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元代]高道寬

    fǎnshāfǎnběn
    dānyòngpēngjiān。
    kūngōngyàocǎiguīqián。。
    hēichìlóngxiāngjiàn。
    tàifǒutiáo調(diào),
    zhōngyōngsānhuányuán。。
    língguāngshètòujiǔzhòngtiān。。
    jìngchǔdāng當(dāng)fēngyuèxiàn現(xiàn)。。

    作者簡介

    高道寬
    高道寬[元代]

    (1195—1277)元應(yīng)州懷仁人,字裕之。全真道士。憲宗二年授京兆道錄。世祖中統(tǒng)二年遷提點(diǎn)陜西興元道教兼領(lǐng)重陽萬壽宮事。 更多

    高道寬的詩(共40首詩)
    • 《掛金索·萬萬余車》
      萬萬余車,白面一和。
      調(diào)餅圓成,彷似天來大。
      混沌蒸熟,恰好則一個。
      順手拈來,看是誰嚼破。
      查看譯文
    • 《逍遙令·君問道》
      君問道,只要谷神通。
      但把乾坤為鼎器,兩般消息妙無窮。
      湛湛越澄清。
      瑤池客,方外運(yùn)玄功。
      放下萬緣都不掛,明珠在掌好參同。
      撞透海云鍾。
      查看譯文
    • 《望蓬萊·真消息》
      真消息,明月照天涯。
      玉兔彩蟾十五夜,金烏飛去吐紅霞。
      一點(diǎn)道人茶。
      清霄外,靜隱紫丹砂。
      偃月爐中烹玉蕊,硃砂鼎內(nèi)結(jié)金花。
      贈與道人家。
      查看譯文
    • 《西江月·混沌屯蒙如卵》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
      浩然太素抱鴻蒙。
      一氣循環(huán)凝重。
      內(nèi)隱真水真火,氤氳盤結(jié)如冰。
      中心元始造玄功。
      三氣齊分太定。
      查看譯文
    • 《逍遙令·真大道》
      真大道,脫體做神仙。
      兩個一般無二樣,功成行滿玉皇宣。
      鶴駕赴朝元。
      浮空去,萬法總無言。
      我本獨(dú)超三界外,玄元不二妙真全。
      寰海度人船。
      查看譯文
    • 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
      佚名〔元代〕

      第一折(凈扮董卓領(lǐng)外扮李儒、李肅、卒子上,詩云)擁兵入衛(wèi)立奇功,文武群臣避下風(fēng)。
      九錫恩深猶未厭,私心不老漢朝中。
      某姓董名卓,字仲穎,乃隴西臨洮人也。
      自幼為將,頗有邊功。
      比因十常侍作亂,何進(jìn)薦某入朝,遂至官封大師之職。
      如今又加九錫:
      一車馬,二衣服,三樂器,四朱戶,五納陛,六虎賁,七斧鉞,八弓矢,九矩鬯。
      出稱警,入稱蹕。
      頒曰詔,降曰制,言曰宣,語曰敕。
      某每入朝,但將這腰間的寶劍微露霜刃,嚇的文武百官,人人失色。
      且莫說我手下許多謀臣戰(zhàn)將,則這個叫做李儒,這個叫做李肅,也都勇過賁育,智賽孫吳。
      名馬數(shù)千群,雄兵十萬隊。
      以此橫行京兆,威震長安。
      覷奪漢家天下,直如反掌耳。
      止有王允那廝,多有詭計,一心常對著我,我也常常防備他。
      但是他行住坐臥,我就著人跟隨著,看他動靜,早來通報。
      今日俺在太師府閑坐,有人來說,那廝出了朝門,不回私宅,徑往太尉楊彪家去了。
      則怕他兩個商量出甚么計較來,俺不免親身直至楊彪家,覷破那廝,走一遭去。
      (詩云)從來此賊多奸計,教咱如何不防備。
      雖則人無害虎心,爭奈虎有傷人意。
      (下)(外扮楊彪領(lǐng)祗從上,云)老夫姓楊名彪,字文先,弘農(nóng)華陰人氏,現(xiàn)為殿中太尉之職。
      方今漢朝獻(xiàn)帝在位,被那董卓專權(quán),擅作威福,生殺由己。
      文武百官,皆凜凜不敢正目而視。
      因此圣人懷憂,無可奈何。
      便好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若不與主上分憂,豈為臣子之道?
      老夫欲待乘其機(jī)會,剿滅奸雄。
      爭奈他家奴呂布,英勇過人,一時難以下手。
      老夫想來,則除是司徒王允,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我如今約他來商議。
      早間著人請去了,不見到來。
      左右,門首覷著,若王司徒來時,報復(fù)俺知道。
      (祗從云)理會的。
      (正末扮王允上,云)老夫姓王名允,字子師,太原祁人也。
      自舉孝廉以來,謝圣恩可憐,加為大司徒之職。
      爭奈董卓弄權(quán),將危漢室,群臣畏懼,莫敢誰何。
      今有太尉楊彪,令人來請,不知為著甚事,須索走一遭去。
      慚愧老夫年邁無能,虛叨爵祿也呵。
      (唱)【仙呂】【點(diǎn)絳唇】俺可也虛度春秋,強(qiáng)捱昏晝。
      空生受,肥馬輕裘,為甚事?lián)荨?br>【混江龍】則為這漢家宇宙,好著俺兩條眉鎖廟廊愁。
      恰便似花開值雨,怎的個葉落歸秋。
      俺只問鴛鷺班中怎容的諸盜賊,麒麟閣上是畫的甚公侯。
      做官時都?xì)獠埃⒐μ幵缤饲忧痈示雍蟆?br>若得他一人定國,也不枉萬代名留。
      (云)可早來到門首也。
      令人報復(fù)去。
      (祗從做報科)(楊彪云)道有請。
      (祗從云)請進(jìn)。
      (做見科,正末云)太尉請老夫來,有何事商議?
      (楊彪云)請司徒來,別無甚事,想楚漢爭雄,創(chuàng)立江山,四百余載,流傳至俺主獻(xiàn)帝,艱難極矣。
      今有董卓專權(quán),欺壓群臣,無計可奈。
      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不知怎生出個妙策,共立大功,司徒意下如何?
      (正末唱)【油葫蘆】想當(dāng)日楚漢興兵爭戰(zhàn)秋。
      君與臣猶未剖,他也曾中分天下指鴻溝。
      (楊彪云)既然中分天下,怎獨(dú)是我漢朝成其工業(yè),流傳四百余年,這都誰人之力也?
      (正末唱)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拿云手。
      那一個能戰(zhàn)敵,那一個善計謀。
      他把千年基業(yè)扶持就,端的是分破帝王憂。
      (楊彪云)如今董卓專權(quán),威振中外。
      想起當(dāng)日各處諸侯,勒兵百萬,在于虎牢關(guān)下,不曾得他一根折箭。
      似此強(qiáng)橫,如何剿除也。
      (正末唱)【天下樂】我則怕煩惱皆因強(qiáng)出頭,想十八路諸也波侯,題起來滿面羞。
      (楊彪云)若不是劉關(guān)張三人破呂布一陣,天下諸侯可不羞死也。
      (正末唱)想當(dāng)日虎牢關(guān)一時難措手,到如今文官每盡拜降,武將每皆遁走,慣的那廝呵千自在百自由。
      (楊彪云)今日小官奉圣人的命,請司徒來商議,怎生出個計較,擒拿董卓。
      (正末云)太尉,噤聲。
      那賊臣董卓權(quán)重勢大,非可容易剿滅。
      況他耳目布滿朝端,我等計議,倘或漏泄,豈不反取其禍?
      (楊彪云)雖然如此,奈吾等世為漢臣,誓不與這賊并立。
      但有可圖,拚以身命殉之,他非所懼也。
      (董卓領(lǐng)卒子沖上,云)某乃董卓是也。
      我今日直至楊彪家中,覷破這老賊去。
      令人報復(fù)去,道有董太師在于門首。
      (祗從做報科)報的老爺?shù)弥?,有董太師來了也?br>(楊彪做驚科,云)果如司徒所料,董太師來了也。
      吾等便當(dāng)出迎。
      (同山迎,董卓見科。
      云)哦,王司徒也在此。
      你兩個這里商議些甚么哩?
      (楊彪云)小官與王司徒偶因朝罷相過,敘些閑話而已,并不曾商議甚的。
      (董卓云)王允,你兩個見我到門,似有驚駭之色,莫非要害我么?
      (正末云)俺等軀命皆在太師掌握,豈敢有此?
      (唱)【后庭花】沒阿只你個董太師掌大權(quán),(董卓做笑科,云)我這權(quán)元也不小。
      (正末唱)呂溫侯為帥首。
      俺可也同商議,待擇個好日頭。
      (董卓云)元來你們要擇個好日頭,敢是商量請我吃酒么?
      (正末云)非也,待請?zhí)珟熢绲谴笪欢?br>(董卓笑云)只怕孤家到不得這地位。
      (正末唱)見說的話相投,(董卓云)若果有此日呵,你等但說的,我便依卿所奏也。
      (正末唱)便道是依卿所奏,(做背科,唱)只怕你這狠心腸無了休。
      (董卓云)楊太尉,俺問你,從古以來,也有將平天冠讓人戴的么?
