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傳聞王子仙,潤邊遺一驥。
      當時青云路,雞犬亦可致。
      未必真龍媒,悠悠在平地。
    • 岳頂見天池,神異安可度。
      勿謂無波濤,云雷有時惡。
      乘此澄清間,吾纓可以濯。
    • 巍巍八仙壇,上有三醉石。
      憐此高陽徒,如樂華胥域。
      憔悴澤邊人,獨醒良可惜。
    • 數(shù)仞黃堂上,題名僅百賢。
      孤高宋開府,千載可拳拳。
    • 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孫權(quán)、劉備。
      用盡機關(guān),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尫悴。
      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
      一品與千金,問白發(fā)、如何回避。
    •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孫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雙松儼可愛,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聲。
      六月無炎光,長如玉壺清。
      于以聚詩書,教子修誠明。
      于以列鐘鼓,邀賓樂升平。
      綠煙亦何知,終日在檐楹。
      太陽無偏照,自然虛白生。
      不向搖落地,何憂歲崢嶸。
      勖哉肯構(gòu)人,處之千萬榮。
    •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簫韶音。
      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琴。
      鳳皇下云霓,鏘鏘鳴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
      潔如庖義易,洗入平生心。
      安得嘉賓來,當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載一相尋。
    • 真人累陰德,聞之三十天。
      一朝鸞鶴來,高舉為神仙。
      冉冉去紅塵,飄飄凌紫煙。
      下有修真者,望拜何拳拳。
      愿君銀臺上,侍帝玉案前。
      當有人間問,請為天下宣。
      自從混沌死,淳風日衰靡。
      百王道不同,萬物情多詭。
      堯舜累代仁,弦歌始能治。
      桀紂一旦非,宗廟自然毀。
      是非既循環(huán),興亡亦繼軌。
      福至在朱門,禍來先赤子。
      嘗聞自天意,天意豈如此。
      何為治亂間,多言歷數(shù)爾。
      愿天賜吾君,如天千萬春。
      明與日月久,恩將雨露均。
      帝力何可見,物情自欣欣。
      人復(fù)不言天,天亦不傷人。
      天人兩相忘,逍遙何有鄉(xiāng)。
      吾當飲且歌,不知義與黃。
    • 高車赴南峴,敝郊主東道。
      風采喜一見,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
      我起為君壽,善頌復(fù)善禱。
      愿盡杯中物,薄言理可到。
      君子貴有終,功名非必早。
      期端卿大夫,所尚賢而老。
      世慮久乃周,圣門深已造。
      與君誓許國,無忝于祖考。
      潔如鳳食竹,樂若魚在藻。
      安得長相親,時時一絕倒。
      不忘平生期,明月滿懷抱。
    • 寂寥門巷每相過,親近賢人所得多。
      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陽孤客奈愁何。
    • 仙家枝葉令威孫,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闕道書微旨在,獄多陰德是真人。
    • 飽去櫻桃重,饑來柳絮輕。
      但知離此去,不用問前程。
    • 平湖萬頃碧,謝客一開顏。
      待得臨清夜,徘徊載月還。
    • 墻外轆轤響,樓前江漢欹。
      曙光和月色,猶記早朝時。
    • 二松何年植,清風未嘗息。
      天矯向庭戶,雙龍思霹靂。
      豈無桃李姿,賤彼非正色。
