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這首詩詠贊貧士袁安與阮公,表彰清尚廉潔、安貧守道的節(jié)操。
(2)袁安,字邵公,后漢汝南妝陽(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北)人。家甚貧?!度昴舷荣t傳》載,時袁安客居洛陽,值大雪,“洛陽令自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邈然:本義是遙遠貌,這里形容安詳?shù)那閼B(tài)。干:求取。
(3)阮公:其人其事未詳。按 詩句 意,阮公本為官,當有人向他行賄時,他當天就辭去了官職。
(4)芻藁(chúgāo除槁):喂牲口的干草。藁同“槁”,谷類植物的莖稈。溫:指取暖。窮人無被眠,睡在干草上取暖,故曰“有常溫”。莒(jū舉):植物名。古代齊人稱芋為莒(見《說文·艸部》)。飡:同“餐”。
(5)所懼非饑寒:意謂所懼在改變節(jié)操。
(6)貧富常交戰(zhàn):安貧與求富兩種思想在內(nèi)心產(chǎn)生斗爭?!?韓非 子》:“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出見富貴,二者交戰(zhàn)于胸,故臞(qú渠,瘦);今見先王之義戰(zhàn)勝,故肥也?!钡绖伲旱懒x取勝,指安貧樂道之義。戚顏:憂愁的臉色。
(7)至德:最高尚的品德。冠邦閭:名冠家鄉(xiāng)。邦,國。閭: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指鄉(xiāng)里。這一句評袁安。情節(jié):清風亮節(jié)。映:照,輝映。西關(guān):地名,當指阮公故里。
[譯文]
袁安貧困阻積雪,不去乞求心地安。
阮公見人來賄賂,當日棄官歸家園。
干草當床可取暖,采芋足以充早餐。
豈不實在太辛苦?憂慮變節(jié)非饑寒。
貧富二心常交戰(zhàn),道義得勝帶笑顏。
袁安德行成楷模,阮公廉潔映西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