到。
      (吳王云)道有請。
      (卒子云)請進見。
      (二將見科)(吳王云)伍相國,想你自走樊城,來到俺這丹陽縣,吹簫度日,過了十八年光景,如今得生擒費無忌,親鞭楚平王尸,報了父兄之仇,卻也不枉了。
      (正末云)皆托大王之德、副將鱄諸之能,容伍員異時別圖報效。
      (羋勝云)若不是老相國雄材大略,和鱄諸敢勇當先,豈有今日?
      (鱄諸云)小將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正末唱)【駐馬聽】想著俺蓋世雄驍,函谷關前看斗寶,只為一時窮暴,卻教俺丹陽市上學吹簫。
      誰承望凌煙閣重把姓名標,兀的個殺人場還許冤仇報。
      幾回家暗窨約。
      則我這鬢邊白發(fā)添多少。
      (吳王云)如今費無忌在那里?
      (正末云)見拿在轅門首。
      (吳王云)拿將過來。
      (卒子拿費無忌見科)(吳王云)你一生讒佞,將伍奢父子滿門家屬無罪而死,今日擒來,有何理說?
      (費無忌云)是我殺了他一家三百口,他今日只殺的我一個,又是個沒用的老頭兒,有甚么本事?
      (吳王云)令人,與我推出轅門,梟首示眾。
      (殺費無忌科)(下)(吳王云)伍相國,你說那兩個賢士家屬,今在何處?
      (正末云)伍員已差人取將來了也。
      (吳王云)令人與我喚將過來。
      (卒子云)兩個賢士家屬安在?
      (卜兒扮浣婆婆上,云)老身浣婆婆的便是。
      自從我女孩兒在江邊浣紗,遇著伍子胥將軍,抱石投江而死,如今差人接取老身,來到這里。
      既蒙呼喚,便當進見。
      (見科)(吳王云)十八年前,伍相國避難經過瀨上,多虧了你女兒一飯之恩,寡人未聞其詳,請相國試說一遍,與我聽咱。
      (正末唱)【雁兒落】想當日躍金鞍把性命逃,我也曾解鐵甲將王孫抱。
      不騰騰死沖開荊棘叢,急煎煎苦奔走風塵道。
      【得勝令】害的這小使長好心焦,撞見那年少的女多嬌,他提著一罐兒漿和粥,天賜俺兩人來醉又飽。
      (浣婆婆云)俺女孩兒為著將軍,情愿舍了性命,抱石投江,死的好苦也。
      (正末唱)眼看著波濤,他抱石塊和身跳,似這等功勞,我待建祠堂做香火燒。
      (吳王云)那浣婆婆,且一壁有者。
      村廝兒安在?
      (村廝上,云)自家村廝兒,蒙鄭國子產厚贈,送我入吳,不想行至中途,適值伍子胥盟府也差人來接我,今日呼喚,須索過去見來。
      令人報復去,道有村廝兒在于門首。
      (卒子報科,云)村廝兒到。
      (吳王云)著過來。
      (村廝見科)(吳王云)你見了伍相國。
      (村廝做見科,云)支揖。
      (正末云)令人,傳令出去,快與我點齊軍馬者。
      (村廝云)你今領兵何往?
      (正末云)我如今要統(tǒng)大勢雄兵,征伐鄭國去也。
      (村廝云)且住。
      (詞云)聽小人從頭說破,想是你也曉的其詳。
      我父親捕魚為業(yè),適遇伍盟府逃難離鄉(xiāng)。
      那盟府有倉徨壯態(tài),我父親就發(fā)惻隱衷腸,連忙的請他下馬,上船來渡過長江。
      又見他腹中饑餓,權避在蘆葦邊傍。
      雖然是濁醪粗飯,卻也有蝦菜魚湯。
      將白金劍再三留贈,我父親只不承當。
      多咱被追兵趕逼,臨別時甚是慌張。
      叮嚀道殘漿勿漏,可不是把我父堤防。
      要著他放心前去,則除非自刎身亡。
      我父親其時便說,有一子是個村廝憨郎。
      久已后你須得地,略把眼照覷休忘。
      到今日鄭邦甚急,惟恐你要動刀槍。
      問小人退兵之計,我道到吳國自有商量。
      常聞得蒙點水尚且仰泉思報,何況我父親將草命替你遮藏。
      我說兀的做甚!
