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元代]元好問

    xiàoshēndìngzài,
    běizhōuyòu復(fù)nánzhōu。。
    mǎitiánsuìguīxiū。。
    xiàngláiyuán,,
    yōuyōu。。
    chìhuángchénsānbǎi,,
    sōngqiūdēnglóu。。
    rénduōzàitóu。。
    qīngquánmíngyuèxiǎo,,
    gāoshùluànchánqiū。。

    作者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元代]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shí)期著名文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shí)期北方文學(xué)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xué)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dāng)時(shí)影響很大,有倡導(dǎo)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更多

    元好問的詩(共571首詩)
    • 《水龍吟同德秀游盤谷》
      接云千丈層崖,古來此地風(fēng)煙好。
      青山得意,十分濃秀,都將傾倒。
      可恨孤峰,幾回空見,松筠枯槁。
      自都門送別,膏車秣馬,誰更問,一作聞盤中道。
      我愛陂塘南畔,小川平、橫岡回抱。
      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長林豐草。
      婢織奴耕,歲時(shí)供我,酒船花灶。
      把人間萬事,從頭放下,只山。
      查看譯文
    • 《水調(diào)歌頭汜水故城登眺》
      牛羊散平楚,落日漢家營。
      龍*虎擲何處,野蔓*荒城。
      遙想朱旗回指、萬里風(fēng)云奔走,慘澹五年兵。
      天地入鞭*,毛發(fā)懔威靈。
      一千年,成皋路,幾人經(jīng)。
      長河浩浩東注,不盡古今情。
      誰謂麻池小豎,偶解東門長嘯,取次論韓彭。
      慷慨一尊酒,胸次若為平。
      查看譯文
    • 《摸魚兒正月二十七日,予與希顏陪馮內(nèi)翰丈》
      雷事,見天封題名,即此地也。
      既歸,宿於近潭田舍翁家。
      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燭天。
      明日,旁近言龍起大槐中。
      父老云,正月龍起,前此未見也。
      龍?zhí)端履希?,馮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舉。
      蕭蕭暮景千山雪,銀箭忽傳飛雨。
      還記否。
      又恐似、龍?zhí)洞贯烇L(fēng)雷怒。
      山人良苦。
      料只為三年,長安道上,來與浣塵土。
      清陰渡。
      渺渺風(fēng)煙杖屨。
      名山元有佳處。
      山僧乞去聲我溪南地,十里瘦藤高樹。
      私自語。
      更須問、*尊此日誰賓主。
      朝來暮去。
      要山鳥山花,前歌後舞,從我醉鄉(xiāng)路。
      查看譯文
    • 《水調(diào)歌頭長壽新齊》
      蒼煙百年木,春雨一溪花。
      移居白鹿東崦,家具滿樵車。
      舊有黃牛十角,分去聲得山田一曲,涼薄了生涯。
      一笑顧兒女,今日是山家。
      簿書叢,鈴夜掣,鼓晨撾。
      人生一枕春夢,辛苦趁蜂衙。
      竹里藍(lán)田山下,草閣百花潭上,千古煙霞。
      更看商於路,別有故侯瓜。
      查看譯文
    • 《水龍吟》
      舊家八月池臺,露華涼冷金波漲。
      寧王玉笛,霓裳仙譜,涼州新釀。
      一枕開元,夢*猶記,華清天上。
      對昆明火冷,蓬萊水淺,新亭淚,空相向。
      爛漫東原此夕,夜如何、高秋空曠。
      一杯徑醉,憑君莫問,今來古往。
      萬里孤光,五湖高興,百年清賞。
      倩何人喚取,飛瓊佐酒,作穿云唱。
      查看譯文
    • 雜劇·蘇子瞻風(fēng)雪貶黃州
      佚名〔元代〕

      第一折(王安石上,開)助役青苗法令行,坐看足食更強(qiáng)兵。
      嗷嗷朝野多非己。
      獨(dú)仗君王自圣明。
      下官姓王名安石,字介甫,金陵人氏。
      自幼講明儒術(shù),涉獵子史,叨舉進(jìn)士。
      蒙圣人抬舉,官做到丞相之職。
      小官既蒙知遇,知無不言。
      言無不用。
      近見西北二邊用兵,財(cái)用匱乏。
      我有一策,要行青苗助役于民間。
      在朝諸官,多言不便,獨(dú)翰林學(xué)士蘇軾,十分與我不合。
      昨日上疏,說我奸邪,蠹政害民。
      我欲報(bào)復(fù),況主上素重其才,難以輕去。
      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jīng)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諾吟詠。
      我已著御史李定等,劾他賦詩訕謗,必致主上震怒,置之死地,亦何難哉。
      計(jì)謀已定,且試看如何。
      (駕上引一行人,云)勤政樓頭夜末央,五更殿陛有輕霜。
      欲教四海隆仁化,側(cè)席從容納諫章。
      某宋帝是也。
      自我祖公公太祖皇帝,陳橋推戴,奄有四海,傳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以至朕躬。
      幸喜天下治平,獨(dú)西北二邊未寧,幾欲用兵,又恐財(cái)用匱乏,饋餉不繼。
      昨日宰相王安石,志欲富國強(qiáng)兵,意與朕合。
      立青苗助役之法,十分有見。
      但百官多喜因循,以為不便。
      翰林學(xué)士蘇軾,尤深詆毀。
      朕欲加罪,憐惜其才。
      近聞?dòng)稚怪r,妄斥朝廷,未知真?zhèn)巍?br>左右,喚御史臺官來,朕問取則。
      (左右云)御史臺官安在?