      豈無蘭菊芳,貴此有清德。
      萬木怨搖落,獨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歲寒惜。
      有聲苦江河,有心若金璧。
      雅為君子材,對之每前席。
    • 相國鎮(zhèn)束魯,開合多英豪。
      羨子賦從軍,壯思如波濤。
      當有非常遇,所得連六鰲。
      故人孫復(fù)之,臥云生二毛。
      或作梁甫吟,秋風共呼號。
      翩翩草檄外,可與相游遨。
      益以夫子心,萬物都一毫。
      此行名與節(jié),須似泰山高。
    • 梅福隱市門,嚴平居卜肆。
      乃知神仙徒,非必煙霞地。
      異哉西山人,逍遙京洛塵。
      門多長者車,察脈如有神。
      軒皇萬馀載,此術(shù)了然在。
      精意洞五行,飛名落四海。
      結(jié)舍擬滄洲,東池接御溝。
      蘭芳披幽徑,琴樽在小舟。
      清夜泛月華,宛是江湖游。
      他日上云去,茲為黃鶴樓。
    • 片帆飛去若輕鴻,一霎春潮過浙東。
      王謝江山久蕭索,子真今為起清風。
    • 行歌春滿路,坐歌春滿園。
      花前人自樂,桃李豈須言。
    • 卑棲曾未托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
      蒙叟自當齊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響亮頻聞鶴,夜海曈曨每見珠。
      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 朔風豈不寒,蜀道豈不難。
      之子代親行,萬里心自安。
      劍閣雪猶明,錦江春未闌。
      到日必詩戰(zhàn),重登李杜壇。
    • 千尋月腳寒,湖影凈于天。
      忽如常娥宮,俯仰見嬋娟。
      更約中秋夕,長津無寸煙。
    • 高壓郡西城,觀風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語笑萬家聲。
      碧寺煙中靜,紅橋柳際明。
      登臨豈劉白,滿目見詩情。
    • 先生教百工,作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記。
      嗟嗟遠圣人,製度日以紛。
      窈窕阿房宮,萬態(tài)橫青云。
      熒煌甲乙?guī)?,一朝那肯焚?br>秦漢驕心起,陳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風,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儉書。
      竭我百家產(chǎn),崇樂一室居。
      四海競?cè)绱耍鸨陶杖f里。
      茅茨帝者榮,今為庶為恥。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輪指。
    • 稻梁留不得,一一起江天。
      帶雪南離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侶,歷歷舊山川。
      林葉程猶遠,梅花信可傳。
      子規(guī)啼到曉,鸚鵡鎖經(jīng)年。
      應(yīng)羨冥冥者,東風羽翼全。
    • 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
      謝公創(chuàng)危亭,屹在高城頭。
      盡覽洲中秀,歷歷銷人憂。
      作詩刻金石,意垂千載休。
      我來亭早壞,何以待英游。
      試觀荊棘繁,欲步瓦礫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爾求。
      曰基復(fù)曰搆,落成會中秋。
      開樽揖明月,席上皆應(yīng)劉。
      敏速迭唱和,醺酣爭獻酬。
      老子素不淺,預(yù)茲年少儔。
      九日重登臨,涼空氛氣收。
      風來雁聲度,云去山色留。
      西郊有潭菊,滿以金船浮。
      雅為郡子壽,外物真悠悠。
      過則與春期,春時良更優(yōu)。
      焰焰眾卉明,袞袞新泉流。
      簫鼓動地喧,羅綺傾城游。
      五馬不行樂,州人為之羞。
      亭焉詎可廢,愿此多賢侯。
    • 交親莫笑出麾頻,不任纖機祇任真。