      (楊彪云)古語有云:
      有道伐無道,湯放桀,武王殺紂是也。
      無德讓有德,堯禪舜,舜禪禹是也。
      (董卓云)王司徒,這等看來,今日之事,亦可知矣。
      (正末唱)【那吒令】打一個虞舜帝,他承唐祚溫恭自守。
      有一個秦始早.他并周家強(qiáng)梁不久。
      有一個新臣君,他篡漢室狂乖出丑。
      (董卓云)孤家為這一事,用了多少機(jī)謀,一時不得成就,以此心中好生著惱。
      (正末唱)你如今怕甚么計不成,怕甚么謀難就?
      便待要一勇性亂舉戈矛。
      (董卓云)孤家看來,朝里朝外,唯我獨(dú)尊。
      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的,俺就著他立生災(zāi)禍,身家難保,九族不留。
      (正末云)王允夜觀乾象,漢家氣數(shù)已盡,太師功德巍巍,當(dāng)代漢而有天下也,只在這早晚了。
      (唱)【鵲踏枝】你可也強(qiáng)承頭,大睜眸,豈不見天象璇璣,氣運(yùn)周流。
      (董卓做笑科,云)既然天象如此,只怕孤家沒這福分。
      (正末云)元來太師不知,近日銀臺門內(nèi)筑一高臺,此非為禪授而何?
      (唱)早筑下高臺禪授,休忘了俺兩個王允、楊彪。
      (董卓云)孤家要圖大事,這文武重臣,順我者為恩,逆我者為仇。
      豈不切切的謹(jǐn)記于心也?
      (正末唱)【寄生草】這本是服德非關(guān)力,你休便將恩認(rèn)做仇。
      則愿你仗龍泉掃蕩風(fēng)塵垢,按龍韜補(bǔ)盡乾坤漏,坐龍庭穩(wěn)占江山秀。
      (董卓云)此事只宜疾,不宜遲也。
      (正末唱)則愿你順人和有麝自然香,休得要逆天心無禍誰能勾?
      (董卓云)這事全仗你眾公卿扶持一扶持,孤家自有重報。
      (楊彪云)請?zhí)珟煼判摹?br>略寬三五日,選得吉辰,眾公卿便來奉迎也。
      (董卓云)太尉、司徒,孤家入朝以來,手握重兵,數(shù)百余萬;
      勇猛之將,如呂布者非止一人。
      生殺廢置,但憑孤口。
      要奪漢家天下,如探囊取物,亦有何難?
      既是銀臺門已有筑臺授禪之意,俺如今且回府去,整備平天冠,等侯便了。
      雖然如此,恐防日久變生,只是早幾日的好。
      (詩云)觀乾象漢已天亡,況孤家久握朝綱。
      也終防別生事故,休遲緩自取其殃。
      (下)(楊彪云)這匹夫好無禮也,一心要侵奪漢家天下。
      司徒,計將奈何?
      (正末唱)【金盞兒】我本是一重愁,翻做了兩重愁,方信道是非只為多開口。
      (楊彪云)司徒怎生定計擒拿此賊,方可保安漢室江山。
      (正末唱)待教我神機(jī)妙策苦搜求,怎做的姜子牙能伐紂,張子房會興劉?
      (楊彪云)小官覷司徒也不弱于先賢,只要先算計了呂布一人,那董卓便易擒矣。
      (正末唱)你待要剿除了董太師,甚法兒所算了呂溫侯?
      (楊彪云)此事全仗司徒用計。
      (正末做沉吟科,云)太尉,你且放心,容小官思忖來。
      (唱)【賺煞】攬這場強(qiáng)熬煎,自尋些閑僝僽,少不的三五夜蒼顏皓首。
      (楊彪云)人年不滿百,常懷于歲憂。
      司徒,我和你這煩惱何時是了也?
      (正末唱)那些個百歲常懷千歲憂,搜尋遍四大神州。
      運(yùn)機(jī)籌,這功績難收,可惜萬里江山一旦休。
      (楊彪云)適在老賊之前,約下三五日間,便有分曉。
      司徒,須要早圖,休得誤事。
      (正末唱)眼見的烏飛兔走,爭奈這龍爭虎斗,將一個悶弓兒拽扎在我心頭。
      (下)(楊彪云)王允此一去,必然用計擒拿董卓,保安漢室天下。
      老夫悄悄的自去回圣人話便了。
      (詩云)漢室江山誓共扶,肯容賊子有狂圖?
      計就月中擒玉兔,謀成日里捉金烏。
      (下)第二折(董卓、李儒、李肅、卒子上,詩云)文武朝臣不見過,銀臺門事竟如何?
      只為龍床難得坐,一夜心焦白發(fā)多。
      某乃董卓是也。
      頗奈王允等眾官好生無禮,他每說早晚選定吉日,便來迎俺,登其大位。
      我看黃歷上盡有好日子,怎么還不見來相請?
      令人門首覷者,若王允等眾官來時,報復(fù)我知道。
      (卒子云)理會的。
      (外扮太白星官抱布上,云)世俗的人,跟貧道出家去來,我著你個個成仙,人人了道。
      這里也無人,貧道乃上界太白星是也。
      生居金地,出在庚方。
      鑒人間善惡無差,辨世上榮枯有準(zhǔn)。
      因朝天帝回來,觀見下方董卓弄權(quán),要謀漢家天下。
      上蒼致怒,眾神不喜,故差貧道點(diǎn)化此人,看他省的也不省的。
      這是董卓門首。
      (做三笑科,云)董太師,你好個大志氣也。
      (做三哭科,云)董太師,你這早晚死也。
      (卒子做報科,云)報太師爺,門首有個風(fēng)魔的先生,望著府門大笑三聲,大哭三聲,打著他不去。
      特來報知。
      (董卓云)有這等事!
      待我親自出去試看咱。
      (做見科)(太白云)呵、呵、呵,董卓,你這早晚死也。
      (董卓云)這個正是風(fēng)僧狂道。
      令人,與我拿住者!
      (做拿不住科)(董卓云)我自己拿這廝去。
      (做擲布科下)(董卓云)哎喲,打殺我也。
      他怎生不見了?
      且看打我的是甚么物件。
      (做取看科,云)元來是一匹布。
      兩頭兩個口字,中間里有兩行字,寫著道:
      千里草青青,卜曰十長生。
      李儒,你知道么?
      (李儒云)太師,李儒仔細(xì)參詳,不解此意。
      則除是蔡邕學(xué)士,他可懂的。
      (董卓云)吾兒言者當(dāng)也。
      李肅,與我喚將蔡邕來者。
      (李肅云)蔡學(xué)士安在?
      (外扮蔡邕上,云)小官姓蔡名邕,字伯喈,祖居陳留郡人氏,官拜學(xué)士之職。
      有太師相請,不知為著甚事,須索見去。
      (做報見科,蔡邕云)太師呼喚小官,有何見諭?
      (董卓云)蔡學(xué)士,我正在府中閑坐,有一個風(fēng)魔的先生,望著府門哭三聲,笑三聲。
      我出去看他,被他拿一物件當(dāng)頭打?qū)⑦^來。
      正要著人拿他,早化一道金光不見了。
      如今他這物件現(xiàn)在于此。
      我不解其意,喚學(xué)士來試看咱。
      (蔡邕云)既如此,請借一看。
      (做看科,云)哦,是一匹布,可長一丈,上面有兩行字:
      千里草青青,卜曰十長生。
      (做背科,云)這老賊當(dāng)來必死在呂布之手,則除是這般。
      (回云)太師,據(jù)蔡邕看來,布上有兩行字:
      千里草青青,卜曰十長生。
      千字下面著個里字,千字上面著個草頭,可不是個董字?
      卜字下面著個曰字,曰字下面著個十字,可不是個卓字?
      這是包藏著太師的尊諱。
      這是一匹布,兩頭兩個口字,上下疊起,可不是個呂字?
      這是包藏著呂布二字。
      布可長一丈,是報太師有十全之喜,皆憑呂布英雄。
      此乃天意,亦人力也。
      (董卓做笑科,云)學(xué)士言者當(dāng)也。
      我若成其大事,這左丞相位兒就是你坐。
      (蔡邕云)則怕太師忘了。
      (董卓云)說的是,常言道:
      貴人多忘事。
      就將此布你收的去,我若成其大事,拿將這布來,這左丞相就是你的了也。
      (蔡邕云)多謝太師,小官告退。
      出的這門來,我蔡邕本為父母之故,不得已投托董卓門下。
      如今拿這布悄悄的到王司徒府中,與他商量,走一遭去。
      (下)(董卓云)蔡邕去了么?
      兀的不歡喜殺老夫也!
      (詩云)憑著俺呂布孩兒,成大事今日今時。
      方信道人有善愿,果然是天必從之。
      (同眾下)(正末上,云)老夫王允是也。
      昨日楊太尉口傳密詔,著老夫定計擒拿董卓。
      老夫想來他權(quán)勢重大,況兼呂布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
      展轉(zhuǎn)尋思,并無一計,怎生是好?
      天色晚了也,不免掩上宅門。
      再思想波。
      (蔡邕上,云)這是司徒門首。
      我試喚門咱。
      (做喚門科)(正末出看科,云)喚門的是誰?
      (蔡邕云)是小官蔡邕。
      (做見科,正末云)學(xué)士為何至此?
      (蔡邕云)丞相,小官無事也不來。
      那董太師在私宅中閑坐,忽有一個乞化先生,望著他府門大笑三聲,大哭三聲。
      太師大怒,著人拿他,被他將一物件望著太師打來,化一道金光不見了。
      這就是打的那物件,司徒請看。
      (正末做接看科,云)原來是一匹布,布上有兩行字:
      千里草青青,卜曰十長生。
      那草字著個千字里字,卜字著個曰字十字,可不是董卓二字?