      圣上宣喚。
      (扮李定上,云)某御史李定是也。
      自出身以來,深蒙時(shí)相王荊公抬舉,見任御史之職。
      近因新法未行,翰林學(xué)士蘇軾與荊公言論不合,令某劾其平日所為詩章有干政化者,具為一疏,劾其謗訕,本已寫定了。
      如今圣上又來宣喚,須索走一遭去。
      (做到科)(拜跪云)陛下宣小臣何用?
      (駕云)近聞學(xué)士蘇軾,托詩毀謗,言官何不論劾?
      (李云)臣已具本,正欲投進(jìn)。
      (遞本科)(駕云)你說一遍朕聽。
      (李跪云)御史李定等言:
      今有翰林學(xué)士蘇軾,章句腐儒,驟登清要。
      志大言浮,離經(jīng)畔道。
      論新法而短毀時(shí)相,托吟詠而謗訕朝廷。
      實(shí)有無君之罪,難逭欺上之誅。
      且如《題古檜》云:
      根到九泉無屈處,世間惟有蟄龍知。
      陛下飛龍?jiān)谔?,軾以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
      陛下發(fā)錢本以業(yè)貧民,軾則曰: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qiáng)半在城中。
      陛下明法以課群吏,軾則曰:
      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shù)。
      陛下興水利,軾則曰:
      造物若知明主意,應(yīng)教斥鹵變桑田。
      陛下議鹽鐵。
      軾則曰: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如此之類尚多,伏望圣明早加顯戮,以息怨謗,伏候指揮。
      (駕怒云)蘇軾小臣訕上,著廷尉司拿問。
      (內(nèi)應(yīng))(下)(張丞相上,云)下官張方平是也。
      舊居丞相之職,告老家居。
      朝廷大事,常蒙主上垂訪。
      近者學(xué)士蘇軾,乃一代才子。
      止因與王安石言論不合,被其門客李定妄引詩篇,劾他謗訕。
      主上震怒,送廷尉治罪,要處之死地。
      我想來:
      人才難得,又使主上有殺近臣之名。
      只索救他一遭去。
      (下)(駕上,云)前日著廷尉司勘問蘇軾,至今不見復(fù)旨。
      朕想來:
      本官清才重名,見重當(dāng)世。
      其諸詩作,不過一時(shí)之興,豈有深意,待問的如何,朕自有區(qū)處。
      (張丞相上,云)來到這朝門前,近巨通報(bào)咱。
      (左右報(bào)云)有張方平等宣。
      (駕云)宣來。
      (張進(jìn)拜,云)臣有短諫,伏取圣裁。
      臣見得學(xué)士蘇軾,忠信為國,不避時(shí)相。
      吟詩遣興,豈在朝廷,況詩尚譎諫。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今言官李定,懷論己之私仇,結(jié)奸邪之黨類,風(fēng)聞妄奏,不協(xié)人心。
      伏望圣明,收回成命,復(fù)本官之職,遂好生之德,臣不敢專擅,惟圣鑒不錯(cuò)。
      (駕云)朕心正欲如此。
      近臣快宣的蘇軾來者。
      (內(nèi)應(yīng)科)(正末上,云)小生姓蘇名軾,字子瞻,四川眉州人也。
      少舉進(jìn)士,官授翰林學(xué)士承旨。
      極蒙主上眷顧,每召對便殿,或至深夜,嘗徹御前金蓮炬送歸,恩渥無比。
      但時(shí)相王安石,誤國害民,創(chuàng)立新法,四海怨望。
      而御史李定,不持生母仇氏服,下官嘗惡其為人。
      下官前日具疏,論王安石之奸。
      不想李定黨比王安石,劾奏下官賦詩毀謗朝廷。
      主上聽信,將下于大理獄。
      要處以死。
      今日圣旨又來宣喚。
      不知為何?