      遠護玉關(guān)猶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
      素心直擬圭無玷,晚節(jié)當如竹有筠。
      道本逍遙惟所適,吾生何用蠖求伸。
    • 歸心不可奪,千里故園春。
      及見市朝事,卻思江海人。
      煙波方得伴,松月定為鄰。
      愿結(jié)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 河光岳色過秦關(guān),英氣飄飄酒滿顏。
      賈誼書成動西漢,謝安人笑起東山。
      亨途去覺云天近,舊隱回思水石閑。
      此道圣朝如不墜,疏封宜在立譚間。
    • 去國三千里,風波豈不賒。
      回思洞庭險,無限勝長沙。
    • 濫登清顯遇公朝,豈有才謀可致堯。
      拙守自慚成木強,宦游誰歡僅蓬飄。
      醉來多謝提壺勸,歸去寧煩杜宇招。
      好樂當年開口笑,此心無事愧重霄。
    • 云壇共上百神清,碧塢紅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處,亂峰依舊白云生。
      亭亭翠纛高杉矗,險險狂雷落石轟。
      待得九霄鸞鶴馭,玉書應(yīng)改地仙名。
    • 有客平生愛白云,無端年老尚紅塵。
      祇應(yīng)金簡名猶在,得見仙巖種玉人。
    • 梓人一笑白云鄉(xiāng),杞桂森森遇豫章。
      聞道周公繩墨在,天庭誰此遇明堂。
    • 名動公卿四十秋,相逢仍作旅人游。
      青山欲買難開口,白發(fā)思歸易滿頭。
      厭入市廛如海燕,可堪云水屬江鷗。
      故鄉(xiāng)知己方都督,千樹春濃種橘休。
    • 萬戶侯家?guī)兹~孫,弟兄紅旆獨烏巾。
      攜琴又入廬山去,誰信朱門有逸人。
    • 斧鉞為藩忍內(nèi)侵,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煩魚火明天意,自有諸侯八百心。
    • 精鑒本非深,英僚暫此沉。
      火炎方試玉,沙密偶遺金。
      豈累青云器,猶孤白雪音。
      敢希蘇季子,潛有激儀心。
    • 天門絕境游,熙然揖灝氣。
      下顧莽蒼間,云雷走平地。
      天威不遠人,孰起欺天意。
    • 西施臺下見名園,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問吳王當日事,后來桃李若為言。
    • 吾生豈不幸,所稟多剛腸。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茍?zhí)烀毁F非我望。
      立譚萬乘前,肝竭喉無漿。
      意君成大舜,千古聞膻香。
      寸懷如春風,思與天下芳。
      片玉棄且在,雙足何辭傷。
      王章死于漢,韓愈逐諸唐。
      獄中與嶺外,妻子不得將。
      義士撫卷起,眥血一沾裳。
      胡弗學揭厲,胡弗隨低昂。
      干時宴安人,滅然已不揚。
      匹夫虎敢斗,女子熊能當。
      況彼二長者,烏肯巧如黃。
      我愛古人節(jié),皎皎明于霜。
      今日貶江徼,多慚韓與王。
      罪大禍不稱,所損傷纖芒。
      盡室來官下,君恩大難忘。
      酒圣無隱量,詩豪有馀章。
      秋來魏公亭,金菊何煌煌。
      登高發(fā)秘思,聊以攄吾狂。
      卓有梅圣俞,作邑郡之旁。
      矯首賦靈烏,擬彼歌滄浪。
      因成答安戲,移以贈名郎。
      泉南曹使君,詩源萬里長。
      復(fù)我百馀言,疑登孔子堂。
      聞之金石音,純純自宮商。
      念此孤鳴鶴,聲應(yīng)來遠方。
      相期養(yǎng)心氣,彌天浩無疆。
      鋪之被萬物,照之諧三光。
      此道果迂闊,陶陶吾醉鄉(xiāng)。
    • 南宮曾薦牧之文,失足徒勞忽十春。
      天上云龍期際會,山中猿鶴愧因循。
      無功豈不孤黃石,有道何堪憶紫莼。
      少壯由來須努力,篆銘鍾鼎古何人。
    • 有病甘長廢,無機苦直言。
      江山藏拙好,何敢望天閽。
    • 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騷人。
      不道鱸魚美,還堪養(yǎng)病身。
    • 一路入嵐堆,還驚禹鑿開。
      林無惡獸住,巖有好泉來。
      云陣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辭登絕頂,南望即天臺。