      (蔡邕云)解的是。
      (正末做再看科,云)布上兩頭一個口字,分明是藏著呂布二字。
      但這布不長九尺,又不長一丈一尺,主何意思?
      這個卻解不過來。
      (蔡邕云)有甚難解處?
      這布足足一丈,單主著董卓數(shù)足,早晚死也,若死必在呂布之手。
      (正末云)學(xué)士差矣,那呂布是董卓的養(yǎng)子,他如何肯殺董卓?
      (蔡邕云)董卓比丁建陽如何?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萬人之上,調(diào)和鼎鼐,燮理陰陽,但能使呂布生心,董卓不足圖矣。
      小官不才,愿獻(xiàn)一策,名曰連環(huán)計。
      天色已晚,小官告回。
      (下)(正末云)學(xué)士去了也。
      他說便說的好,只是這連環(huán)計將何下手?
      丟下一樁悶公事在俺心上,兀的不傒幸殺人也呵。
      (唱)【南呂】【一枝花】急切里稱不的王允心,酬不了吾皇愿,擒不到董太師,立不起漢山川。
      則著我算后思前,將百計搜尋遍,奈一時難布展,憂的我神思竭默默無言,愁的我魂膽喪兢兢打戰(zhàn)。
      (云)似這等憂愁,著俺何時是了也。
      (唱)【梁州第七】憂的是防禍亂似防天之墜,愁的是傍奸雄似傍虎而眠。
      赤緊的翻騰世事云千變。
      霎時間朱顏易改,皓首相纏。
      忄敝懆的我渾如癡掙,直似風(fēng)顛。
      恰便似悶弓兒在心下熬煎,快刀兒腹內(nèi)盤旋。
      空著我王司徒實丕丕忠孝雙持,怎當(dāng)他董太師惡狠狠威權(quán)獨(dú)擅,更和那呂溫侯氣昂昂智勇兼全。
      幾番,告天,奈天天相隔人寰遠(yuǎn),偏不肯行方便。
      可憐我一點(diǎn)丹心鐵石堅,落的徒然。
      (云)心中困倦,且到后花園消散一回咱。
      這是牡丹亭子上,家僮,取琴過來者。
      (家僮上,遞琴科,云)琴在此。
      (正末做嘆科,云)哀哉,漢室將傾,非人力可挽。
      不免對月彈琴,作歌一首。
      (做撫琴科)(歌曰)吁嗟炎漢兮末運(yùn)否,奸臣弄權(quán)兮干戈起。
      呂布驍勇兮為爪牙,虎牢一戰(zhàn)兮眾皆靡。
      天子遷都兮入長安,如鳥離巢兮魚失水。
      三百余年兮基業(yè)傾,二十四帝兮今已矣。
      老夫慷慨兮懷國仇,恨不拔劍兮梟其頭。
      爭奈年華兮值衰暮,況復(fù)朝臣兮無可謀。
      空承密詔兮在衣帶,竟乏奇計兮能分憂。
      日夜躊躇兮心欲碎,臨風(fēng)浩嘆兮淚橫流。
      (旦兒扮貂蟬領(lǐng)梅香上,云)妾身貂蟬是也。
      自從與呂布失散,不想流落于此,幸遇司徒老爺看待如親女一般。
      只是這樁心事,難以剖露。
      如今月明人靜,不免領(lǐng)著梅香,后花園中燒香走一遭去。
      (梅香云)姐姐,你行動些。
      (正末做見,避科,唱)【隔尾】我則道忒楞楞宿鳥在花陰串,原來是嬌滴滴佳人將竹徑穿,把玉露蒼苔任蹅踐。
      (梅香云)姐姐,在這芍藥闌邊放下香桌兒好么?
      (正末唱)俺掩在湖山石這邊,他行到芍藥闌那邊,(旦兒做氣喘科)(正末唱)我見他手纖纖搭扶著丁香樹兒喘。
      (旦兒云)梅香,將香來者。
      (梅香云)姐姐,請上香咱。
      (旦兒云)池畔分開并蒂蓮,可堪間阻又經(jīng)年。
      鶼鶼比翼難成就,一炷清香禱告天。
      妾身貂蟬,本呂布之妻,自從臨洮府與夫主失散,妾身流落司徒府中,幸得老爺將我如親女相待。
      爭奈夫主呂布,不知下落。
      我如今在后花園中燒一炷夜香,對天禱告,愿俺夫妻每早早的完聚咱。
      柳影花陰月半空,獸爐香裊散清風(fēng)。
      心間多少傷情事,盡在深深兩拜中。
      (梅香云)我替姐姐再燒一炷香。
      天那,俺曾聽的有人說來,道是人中呂布,女中貂蟬。
      不枉了一對兒好夫妻。
      若能得早早成雙,可也拖帶梅香咱。
      (正末唱)【四塊玉】我則道他瘦懨懨苦病纏,卻元來悄促促耽閨怨,方信道色膽從來大似天。
      (旦兒做泣科)(正末唱)則見他淚痕兒界破殘妝面。
      我可甚治家如治國,他也不能守禮似守身,都做的顧后不顧前。
      (云)貂蟬,你在這里做甚么?
      敢如此大膽也。
      (梅香云)決撒了,老爺都聽見了也。
      (旦兒云)你孩兒在此不曾說甚么,則為身子不快,特來燒香。
      (正末云)噤聲。
      (唱)【罵玉郎】還待要花言巧語將咱騙,你恰才個焚香拜旨青天,深深頂禮親發(fā)愿。
      似這等心又虔、意又堅,可則是保你身無倦?
      (旦兒云)你孩兒并無別愿,見此好天良夜,一心則是拜月焚香,不曾敢說些甚么。
      (正末唱)【感皇恩】呀,你說甚么再遞絲鞭,重整良緣,是誰人打散了你這錦紋鴦,分開了雙飛燕,斫斷了并頭蓮?
      害的你一生恨惹,則為這兩下情牽。
      (旦兒云)你孩兒并無此言。
      (正末云)你還賴哩。
      (唱)我則問你遭間阻,經(jīng)離別,是何年?
      (旦兒云)你孩兒則為身子不快,因此拜月焚香,委實的并無別意。
      (正末唱)【采花歌】則你這腹中冤、口中言,聲聲道天公怎不把人憐。
      (梅香云)俺姐姐并不曾說甚么。
      我若說謊,就變一個哈叭狗兒。
      (正末云)唗。
      (唱)你道是呂布人中多俊雅,貂蟬世上最妖妍。
      (旦兒云)你孩兒端的不曾說甚么來。
      (正末云)貂蟬,我聽的你說則愿夫妻每早早團(tuán)圓。
      那一個是你丈夫?
      從實的說來,若一字不實,我打死你這小賤人,決無干罷。
      (貂蟬跪,云)望老爺停嗔息怒,暫罷虎狼之威,聽您孩兒慢慢的說來。
      您孩兒不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
      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
      因此喚做貂蟬。
      靈帝將您孩兒賜與丁建陽,當(dāng)日呂布為丁建陽養(yǎng)子,丁建陽卻將您孩兒配與呂布為妻。
      后來黃巾賊作亂,俺夫妻二人陣上失散,不知呂布去向。
      您孩兒幸得落在老爺府中,如親女一般看待,真?zhèn)€重生再養(yǎng)之恩,無能圖報。
      昨日與奶奶在看街樓上,見一行步從擺著頭踏過來,那赤兔馬上可正是呂布。
      您孩兒因此上燒香禱告,要得夫婦團(tuán)圓,不期被老爺聽見,罪當(dāng)萬死。
      (正末云)貂蟬,此言是實么?
      (旦兒云)老爺,您孩兒并不敢說謊。
      (正末云)嗨,蔡學(xué)士,你好能也。
      兀的不是連環(huán)計,卻在這妮子身上?
      (唱)【絮蝦蟆】這的是天意隨人轉(zhuǎn),也顯得我忠心為國專。
      背地里自欣然,何須別尋空便,何須更圖機(jī)變。
      不索共他陣面,不索和他交戰(zhàn)。
      我這條妙計久遠(yuǎn),我這條妙計長便。
      蒼生要解倒懸,社稷從此保全。
      賊臣董卓弄權(quán),端的勢焰薰天。
      若有半點(diǎn)風(fēng)聲漏傳,可不滅盡滿門良賤。
      憂的咱,憂的咱意攘情顛,心似油煎,誰承望俺家里,搜尋出這美女嬋娟。
      到來日開筵,向脂粉叢中倒暗暗的藏著征戰(zhàn)。
      這計謀,怎脫免?
      (帶云)貂嬋。
      (唱)我著你夫妻美滿,永遠(yuǎn)團(tuán)圓。
      (云)孩兒,你若肯依著您父親一樁事呵,我便著你夫妻每團(tuán)圓也。
      (旦兒云)老爺休道是一樁事,就是十樁事,您孩兒也依的。
      但不知是那一樁事?
      (正末云)我想春秋時節(jié),有個鱄諸之妻,力贊夫土,助成大功。
      到我朝有個王陵之母,伏劍而死,遣其子事漢,無生二心。
      后來俱名登史冊,人人傳頌。
      你如今肯替父親出此一計,使我得陰圖董卓,重整朝綱,便當(dāng)著你夫妻們永遠(yuǎn)團(tuán)圓。
      兒也,你休顧那胖董卓一時春點(diǎn)污,博一個救帝主萬代姓名香。
      (旦兒云)父親,我隨你,要孩兒怎的?
