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明代]陳子龍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
    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
    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
    當日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
    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
    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
    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jié)。

    念奴嬌·春雪詠蘭譯文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里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我問老天這究竟是為什么,已經(jīng)是陽春三月, 龍山一帶卻還千里飛雪?凌里而來送我玉佩的您不見了,還說什么龍宮仙闕。南方宮殿已經(jīng)如煙銷云散,連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也顯得寒冷。料想那里的花全都給折斷,只有我還在這深山中顧影自憐,“不如歸去”的啼聲讓人悲痛欲絕。

    當日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jié)。回想當年九畹種蘭花的情形,那么多的花含著清徹的露珠,是您親手為我們分開花葉。我曾經(jīng)投入您多情的懷抱,氣味相投我們同心相結(jié)。您卻走了,玉殞香銷,連美麗的身影也消失在濃霧之中,白白里留下送給我的金跳脫。我在洛水之濱,尋找著再度降臨的美好時節(jié)。

    念奴嬌·春雪詠蘭注解

    1
    蕊珠:道教經(jīng)典中所說的仙宮。
    2
    嫣然:美好的樣子。
    3
    鴂:杜鵑。
    4
    九畹:“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薰之百畝?!焙笠浴熬蓬怠睘樘m花的典實。
    5
    金跳脫:一種婦女戴的首飾。
    6
    洛濱江上:指洛水與江水之濱,照應前洛神、江妃。

    念奴嬌·春雪詠蘭賞析

    明季愛國志士陳子龍(1608-1647年)字臥子,晚年自號大樽,是著名的詩人與詞人。其詩作以慷慨淋漓、沉雄豪邁傳世?!吧n勁之色與節(jié)義相符”(沈雄《古今詞話》)。其詞作成就更大,曾被譚獻譽為明代“第一”(《復堂日記》);但詞的風格卻“風流婉麗”(《古今詞話》)、“綿邈凄惻”??? (《明詞綜》引王士禎語),以陰柔之美擅場,同其詩陽剛之風迥異其趣。這是由陳子龍的詞學觀所決定的。陳子龍承繼了北宋“詞別是一家”(李清照《詞論》)的觀點,在《三子詩余序》等詞論中推崇“婉約”說,即傳統(tǒng)的“詞體以婉約為正”(徐釚《詞苑叢談》)的主張。不過陳子龍的“婉約”說并非單純復古,繼承中亦有變革,具備了新內(nèi)容,有時代特點。概言之,陳子龍的“婉約”說主張詞應以流暢的韻律,婉麗自然的語言,構(gòu)思婉媚的意境,含蓄委婉地抒發(fā)真情實感,寄托風騷之旨即愛國之思、復國之志?!巴窦s”說指導了創(chuàng)作實踐,因此陳子龍有詩莊詞媚之別。現(xiàn)試舉其名篇《念奴嬌·春雪詠蘭》為例證。詞云:

    問天何事,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

    當日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重惜佳節(jié)。

    這是一首詠物詞。沈起龍認為上乘的詠物詞,“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nèi),斯寄托遙深”(《論詞隨筆》)。此詞足以當之。陳子龍“婉約”說認為填詞首先應考慮“用意”,要有“深刻之思”(王介人詩余序》)。所謂“意”即“風騷之旨,皆本言情”或曰“寫哀而宣志”(《三子詩余序》)。寫于明亡之后的《念奴嬌·春雪詠蘭》正是旨通“風騷”,構(gòu)思深刻,立意高遠之作。它名為“春雪詠蘭”,實際上寄寓了作者亡國之痛、故國之思與復國之志,抒發(fā)了深厚的民族感情。顧璟芳曾評此詞曰:“此大樽之香草美人懷也?!保ā蛾愔以H犯剑?可見,其詞旨繼承了屈原《離騷》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陳子龍“婉約”說重要的美學思想是強調(diào)詞境“貴含蓄不盡”(《王介人詩余序》),感情表現(xiàn)要委婉,所謂“幽以婉也”(《幽蘭草詞序》)?!赌钆珛伞ご貉┰佁m》言抗清復國之志,就并不如岳飛《滿江紅》那樣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而是采用楚辭美人香草的比興、象征手法,極其“纏綿猗娜”(《三子詩余序》)之致。全詞上片構(gòu)思了春雪蘭殘、美人不見的意境,象征時局的險惡,飽含亡國的悲憤;下片借描寫昔日美人與蘭草之情懷寄托故國之思,并表示了振奮民族精神,爭取抗清復國勝利的愿望。

    上片分四個層次:

    一、“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屈原曾寫《天問》,“呵而問之,以泄憤懣”(王逸)。子龍之“問天何意”,同樣是抒發(fā)“憤懣”之情?!暗酱荷睢痹撌菛|風化雨,鶯飛草長,雜花生樹的時節(jié),但天意反常,竟是“千里龍山飛雪”,使江南籠罩在酷寒凍云之中?!褒埳健奔闯o《大招》“北有寒山,連龍逴之”之“逴龍”,王逸注:“逴龍,山書也。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逴龍?!边@里它是滿清貴族的象征。作者以北來“飛雪”之肆虐比喻政治氣候的乖戾,實指清兵南侵,使“春深”的明朝驟臨寒冬之災。這一層極寫政治形勢的險惡,抒發(fā)了憤懣之情。

    二、“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边@里寫“美人”之消逝?!敖馀濉庇脛⑾颉读邢蓚鳌分械涔剩航鲇戊督h之湄,逢鄭交浦。鄭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薄焓纸馀迮c交浦?!傲璨ā庇貌苤病堵迳褓x》典,指“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洛神?!叭瞬灰姟奔粗缸髡咝娜罩械慕?、洛神一樣的美人在“千里龍山飛雪”的淫威下一時銷聲斂跡。這里的美人如同《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中的“美人”,“蓋托詞而寄意於君也”(朱熹)。在封建社會,國君代表國家,子龍筆下的美人指明朝君國,側(cè)重于國?!叭瞬灰姟奔粗该鳒缤鲆?。“蕊珠宮”系傳說中神仙所居處,這里稱“漫說蕊珠宮闕”,意味著京師陷落,也不必說起。這層通過凄婉的境界抒發(fā)了作者因朱明王朝覆滅而生的悲痛之情。

    三、“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苯?jīng)過前兩層鋪墊,這里正式“詠蘭”——零落之蘭?!俺睢?、“湘潭”皆為蘭草滋長之地,但今日卻呈現(xiàn)出“煙微月冷”的蕭索凄冷的氛圍。蘭草被摧殘殆盡,已無蘭“五六月盛”(《本草》)的繁茂景象。王逸曾指明《離騷》寫“善鳥香草,以配忠貞”??? (《離騷經(jīng)序》)。陳子龍詞中的“蘭”也是忠貞愛國的志士的象征,并寄托著作者復國的理想。寫蘭之零落是暗示仁人志士復國理想實現(xiàn)之艱難。

    四、“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詞意至此一轉(zhuǎn)折:蘭草并未滅絕,深山幽谷中仍有它嫣然笑容。這意味著志士們的忠貞與理想并未被放棄,口吻中不無自豪之意。但作者心緒復雜,面對嚴酷的現(xiàn)實,他不能不“愁”,擔心幽谷之蘭也將零落,理想要破滅。《離騷》云:“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薄谤Y鴂”是蘭草不芳的先兆。鴂即杜鵑。詞意至此又稍轉(zhuǎn)折,抒寫感情可謂委婉曲折。

    總的來看,上片色調(diào)比較冷、比較低;但作者的憤懣、悲痛、擔心與對君國的忠貞等復雜感情寫得真實而深刻,委婉而曲折,與上片相比,下片卻是暖色、高調(diào),可分三層次:

    一、“當日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jié)?!彪U惡的現(xiàn)實使作者不能不去重溫舊夢,借以激發(fā)繼續(xù)斗爭的信心與力量。這一層次回憶昔日美人與蘭草血肉相連的關(guān)系,充滿了作者深情的故國之思及對未來的憧憬。詞由“當日”二字轉(zhuǎn)入回想。“九畹光風”,是先寫蘭草之總貌,如同全景鏡頭:“九畹”即《離騷》“滋蘭之九畹”之意,每畹等于十二畝。此極寫蘭草之豐茂;“光風”突出蘭草於麗日和風中流光溢采之神?!皵?shù)莖清露”則寫蘭草的具體形象,如同特寫鏡頭:蘭草莖葉上清露如珠,晶瑩嫵媚。這是比喻仁人志士當年忠貞的美德?!袄w手分花葉”,由蘭草轉(zhuǎn)向關(guān)心、培植蘭草的美人,是的,志士們忠貞的美德是君國所培育,因此也得到君國的寵信。蘭草曾在“多情”的美人懷抱里,結(jié)下芳香的“同心之言”,《易·系辭上》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音xiu,味道)如蘭?!边@“同心之言”就是仁人志士對君國的忠腸義膽。作者對此滿懷贊譽之情。它也正是今后“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立場與態(tài)度。

    二、“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贝藢懽髡邚呐f夢中醒來,面向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美人尚在,但已與蘭草分離?!坝裢笙沅N”即蘭草之香已不復存在于美人的玉腕衣袖?!霸器哽F掩”,形容美人渴念蘭草之憔悴情態(tài)?!翱召浗鹛摗庇谩墩嬲a》典故:晉時女仙綠粵華曾降臨羊權(quán)家,贈權(quán)金玉跳脫各一?!疤摗奔词骤C,當為美人與蘭草“同心千結(jié)”的信物。因為蘭草“料都攀折”,油然而生“空贈”之憾,突出了君國對仁人志士抗清愛國理想的迫切渴望之心。