    • 姑蘇臺下水如藍,天賜仙鄉(xiāng)奉旨甘。
      梅淡柳黃春不淺,王孫歸思滿江南。
    • 滿面南風指四明,山長水曲不勝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講華嚴報太平。
    • 本非桃李色,佳節(jié)敢先開。
      席上無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應(yīng)有待,真賞直須催。
      愿上金樽壽,何傷蝶不來。
    • 青郊鳴錦雉,綠水漾金鱗。
      愿得郢中客,共歌臺上春。
    • 靈劍經(jīng)年匣,決云誰為高。
      報分別有道,何認問吹毛。
    • 景命還將伯益?zhèn)鳎糯üΥ笕魹檫w。
      謳歌終在吾君子,豈是當時不讓賢。
    • 孤光千里與君逢,最愛無云四望通。
      處處樓臺競歌宴,的能愛月幾人同。
    • 一品山前識,迢迢三十春。
      多慚畫戟里,重見白云人。
    • 憶昔同游紫閣云,別來三十二迥春。
      白頭相見雙林下,猶是清朝未退人。
    • 天地何風流,復(fù)生王子猷。
      黃金買碧鮮,綠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東君歲寒實。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風乃故人,徘徊過此君。
      泠泠鈞天音,千載猶得聞。
      應(yīng)是圣賢魄,鐘為此標格。
      高節(jié)見直清,靈心隱虛白。
      粉筠多體貌,錦籜見兒童。
      上交松桂枝,下結(jié)蘭蕙叢。
      秀氣藹晴嵐,翠光凝綠水。
      明月白露中,靜如隱君子。
      不愿湘靈泣,不求伶?zhèn)惔怠?br>鳳皇得未晚,蛟龍起何時。
      蕭蕭云水間,良與主人宜。
      紅塵滿浮世,何當拂長袂。
      坐嘯此亭中,行歌此亭際。
      逍遙復(fù)逍遙,不知千萬歲。
    • 少年好逸驥,老者重安車。
      爭先尚逐逐,致遠貴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戶擊慘舒。
      外矜固不足,內(nèi)樂則有馀。
      子游與季路,作邑寧欷噓。
      五斗對萬鐘,所問道何如。
    • 重君愛詩書,孜孜不知老。
      白發(fā)末理生,惟談圣人道。
      愛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氣。
      尺素寫林巒,邈有千里意。
      今日江南行,孤云無系程。
      直指九華峰,去掃先君塋。
      卻來華陽川,與我溪上盟。
      行歌紫芝秀,坐嘯清風生。
      練真變金骨,飄飄朝玉京。
      結(jié)成物外游,忘此天下情。
    • 萬物有常性,性無不貴生。
      風翔與駿奔,一一遠害情。
      鴥彼沙上鷗,皎皎霜雪明。
      月宿滄洲靜,日浴滄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澹無營。
      循循自飲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兩無猜,何慕復(fù)何驚。
      客有懷依依,云水言將歸。
      逐爾群鷗樂,群鷗爾勿飛。
      此心未忘者,天機非殺機。
    •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lǐng)西帥,密與羌夏鄰。
      君來貳邊郡,表里還相親。
      有如得四支,周旋衛(wèi)其身。
      予始按萬渠,兵行百物陳。
      而君主其事,進退皆有倫。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傳告以號令,再拜岡不馴。
      作城大順川,扼胡來路津。
      漢軍始屯集,慮騎俄紛綸。
      諸將稍畏怯,偶語辭艱辛。
      君躍疋馬去,入險將死濱。
      持撾畫禍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插,悅使咸忻忻。
      畫夜戰(zhàn)且役,城成未逾旬。
      慮乃急攻我,萬眾生煙塵。
      蒼惶被矢石,遁走無逡巡。
      君馳奏闕下,感慨動中宸。
      是秋懷敏敗,慮勢侵涇源。