      (正末云)既然這等,孩兒,你且歸后堂中去。
      (旦兒云)理會的。
      欲教青史留遺跡,敢惜紅顏別事人。
      (下)(正末云)季旅那里?
      (凈扮季旅上,云)自家不是別人,是這王司徒堂候官季旅的便是。
      老爺呼喚,不知有甚事,須索見來。
      (做見科,云)老爺呼喚季旅,那廂使用?
      (正末云)季旅,你與我一面分付掌酒宴的安排筵席伺侯,一面到太師府傍溫侯的私宅,請呂布來者。
      (季旅云)理會的。
      (下)(正末云)季旅去了。
      我料呂布必然來赴席也。
      若來時,我自有個主意。
      正是不施萬丈深潭計,怎得鰲魚上釣鉤?
      (下)(沖末扮呂布領(lǐng)卒子上,詩云)人又英雄馬又驍,太師親賜赤麟袍。
      世人問我名和姓,曾見橫行出虎牢。
      某姓呂名布,字奉先。
      在于虎牢關(guān)上,殺退十八路諸侯,威振天下,官封溫侯之職。
      見佐董大師門下,名為養(yǎng)子,寵冠群臣。
      除了征戰(zhàn)之外,無過是吃酒耍子。
      今日營中無事,且看甚么人來請我。
      (季旅上,云)自家季旅,奉著司徒的言語,請呂溫侯走一遭去。
      可早來到私宅門首。
      門上的報復(fù)去,說有王司徒差官季旅要見。
      (卒子做報科)(呂布云)著他過來。
      (卒子云)差官進(jìn)。
      (季旅做見科)(呂布云)季旅,你此來有甚事?
      (季旅云)奉司徒之命,道近日邊報頗稀,特治小筵,屈溫侯爺一敘。
      (呂布笑云)我道這老匹夫強(qiáng)不過。
      你先去,我便來也。
      (季旅云)我季旅就回話去,只望溫侯爺早些命駕。
      (下)(呂布云)季旅去了也。
      左右,收拾鞍馬,就到王允府中赴宴走一遭去來。
      (下)(正末引季旅、祗侯上,云)老夫王允,早間著季旅請呂布去,他說就來。
      令人,門外覷者,若溫侯來時,快報知道。
      (季旅云)理會的。
      (呂布引卒子上,云)這是王司徒府門首了。
      左右,接了馬者。
      (季旅做報科)(正末忙接科,云)早知溫侯來到,只合遠(yuǎn)接,接待不及,勿令見罪。
      (呂布云)你是朝中老臣,怎生行這等禮?
      忒謙遜了,只怕不當(dāng)么。
      (正末云)不敢,得溫侯慨臨,我老夫增光多矣。
      令人,抬上果桌來者。
      (做抬果桌,正未遞酒科,云)奉先,請滿飲此杯。
      (呂布云)量呂布有何德能,著老宰輔置酒張筵,如此重待,呂布何以克當(dāng)?
      (正末唱)【牧羊關(guān)】想王允官銜小,才藝淺,怎當(dāng)?shù)墓拥求邸?br>(呂布云)老宰輔,你請我有何主意?
      (正末云)我王允也別無他意,只重奉先的威名耳。
      (唱)愿溫侯家給千兵,愿溫侯戶封八縣。
      愿溫侯早掌元戎印,愿溫侯早受帝王宣。
      愿溫侯皂蓋飛頭上,愿溫侯朱衣列馬前。
      (呂布做笑科,云)多謝老宰輔盛意,只怕呂布沒福。
      (正末云)老夫幼習(xí)天文,見漢家氣數(shù)盡矣。
      太師功德巍巍,指日之間,必登高位,只望溫侯提拔王允咱。
      (呂布云)老宰鋪,你但放心,若太師成了大事,這左丞相少不得是你做。
      (正末做遞酒科,云)多謝,多謝,請奉先滿飲此杯。
      (呂布云)酒忒緊了,待俺慢慢的飲幾杯。
      (正末云)便好道筵前無樂,不成歡樂。
      令人,傳語后堂中,請出貂嬋小姐來者。
      (旦兒領(lǐng)梅香上科,云)父親,呼喚您孩兒有何事?
      (正末云)孩兒也,呂布現(xiàn)在前廳上,他帶了酒也,你只推不認(rèn)的,與他遞一杯,就歌一曲,看他說甚么。
      (旦兒云)理會的。
      (正末領(lǐng)旦兒見呂布科,云)小姐,把體面見了溫侯者。
      (旦兒做拜科,云)溫侯萬福。
      (呂布忙回禮科,云)小姐免禮。
      (正末云)孩兒,與溫侯遞一杯兒酒。
      (旦兒云)將酒來。
      (梅香云)酒在此。
      (旦兒做送酒科,云)溫侯,請滿飲此杯。
      (呂布做接酒飲科,云)老宰鋪,呂布已醉,有失禮體。
      酒勾了也。
      (正末云)奉先請寬懷暢飲,便醉也何妨。
      孩兒,你唱個曲兒奉溫侯的酒。
      (旦兒唱)【雙調(diào)】【折桂令】幼年間曾事君王,不甫能出賜英雄,得配鴛鴦。
      只為那半路風(fēng)波,三年阻隔,兩地分張。
      想當(dāng)初避兵時于戈擾攘,到如今太平年黎庶安康。
      但愿美滿成雙,拜謝穹蒼。
      早難道對面相逢,便刬的忘了紅昌。
      (呂布做打認(rèn)科,云)這不是貂蟬?
      他怎生得到這里來?
      (正末背云)果有此事,這廝中計了也。
      (唱)【隔尾】一個眼傳情羞掩芙蓉面,一個坐不穩(wěn)難登玳瑁筵。
      則見他佯帶酒推更衣且寬轉(zhuǎn)。
      (呂布云)老宰輔,乞恕呂布疏狂之罪。
      (正末唱)請溫侯穩(wěn)便,(呂布做嘔科,云)呂布酒醉了,混踐華堂,豈不得罪?
      (正末唱)有甚么混踐。
      (云)奉先請坐,老夫前后執(zhí)料去咱。
      (唱)我口兒里說話,將身軀倒退的遠(yuǎn)。
      (虛下)(呂布低云)老宰輔去了也。
      貂蟬!
      (旦兒應(yīng)科)(呂布云)妻也,你怎生卻在這里?
      (旦兒云)自從俺臨洮失散,流落在司徒府中,不想今日才得相見。
      奉先,則被你痛殺我也。
      (旦兒做哭、呂布掩泣科,云)貂蟬,兀的不想殺我也。
      (正末沖上,云)你兩個說甚么哩?
      (呂布同旦兒跪科)(正末唱)【哭皇天】被我偷眼兒早瞧見,(呂布云)我呂布實是酒醉了也。
      (正末唱)那兩個私情的忒自專。
      (旦兒云)您孩兒并不曾敢說甚么。
      (正末云)噤聲。
      (唱)你這賤媳婦無斷送,(呂布云)這都是呂布之罪,不干他事。
      (正末唱)你這新女婿省財錢,覷的咱渾如芥蘚。
      俺好意的張筵置酒,你走將來賣俏行奸。
      暢好是廝蹅蹅,廝蹅蹅也波呂奉先。
      (呂布云)老宰輔不知,聽呂布慢慢的說一遍,他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
      因漢靈帝選入宮中,掌貂蟬冠來,故名貂蟬。
      后靈帝賜與丁建陽。
      當(dāng)日呂布與建陽為養(yǎng)子,建陽將貂蟬配與呂布為妻。
      因黃巾賊作亂,在陣上失散,一向不知下落,元來在老宰輔處,因此呂布不勝分離之感。
      只望老宰輔怎生可憐見,著俺夫妻再得團(tuán)圓。
      呂布至死也不忘大德,當(dāng)效犬馬之報。
      (正末云)我兒,你有何言?
      (旦兒云)委實如此,只望父親恕罪。
      (正末云)既如此,溫侯請起。
      (唱)說甚么單絲不線,我著你缺月再圓。
      (云)孩兒,你自回后堂中去。
      (旦兒同梅香下)(正末唱)【烏夜啼】俺只道侯門一入如天遠(yuǎn),(云)這個不是老夫的私宅。
      (呂布云)不是老宰輔私宅,可是那里?
      (正末唱)誰承望漢劉晨誤入桃源。
      枉著你佳人受盡相思怨,早兩個攜手挨肩,共枕同眠。
      則待要寶驊騮再接紫絲鞭,怎肯教錦鴛鴦深鎖黃金殿。
      美前程,新姻眷,一任的春風(fēng)院宇,夜月庭軒。
      (云)溫侯,你若不說,老夫怎生得知?
      我尋也尋不著這門親事,我便選吉日良辰,倒賠三千貫奩房斷送,將貂蟬配與溫侯為妻,你意下如何?
      (呂布云)多謝了老宰輔。
      貂蟬的父親,便是呂布的父親哩。
      此恩必當(dāng)重報也。
      (正末云)溫侯,可則一件,則怕太師知道,見王允之罪么。
      (呂布云)不妨事,俺父親知道,更是歡喜。
      (正末云)既然這等呵,將軍,你放心,老夫到來日,再安排一個筵席,敬請?zhí)珟煛?br>一來商議大事,二來就提你這門親事,有何不可?