      想俺初登仕版,何等志氣,今日只如此也。
      (唱)【仙呂】【點(diǎn)絳唇】萬頃瀟湘,九天星象,長江浪,吸入詩腸,都變做豪氣三千丈。
      【混江龍】想著那絲綸閣上,常則是紫薇花對紫薇郎。
      步九重春色,拂兩袖天香。
      萬里云煙揮翰墨,一天星斗煥文章。
      翰林風(fēng)月,京洛山川,洞庭煙雨,金谷鶯花,怎能彀一輪皂蓋飛頭上。
      詩吟的神嚎鬼哭,文驚的地老天荒。
      (云)小官若無才學(xué),怎居翰林之職?
      想當(dāng)日夜對內(nèi)殿,寵賜金蓮,際遇非淺也。
      (唱)【油葫蘆】想月滿西樓夜未央,蒙君恩宿建章。
      不比長安三月荔枝香,翠鬟擁出芙蓉帳。
      又不是醉鞭誤入平康巷,笙歌幾處聞,凈鞭三下響。
      沒揣地半張鸞駕從天降,舉首仿佛見君正。
      【天下樂】恰便似一朵紅云捧玉皇,官里呵慌忙,回未央,則恐怕六宮中美人愁夜長。
      下珠簾處處涼,靸金蓮步步響,月明下吹簫引鳳凰。
      (云)來到這朝門外,當(dāng)駕官通報(bào)者。
      (隨駕官報(bào)云)宣的蘇軾來了(駕云)著進(jìn)來。
      (末見科)(駕云)蘇軾,你職居近侍,何故托詩諷怨?
      本當(dāng)處以重罪,張丞相再三申救,朕亦惜爾之才,赦爾死罪,謫黃州團(tuán)練副使,本州安置。
      (末云)謝吾皇不死之恩。
      陛下,臣蒙知遇,欲竭愚忠。
      見王安石一心變亂成法,臣上萬言書諫諍。
      今日反受謫貶,兀的不屈死忠臣義士呵。
      (唱)【那吒令】我立一身紀(jì)綱,守簞瓢陋巷。
      顯一身氣象,步金馬玉堂。
      上一封諫章,入天羅地網(wǎng)。
      錦繡腸,江湖量,都分付水國江鄉(xiāng)。
      【鵲踏枝】萬言策上君王,一騎馬度衡陽。
      索離了三島蓬萊,直走遍九曲滄浪。
      學(xué)不的李太白逍遙在醉鄉(xiāng),參破了韓昌黎夕貶潮陽。
      (駕云)卿既遭御史臺劾論,祖宗之法,朕不敢違。
      卿姑去,不久即詔還也。
      (末云)臣今辭了天顏,這一去擯斥海島,葬江魚之腹,再不能見陛下矣。
      (唱)【寄生草】臣則待居蠻貊,再誰想立廟堂。
      今日有曾參難免投梭誑,今日有周公難免流言講,有仲尼難免狐裘謗。
      本是個(gè)長門獻(xiàn)賦漢相如,怎做的東籬賞菊陶元亮。
      (駕云)卿雖遠(yuǎn)行,與在京何異?
      況四海之內(nèi),皆歸一統(tǒng)。
      卿不必怨朕,亦國法之不得已也。
      (末云)陛下法令嚴(yán)明,臣豈敢怨。
      (唱)【幺篇】臣折么流儋耳,臣折么貶夜郎。
      一個(gè)因書賈誼長沙放,一個(gè)因詩杜甫江邊葬,一個(gè)因文李白波心喪。
      臣覷屈原千載汨羅江,便是禹門三月桃花浪。
      (張丞相云)蘇學(xué)士。
      今主上寬宥,謫官南行。
      你不必引證古人,多言反取罪責(zé)。
      (末云)丞想錯(cuò)矣。
      丈夫生世,忍垢何為?