      天地正愁慘,關(guān)輔將迸奔。
      腹心茍不守,皮膚安得存。
      予召蕃漢兵,趨邠當北門。
      諸將切切議,謂宜守塞垣。
      惟君力贊我,咸鎬為本根。
      全師遂鼓進,連城息驚喧。
      果釋天子憂,獎詔垂明恩。
      予貳機衡重,君掌食貨繁。
      豈敢懈夙夜,未嘗攄笑言。
      今叨領(lǐng)南陽,會君乘使軒,攜手百花洲,無時不開樽。
      語論極今古,情契及子孫。
      氣同若蘭芝,聲應(yīng)如篪塤。
      浩歌忘物我,劇飲無涼暄。
      自問平生心,此樂曾幾番。
      一旦改使節(jié),匆匆指并汾。
      惜別固不忍,贈行當有云。
      從來宿兵地,北與胡漢分。
      長河出紫塞,太行入青云。
      天然作雄屏,覽者懷忠動。
      行府在平陽,山川秀氤氳。
      堯民擊壤歌,千古猶得聞。
      君有經(jīng)濟心,潤以金石文。
      攬轡問風俗,坐堂精典墳。
      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 蕭條臘后復(fù)春前,雪壓霜欺未放妍。
      昨日倚欄枝上看,似留芳意入新年。
    • 旌旗如火浪如鷗,一路春城次第游。
      江上高樓欲千尺,便從今日望歸舟。
    • 空半簇樓臺,紅塵安在哉。
      山分江色破,潮帶海聲來。
      煙景諸鄰斷,天光四望開。
      疑師得仙去,白日上蓬萊。
    • 治亂興衰甚可嗟,徒憐水調(diào)訴榮華。
      開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 有客藍田得意歸,溪光冉冉白虹霓。
      玉人豈忍言環(huán)佩,留取天王尺二圭。
    • 要路拋來自寡憂,高懷卷去白云收。
      玉緣秘實須藏密,蘭為奇香卻在幽。
      仙骨豈曾移靜節(jié),帝心終是竭嘉猷。
      紅霞綠竹忘機地,未免天家下詔求。
    • 天遣今宵無寸云,故開秋碧掛冰輪。
      詩人不悔衣沾露,為惜清光豈易親。
    • 林下提壺招客醉,溪邊杜宇勸人歸。
      可憐白酒青山在,不醉不歸多少非。
    • 南陽有絕勝,城下百花洲。
      謝公創(chuàng)危亭,屹在高城頭。
      盡覽洲中秀,歷歷銷人憂。
      作詩刻金石,意垂千載休。
      我來亭早壞,何以待英游。
      試觀荊棘繁,欲步瓦礫稠。
      嗟嗟命良工,美材肆爾求。
      曰基復(fù)曰搆,落成會中秋。
      開樽揖明月,席上皆應(yīng)劉。
      敏速迭唱和,醺酣爭獻酬。
      老子素不淺,預(yù)茲年少儔。
      九日重登臨,涼空氛氣收。
      風來雁聲度,云去山色留。
      西郊有潭菊,滿以金船浮。
      雅為郡子壽,外物真悠悠。
      過則與春期,春時良更優(yōu)。
      焰焰眾卉明,袞袞新泉流。
      簫鼓動地喧,羅綺傾城游。
      五馬不行樂,州人為之羞。
      亭焉詎可廢,愿此多賢侯。
    • 斧鉞為藩忍內(nèi)侵,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煩魚火明天意,自有諸侯八百心。
    • 錢唐作守不為輕,況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參卿士月,部封全屬斗牛星。
      仁君未報頭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愛湖山清絕處,晚來云破雨初停。
    • 太平燕趙許閑游,三十從知壯士羞。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 絳臺使君府,亭閣參園圃。
      一泉西北來,群峰高下睹。
      池魚或躍金,水簾長布雨。
      怪柏鎖蛟虬,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
      靜境合通仙,清陰不如暑。
      每與風月期,可無詩酒助。
      登臨問民俗,依舊陶唐古。
    • 退也天之道,東南事了人。
      風波拋舊路,花月伴閑身。
      湖外扁舟遠,門中駟馬新。
      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時貧。
      見子登西掖,攜孫過北鄰。
      白云高閣曙,淥水后池春。
      樽酒呼前輩,鑪香叩上真。