      (呂布云)太山,為您孩兒如此般用心,呂布至死也不敢忘報。
      酒勾了也,呂布告回。
      (正末云)將軍勿罪。
      (呂布云)不敢,不敢。
      我出的這門來,還俺私宅去也。
      (詩云)偶赴侯門宴,依然逢故妻。
      重諧雙鳳侶,不似五羊皮。
      (下)(正末云)呂布去了也。
      季旅,你再到太師府中,道王允專請?zhí)珟燂嬔纭?br>他若不來時節(jié),你便道王允專請?zhí)珟熒套h大事,愿無他阻。
      (季旅云)理會的。
      (正末云)我料董卓一武夫耳,見說商議大事,必然肯來。
      (唱)【黃鐘尾】到明朝安排下鴻門擺設(shè)重瞳宴,準(zhǔn)備著打鳳機(jī)關(guān)呂后筵。
      用心腸,使機(jī)見。
      這權(quán)術(shù),要巧便。
      奏笙歌,列管弦。
      花如錦,酒似川。
      我更謙下,做軟善。
      董太師,酒性顛。
      見紅顏,決顧戀。
      那其間我把這美貌貂蟬偽托獻(xiàn)。
      暗暗的對天說咒愿。
      (帶云)你道我愿甚的來?
      (唱)則愿的早滅了賊臣,將俺那圣明來顯。
      (同季旅、祗候下)第三折(董卓領(lǐng)祗候上,云)某董卓是也。
      前日太尉楊彪、司徒王允,他兩個說銀臺門筑起一座高臺,只在三五日間,請某授禪,怎么這幾時還不見回話。
      那楊彪老賊,元是個倔強(qiáng)的人。
      便也罷了,難道王允也來欺我?
      令人,門首覷者,但有眾公卿來時,報復(fù)我家知道。
      (祗候云)理會的。
      (季旅上,云)自家季旅的便是,奉著俺老爺言語,著我請董太師。
      可早來到府門旨。
      左右報復(fù)去,道有王司徒差官季旅在于門首。
      (祗侯做報科)(董卓云)著他進(jìn)來。
      (祗侯云)著過去。
      (見科,董卓云)季旅,你來怎么?
      (季旅云)俺王允著季旅來請?zhí)珟煚旓嬔纭?br>(董卓云)季旅,我心中自有大事,要與眾公卿計議,量你那一席酒打甚么緊?
      你回去與那王允老頭兒道,我不要你那酒吃。
      (季旅云)太師爺。
      俺王允曾說來,道此酒不為他設(shè),單請?zhí)珟煚斠套h大事哩。
      (董卓云)哦,原來要請我商議大事。
      季旅,你先回去,我隨后便來也。
      (季旅云)理會的。
      出的府門來,不敢久停久住,回老爺?shù)脑捜ァ?br>(下)(董卓云)季旅去了也。
      令人,安排車駕,親到王允宅上,赴宴走一遭去。
      (做暗笑科,云)若是酒筵間有些好歹,就將這老匹夫結(jié)果了罷。
      (下)(正末領(lǐng)祗候上,云)老夫王允,差季旅往太師府中請董卓去了。
      想那老賊,這早晚敢待來也。
      (唱)【正宮】【端正好】仗才能,憑謀量,不須動闊劍長槍,無非是偎紅倚翠如屏障,早擺設(shè)的都停當(dāng)。
      【滾繡球】爐焚著寶篆香,酒斟著玉液漿,奏笙歌樂聲嘹亮,今日個畫堂中別是風(fēng)光。
      雖然是錦繡鄉(xiāng),暗藏著戰(zhàn)斗場,則爭無虎賁郎將,玳筵前擁出紅妝。
      我只待窩弓藥箭擒狼虎,布網(wǎng)張羅打鳳凰,不比尋常。
      (季旅上,云)自家季旅的便是。
      適才請了太師。
      回俺老爺?shù)脑捜ァ?br>(做見科)(正末云)季旅,你請董太師如何?
      (季旅云)奉老爺?shù)难哉Z,去請董太師,他初意甚是不喜,見說商議大事。
      他的面色就轉(zhuǎn)過來了。
      說道:
      你先去,我隨后便來也。
      (正末云)季旅,你到門外覷者,遠(yuǎn)遠(yuǎn)的望見太師頭踏,快來報復(fù)我知道。
      (季旅云)理會的。
      (董卓引李儒、李肅、卒子上,詩云)王家設(shè)宴莫猜疑,就里機(jī)關(guān)我自知。
      若有半聲言不合,踹平宅第作污池。
      某乃董太師是也。
      今日王允請某飲酒,眾將就屯軍在門首者。
      (眾應(yīng)科)(季旅慌報云)報的老爺?shù)弥?,有董太師來了也?br>(正末云)老夫親自接待去咱。
      (跪見科,云)有勞太師貴腳來蹅賤地,王允不及遠(yuǎn)迎,乞恕死罪。
      (董卓云)王司徒,你偌大的官職,當(dāng)街里跪著,外人觀看不雅,請起。
      (正末云)小官理當(dāng)。
      王允早是今日請的太師赴宴,若遲三五日呵,太師登了九五之位,那時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絕。
      再也不能展其僚采之歡。
      故此斗膽奉邀,只望太師勿罪。
      (董卓做大笑科,云)只怕老夫到不得這地位。
      (正末云)令人,與我抬上果卓來者。
      (季旅做抬果桌、正末遞酒科,云)太師,請滿飲此杯。
      (董卓云)住者,酒也要吃,話也要說的明白,你那銀臺門這事,準(zhǔn)在何日?
      你若說的明白,我便吃。
      (正末科,云)稟太師,此事已有成議,不出三日矣。
      (董卓云)若只是三日,打甚么緊?
      司徒,將酒來,我吃我吃。
      (做接飲,正末再遞科,云)請?zhí)珟熯B飲三杯,做個定席酒。
      (董卓三飲科,云)我觀朝中公卿,有不如意者,輕則抉其眼,割其舌;
      重則斷其頭,再重則滅其族。
      唯有你這老頭兒禮度謙恭,言詞卑遜,甚合吾意。
      古語有云:
      謙謙終吉,司徒之謂也。
      (正末云)謝大師抬舉。
      (唱)【伴讀書】見太師言分朗。
      教王允聽明降。
      說道是指日當(dāng)朝多興旺,百司文武皆升賞。
      那其間新情舊意休偏向,愿太師福壽無疆。
      (董卓云)司徒,孤家若成了大事,管著你身居極品,位列諸侯之上。
      (正末唱)【笑和尚】愿太師暮登天子堂,(董卓云)若果有這日,李肅加為甚么官?
      (正末唱)李肅做先鋒將。
      (董卓云)是了。
      吾兒呂布,可加為甚么官?
      (正末唱)呂布坐金頂蓮花帳。
      (董卓云)這個正當(dāng)。
      (做笑科,云)司徒,你可要做甚么官?
      (正末唱)臣則是掌圖書佐廟廊,又不曾擐甲胄戰(zhàn)沙場,(董卓云)雖然如此,你可端的要做甚么官?
      (正末唱)望太師著王允做一個頭廳相。
      (董卓云)我道你為甚么請我,可原來則為這個官兒。
      打甚么緊,我若是三五日成其大事,這左丞相一定是你做。
      (正末做拜謝科,云)只愿太師無忘今日之言也。
      令人,將酒來!
      (季旅云)酒在此。
      (正末做奉酒科,云)太師,請滿飲此杯。
      (董卓云)住者,這酒忒緊了。
      天氣暄熱,我身上有些困倦,暫且歇息咱。
      (做盹科)(正末云)季旅,太師帶了酒也。
      傳報后堂,著梅香伏侍貂蟬小姐出來,與太師打扇波。
      (季旅做喚科)(旦兒引梅香持扇上,云)父親,喚您孩兒有何事?
      (正末云)兒也,董卓現(xiàn)在前廳上帶酒睡著了也,你與他打扇去。
      (旦兒云)理會的。
      (打扇科)(正末唱)【滾繡球】油掠的髟狄髻兒光,粉搽的臉道兒香,畫的來月眉新樣,穿的是藕絲嫩新織仙裳。
      若是這女艷妝,勸玉觴,殷勤的滿斟低唱,十指露春筍纖長。
      我則要削除漢帝心頭病,便是你醫(yī)治奸邪海上方,不索商量。
      (董卓做醒科,云)呀,這般透骨的涼風(fēng),打扇的是甚么人?
      (做見旦兒科,云)好女子也!
      似此顏色,人間少有,敢則是天仙么?
      好女子也,好女子也。
      近前來,我與你同飲幾杯。
      (旦兒做羞科)(正末背云)這老賊兀的不中計了也。
      (唱)【叨叨令】見董卓廝瑯瑯將酒盞躬身放,(董卓云)好美貌的女子。
      我府里雖有千數(shù)丫鬟,并無一個能及之者。
      怎么這老頭兒有那等好的?
      (正末唱)他把那嬌滴滴艷質(zhì)從頭相。
      (董卓做扯旦兒科,云)你便近著我些,有何妨礙?
      (正末唱)見貂蟬羞答答身子兒難親傍,(董卓做看旦兒科,云)好女子也!
      (正末唱)那老賊涎鄧鄧的眼腦兒偷睛望。
      (董卓云)好女子也,你靠前些。
      (正末唱)這廝早則中計也波哥,早則中計也波哥,我推個支分廚下離了筵上。
      (董卓云)我看這女子,生的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好女子也呵。
      呀,好涼風(fēng)也呵。
      小姐,你近前來,扇的緊著。
      (旦兒做摔扇科,下)(董卓做趕科,云)王允,恰才那打扇的可是誰家女子?
