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毛發(fā)盡豎,肌肉欲顫;
兩手交拍,掌濕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為。
蹴童子,呼曰:
“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
”燭至,絺帷盡張。
蚊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飫腹,充赤圓紅。
生罵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爾不謹(jǐn),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煙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曰:
“可以寢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
“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
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yǎng)。
雖巨細(xì)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也。
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
今人乃自貴其貴,號為長雄。
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不可食于人耶?
茲夕,蚊一舉喙,即號天而訴之;
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告于天,則天之罰人,又當(dāng)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
而蚊且猶畏謹(jǐn)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類者,啜栗而飲湯,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儀貌,無不同者。
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
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
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臺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
幽禽兀自囀佳音,玉立雕籠萬里心。
只為從前解言語,半生不得在山林。
-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dāng)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
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
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
嗚呼!
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
“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謂非忠可乎?
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zé)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死于智伯。
讓應(yīng)曰:
“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
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
”即此而論,讓馀徐憾矣。
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xiàn),未聞以國士待之也;
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jì)國之上也。
當(dāng)伯請地?zé)o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
“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
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爭必敗;
驕必傲,傲必亡”。
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
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fù)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dāng)矣;
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
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dāng)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qiáng)耳,變封建而為郡縣。
方以為兵革不可復(fù)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
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
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quán),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
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yī)之子,多死于??;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
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shù)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jié)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慮之遠(yuǎn)者也。
夫茍不能自結(jié)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luò)當(dāng)世之務(wù),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zé)o者,而豈天道哉!
-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
幽禽兀自囀佳音,玉立雕籠萬里心。
只為從前解言語,半生不得在山林。
-
踴躍谷生風(fēng),崢嶸百獸中。
豈知王者瑞,足不履生蟲。
-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
曲巷高檐避網(wǎng)羅,朝來飽啄隴頭禾。
但令四海長豐稔,不厭人間鼠雀多。
-
鳳隨天風(fēng)下,莫息梧桐枝。
群鴟得腐鼠,笑女長苦饑。
舉頭望八荒,默與千秋期。
一飽亮易得,所存終不移。
-
不禁俗物敗人意,忽見幽篁眼為明。
記得舊游天上夢,連昌宮外聽秋聲。
-
池魚不知海,越鳥不思燕。
蚯蚓霸一穴,神龍輕九天。
小大萬相殊,豈惟物性然。
君子勿嘆息,彼誠可哀憐。
-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
舉世皆宗李杜詩,不知李杜更宗誰。
能探風(fēng)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詞。
-
青草池邊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
丁寧囑付人間婦,自古糟糠合到頭。
-
深閨睡起讀兵書,窈窕豐姿若個誰。
千古周南風(fēng)化本,晚涼何不誦關(guān)雎。
-
池魚不知海,越鳥不思燕。
蚯蚓霸一穴,神龍輕九天。
小大萬相殊,豈惟物性然。
君子勿嘆息,彼誠可哀憐。
-
伏枕三旬不整冠,夢魂時復(fù)對金鑾。
忽聞盛事披衣坐,今日朝廷立諫官。
-
窗開覺山近,院涼知雨足。
淡月透疏欞,流螢度深竹。
心空慮仍澹,神清夢難熟。
起坐佛燈前,閑抽易書讀。
-
利欲烈炎火,虐焰起從橫。
區(qū)區(qū)一子輿,死以口舌爭。
豈不念迂遠(yuǎn),安能負(fù)平生。
皇皇斯須困,炳炳萬世明。
-
魚在深淵鳥在山,乾坤無物不相關(guān)。
野亭日午攴頤坐,閑看云天一鶴還。
-
天寶之亂唐已亡,中興幸有汾陽王。
孤軍匹馬跨河北,手扶紅日照萬方。
凌煙功臣世爭羨,李侯先識英雄面。
沈香亭北對蛾眉,眼中已見漁陽亂。
故令邊將儲虎臣,為君談笑靖胡塵。
朝廷策勛當(dāng)?shù)谝?,圭組不敢縻天人。
西游夜即探月窟,南浮萬里窮楚越。
云山勝地有匡廬,銀河掛空灑飛雪。
醉中信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為愁。
金閨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
英風(fēng)逸氣掀宇宙,千載人間寧復(fù)有。
夢魂飛度南斗傍,笑酹廬山一卮酒。
云松可巢今在無,九江落照連蒼梧。
欲從李侯叫虞舜,盡傾江水洗寰區(qū)。
-
博陵博士才華盛,漢上畸人道術(shù)卑。
欲寄一書無雁過,相期千古只一心。
-
東京多節(jié)士,我懷管幼安。
騰身風(fēng)塵表,寵祿寧肯干。
子魚不相諒,高位屢超遷。
腐鼠欲見污,聞之愧心顏。
皓皓由夷姿,迥出兩漢前。
彼哉阿世者,變滅同飛煙。