      只為平公太不仁,專聽讒佞害忠臣。
      當日投吳將雪恨,今朝伐鄭有何嗔。
      雄材豈必夸長勝,上策須知貴恤鄰。
      若得收兵無事日,俺父親呵便從泉下亦沾恩。
      (吳王云)這樁事再請相國試說一遍,與寡人聽者。
      (正末唱)【甜水令】想當日為避追兵,忙離瀨上,奔來江表,煙水隔迢遙。
      幸遇漁翁,將咱濟渡,別無推調,元來他也是個遁世的由巢。
      【折桂令】他待要把酒論交,覷的我千金劍贈,只當做一片塵飄。
      俺本為銜著冤仇,思圖報復,受盡煎熬,只要他休泄漏俺這萍根浪腳,那知道翻斷送他雪鬢霜毛,空余下波浪滔滔,蘆荻蕭蕭,至今的回首東風,尚忍不住淚點雙拋。
      (吳王云)這等說起來,你也多虧了那漁父閭丘亮。
      今日這村廝兒特來與鄭國討?zhàn)?,相國可看閭丘亮面上,不去伐鄭也罷了。
      (正末唱)【月上海棠】若提起驛亭那日多奸狡,他倒要替楚除根絕禍苗。
      不是我命兒高,怕不的著他所料,我便身亡了,這心頭還著惱。
      【幺篇】我如今指麾軍將親征討,拿住公孫活開剝。
      (村廝云)伍老爺,你只饒了他罷。
      (正末唱)若要我耽饒,只除是東方日落。
      (村廝云)你早忘了我家老子,這等情薄。
      (正末唱)非情薄,這的是一冤還一報。
      (村廝云)伍老爺,你畢竟不肯退兵,罷、罷、罷,一發(fā)借那把白金劍與我,也勒死了。
      好與我家老子做一搭兒埋葬。
      (正末云)且住,那漁父的大恩尚未曾報得,怎好著這村廝兒又為我而死!
      令人,傳下令去,將伐鄭的軍馬,暫收回者!
      (唱)【喬牌兒】我只怕大恩人沒下稍,怎當這村廝兒又哀告。
      (帶云)村廝兒,你去對那公孫僑老匹夫說,(唱)著他把降書早早來投到,我才把軍兵收轉著。
      (村廝云)這個俺就去,索是謝了將軍也。
      (浣婆婆云)只我那女孩兒死了,我兒子伴哥年紀又小,如今閃的我老身無依可靠,著誰人養(yǎng)贍我來?
      兀的不好苦也。
      (做悲科)(正末云)你那婆子休哭,只你那下半世衣飯,都是我養(yǎng)贍著,你再也不必憂慮。
      (唱)【清江引】這紅顏因甚不自保,閃的你無依靠?
      他為我顯的十分忠,我為他也盡些兒孝,直著你豐衣足食快活到老。
      (浣婆婆云)這等,索是謝了將軍也。
      (吳王云)一行人都跪下者,聽寡人的命。
      (詞云)楚平公聽信費無忌,任忠良一旦全家斃。
      伍子胥單騎走樊城,攜羋勝千里投吳地。
      在中途遇著兩賢人,赴江心誓死無回避。
      丹陽市生計托吹簫,說鱄諸共吐虹霓氣。
      借軍兵破楚凱歌回,殺奸臣親把冤魂祭。
      羋公子事定送還都,鱄將軍爵賞應如例。
      浣婆婆給養(yǎng)盡終身,村廝兒救鄭功非細。
      報恩仇從此快平生,堪留作千古英雄記。
      (眾謝恩科)(正末唱)【隨尾】一生心事神天表,早將他恩仇報了,越顯得那兩個救忠良甘舍命的世間稀,這一個展英雄能為國的可也眾中少。
      題目繼浣紗漁翁伏劍正名說鱄諸伍員吹蕭

    • 和兩山·世事枰棋入角危
      仇遠仇遠〔元代〕
      世事枰棋入角危,有人袖手只攢眉。
      路通巴蜀那須檄,馬立澶淵更要詩。
      公竟醉耶從汝笑,樹猶如此信吾衰。
      傳聞雙珥消兵氣,猶把葵心向郁儀。
    • 覽古·秦穆飲盜馬
      楊維楨楊維楨〔元代〕
      秦穆飲盜馬,楚莊忘絕纓。
      齊景恩一木,觸槐有淫刑。
      婧女告齊相,稱說辯且正。
      明朝拔槐令,婧父脫囚名。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585a43ac99585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