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百度百科
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譯文
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注解
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背景
這首《春暮》寫于曹豳閑居鄉(xiāng)里的時候所創(chuàng)作。此詩出自《千家詩》,《千家詩》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千家詩為四卷本,共有詩人122家,226首詩。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無名氏2家。都是律詩和絕句。
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賞析
這首絕句寫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謝,樹陰綠濃,鶯啼聲漸漸消歇,春草池塘的蛙聲開始熱鬧起來。詩人選擇的幾個物象,花落、綠陰、鶯老、蛙鳴,無一不是暮春典型景況,通過這些,組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的暮春全景。 寫暮春的詩詞,總是由惜春而充滿著愁怨,尤其是對落花,沒有不帶有傷感的,黃鶯是一種季節(jié)性很強的鳥,它到了春暮,叫聲便遂漸稀少,詩人往往借鶯啼停息前的鳴聲,感嘆春天的逝去曹豳這首詩,卻一改悲凄情調(diào),把暮春景色寫得分外地開朗。詩人對逝去的春光不存在傷感,而對將來的初夏,充滿喜悅。于是,詩說對落花不去過問,對鶯聲的消失也不放在心上,因為繁花有綠陰來代替,鶯啼有蛙鳴來代替。這四種景象,在暮春是同時存在的,詩人不是把它們簡單地并列,而是兩兩對映,在情感上側(cè)重于對后者的鑒賞,著重對后者的描繪。所以花落、鶯老,詩對這類衰退的現(xiàn)象只是一筆帶過,而說綠陰冉冉,似乎是一支畫筆,把整個世界涂抹得蒼翠欲滴;春草池塘,處處蛙鳴,詩人獨立凝聽,格外賞心。詩把這些新生的、充滿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聲有色,使暮春別有一番情趣,詩人的心情便和盤托出,情趣橫溢。 詩人把這些新生的、充滿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聲有色,使暮春別有一番情趣,詩人的心情便和盤托出,情趣橫溢。把自己的感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各有長處。宋詩的理趣,也正是從這兩種藝術(shù)手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作者簡介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8f55243ac98f55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