      (正末云)是王允的女孩兒,未曾許配他人哩。
      (董事云)呀,原來是司徒的女孩兒。
      這等,你怎著他與我打扇?
      (正末云)古人敬客,往往出妻獻(xiàn)子,不以為嫌,何況王允已將身許太師,豈惜一女子乎?
      (董卓云)司徒,我三五日間成其大事,則少這么一個好夫人。
      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正末云)若不嫌小女殘妝貌陋,愿送太師為妾。
      (董卓云)怎么說做妾,便做夫人,只怕老夫消受不起。
      (顧取玉帶科,云)蒙司徒許諾,敢以玉帶為聘。
      (正末受科,云)多謝太師。
      (董卓云)司徒,今日難同往日,既是你的令愛與了我做夫人,你久后就是國老皇丈哩。
      我就是你的女婿,女婿就是兒子,你就是我的父親哩。
      父親請坐,受你兒子兩拜咱。
      (做拜,正末忙答拜科)(董卓云)我有一句不揣的話,敢說么?
      (正末云)太師有何分付?
      (董卓云)你既然將女孩兒許了我,他就是我家的人了。
      著他再出來遞一杯酒,可不好那?
      (正末云)太師分付,敢不唯命?
      季旅,傳語后堂,快喚貂蟬小姐出來。
      (旦兒上,正末云)兒也,把體面與太師遞一杯酒者。
      (旦兒做遞酒科)(董卓笑云)夫人遞酒,休道是酒,便是尿我也吃。
      拿大鐘子來,若沒大鐘子,便腳盆也罷。
      好女子,好女子,越看越越生的好。
      岳丈,今日難同往日,多承款待,酒已勾了,我吃不得了。
      看定明日是個吉辰,就送令愛過了門罷。
      我則在太師府里坐下,專等岳丈送夫人來,我也備一個小小席面,管待岳丈,休得錯過了佳期,使我懸望。
      (正末云)既然太師看得來日是個吉日良辰,老夫倒賠三千貫房奩斷送,將小女送過太師府中來也。
      (董卓云)岳丈,我聽的你對堂候官說,喚甚么刁舌小姐?
      恰才見他說話是好好的,舌頭一些也不刁。
      (正末云)不是刁舌,小字喚做貂蟬。
      (董卓笑云)公侯帶的冠是貂蟬冠,令愛小字貂蟬,這是明明該做我家夫人了。
      (梅香云)俺小姐如今做了太師爺夫人,太師爺戴了平天冠,俺小姐也不叫貂蟬了。
      (董卓云)我明日在太師府里,專等岳丈送貂蟬來過門,我告回也。
      (下)(正末云)董卓去了也。
      季旅,收拾車輛,到來日傍晚,送貂蟬小姐到太師府去來。
      (同下)(董卓領(lǐng)李儒、李肅、祗候、女使上,云)李儒、李肅,我昨日分付你每安排筵席,可齊整了么?
      (李儒云)齊備多時了。
      (董卓云)王司徒今日送貂蟬小姐來,與我做夫人,就急的我一夜不曾睡。
      早準(zhǔn)備下拜堂過門的物件,沒一些兒不停當(dāng)。
      天色漸晚,敢待來也。
      (正末領(lǐng)旦兒奏鼓樂上)(正末云)鼓樂響著,令人報與太師知道,有王允在于門首。
      (李儒做報科,云)報的太師得知,有王司徒送親來也。
      (董卓云)快有請。
      (做入見科)(董卓笑云)岳丈,你不失信,我說你是個好人。
      如今我夫人在那里?
      (正末云)在車兒上哩。
      (董卓云)請下車來,專房,好好伏侍夫人到后堂中插戴去。
      (女使出,迎旦兒下)(董卓云)令人,將酒來。
      今日難同往日,你便是我泰山岳丈。
      (做遞酒科,云)岳丈,請滿飲此杯。
      (正末云)王允不敢,太師先請。
      (董卓云)岳丈請。
      (正末飲科,云)王允飲過了。
      (回酒科,云)請?zhí)珟煗M飲一杯。
      (董卓云)將來。
      我飲一鐘,遞一鐘,吃到天明也不妨。
      只是今晚還有些生活,容老夫改日再做筵席罷。
      (正末云)酒也勾了。
      王允告回。
      (下)(董卓云)岳丈勿罪。
      李儒,后堂中開宴,我與夫人吃交杯酒去來。
      (同眾下)(呂布上,云)某乃呂布是也。
      王司徒說道,今夜送貂嬋來與我為妻。
      不想到府門外,細(xì)車兒、盒擔(dān)、鼓樂都進(jìn)去了,連王司徒也不出來,莫非這老賊敢胡做么?
      我則在門首等著,且待王允出來,看他說甚么。
      (正末上,云)那老賊回后堂中去了也。
      (唱)【快活三】見董卓帶春風(fēng)入后堂,(呂布做迎科,云)老宰輔,呂布在此等候多時也。
      (正末云)噤聲。
      (唱)刬的你和夜月待兩廂,父子海都要帽光光。
      做出這喬模樣。
      (呂布云)老宰輔,你令愛原是呂布之妻,流落在你府中,昨日酒席上親口許了呂布,今日可送進(jìn)太師府里去了,是何道理?
      (正末唱)【鮑老兒】你這里鼓舌搖唇說短長,則俺那新媳婦在車兒上。
      盼不見畫戟雕鞍舊日郎,咒罵殺王丞相。
      枉了你揚(yáng)威耀武,盡忠竭節(jié),定國安邦。
      偏容他鴟鸮弄舌,烏鴉展翅,強(qiáng)配鸞凰。
      (呂布云)老司徒,你令愛端的何處?
      (正末云)溫侯不知,昨日我請?zhí)珟燂嬀?,提你這樁親事,太師十分大喜,道喚媳婦出來,我看看咱。
      老夫不合喚出貂蟬,拜了太師四拜。
      誰想這老賊看見貂蟬顏色,起了那一點(diǎn)禽獸的肚腸。
      今日車兒來到府門首,他就撥著許多女使,將貂蟬邀下車兒,擁入后堂去了。
      溫侯也,枉了你是一個大丈夫,與妻子做不的個主,要你何用?
      那里有做公公的將媳婦兒強(qiáng)納為妾?
      呸!
      兀的不羞殺我也。
      (呂布云)若是老宰輔不說,我怎生得知?
      這老匹夫原來行這等不仁的勾當(dāng),兀的不氣我殺也。
      (正末唱)【耍孩兒】覷你個呂溫侯本是英雄將,則這條方天戟有誰人抵當(dāng)。
      也曾虎牢關(guān)外把姓名揚(yáng),嚇的眾諸侯膽落魂亡。
      你本是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粱。
      你有仁義他無辭讓,怎將那連云相府,生扭做行雨高唐?
      (呂布云)董卓老匹夫,好無禮也。
      我呂布與貂蟬,本是綰角兒夫妻。
      那老匹夫既認(rèn)呂布為義子,豈有這等家法?
      (正末云)可知道沒有這等家法。
      (唱)【二煞】他斂黃金盡四方,怕沒紅顏滿洞房?
      怎么禽獸般做的能淫蕩。
      你當(dāng)初把離愁泣訴華筵畔,到今日將密愛輕分半壁廂。
      還顧甚多恩養(yǎng),便不想臣能報國,也索要夫與妻綱。
      (呂布云)老宰輔且請回府去。
      我今夜晚間,若見了貂蟬,問他緣故,我不道的饒了那老賊哩。
      (正末唱)【煞尾】雖然是女娘家不氣長,從來個做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若要你勃騰騰怒發(fā)三千丈,則除今夜里親見貂蟬細(xì)細(xì)的訪。
      (下)(呂布云)叵奈這老賊無禮,強(qiáng)奪了我貂蟬。
      更待干罷。
      如今直到后堂中,尋那老賊去。
      (虛下)(董卓領(lǐng)旦兒、女使上,云)我好快活也。
      專房,抬上果桌來,等夫人與我遞一杯酒,吃個爛醉,也好助些春興。
      (旦兒做遞酒、董卓連飲科,云)我再飲一杯,夫人,你也飲一杯。
      專房,一壁廂收拾鋪陳,我與夫人歇息咱。
      (做睡科)(呂布上,云)這是老賊臥房前,怎生得貂蟬出來,我見一面,可也好也。
      (旦兒云)這老賊醉了也。
      我聽的人說,這花園中有一個小角門兒,通著呂布的私宅,我試看咱。
      果然有個小角門兒。
      我推開這門來。
      (呂布云)這來的莫不是貂蟬么?
      待我叫他一聲:
      貂蟬!
      (旦兒云)兀的不是奉先?
      (做見科,呂布云)兀的不是貂蟬?
      (旦兒云)呂布,羞殺我也。
      我的車兒來到你私宅門首,被太師著許多人將我邀進(jìn)府中去。
      那里有公公納媳婦的道理?
      奉先,你是個男子漢,頂天立地,噙齒戴發(fā),與老婆做不的主,要你何用?
      呸!
      你羞么?
      (詩云)我是年少青春一女流,今番說與你因由。
      縱然掬盡西江水,呸,難洗今朝臉上羞。
      (呂布云)妻也,這事我盡知道了。
      轉(zhuǎn)過這角門兒,那壁是我宅子,咱兩個說話去來。
      (董卓做醒科,云)夫人!