      丞相,你聽我說。
      (唱)【金盞兒】不荒唐,不顛狂,折末云陽梟首高竿上,也要將碧天風(fēng)月兩平章。
      拚著夢魂游故國,想像赴高堂。
      則今日傷心游海島,攜手上河梁。
      (末云)罷、罷,則今日拜辭了圣駕,別了丞相,只索長行也。
      (唱)【賺煞】則為不入虎狼群,躲離鯨鯢浪,直貶過淘淘大江,不信行人不斷腸。
      赤緊的接天隅煙水茫茫,助凄涼衰草斜陽,休想我筑起高臺望故鄉(xiāng)。
      這里有當(dāng)途虎狼,那里有拍天風(fēng)浪。
      我要過水云鄉(xiāng),則是跳出是非場。
      (下)第二折(馬正卿引童上,開)下官馬正卿是也。
      黃州人氏。
      因王安石柄國,某在朝與他言論不合,致政來家,十分自在。
      近聞學(xué)士蘇子瞻。
      上書發(fā)王安石之奸,反被言官論劾,貶他來黃州安置,有人傳說將次來到。
      今日下著這等大雪,途路難行。
      我想忠臣烈士,多遭奸回之手,況蘇學(xué)士大名,遠(yuǎn)近欽慕。
      我今領(lǐng)著家童,擔(dān)著酒果,迎接蘇學(xué)士。
      勸他飲一杯,稍敵寒威。
      這早晚敢待來也,只索等候咱。
      (末引童子上,云)下官蘇軾,居翰苑數(shù)年,頗為遭際。
      奈王安石虐害百姓,蒙蔽朝廷。
      我上萬言書諫主,反被奸黨論劾。
      貶我湖南。
      行了數(shù)日,將到黃州。
      今日下著這等一天風(fēng)雪,瘦蹇顛仆,小童寒戰(zhàn)怎生奈何,想忠臣義士,好難處世也呵。
      (唱)【正宮】【端正好】道德五千言,禮樂三十卷。
      本待經(jīng)綸就舜日堯天,只因兩角蝸蠻戰(zhàn),貶得我日近長安遠(yuǎn)。
      【幺篇】瑤臺昨夜蛟龍戰(zhàn),玉鱗甲飛滿山川。
      馮夷飲罷瓊林宴,醉把鮫綃剪。
      (云)好大雪也呵。
      (唱)【滾繡球】潑墨云垂四野,鑄銀河插半天。
      把人間番做了廣寒宮殿,有一千頃玉界瓊田。
      這其間騷客遷,朝士貶。
      五云鄉(xiāng)杳然不見,止不過隔蓬萊弱水三千。
      不能彀風(fēng)吹章表隨龍去,可做了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哽咽無言。
      (童云)老爹,下這等大雪,風(fēng)又緊,兀的不凍殺我也。
      老爹連忙走動(dòng)些。
      (末唱)【倘秀才】早是水杳山長路遠(yuǎn),那更雪凍風(fēng)寒云卷。
      (云)你道我行的慢呵,可知可知(唱)我可甚為愛青山懶贈(zèng)鞭!
      呵凍手,從雙肩。
      我只索向前。
      (童云)老爹,人都說你好才學(xué),卻怎生遭貶,到不知老爹與上古賢人君子,那幾個(gè)相似!
      (末云)這小的雖小倒也省事。
      你既問我,你聽我與你說。
      (唱)【滾繡球】我怕不文章似韓退之史,筆如司馬遷。
      英俊如仲宣子建,豪邁如居易宗元。
      風(fēng)騷如杜少陵,疏狂如李謫仙。
      高潔如謝安李愿。
      德行如閔子顏淵。
      為不學(xué)乘桴浮海鴟夷子,生扭做踏雪尋梅孟浩然。
      困煞英賢。
      (童云)風(fēng)寒雪大,我身上衣裳單薄,凍殺我也。
      老爹,你就不冷么!
      (末唱)【叨叨令】寒森森朔風(fēng)失留疏刺串,舞飄飄瑞雪踢良禿欒旋。
      騎著疋慢騰騰瘦蹇必丟不答踐,凍的個(gè)立欽欽穉子滴羞篤速戰(zhàn)。
      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兀的不凍殺人也么哥。
      空教我瘦巖巖老夫迷留沒亂倦。
      (童哭云)這等寒冷,看看走不動(dòng),幾時(shí)到的黃州也。
      (末云)童子休煩惱咱,慢慢捱將去。
      (唱)【倘秀才】脫離了長安市廛,須捱到黃州地面,更狠似夕貶潮陽路八千。
      往常師往圣,友前賢,到如今怎展!
      (童云)老爹在翰林時(shí),聲名滿天下,怎生一旦遠(yuǎn)貶南荒,好苦也。
      (末唱)【滾繡球】我也曾寫珠璣一萬聯(lián),判鶯花三百篇,掃千軍筆端鏖戰(zhàn),但行處天子三宣。
      結(jié)平生詩酒緣,掌中天風(fēng)月權(quán)。
      不是將帝王埋怨,為甚把蘇軾似賈誼南遷。
      如今一牧童子隨驢后,可甚兩行朱衣到馬前。
      四野蕭然。
      (馬正卿云)蘇大人,老夫等了多時(shí)也。
      (末相見科)(馬云)老夫馬正卿,聞知學(xué)士遠(yuǎn)來,在此久等。
      如此大雪,寒氣逼人,請飲一杯,以敵寒威。
      (末云)念蘇軾不才,朝廷斥逐,敢勞遠(yuǎn)迓,多感厚意者。
      (唱)【呆骨朵】見黃童白叟把香醪勸,怕不透徹了酒興詩顛。
      (馬云)老夫久聞大才,敢求佳作見教。
      (末云)大人飲酒則飲酒。
      再休言詩。
      (馬云)詩酒乃吾生分內(nèi)事。
      大人此行,與詩酒何干。
      (末唱)我須不是為酒忘家,見如今因詩受貶。
      酒債是尋常事,詩病是平生愿。
      我為甚遠(yuǎn)流身萬里,因此上怕吟詩百篇。
      (馬云)蘇大人高才重望,正宜居朝佐主,以治太平。
      豈宜放逐!