      祇應(yīng)陰德在,八十富精神。
    • 五代支雷屯,九野皆龍戰(zhàn)。
      開國如棋枰,皇極何由建。
      太祖乘天飛,大發(fā)光華旦。
      攀公江表來,經(jīng)綸還如電。
      微子入姬周,倉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萬里聞薰風。
      禮樂與征伐,出自明光宮。
      大動未大賞,積慶宜我窮。
      李廣不封侯,繼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復(fù)有起家孫,一見知千里。
      和氣十洲春,清流九江九。
      非有神筆夢,粲粲文何綺。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開,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變化,咫尺登金鰲。
      始知祖德長,光輝傳佩刀。
    • 鷹犬一何驕,霜明遠近郊。
      鸞皇不觸網(wǎng),狐兔自充庖。
      熠熠流鳴鏑,紛紛過綠髾。
      雄飛侵漢下,殺氣與云交。
      翦棘爭探穴,摧林競覆巢。
      惟開三面者,盛德播弦匏。
    • 非煙亦非霧,羃羃映樓臺。
      白鳥忽點破,夕陽還照開。
      肯隨芳草歇,疑逐遠帆來。
      誰謂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 三十馀年交舊心,相逢那復(fù)議升沉。
      卑飛塵土味誠薄,達宦風波憂更深。
      自古榮華渾一夢,即時歡笑敵千金。
      追陪未久還離索,早晚軒車重見尋。
    • 昔見虎耽耽,今為佛子巖。
      云寒不出寺,劍靜未離潭。
      幽步蘿垂徑,高禪雪閉庵。
      吳都十萬戶,煙瓦亙西南。
    • 高尚繼先君,巖居與俗分。
      有泉皆漱石,無地不生云。
      鄰里多垂釣,兒孫半屬文。
      幽蘭在深處,終日自清芬。
    •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
      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
      銅虎思猶厚,鱸魚味復(fù)佳。
      圣明何以報,歿齒愿無邪。
    • 門外煙嵐紫閣橫,九衢風土更何情。
      籬邊醉傲淵明飲,隴上歌隨桀溺耕。
      三樂放懷千古重,萬鍾回首一毫輕。
      鵬鷦共適逍遙理,誰復(fù)人間問不平。
    • 雖叨世契與鄰藩,東道瞻風御史尊。
      鄭館昔時延下客,于家今日見高門。
      我居方面榮為懼,君向臺端直且溫。
      彼此中懷蘊金石,不須銷黯動離魂。
    • 漢包六合岡英豪。
      一個冥鴻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臺爭似釣臺高。
    • 太室何森聳,少室欲飛動。
      相對起云霞,恍如游仙夢。
      何以寵此行,行歌降神頌。
    • 當爐一曲竹枝歌,腸斷江南柰爾何。
      游子未歸春又老,夜來風雨落花多。
    • 履癸昆吾禍莫移,應(yīng)天重造帝王基。
      子孫何事為炮烙,不念嘻吁祝網(wǎng)時。
    • 吳門聳閶闔,迎送每躋攀。
      一水帝鄉(xiāng)路,片云師子山。
      落鴻漁釣外,斜柳別離間。
      白傅歸休處,盤桓幾厚顏。
    • 人間無復(fù)動機心,掛了儒冠歲已深。
      惟有詩家風味在,一壇松月伴秋吟。
    • 分攜俱是佐高牙,兩地光塵自等差。
      榮事日趨丞相府,道情時過老君家。
      雙鴻得侶知風便,一鶴思鳴對露華。
      早晚相將云漢外,重為龍友免天涯。
    • 樞府當年日輦襄,隱然一柱在明堂。
      親逢英主開前席,力與皇家正舊章。
      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
      龔黃政事追千載,齊魯風謠及萬箱。
      偉望能令中國重,奇謀曾壓北方強。
      故人待看調(diào)元后,乞取優(yōu)游老洛陽。
    • 圣門非入室,文陣敢爭盟。
      不意棲云閣,何才隸月卿。
      珍群憐未至,霄鶚引修程。
      直舍有仙味,秘庭無俗聲。
      午陰宮樹綠,宵刻禁鍾清。
      奉製歌三秀,稱觴聽六英。