    三、“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jié)?!痹~人最后這一筆把詞境推向了新的思想高度:既然蘭草與美人早有“同心千結(jié)”之誓,而蘭草也還尚有“嫣然幽谷”者在,那么就不必悲觀、頹喪。作者也深信:“洛濱江上”的美人會回來重振精神,在美好的時節(jié)找到芳香忠貞的蘭草,重新開創(chuàng)未來。作者此時掃盡上片低冷的色調(diào),使全詞境界呈現(xiàn)出朝暾般的亮色來,給人以鼓舞和希望。

    通過上面簡析,我們對陳子龍“婉約”說含蓄委婉的要求當有一定感性的認識了。“含蓄者,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保ㄉ蚱瘕垺墩撛~隨筆》)詞人深刻的思想感情皆無一語道破,而是寄托于“春雪詠蘭”的婉媚詞境與具體的飛雪、美人、蘭草等形象之中,讓讀者自己去細細體會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從中享受到不盡的美感和豐富的詩意。

    陳子龍“婉約”說對語言風格的要求是?? “文詞婉麗”(《宋子九秋詞稿序》),所謂“婉麗”是“既有鮮妍之姿,而不藉粉澤”(《王介人詩余序》)。它有別于鏤金錯采的秾艷,更不同于粗豪直率的木質(zhì)?!赌钆珛伞ご貉┰佁m》的語言堪稱“婉麗”二字,突出的句子如“楚殿煙微,湘潭月冷”、“九畹光風,數(shù)莖清露,纖手分花葉”、“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等皆婉而不靡,麗而不俗,既有文采,又自然清新,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詞旨。

    詞是音樂性甚強的體裁,婉約派都十分重視音律。此詞也嚴守詞律,其“流暢之調(diào)”有“圓潤明密,言如貫珠”(《王介人詩余序》)的音樂美,可見子龍之功力。

    最后要指出的是,陳子龍“婉約”說是針對明季詞壇意格卑靡、感情虛偽、側(cè)艷俚俗等弊端而發(fā)的,因此具有補偏救弊的積極作用。但是也無庸諱言,陳子龍片面標舉“婉約”之旨而排斥豪放之風,是有其局限性的。陳子龍詞作的成就畢競難以企及同是抒寫愛國之情的辛稼軒豪放詞。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陳子龍
    陳子龍[明代]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lián)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jié);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更多

    陳子龍的詩(共23首詩)
    • 《遼事雜詩》
      盧龍雄塞倚天開,十載三逢敵騎來。
      磧里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臺。
      陵園白露年年滿,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誰是出群才!
      查看譯文
    • 《秋日雜感》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
      查看譯文
    •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
      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
      查看譯文
    •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歸復相訪,贈之以詩》
      仙才寂寞兩悠悠,文苑荒涼盡古丘。
      漢體昔年稱北地,楚風今日滿南州。
      可成雅樂張瑤海?
      且剩微辭戲玉樓。
      頗厭人間枯槁句,裁云剪月畫三秋。
      查看譯文
    • 《謁金門五月雨》
      鶯啼處,搖蕩一天疏雨。
      極目平蕪人盡去,斷紅明碧樹。
      費得爐煙無數(shù),只有輕寒難度。
      忽見西樓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查看譯文
    • 江閣·寂寂重扉掩
      〔明代〕
      寂寂重扉掩,悠悠倦客情。
      江深當五月,閣迥接層城。
      細雨鶯聲潤,微風水氣清。
      科頭坐長日,詎羨世間名。
    • 避雨五巉山
      高叔嗣高叔嗣〔明代〕
      鳴雨斷還續(xù),連山下復高。
      疏慵元自慣,登頓為誰勞。
      問館投身促,防崖著足牢。
      客程憐若此,終念反林皋。
    • 洛陽陌·馬上相逢處
      姚綬姚綬〔明代〕
      馬上相逢處,春風在洛陽。
      陌頭楊柳色,一一斷人腸。
    • 秣陵館夜對張山人
      〔明代〕
      秋風山館夕,一榻近燈前。
      共話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樹,磷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飯牛人未眠。
    • 雪夜招文永嘉宗儒飲承宗儒和詩再答
      劉英劉英〔明代〕
      同云漠漠護深齋,興到從教漏點催。
      寒色照人知霰集,疏花有喜傍燈開。
      平生漫說詩千首,一飲還能酒百杯。
      明日雪晴山滿目,更開溪閣待君來。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2ed443ac992ed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