      (末唱)【五煞】我情愿閑居村落攻經(jīng)典,誰想悶向秦樓列管弦。
      枕碧水千尋,對青山一帶,趁白云萬頃,盡茅屋三間草舍蓬窗,苜蓿盤中,老瓦盆邊,樂于貧賤,燈火對床眠。
      (馬云)大人此行,天下共知虧枉,青天可鑒,不久還朝重用也。
      (末唱)【四煞】從教頭上青天鑒,不愿腰間金印懸。
      受他冷冷清清,多多少少,避是是非非,萬萬千千。
      或向林皋聲里,舴艋舟中,霍索溪邊。
      一壺村酒,白眼望青天。
      (馬云)往常時(shí)紫羅襕白象簡,那等尊貴,今日葛巾野服,似覺快樂也呵。
      (末唱)【三煞】紫袍金帶無心戀,兩笠煙蓑有意穿。
      或向新婦磯頭,鷗鷺鄉(xiāng)中,兒女浦口,鸚鵡洲邊。
      漲一竿春水,帶一抹寒煙,掉一只漁舡。
      黑甜一枕睡,燈火對愁眠。
      (馬云)學(xué)士大人攜家遠(yuǎn)謫,朝中舊僚友,也要常常寄音回去。
      (末,唱)【二煞】佳音不托云間犬,老計(jì)惟憑陽羨田。
      對橘綠橙黃,山高月小,聽南枝驚鵲,衰柳鳴蟬。
      不愁遠(yuǎn)害,不陷危機(jī),不納高軒。
      那里人離鄉(xiāng)賤甚日是歸年!
      (馬云)大人今遠(yuǎn)處炎方,朝廷公道何在!
      后世史官,必有紀(jì)錄。
      (末唱)【煞尾】從教臣子一身貶,留得高名萬古傳。
      但使歌低酒淺。
      臥雨眠煙,席地幕天,一任長安路兒遠(yuǎn)。
      (下)第三折(馬正卿上,開)老夫馬正卿是也。
      自從子瞻學(xué)士貶來黃州,又早許久,我常常差人問候。
      他雖一時(shí)被讒,終無大害。
      況他受知朝廷,必有宣回之日。
      但本州楊太守度量狹隘,不能濟(jì)人。
      又兼是王安石門客,也無周給。
      我且看如何,再作處置。
      (下)(王安石上,開)下官王安石是也,叵耐蘇軾毀我,已令臺官彈劾,貶謫黃州安置,我心還未得遂,如今黃州楊太守,舊是我舉用的,不如寫一書與他,教他不要周濟(jì)他。
      窮鄉(xiāng)下邑,舉眼無親,不死那去。
      我已差人去了,試看如何!
      (下)(凈扮楊太守上,云)無錢只圖名,回家沒結(jié)果。
      我就不去撾,妻子肯饒我。
      某乃楊太守是也。
      自幼讀了幾句兒書,之乎者也,哄得一舉及第。
      也是祖宗積廢,又蒙王安石丞相抬舉,直做到黃州太守之職,此恩未報(bào)。
      近日丞相有書來,說蘇軾學(xué)士恃才欺慢,見今安置黃州,著我處置他。
      我想來。
      蘇軾是一代文人,豈可輕易壞他!
      只是在此窮鄉(xiāng)僻邑,薪水不給,又是嚴(yán)冬臘月,凍餓死了。
      等他來謁見,只是不理他便了。
      今日升衙無事。
      左右看著有人來報(bào)我知道。
      (末引老妻、幼子上,云)某蘇軾是也。
      自來到黃州,舉眼無親,借得兩間破房住著。
      衣不蓋身,食不充口,無一個(gè)人來看顧。
      天那蘇軾一身受苦,也不打緊,連累妻子如此受苦。
      我空有凌云志氣,治世才猷,怎生施展也呵!
      (唱)【越調(diào)】【斗鵪鶉】湖海三年,家鄉(xiāng)萬里。
      志氣如神,形容似鬼。
      瘴氣才收,蠻煙又起。
      空嘆息,人未歸,望不見落葉長安,西風(fēng)渭水。
      (云)自從離了京都,到得這里,經(jīng)了多少凄涼也呵。
      (唱)【紫花兒序)見于些鷗行鷺聚,經(jīng)了些鶴怨猿啼,盼了些鳳舞龍飛。
      往常間胸藏星斗,氣吐虹霓,依舊中原一布衣。
      揮劍長嘆,只被金谷石崇,傲殺陋巷顏回。
      (云)我一會(huì)家想起來,在杭州作官時(shí),行動(dòng)前簇后擁,日逐游樂,甚是受用,到今日如一場大夢也。
      (唱)【小桃紅】想西湖風(fēng)月繞蘇堤,尚覺王孫貴,銀燭高燒照珠翠。
      如今百事成非,江山不管春憔悴。
      想金勒馬嘶,玉樓人醉,依舊畫橋西。
      (云)前日如此快樂,今日這般生受,想造物好無定也。
      (唱)【天凈沙】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籬,吃的是粗羹淡飯黃齏,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一身襤褸,便休題,臥重裀列鼎而食。
      (俫云)這早晚還沒得早飯吃,兀的不餓殺我也。
      (末云)渾家,孩兒害饑哩,甑中還有米也沒有!