      恩輝孤易感,交結(jié)淡難成。
      新發(fā)鑒中改,舊山天際橫。
      纓思漁父濯,春伴隼旟行。
      桃浪觀秦塞,薰風省舜城。
      幾多興廢跡,重疊古今情。
      進退思先覺,蹉跎畏后生。
      見詒如美袞,欲報管英瓊。
      凈揖澄江練,高窺抉露莖。
      復(fù)驚聞?wù)?,終仰輔登閎。
      好勵圖南志,翱翔覽四瀛。
    • 長江天下險,涉者利名驅(qū)。
      二公訪貧交,過之如坦途。
      風波豈不惡,忠信天所扶。
      相見乃大笑,命歌倒金壺。
      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
      沒者草自綠,存者顏無朱。
      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區(qū)區(qū)。
      莫競貴高路,休防讒嫉夫。
      孔子作旅人,孟軻號迂儒。
      吾輩不飲酒,笑殺高陽徒。
    • 種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遠懷忘澤國,真賞即瀛洲。
      江景來秦塞,風情屬庾樓。
      劉琨增坐嘯,王粲斗銷憂。
      秀發(fā)千絲墮,光搖匹練柔。
      雙雙翔乳燕,兩兩睡馴鷗。
      折翠贈歸客,濯清招隱流。
      宴回銀燭夜,吟度玉關(guān)秋。
      勝處千場醉,勞生萬事浮。
      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 穰下勝游少,此洲聊入詩。
      百花爭窈窕,一水自漣漪。
      潔白憐翹鷺,優(yōu)游羨戲龜。
      闌干紅屈曲,亭宇碧參差。
      倒影澄波底,橫煙落照時。
      月明魚競躍,春靜柳閑垂。
      萬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梅比漢南遲。
      岸鵲依人喜,汀鷗不我疑。
      彩絲穿石節(jié),羅襪踏青期。
      素發(fā)頻來醉,滄浪減去思。
      步隨芳草遠,歌逐畫船移。
      繪寫求真賞,緘藏獻己知。
      相君那肯愛,家有鳳皇池。
    • 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
      年年憶著成離恨,祇托春風管句來。
    • 結(jié)舍近滄洲,江山不外求。
      我來明月夜,更得主人留。
    • 南陽偃息養(yǎng)衰顏,天暖風和近楚關(guān)。
      欲少禍時當止足,得無權(quán)處始安閑。
      心憐好鳥來幽院,目送微云過別山。
      此景此情聊自慰,是非何極任循環(huán)。
    •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塵埃一點無。
      樓閣春深來海燕,池塘人靜下仙鳧。
      花情柳意憑誰問,月彩波光豈易圖。
      漢上山公發(fā)新詠,許昌何必詫申湖。
    • 千年風采逢明主,一寸襟靈慕昔賢。
      待看朝廷興禮讓,天衢何敢斗先鞭。
    • 萬匯嘉亨日,皇心豫宴辰。
      華林新濯雨,靈沼正涵春。
      帝幄紛仙花,天鉤擲錦鱗。
      洋洋頒睿唱,賡頌浹簪紳。
    范仲淹 [北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蘇州吳縣。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刀ㄔ辏?040年),與韓琦共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fā)起“慶歷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jié)操,對后世影響深遠? 。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概述圖來源:清殿藏本范仲淹像? )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范仲淹的詩,范仲淹代表作,范仲淹的名詩,范仲淹的詩句,范仲淹的詩全集,范仲淹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304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