榮華神所戲,貧賤節(jié)斯完。
此道匪難知,胡人為不然。
-
澗底白頭僧浣衣,云間童子負(fù)薪歸。
幽棲更羨投林鳥,半巳尋巢半巳飛。
-
莫驅(qū)屋上烏,烏有返哺誠。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觀飛走倫,轉(zhuǎn)見天地情。
人生處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為枯榮。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荊。
同根而并蒂,藹藹共生成。
-
病身趨召歷千山,又見江城荔子丹。
竊食無功心有愧,賜歸分與眾人看。
-
曲徑潛通市,高墉遠(yuǎn)背村。
醉眠忘作客,靜讀懶開門。
古學(xué)嗟中絕,群經(jīng)續(xù)巳繁。
平生刪述意,深恐負(fù)乾坤。
-
搖落秋冬際,蒼茫鄞越間。
青山欹枕過,白鳥背人還。
問俗鄉(xiāng)音異,消愁酒價慳。
虛名果何物,不使病夫閑。
-
聞鐘理短發(fā),徐步啟荊扉。
不知夜雨過,園林頓芳菲。
江山靜妙顏,云日浮清輝。
殘梅落欲盡,幽池水痕肥。
始見新歲來,景物忽如茲。
徒為逝川嘆,未遂滄洲期。
及時樂取樂,莫遣青春歸。
-
渡水藍(lán)輿穩(wěn),穿林草徑微。
勝游方外得,樂事世間稀。
風(fēng)過欹僧笠,云來掛道衣。
山林應(yīng)待久,好去莫相違。
-
睿哲君天下,恢弘德化新。
宵衣啚治道,側(cè)席致賢臣。
王氣金臺曉,仁風(fēng)玉宇春。
忽朝云晏駕,率土淚沾巾。
-
解印歸來鬢巳斑,故園松菊可怡顏。
祗緣三徑荒涼久,特寫秋花仔細(xì)看。
-
得意攴郎畫,分明是米家。
亂云浮雜樹,遠(yuǎn)渡臥枯槎。
白屋孤舟迥,丹崖一徑斜。
何時共漁叟,洞口訪桃花。
-
明月出高樹,上懸青天中。
下有萬頃之長江,揚波泛彩清若空。
江風(fēng)吹人色凄凜,此時對月誰能寢?
十千斗酒何足論,舉杯宜就花前飲。
花前飲酒無與儔,酒酣意氣輕王侯。
仰招行云不可得,但見月與河漢俱西流。
仙人伐桂樹,玉女倚瓊樓。
顧盼暫相悅,棄去終莫留。
昨日已浩浩,今日復(fù)悠悠。
人生如飛光,及時不飲空白頭。
君不見月中玉兔搗靈藥,不能醫(yī)此萬古愁。
何如醉臥長不醒,天地與我同虛舟。
混混六合間,浩然何所求。
-
乘時功易立,處下事少成。
君看蕭曹才,豈若魯兩生。
賢豪志大業(yè),舉措流俗驚。
循循刀筆間,固足為公卿。
-
君王待士古來無,令德高名滿八區(qū)。
濟(jì)美喜看賢世子,巳能端拱禮諸儒。
-
谷口驚湍雨歇,柳陰芳草春還。
試問太平樂事,夕陽牛背青山。
-
涪州丹荔擅時稱,翠篚來庭色尚新。
獻(xiàn)罷未曾登玉案,先教頒賜與群臣。
-
西蜀云山處處奇,最奇人說在峨眉。
想應(yīng)踏遍千崖月,露滴松梢鶴夢時。
-
精通八法楊文遇,暗誦五經(jīng)陳用中。
揮翰天庭應(yīng)獨步,忍饑村巷欲成翁。
-
學(xué)是千秋事,文非一藝卑。
古來傳道術(shù),誰免假言辭。
魯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規(guī)。
知君美才氣,慎勿負(fù)深期。
-
斧扆臨軒幾硯閑,春風(fēng)和氣滿龍顏。
細(xì)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兩袖還。
-
胡貊笑紈綺,吳越賤堅車。
群庸方囂囂,固謂智士愚。
刀筆計得失,絲粟較盈虧。
誰云周公圣,對此慚不如。
-
利欲頹波挽不回,幾人沉溺壞靈臺。
要明圣道無窮意,須仗賢王不世才。
-
伯兄海上思相見,幼子山南憶別離。
兩地關(guān)心歸未得,夜看云漢立多時。
-
雙櫓鳴江水不波,云山無數(shù)拂船過。
夜深把酒問明月,月色與愁誰較多。
-
習(xí)俗日頹壞,疇能塞其源。
自從井牧廢,開此爭奪門。
救弊豈無術(shù),得君苦難言。
田間一卮酒,跽蒼梧魂。
-
林鄭為文學(xué)我家,波瀾議論闊無涯。
兩年不見何時到,望斷嶓江八月槎。
-
多病深知志術(shù)荒,中年苦復(fù)厭文章。
欲圖天地相終始,肯與時人較短長。
-
柳影波光鎖院深,一塵不到市聲沉。
多情惟有雙靈鵲,時到庭前送好音。
-
橋門冠蓋藹如云,才氣爭先總出群。
自愧腐儒無一藝,強(qiáng)顏來此較斯文。
-
戀闕思家兩系情,君王恩重屢留行。
欲知去國遲遲意,三日秪趨一日程。
-
南鄭荒墳草木寒,東甌舊宅桂花丹。
九秋最好今宵月,又向孤舟獨自看。
-
羽扇綸巾一臥龍,誓匡寶祚剪奸雄。
圖開八陣神機(jī)外,國定三分掌握中。
-
湘君泣盡淚痕乾,翠袖蕭蕭倚暮寒。
卻憶洞庭為客處,滿湖風(fēng)月泛舟看。
-
到處清泉可洗心,禪機(jī)一指用功深。
任教東住復(fù)西住,不改鄉(xiāng)音與梵音。
見客喜為青眼顧,能詩懶效白頭吟。
近來識面峨眉上,蘿月松云得共尋。
-
良醫(yī)難治病,學(xué)道不能行。
瘧疾何須患,吾心病未輕。
-
道術(shù)衰微幾百年,陋儒無力愧皇天。
已看位是真王貴,須使心承往圣賢。
-
浩蕩乾坤爛熳春,天將樂意付窮人。
迥無臭味堪誇世,縱有爭心豈解嗔。
-
相宅圖方獻(xiàn),還宮疾遽侵。
鼎龜懸寶命,笙鶴動哀音。
誰紹三皇治,徒傾四海心。
關(guān)中諸父老,猶望翠華臨。
-