      (旦云)從昨日沒了米了。
      (末云)既沒了米,我出去對付些錢米來。
      (旦云)你平生志氣昂昂,不肯屈于人,來到這里,舉眼無親,你那里對付去,你說錯(cuò)了也。
      (末唱)【鬼三臺】怕不待閑爭氣,赤緊的難存濟(jì)。
      我則索折腰為米,更怕甚心急馬行遲!
      你只是婆娘家見識。
      陶元亮見此不見彼,公孫弘救寬不救急。
      便做他志若元龍,赤緊的才過子美。
      【紫花兒序】本待昂昂而已,特地遠(yuǎn)遠(yuǎn)而來,怎教快快而回!
      世無君子,你家有賢妻,休提。
      拚著個(gè)撥盡寒爐一夜灰,但得些糲食粗衣,免得冬暖號寒,年稔啼饑。
      (云)我去再謁楊太守,求些用度去。
      (旦俫下)(末云)黃州楊太守,他也是讀書人,我?guī)妆槿ブ]他,他只推故不放參,不知主何意思!
      我欲不去,出于無奈妻子忍不過饑寒,只索再求謁一番。
      行了多時(shí),早到府衙門首。
      立著一個(gè)祗候,不免向前央一央。
      呀!
      祗侯哥哥,拜揖。
      (祗候云)是那里來的!
      (末云)大哥,你替我稟一聲,說前翰林蘇學(xué)士來見。
      (祗候進(jìn)報(bào)云)稟老爹,門外有蘇翰林拜見。
      (凈云)請進(jìn),請進(jìn)。
      (做見科)(末云)楊大人拜揖。
      念蘇軾不才,遠(yuǎn)謫此郡,窮途無倚,大人何不青目一二?
      (凈云)我道是誰?
      原來是安置副使蘇軾。
      你毀謗朝廷,免死足矣,如何又來干謁公衙?
      我一廉如水,有甚么與你?
      把門人也不察好歹來報(bào),妨我公事。
      左右,打這廝二十板。
      (左右上打祗侯了)(祗候趕末下)(凈下)(末云)是我的不是了也。
      (唱)【金蕉葉】恨唾手功名未遂,被袞袞兒曹見欺。
      似這等十謁朱門九閉,又不是一鶚西風(fēng)萬里。
      (祗候云)為你打了我一頓,你還纏甚么?
      快走快走。
      (末唱)【圣藥王】你教我快疾回,莫疑遲,可甚踏花歸去馬如飛。
      沒道理,不做美。
      我滿舡空載月明歸,猶自說兵機(jī)。
      (云)哥哥,再與我說一聲。
      (祗候云)你好不曉事,為你打了我,又敢稟哩?
      你快走、走、走!
      走的遲,我一頓好打。
      (末唱)【鬼三臺】他把賢門閉,英雄棄,莫那孟嘗君是你?
      暢好人面逐高低。
      今日羞歸去。
      呵,思量可知,可知那經(jīng)天緯地孔仲尼,遇著輕賢重色柳盜跖。
      不爭富貴驕人,小人喻利。
      (云)這公人道把門閉了,我想這一場好羞也。
      家中妻子,卻怎了也?
      (唱)【紫花兒序】仰望死圣人賢思相,量起怪友狂朋,凄涼殺稚子山妻。
      胸中有物,肚里無食,堪悲,虎病山前被犬欺。
      我覷楊太守這廝,好管仲之器,覷我為糞土之墻,你卻是疥癬之疾。
      (云)罷、罷,我這等人,豈是終身窮困,有一日天子寬恩,必然再召用也。
      (唱)【綿搭絮】憑著我文如游夏,有一日君勝唐堯,宣的我依舊抽毫侍禁闈。
      似禹門平地一聲雷,把蟄龍重振起。
      (云)我若再得還朝呵。
      (唱)【幺篇】對盤龍飛風(fēng)椅,賦裁冰剪霧詩。
      虎遁狼馳,魚躍鳶飛。
      那一日強(qiáng)如今日。
      沛作云霓,宴罷瑤池,出入向?qū)m闈,拜舞向丹墀,那其間強(qiáng)似你。
      【尾聲】無端四海蒼生輩,都不識男兒未濟(jì)。
      我止望周人之急緊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下)楔子(駕上,云)自從將學(xué)土蘇軾安置黃州,不覺又過數(shù)年。
      當(dāng)初誤聽李定等論劾,是朕一時(shí)沒主張。
      如今在朝官員沒一個(gè)如他的學(xué)問。
      似此高才之士,豈可終身斥朕逐,已令使臣領(lǐng)敕,宣召他回京,這一來必重用也。
      (下)(末上,云)下官蘇軾,自從遭貶到這里,不知受了多多少少苦楚,時(shí)時(shí)虧馬正卿周濟(jì)。
      誰想主上垂念舊臣,來宣喚回朝。
      行李收拾已定,刻日起身。
      左右,門首看著有甚么人來?