      夫人!
      可怎生不見夫人?
      他往那里去了?
      (做尋科,云)呀,這小角門可怎生開著?
      這壁卻是吾兒呂布的私宅。
      我試尋咱,夫人那里?
      (旦兒云)奉先,兀的不是老賊來了也?
      (呂布云)不妨事,我躲在這影壁邊,聽他說甚么。
      著這老賊吃我一拳。
      (董卓云)夫人,你可怎生到呂布宅里去?
      莫非這畜生敢來調(diào)戲你么?
      (做見科,云)元來這畜生在這里。
      呂布,我不殺你,誓不姓董。
      (呂布做打董卓科,云)著打倒這老賊也。
      不中,我索走、走、走。
      (下)(董卓做倒)(旦兒忙扶起董卓科,云)哎呀,這畜生打死我也。
      李肅安在?
      (李肅上,云)太師呼喚李肅,有何分付?
      (董卓云)李肅,可奈呂布這畜生無禮。
      公然來調(diào)戲我的夫人,被我撞見,他倒把我一拳打倒在地。
      他走了也,你與我拿那畜生去。
      小心在意,疾去早來。
      (李肅云)得令。
      怎么有這等事?
      我如今擒拿呂布走一遭去。
      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下)(董卓云)李肅拿這畜生去了也。
      不怕這畜生不來。
      夫人,我渾身跌得疼痛,你好生扶著我回后堂中去。
      (旦兒云)幸得大師早來,不曾被那廝點(diǎn)污,太師且自保重者。
      (做扶下)第四折(李肅戎裝上,詩云)太山頂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馬飲枯。
      男兒三十不遂意,枉做堂堂大丈夫。
      某乃白袍李肅是也。
      王允將貂蟬許了俺太師做夫人,誰想?yún)尾歼@畜生窺見美色,公然敢來調(diào)戲。
      他被俺太師撞破,他倒打上一拳,逃走去了。
      沒些尊卑,端的情理難容。
      如今太師著我披袍貫甲,插箭彎弓,務(wù)要擒拿呂布,以雪其恨,不免沿路尾著他馬跡追趕去來。
      (下)(正末上,云)老夫王允,設(shè)此連環(huán)之計,未知如何也呵。
      (唱)【雙調(diào)】【新水令】空著我兩頭三面用心機(jī),則為這漢江山有人希覬。
      偏生的銅壺傳漏永,皓月上窗遲。
      徹夜徘徊,睡不到眼兒內(nèi)。
      (云)這早晚夜半也,可怎生無個信息來?
      (唱)【駐馬聽】董太師燕約鶯期,歡喜殺肉重千斤新女婿。
      呂溫侯鸞孤鳳只,煩惱殺情分兩處舊矯妻。
      貂蟬女淚珠兒滴滿了鳳凰杯,呂溫侯怒風(fēng)兒吹散了鴛鴦會。
      因此上自驚疑,則怕那一枝泄漏春消息。
      (呂布上,云)俺呂布一拳打倒那老賊,他必然差人來拿我。
      俺且躲在王司徒府中,與他商議,務(wù)要?dú)⒘四抢腺\,奪回貂蟬,才稱我平生之愿。
      這是司徒府門首,待我喚咱。
      開門來!
      開門來!
      (正末云))這喚門的好似呂布的聲音,這廝敢中計也。
      (唱)【步步嬌】猛聽的門外人聲自慚愧,若不是中了咱家計,怎這等廝瑯瑯連扣擊?
      (再做聽科,唱)現(xiàn)如今夜靜更闌是阿誰?
      忙出去問真實。
      (云)我開開這門,看是誰咱。
      (呂布云)老宰輔,是您孩兒呂布。
      (正末唱)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云)溫侯,請入家里來說話。
      這早晚為何事到此?
      (呂布云)老宰輔,因為那老賊不仁,被呂布一拳打倒了也,特來和老宰輔說知。
      似這等奸臣賊子,要他何用?
      不若商量一個計策,使我呂布得報此仇。
      (正末唱)【胡十八】據(jù)著我王允的心,怎不替你個奉先氣,枉了你廝幫助,廝扶持,普天下不似那個老無知。
      行這般所為,驢馬的見識,這便是出氣力、出氣力落來的。
      (呂布做憤怒科,云)我如今一不做二不休,這老賊必死于呂布之手。
      (正末云)奉先,且不要發(fā)惱,再慢慢的商議波。
      (李肅上,云)某李肅奉太師的將令,著我擒拿呂布,一路尾著他追來。
      這是王允的私宅,想是他躲在這里。
      我試喚門咱。
      司徒,開門來,開門來。
      (呂布云)老宰輔,兀的不是李肅喚門哩,必然那老賊著他來拿我。
      怎生是了?
      (正末云)不妨事,你且躲在壁衣后面,待我開門去。
      (做出見科)(李肅云)王司徒是何道理,你的女孩兒送與太師,便則與太師;
      若與呂布,便則與呂布。
      怎么不明不白,著他父子每胡廝鬧了一夜,被呂布一拳將太師打倒在地,半晌爬不起來。
      如今奉太師的命,著我領(lǐng)兵擒拿呂布。
      一路趕著,見他進(jìn)你這宅子里來了。
      你快快獻(xiàn)出來,休要庇護(hù)他。
      莫說太師了不得著惱,便是我李肅也不道的饒了你這老頭兒哩。
      (正末云)將軍息怒,我想你祖公公李通,也曾在云臺門聚二十八將,漸臺上誅了王莽,扶立起后漢一十二帝。
      到今二百余年天下,多虧了你那祖公公李通將軍。
      你本是忠臣之后,怎生在那賊臣手下?
      久后擔(dān)著萬代臭罵,可不連你那祖公公李通忠孝之名,都沾污了?
      想貂蟬原是呂布之妻,董卓見他生得有些顏色,強(qiáng)要納他為妾。
      將軍,若是你的妻子董卓也強(qiáng)奪了,你可意下如何?
      (李肅云)老司徒,你若不說,我怎得知道?
      原來是這老賊無恥。
      倒是呂布兄弟還容忍得過,若我白袍李肅呵,殺了那老賊多時也。
      如今呂布兄弟在那里?
      待我助他一臂之力,同殺那老賊去。
      (正末云)溫侯,你此時還不出來,待要怎的?
      (呂布做出見拜科,云)哥哥,你兄弟險氣殺了也。
      (李肅做扶起科,云)兄弟,原來是這老賊無禮。
      我助你一臂之力,同殺那老賊去。
      (正末云)將軍既有此心,可隨我同見圣人去來。
      (同下)(楊彪領(lǐng)卒子上,云)老夫楊彪是也。
      只為董卓專權(quán),謀遷漢室,著老夫晝夜躊躇,無計所出。
      這幾日連王司徒也不見來,好是煩惱人也。
      (正末同呂布、李肅上,云)此間是楊太尉門首。
      令人,報復(fù)去,道有王司徒要見。
      (卒子做報,入見科)(楊彪云)司徒,這等慌慌促促而來,卻是為何?
      (正末云)今有呂布、李肅,共肯出力擒拿董卓。
      老夫特來和老太尉計議。
      二位將軍現(xiàn)在門外。
      (楊彪云)既如此,何不請進(jìn)?
      (呂布、李肅做入見科)(楊彪云)難得二位將軍有如此忠義之心。
      若肯扶助漢家,擒拿董卓,小官即當(dāng)奏知圣人,自有加官重賞。
      (李肅云)告老太尉得知,俺呂布兄弟將董卓打上一拳,已做騎虎之勢,不兩立了,但是董卓威權(quán)太盛,滿朝中那一個不是他爪牙心腹?
      此舉若非萬全,反取其禍。
      老太尉當(dāng)與司徒作速定計,如迅雷一發(fā)不及掩耳,方能成事。
      我兩個無過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處,自當(dāng)效命,生死不辭。
      (楊彪云)將軍說的極是,吾與司徒已有密計了。
      請先到銀臺門下藏伏,只等宣出詔書,二位將軍便一齊向前,誅討漢賊。
      則莫大之功成,不朽之名立矣。
      (李肅同呂布先下)(楊彪云)喜得呂布與董卓有隙,豈非天???
      只是銀臺門授禪的事,須要著人去迎請董卓入朝,還該著那一個官兒去才好?
      (正末云)必須蔡邕學(xué)士去,此賊才不生疑。
      (楊彪云)是。
      令人,快請蔡邕學(xué)士來者。
      (卒子云)蔡學(xué)士有請。
      (蔡邕上,詩云)自小生來好撫琴,高山流水號知音。
      當(dāng)時不見螳螂事,錯怪東君有殺心。
      小官蔡邕是也。
      楊太尉著人相請,須索走一遭去。
      (卒子做報科)(蔡邕見,云)二位大人召小官來,有何事也?
      (楊彪云)今日特奉密詔,著學(xué)士迎請董卓入朝授禪。
      若得賺入朝門,擒拿了董卓,學(xué)士之功,非同小可。
      (蔡邕云)大人放心。
      小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董卓入朝,必?zé)o他阻。
      只要二位大人小心著意,共立大功便了。
      (正末云)且喜蔡學(xué)士肯去迎請董卓。
      吾等即當(dāng)奏知圣人,頒下詔書,不可遲也。
      (同楊彪下)(蔡邕做行科,云)驀過長街,轉(zhuǎn)過短陌。
      此間是太師府門首,我索喚門咱。
      門里有人么?