鄭生瑚璉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誰樹楸。
百年愁莫遣,一夢樂誠優(yōu)。
惟念雙親老,無能為爾謀。
-
幽亭斜日在,佳興與君同。
屐潤催詩雨,衣涼醒酒風(fēng)。
鵝群穿草白,蜂足帶花紅。
愁散身殊健,全寬云夢胸。
-
白額咆哮振山谷,老羝見之驚且伏。
一朝強(qiáng)弱兩不存,此肉皆歸野人腹。
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為解紛。
酒酣一醉更懷古,千載英雄羝與虎。
-
我非今世人,空懷今世憂。
所憂諒無他,慨想禹九州。
商君以為秦,周公以為周。
哀哉萬年后,誰為斯民謀。
-
里巷占新歲,皆云勝舊年。
幾回新歲過,萬事只如前。
-
無才慚曳殿門裾,珍味頻嘗玉饌馀。
解道側(cè)生風(fēng)味好,惜非梁苑馬相如。
-
娥以孝而死,江因娥得名。
至今潮上落,猶帶哭爺聲。
-
出郭涼風(fēng)入抱清,亂山遮馬似相迎。
寧知待召登瀛客,忽作看云聽水行。
-
一鶴相隨復(fù)一瓢,山巔水澨足逍遙。
秪因戀闕情無限,回首忘過萬里橋。
-
千載康成學(xué),群賢惜異時。
典章秦火盡,禮樂漢書疑。
聚訟吾何敢,承家子莫辭。
從來參筆削,萬一補民彝。
-
曲折成千里,云山儼一鄉(xiāng)。
林疏茅屋見,水落釣舟藏。
世路羊腸外,仙家鳥道傍。
此身何處著,箕穎意難忘。
-
九經(jīng)治國本脩身,身正方能鑒別人。
辯佞要知駑異驥,任賢莫指玉為珉。
-
遠(yuǎn)別出門愁見難,燕山越水路盤盤。
將心付與天邊月,兩地清宵一樣看。
-
內(nèi)翰何年寫畫圖,眼中驚見鳳毛孤。
一枝潤帶江南雨,遂使眉山草木枯。
-
客路喜暄暖,初冬天始寒。
近京風(fēng)俗異,逆浪水程艱。
人語吳音雜,漁歌楚調(diào)酸。
畏途非好友,懷抱若為寬。
-
草沒階前石,云連戶外山。
位居人下拙,身在病中閑。
出處多難事,逢迎有瘦顏。
仰看雙白鶴,暮向遠(yuǎn)林還。
-
神龍臥深澤,不若抱甕滋。
白日掞重陰,不如寸燭輝。
賢豪初未遇,但覺吾道非。
紛紛當(dāng)涂子,權(quán)勢眾所歸。
兩生困蓬藋,屠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
鳴鳩知天雨,乾鵲知天風(fēng)。
蟋蟀最無知,亦悲年運窮。
云何當(dāng)世士,憒憒溫飽中。
變故如波濤,浮湛安所終。
-
庭前兩古檜,封殖今百年。
女蘿欺衰朽,揚翹冠其顛。
弱榮蒲柳脆,巨干金石堅。
得時不自料,歲晚良可憐。
-
驅(qū)車入東雒,策馬上西京。
所遇何表表,莫非公與卿。
旌旄出廣路,百步辟人行。
前驅(qū)與后擁,不絕如雷轟。
人生處困厄,孰不思寵榮。
此途良足樂,此任苦不輕。
丈夫誓許國,身作萬里程。
永懷鼎足戒,毋使公膋傾。
-
盛德臨中夏,黎民望彼蒼。
少留臨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經(jīng)國意難忘。
-
漢家圖治策賢良,董子昌言日月光。
自笑腐儒千載后,卻勞圣主試文章。
-
農(nóng)事艱難古所憐,一生幾度遇豐年。
若非圣世輕租稅,逐末何人肯力田。
-
一念無為付道耕,百邪還聽斂心兵。
本原能與天同體,三代功名始可成。
-
東海西頭是我家,門前花徑接鷗沙。
三年別后徒多恨,敢道詩書讀五車。
-
伯尚庭前傾竹葉,用中宅畔看梅花。
天教二子相為樂,來往風(fēng)流也足誇。
-
寒梅凍后放幽姿,何事今年花較遲。
昨日途中春意到,溪頭才見兩三枝。
-
官程催歲暮,百尺可停牽。
煙浦高低樹,晚江來去船。
青山過越少,滄海帶吳偏。
所遇無親舊,懷人興眇然。
-
臥病知為國,尤須謹(jǐn)未形。
盛強(qiáng)多過計,安逸每傷生。
燮理宜脩政,醫(yī)治乃用兵。
但令元氣固,四海樂升平。
-
自慚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綠樹巔。
曉汲衣翻草頭露,午炊灶起木皮煙。
日離滄海三竿遠(yuǎn),天厭烏紗五尺連。
蝢覺眼前無俗物,片云飛過鳥爭喧。
-
幸瞻天下難逢德,又讀人間未見書。
魂夢何嘗違禁闥,深恩安敢忘巾車。
-
山南夫子待多時,庭外松花落澗芝。
夜半夢回聞鼓響,覺來顙泚冷沾眉。
-
兩月孤兒百里墳,一燈風(fēng)雨幾黃昏。
可憐玉帳豪華客,不識金沙節(jié)義門。
-
斥土開瑤殿,因山近翠微。
神輿離鶴禁,天淚濕龍衣。
日月還丹闕,風(fēng)云送六飛。
太平皇業(yè)固,清廟詠光輝。
-
野性便時棄,虛名恥世聞。
目緣多慮暗,志為好奇分。
傍日翻書卷,臨池寫練裙。
思君同雅興,搔首誦停云。
-
故交憐抱病,意厚數(shù)相過。
憂患人難免,方書俗易訛。
衛(wèi)生功莫就,醫(yī)國理如何。
但喜心無恙,斯民疾更多。
-
攜友踏溪沙,同尋隱者家。
雨多知損麥,土暖喜宜瓜。
身愿明時棄,文慚世俗誇。
旅懷難一笑,撥遣付流霞。
-
幽人游澗谷,芳譽動京華。
暫食高山蕨,終簪上苑花。
醉歌辭激烈,老態(tài)影欹斜。
愿得萬間廈,轉(zhuǎn)為寒士家。
-
俗薄吾深厭,家肥子孰過。
孝慈諸弟共,才俊一門多。
處世難同眾,居鄉(xiāng)本貴和。
古來脩禮讓,盜賊尚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