      (左右云)理會(huì)得。
      (馬正卿、楊太守領(lǐng)村人妓樂上,云)老夫馬正卿是也。
      聞得朝廷再宣蘇學(xué)士回朝,正要送他一送。
      不想楊太守來邀,說數(shù)年不曾看顧,不好相見,今同我送一送。
      行了一會(huì),不覺早到蘇學(xué)士寓舍。
      左右通報(bào)咱(左右云)報(bào)的老爹得知,有馬正卿、楊太守來了。
      (末云)道有請。
      (相見科)(馬云)聞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持具一酌奉餞。
      (末云)不敢不敢。
      (凈云)下官才力短淺,數(shù)年以來,多有欠恭之罪。
      又奉臺閣風(fēng)旨,因此相見遠(yuǎn)闊。
      大人海涵恕罪恕罪。
      (做遞酒科)(末云)蘇軾今日得再入朝,如死而復(fù)生。
      太守大人怎想有今日也呵!
      (唱)【賞花時(shí)】再宣入瑞靄飄飄鳷鵲樓,卻離了芳草凄凄鸚鵡洲。
      我去咱依舊乘肥馬衣輕裘,休罪波文章太守,我早則不風(fēng)雪貶黃州(眾并下)第四折(駕上,云)前日使人宣喚學(xué)士蘇軾,許久不見到。
      今日退朝,在便殿閑坐。
      當(dāng)駕官,朝門外看者,蘇軾敢待來也。
      (天使上,云)某天朝使臣是也。
      蒙圣人命,差往黃州,宣取蘇軾學(xué)士回朝。
      到得那里,聞知蘇學(xué)士多虧馬正卿看顧,是他恩人,只是被楊太守窘辱,他是仇人。
      我今一并帶來,在朝外等宣,理當(dāng)復(fù)旨。
      (做見科,云)陛下。
      臣宣蘇軾到來。
      (駕云)教他過來。
      (正末披秉上,云)下官蘇軾,自被讒譖。
      遠(yuǎn)貶遐荒,誰想得復(fù)見天日。
      我想升沉榮辱,好無定呵。
      (唱)【雙調(diào)】【新水令】一身流落楚江濱,少年心等閑灰盡。
      愛君非愛己,憂道不憂貧。
      富貴浮云,真堪笑又堪恨。
      【駐馬聽】造化通神,鏡里功名夢駐身。
      無常忽近,一分流水二分塵。
      名流蝸角幾時(shí)分,塵隨馬足何年盡。
      白發(fā)鬢邊新,如其用我從先進(jìn)。
      (云)來到朝外,只索進(jìn)見駕則。
      (拜科)(駕云)卿離朕數(shù)年,遠(yuǎn)居南服,頗覺辛苦,可也想朕來不會(huì)!
      你試說一遍則。
      (末云)陛下聽臣細(xì)拆苦楚。
      (唱)【落梅花】陛下既從頭問,微臣怎敢隱?
      這數(shù)年間一言難盡。
      臣也會(huì)望煙波渺然思至尊,恨天涯有家難奔。
      (駕云)卿在黃州,有甚親識。
      用度如何!
      卿細(xì)說來。
      (末唱)【水仙子】臣也曾遠(yuǎn)無親戚近無鄰,臣也曾釜有蛛絲甑有塵。
      臣則為歸家懶睹妻兒問,到如今布袍上有淚痕。
      (駕云)聞知卿幾遍被州官窘辱,卿是達(dá)者,如何苦苦干求于人。
      (末云)陛下臣非得已,實(shí)出于無奈也。
      (唱)臣放著急煎妻罵兒嗔,便做到達(dá)人知命,君子務(wù)本,也則索十謁朱門。
      (駕云)卿才思淵源,詩作高古。
      前人詩窮而后工,卿詩作必勝于前。
      試賦一二篇朕聽。
      (末云)臣不敢承旨也。
      (唱)【甜水令】折末樂府離騷,長篇短韻,陛下待重與細(xì)論文,免陛下丁寧。
      非臣不遜,其實(shí)難效殷勤。
      (駕云)卿不肯對朕賦詩,卿在黃州,豈無吟詠!
