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魏晉]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
    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移居·春秋多佳日譯文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jīng)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誦新詩篇。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經(jīng)過門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飲共歡。

    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要干農(nóng)活便各自歸去,閑暇時則又互相思念。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談談笑笑永不厭煩。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這種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拋棄它實在無道理可言。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jīng)營,躬耕的生活永不會將我欺騙。

    移居·春秋多佳日注解

    1
    斟:盛酒于勺。
    2
    酌:盛酒于觴。倒酒而飲,勸人飲酒的意思。這兩句是說鄰人間互相招呼飲酒。
    3
    農(nóng)務:農(nóng)活兒。
    4
    輒:就。
    5
    相思:互相懷念。
    6
    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談心。
    7
    厭:滿足。
    8
    此理:指與鄰里過從暢談歡飲之樂。義蘊。豈。豈不美。
    9
    茲:這些,指上句“此理”。
    10
    紀:經(jīng)營。這兩句語意一轉(zhuǎn),認為與友人談心固然好,但應當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獲。

    移居·春秋多佳日賞析

    前人評陶,統(tǒng)歸于平淡,又謂“凡作清淡古詩,須有沉至之語,樸實之理,以為文骨,乃可不朽”(施補華《峴傭說詩》)。陶淵明生于玄言詩盛行百年之久的東晉時代,“理過其辭,淡乎寡味”乃詩壇風尚,故以理為骨,臻于平淡皆不為難,其可貴處倒在淡而不枯,質(zhì)而實綺,能在真率曠達的情意中化入淵深樸茂的哲理,從田園耕鑿的憂勤里討出人生天然的樂趣。讀陶詩《移居二首》其二,即可知此意。

    全詩以自在之筆寫自得之樂,將日常生活中鄰里過從的瑣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暗承第一首結(jié)尾“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而來,篇斷意連,接得巧妙自然。此處以“春秋”二字發(fā)端,概括全篇,說明詩中所敘并非“發(fā)真趣于偶爾”(謝榛《四溟詩話》),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樂趣。每遇風和日麗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賦詩,一快胸襟,歷來為文人引為風雅勝事。對陶淵明來說,在柴?;馂闹螅逻w南村,有此登臨勝地,更覺欣慰自得。登高不僅是在春秋佳日,還必須是在農(nóng)務暇日,春種秋獲,正是大忙季節(jié),忙里偷閑,登高賦詩,個中趣味決非整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領略,何況還有同村的“素心人”可與共賞新詩。所以士大夫常有的雅興,在此詩中便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這兩句用意頗深卻如不經(jīng)意道出,雖無一字刻劃景物,而風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賞,詩人之神情超曠,也如在眼前。

    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賦詩之樂以外,更有與鄰人過從招飲之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與前事并不連屬,但若作斟酒品詩理解,四句之間又似可承接。過門輒呼,無須士大夫之間拜會邀請的虛禮,態(tài)度村野,更覺來往的隨便。大呼小叫,毫不顧忌言談舉止的風度,語氣粗樸,反見情意的真率?!跋嗪簟敝饪赡苁侵膏徣擞芯?,特意過門招飲詩人;也可能是詩人有酒招飲鄰人,或鄰人時來串門,恰遇詩人有酒便一起斟酌,共賞新詩。杜甫說:“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客至》)“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笓]過無禮,未覺村野丑?!保ā对馓锔改囡嫛罚┲T般境界,在陶詩這兩句中皆可體味,所以愈覺含蓄不盡。