      (董卓引李儒、祗候上,云)李儒,是誰喚門哩?
      (李儒做聽科云)是學(xué)士蔡邕喚門。
      (董卓云)是蔡邕喚門,李儒開了這角門兒,著他入來。
      (李儒云)我開開這門,學(xué)士請進(jìn)。
      (做見科)(董卓云)蔡邕,此一來為何?
      (蔡邕做跪科,云)稟上太師,今日是黃道吉日,滿朝眾公卿都在銀臺門,敦請?zhí)珟熑氤诙U。
      (董卓做笑科,云)好、好、好,我也有這一日。
      學(xué)士,你是第一功。
      令人,將朝服來。
      (李儒做看朝服科,云)今日不可入朝。
      這朝服都被蟲鼠咬壞了也。
      若入朝,必然不利。
      (董卓云)蔡邕,我不入朝去了。
      我這朝服遍身都著蟲鼠咬壞,恐不中么?
      (蔡邕云)太師,此乃是鼎新革故,欲換袞龍袍耳。
      (董卓云)蔡邕,你是我心腹之人,言者當(dāng)也。
      我到銀臺門內(nèi),便當(dāng)換了袞龍袍,要那舊朝服何用?
      蔡邕說的是,李儒說的不是。
      令人,開了中門者。
      (李儒做看科,云)太師,今日不可出門,被蜘蛛羅網(wǎng)罩定府門內(nèi)外。
      此一去恐遭羅網(wǎng)之災(zāi)。
      (董卓云)蔡邕,我不去了。
      這其間必然有甚么詐偽,故見此不吉之兆。
      (蔡邕云)太師,這也喚做鼎新革故。
      若到的銀臺門登了寶位,便當(dāng)遮羅天下,這一座私宅也不要他了。
      (董卓云)學(xué)士說的是,李儒說的不是。
      令人,與我輛起車來。
      (李儒做看,云)呀,怎么駟馬車折其一輪?
      此事大不利。
      太師,今日不可登車,這一去敢有去的路,無有來的路也。
      (蔡邕云)太師到的銀臺門,眾公卿接著,便乘五輅之車,何止駟馬?
      這個也喚做鼎新革故。
      (董卓云)學(xué)士說的是,李儒說的不是。
      若敢再言,必當(dāng)斬首。
      (李儒云)罷、罷、罷,我百般的阻當(dāng),不肯聽從。
      你此一去必遭喪身滅族之禍,那其間休說李儒不曾諫你。
      (做嘆科,云)你的事敗,我也要這性命做甚么?
      就今日辭別了太師,不如撞車而死,免遭賊人之手。
      (做撞死科)(下)(祗侯報,云)報的太師得知,有李儒撞車而死也。
      (董卓云)嗨,李儒撞車死了。
      李儒孩兒也,你好沒福,你好沒福。
      (做行科,云)蔡邕,來到朝門之外,怎么不見百官接駕?
      (蔡邕云)文武百官都在銀臺門里接待哩。
      (董卓云)這等,我下了車,步行進(jìn)銀臺門去。
      (蔡邕云)蔡邕先去報知,領(lǐng)大小官員出來迎接也。
      (董卓云)你說的是,你說的是。
      (蔡邕云)我入的這門來。
      令人,關(guān)上門者。
      (下)(董卓云)可怎生蔡邕進(jìn)去,將門倒關(guān)上了。
      此事有變,我且回去。
      (正末同楊彪、蔡邕領(lǐng)卒子上)(正末云)兀那賊臣董卓,你那里去?
      你知罪么?
      (董卓云)兀那王允,我有何罪?
      (正末云)蔡邕,你高高的讀那詔書,賊臣聽者。
      (蔡邕讀詔書科,云)皇帝詔曰:
      朕以涼德,忝嗣丕基,常隕墜是懼。
      往者大將軍何進(jìn)謀除閹宦,妄召賊臣,遂擁兵入朝,竊弄威柄。
      朕實悔悼于厥心。
      幸賴祖宗之靈,天殛其惡。
      可著焚尸通衢,以警中外。
      其余徒黨,咸赦勿問。
      故茲詔示。
      (董卓云)這事不中。
      只索逃命,走、走、走。
      (李肅領(lǐng)卒子上,云)兀那老賊,走那里去?
      吃我一槍。
      (董卓云)好李肅,好李肅,你怎敢刺我?
      吾兒呂布安在?
      (呂布沖上,云)老賊休走,吃我一戟!
      (呂布做刺董卓跌倒科,云)呸,好悔氣,遇這等兩個孝順兒子。
      一發(fā)連夫人貂蟬也著他拿繩子來捆縛了我罷。
      (李肅、呂布?
      靄蠖靠?
      (楊彪云)今日誅了董卓,保安了漢室江山,多虧了老司徒的妙計也。
      (正末唱)【雁兒落】他下的你下的,你有義他無義。
      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楊彪云)那董卓自謂威權(quán)在手,覷得漢家天下,旦夕可圖。
      豈知有這今日?
      (正末唱)【得勝令】方信道天網(wǎng)自恢恢,業(yè)重禍相隨。
      他認(rèn)做威福長堪假,怎知道江山不可移?
      今日個燃臍,也是他自做下舀天罪。
      我和你揚(yáng)眉,不枉了舍殘生救主危。
      (楊彪云)今日此舉,若非司徒定計,豈能成功?
      小官即當(dāng)奏知圣人,重加封賞。
      (正末云)托賴天子洪福,王允何功之有?
      (唱)【掛玉鉤】這都是天地神靈暗護(hù)持,因此上感動的英雄輩。
      (楊彪云)我想董卓倚恃呂布,結(jié)為養(yǎng)子,怎么就肯歸順朝廷,共討此賊,卻是為何?
      (正末唱)誰承望義女貂蟬正是呂布妻,他不合相調(diào)戲。
      (楊彪云)這事我已盡知了。
      但呂布一個便要報仇,那李肅也是董卓的養(yǎng)子,為何都肯順俺?
      (正末云)那董卓為貂蟬之故,差李肅擒拿呂布,到我府中,被我把幾句忠義的說話激發(fā)他,連李肅也不忿其事。
      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皆二人之力也。
      (唱)呂布有蓋世威,李肅有沖天氣。
      若非他歸順廠皇朝,誰與咱剿滅這奸賊?
      (楊彪云)既如此,小官便當(dāng)奏知圣人,敘功行賞者。
      (下)(蔡邕云)當(dāng)日蔡邕曾說來,道這董卓必死于呂布之手。
      若要離間他父子,必用美女連環(huán)之計。
      不知老司徒可還記得否?
      (正末云)果然如學(xué)士所料。
      (唱)【水仙子】元來那風(fēng)道人擲布本仙機(jī),蔡學(xué)士你為謀早預(yù)知。
      董太師果斷送在連環(huán)計,呂溫侯有膽力,如今個楊太尉奏上丹墀。
      (楊彪上,云)你眾官望闕跪者,聽圣人的命。
      (正末同眾跪科)(楊彪云)卓本關(guān)西一武騎,自恃雄豪足蓋世。
      親提健卒入朝來,眼底全無漢皇帝。
      攬權(quán)擅威行不道,納用子妻如狗彘。
      腹心牙爪盡崩離,已知此虜為天棄。
      即今斬首銀臺門,焚尸長安正厥罪。
      蔡邕學(xué)士多智謀,往來其間用游說。
      特加禮部侍郎銜,兼掌中書知誥制。
      呂布訂賊建首功,封王出鎮(zhèn)幽燕地。
      其妻貂蟬亦國君,隨夫之爵身榮貴。
      李肅曾是卓家奴,晚能自拔來歸義。
      可以驃騎大將軍,仍領(lǐng)羽林作環(huán)衛(wèi)。
      老臣王允懷主憂,當(dāng)筵巧使連環(huán)計。
      是用報卿左丞相,與國同休永無替。
      (眾謝恩科)(王允云)臣允老矣,恐不能久在朝端,扶助主上。
      (唱)愿圣主千年壽,?;始胰f代基,容王允可便拂袖而歸。
      (眾下)題目銀臺門詐傳授禪文正名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

    • 寄晏上俞士平提學(xué)陸良貴秦文仲二教授
      王逢〔元代〕
      朱紱青袍映后先,邇來愁過買臣年。
      壚頭相醵囊須罄,地下誰游劍莫懸。
      淮浪白滔回魯日,塞氛黃隔姓劉天。
      賤名忝在齊民版,為報新蕪傍泖田。
    • 十報恩
      馬鈺馬鈺〔元代〕
      山侗五愿報師恩。
      酒色氣財誓不侵。
      便把日烏先趕退,次將月兔更牢擒。
      月輪重顯無圓缺,日色增輝沒縮沉。
      功滿丹成何處去,得超云漢絕陽。
    • 初晴·雨與花無怨
      方回方回〔元代〕
      雨與花無怨,何其氣候乖。
      寒於春不便,晴以晚為佳。
      帆落北風(fēng)舫,窗明西日齋。
      意行適鄰圃,可免污吾鞋。
    • 踏莎行·寂淡忘機(jī)
      劉志淵〔元代〕
      寂淡忘機(jī),恬然養(yǎng)拙。
      些兒妙處人難別。
      冥冥杳杳滌神珠,昏昏默默開心月。
      萬劫云收,一天朗徹。
      清明凈體如冰雪。
      不增不減顯圓成,惺惺。

    古詩大全

    http://yanglaopt.net/shici_view_939dd043ac939dd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