      (末唱)【折桂令】怕不待閑吟些白雪陽春,本是個(gè)詠月嘲風(fēng),翻做了罔上欺君。
      (駕云)朕當(dāng)初一時(shí)之誤,卿對此鶯花景物,正好陶情寫興也。
      (末唱)陛下教吟徹鶯花,這番敢走遍乾坤。
      (駕云)想當(dāng)日卿夜對便殿,詔賜金蓮,宮嬪簇拜,卿也曾賦〔滿庭芳詞〕。
      今日對朕再做一篇,有何不可。
      (末唱)見如今御史臺威風(fēng)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zhì)彬彬,則一句嚇殺微臣。
      則為這采女嬪妃,送了俺騷客詩人。
      (駕云)卿在黃州,誰是恩人?
      誰是仇人?
      卿說來朕聽。
      (末云)臣在黃州,多虧致仕馬正卿周給,實(shí)被楊太守窘辱。
      (駕云)如今他二人在于何處。
      (末云)已蒙天使將帶入朝,見在朝外等宣。
      (駕云)宣過來。
      (楊馬見駕拜舞科)(楊云)非臣辱蘇軾,他是放臣逐客,口舌害物。
      臣遵國法,豈敢容他?
      (駕云)馬正卿為國重賢,扶持公道,有恩于蘇軾,封京兆府尹,走馬到任者。
      (馬謝恩了)(駕云)楊太守懷奸結(jié)黨,妒賢戕善,削去官啊,本家為民者。
      (末云)楊太守雖與臣不合,如今世情皆如此。
      炎涼趨避,亦時(shí)勢之自然,陛下察之。
      (唱)【川撥棹】這世里欠田文,都是些吃敲的石季倫。
      屋也似金銀,山也似珠珍。
      有一千個(gè)為富不仁,傲貧人諂富人。
      (云)陛下,他見臣貧窮,所以不看顧。
      (唱)【七弟兄】清濁不分,仁義不存。
      只理會(huì)得自推尊,饑寒壯士無人問。
      似昌黎重作《送窮文》,魯褒再作《錢神論》。
      【梅花酒】這廝每世不聞,倚主欺賓,仗富欺貧,倚勢欺人。
      富而驕貧而諂,貧無義富無恩。
      富無恩,豈是人?
      豈是人?
      類飛禽。
      類飛禽,頗曾論。
      頗曾論,處人倫。
      處人倫,傲饑貧。
      傲饑貧,莫生嗔。
      莫生嗔,閉賢門。
      閉賢門,使牛人。
      【收江南】使牛人怎做孟嘗君?
      似仲尼不遇嘆麒麟。
      對清風(fēng)明月兩閑人,折末受窘,也強(qiáng)如騎馬傍人門。
      (駕云)今日事定,蘇軾仍復(fù)學(xué)士,翰林供職者。
      (末拜云)感謝圣恩。
      但臣曠久,不能供職,不愿為官也。
      (唱)【雁兒落】臣寧可閑居原憲貧,不受夢筆江淹悶。
      樂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婁婁一枕陳摶困。
      【得勝令】則愿做白發(fā)老參軍,怎消得天子重儒臣。
      那里顯騷客騷人俊,到不如農(nóng)夫婦蠢。
      繞流水孤村,聽罷漁樵論,閉草戶柴門,做一個(gè)清閑自在人。
      題目王安石執(zhí)拗行新法李御史舉劾報(bào)私仇正名楊太守奸邪攻逐客蘇子瞻風(fēng)雪貶黃州

    • 憶吳興·憶泛苕華溪上船
      張翥張翥〔元代〕
      憶泛苕華溪上船,故人為我重留連。
      半山塔寺藏云樹,繞郭樓臺住水天。
      白榜載歌明月里,青簾沽酒畫橋邊。
      計(jì)籌山下先塋在,欲往澆松定幾年。
    • 嚴(yán)子陵·羊裘隱跡喚難回
      李俊民李俊民〔元代〕
      羊裘隱跡喚難回,曾犯當(dāng)年帝座來。
      京洛江湖各天性,釣魚臺不羨云臺。
    • 西江月寄京師道友
      尹志平〔元代〕
      只為功虧行闕,故教不免東西。
      自從別后二年期。
      路轉(zhuǎn)風(fēng)塵萬里。
      詞寄燕山道眾,聽予至囑休疑。
      外緣雖斡內(nèi)忘機(jī)。
      免卻前頭懊悔。
    • 大雨水漲·客路由來但喜晴
      方回方回〔元代〕
      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深何況更舟行。
      孤篷酒醒三更雨,滴碎愁腸是此聲。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524b43ac99524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