    當然,人們也不是終日飲酒游樂,平時各自忙于農(nóng)務,有閑時聚在一起才覺得興味無窮:“農(nóng)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輒披衣,言笑無厭時?!庇芯票慊ハ嗾酗?,有事則各自歸去,在這個小小的南村,人與人的關(guān)系非常實在,非常真誠?!案髯詺w”本來指農(nóng)忙時各自在家耕作,但又與上句飲酒之事字面相連,句意相屬,給人以酒后散去、自忙農(nóng)務的印象。這就像前四句一樣,利用句子之間若有若無的連貫,從時間的先后承續(xù)以及詩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兩方面,輕巧自如地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瑣事融成了整體。這句既頂住上句招飲之事,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忙時歸去,閑時相思,相思復又聚首,似與過門相呼意義重復,造成一個回環(huán),“相思則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見的頂針格,強調(diào)了這一重復,使筆意由于音節(jié)的復沓而更加流暢自如。這種往復不已的章法在漢詩中較常見,如《蘇武詩》、《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等,多因重疊回環(huán)、曲盡其情而具有一唱三嘆的韻味。陶淵明不用章法的復疊,而僅憑意思的回環(huán)形成往復不已的情韻,正是其取法漢人而又富有獨創(chuàng)之處。何況此處還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詩意的深化。過門招飲,僅見其情意的真率,閑時相思,才見其友情的深摯。披衣而起,可見即使已經(jīng)睡下,也無礙于隨時相招,相見之后,談笑起來沒完沒了,又使詩意更進一層。如果說過門輒呼是從地鄰關(guān)系表明詩人與村人的來往無須受虛禮的限制,那么披衣而起、言笑無厭則表明他們的相聚在時間上也不受俗態(tài)的拘束。所以,將詩人與鄰人之間純樸的情誼寫到極至,也就將摒絕虛偽和矯飾的自然之樂傾瀉無余。此際詩情已達高潮,再引出“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的感嘆,便極其自然了。這兩句扣住移居的題目,寫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對上文所述過從之樂的總結(jié)。不言“此樂”,而說“此理”,是因為樂中有理,由任情適意的樂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從表面上看,這種快然自足的樂趣所體現(xiàn)的自然之理與東晉一般貴族士大夫的玄學自然觀沒有什么兩樣。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說:“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彼坪跻部梢杂脕斫忉屘諟Y明《移居二首》其二中的真趣所在。但同是“人之相與”、“欣于所遇”之樂,其實質(zhì)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式大不相同。東晉士族自恃閥閱高貴,社會地位優(yōu)越,每日服食養(yǎng)生,清談玄理,宴集聚會所相與之人,都是貴族世家,一時名流;游山玩水所暫得之樂,亦不過是無所事事,自命風雅;他們所寄托的玄理,雖似高深莫測,其實只是空虛放浪的寄生哲學而已。陶淵明的自然觀雖然仍以玄學為外殼,但他的自然之趣是脫離虛偽污濁的塵網(wǎng),將田園當作返樸歸真的樂土;他所相與之人是淳樸勤勞的農(nóng)夫和志趣相投的鄰里;他所寄托的玄理,樸實明快,是他在親自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諦。所以,此詩末二句“忽跟農(nóng)務,以衣食當勤力耕收住,蓋第耽相樂,本易務荒,樂何能久,以此自警,意始周匝無弊,而用筆則矯變異?!保◤堄窆取豆旁娰p析》)。結(jié)尾點明自然之樂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這是陶淵明自然觀的核心?!叭松鷼w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詩人認為人生只有以生產(chǎn)勞動、自營衣食為根本,才能欣賞恬靜的自然風光,享受純真的人間情誼,并從中領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這種主張力耕的“自然有為論”與東晉士族好逸惡勞的“自然無為論”是針鋒相對的,它是陶淵明用小生產(chǎn)者樸素唯物的世界觀批判改造士族玄學的產(chǎn)物。此詩以樂發(fā)端,以勤收尾,中間又穿插以農(nóng)務,雖是以寫樂為主,而終以勘為根本,章法與詩意相得益彰,但見筆力矯變而不見運斧之跡。全篇羅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以任情適意的自然之樂貫串一氣,言情切事,若離若合,起落無跡,斷續(xù)無端,文氣暢達自如而用意宛轉(zhuǎn)深厚,所以看似平淡散緩而實極天然渾成。

    由此可見,作詩以理為骨固佳,其尤貴者當善于在情中化理。晉宋之交,玄風大熾,一般詩人都能談理。山水詩中的談玄說理成份多為后人所訾議,而產(chǎn)生于同時的陶淵明田園詩中亦有不少談理之作,卻博得了盛譽。原因就在剛剛脫離玄言詩的山水詩多以自然證理,理贅于辭;而陶詩則能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筆墨之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這種從容自然的境界,為后人樹立了很高的藝術(shù)標準。

    作者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魏晉]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

    陶淵明的詩(共304首詩)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運當攀龍。
      撫劍風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啟土開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查看譯文
    • 《贈羊長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賢圣留馀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guān)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先邁,負疴不獲俱。
      路若經(jīng)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采?
      深谷久應無。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jié)心曲,人乖運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查看譯文
    • 《停云其一》
      靄靄停云,時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查看譯文
    • 《乞食》
      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查看譯文
    • 《雜詩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jié)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查看譯文
    • 答趙景猷
      曹攄〔魏晉〕
      季秋惟末。
      孟冬之初。
      大火頹流。
      日月其除。
      嗟我懷人。
      離羣索居。
      山谷乖錯。
      飛沉異涂。
      與爾同代。
      光景永殊。
      愛而不見。
      掻首踟躕。
      出門仿佯。
      陟彼城隅。
      俯察綠水。
      仰瞻天衢。
      雍雍和鴈。
      偏偏游鳧。
      感物興懷。
      憤思郁紆。
    •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四
      劉楨劉楨〔魏晉〕
      涼風吹沙礫。
      霜氣何皚皚。
      明月照緹幕。
      華燈散炎輝。
      賦詩連篇章。
      極夜不知歸。
      君侯多壯思。
      文雅縱橫飛。
      小臣信頑鹵。
      僶俛安能追。
    • 真吟詩·乘飆溯九天
      楊羲楊羲〔魏晉〕
      乘飆溯九天,息駕三秀嶺。
      有待徘徊盼,無待故當凈。
      滄浪奚足勞,孰若越玄井。
    • 長歌行·逝矣經(jīng)天日
      陸機陸機〔魏晉〕
      逝矣經(jīng)天日。
      悲哉帶地川。
      寸陰無停晷。
      尺波豈徒旋。
      年往迅勁矢。
      時來亮急弦。
      遠期鮮克及。
      盈數(shù)固希全。
      容華夙夜零。
      體澤坐自捐。
      茲物茍難停。
      吾壽安得延。
      俛仰逝將過。
      倐忽幾何間。
      慷慨亦焉訴。
      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
      竹帛無所宣。
      迨及歲未暮。
      長歌乘我閑。
    • 臨江仙贈仲經(jīng)女子楚楚
      元好問元好問〔魏晉〕
      阿楚新來都六歲,掌中一捻嬌春。
      詩中有筆畫難真。
      芝香云作朵,魚細錦為鱗。
      舊說張門多靜女,更和靈照情親。
      外家姓龐氏夸談體遣孔兄*。
      異時看小妹,林下謝夫人。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91e0f43ac991e0f/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