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榮枯一氣內(nèi),造化本自公。
      春花與秋蔕,孰云有不同。
      試看木芙蕖,雨露滋芳叢。
      嫣然生百巧,秀色傾房櫳。
      婢子有不愜,偃蹇霜枝紅。
      溪柳疏其西,池荷亞其東。
      等作一物看,曾是煩春工。
      開闔寓至理,歲事號秋風(fēng)。
      惟有桃李場,感嘆無言中。
    •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
      水天兩相際,渺渺浸坤軸。
      小舟掀簸中,嘔眩篷底伏。
      忽然得島嶼,便欲縋船宿。
      西歸收驚魂,且濯泥土足。
      東湖一席地,江脈自渟蓄。
      煙雨相吐吞,幾席染湖淥。
      汀洲紅白花,游泳雜鳧鶩。
      橫流溢四海,未暇較吳蜀。
      駭我時世情,風(fēng)波戒平陸。
    •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xué)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jì)漢之獻(xiàn)。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自獻(xiàn)而至?xí)?,朔歷斗杓轉(zhuǎn)。
      會初入蜀時,意不止弱禪。
      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
      殺女不作難,機(jī)鋒劇刀箭。
      會書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至學(xué)艾筆跡,暮夜走郵傳。
      老昭豈易欺,真?zhèn)吴щy辨。
      欺昭爾尚可,蜀士多秀彥。
      當(dāng)其下筆時,寧不愧顏面。
      雖蒙黼藻文,不揜糞土賤。
    • 林靜有集鳥,水濶多潛魚。
      未能急期會,乃更談清虛。
      吾家柱下史,不讀城旦書。
      偶挾一語契,到官十日初。
      仙人水雪容,訪我云霞居。
      掃地蔭修竹,引水澆芙蕖。
      吏最果不足,丞負(fù)良有余。
      深文到穴鼠,百巧呈山狙。
      從今結(jié)繩內(nèi),只可禁網(wǎng)疏。
      雖非膠西室,有此指南車。
    • 龍池山頭喚龍起,見說花開龍亦喜。
      喜將一雨洗山光,曉漲初分兩谿水。
      東山渡橋煙霞簇,山半亭臺艷桃李。
      入門一徑海棠花,紅玉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龍麝氣,拂拂晴風(fēng)香十里。
      木蘭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綠黃白紅。
      游人隱映錦繡谷,山鳥動搖霜雪叢。
      我來酌泉弄花樹,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見三碉城邊百草熱,渡瀘將軍不得歇。
      何似兩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晝長。
    • 回巖客子賣墨人,諸孫賣筆筆有神。
      墨翁已入蓬萊殿,筆孫有愧中書君。
      邇來小孫兼好畫,兩幅溪藤七匹馬。
      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風(fēng)吹沙霜滿野。
      邛崍關(guān)頭大渡河,使君五馬千丈坡。
      獵將一圍看蠻走,醉敲銅鼓蠻踏歌。
      急收此畫人莫識。
      矍鑠之翁夸筆墨。
      不知再泛洞庭船,袖中一劍隨飛仙。
    •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fēng)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shù)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右軍問蜀守,墨帖求縑緗。
      乃知前輩人,不受時世妝。
      范瓊杜措李懷袞,仙荒佛怪驅(qū)喝雷電筆意窺渺茫。
      不若收所畫,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
      盤古眾支派,帝霸皇與王。
      君臣分圣賢,有如虎豹龍鳳殊文章。
      視之若有見,日月星象空中垂耿光。
      聽之如有聞,銜牙玉佩鳴以鏘。
      三古以降歷今世,視聽所感猶一堂。
      乃知此畫自神品,碌碌余子非所望。
      吾道久已屈,二氏爭頡頏。
      豈唯牧也見絀余子下,而有公議老我雙鬢蒼。
    • 向吳天萬里、一葉歸舟。
      歲月盡悠悠。
      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還愁。
      幾度春鶯囀午,塞雁橫秋。
      漁笛蓑衣底,依舊勾收。
      多謝飛來雙鶴,水邊林下,伴我遨游。
      笑老萊晨昏,色笑為親留。
      有向來、素琴三尺,枕一編、周易在床頭。
      君知否,家山夢寐,渾勝瀛洲。
    • 八曲闌干垂手處,燭光花影疏疏。
      一尊共飲記當(dāng)初。
      彩毫濃點(diǎn),雙帶要人書。
      日暮不來朱戶隔,碧云高掛蟾蜍。
      琴心密約總成虛。
      醉中言語,醒後憶人無。
    •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fēng)外吹笙。
      倚闌聞喚小紅聲。
      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
      粉墻東畔小橋橫。
      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 十里山光紺碧圍,瘴煙收盡溢春暉。
      黃紬睡美聞衛(wèi)唱,白羽風(fēng)高入指揮。
      樓角片云隨雁去,谿頭驟雨送龍歸。
      君王若問安邊策,苜蓿漫山戰(zhàn)馬肥。
    • 一笑真成亟負(fù)作,可人懶散費(fèi)招呼。
      忘言摩詰元無病,健倒盧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幾度約吾徒。
      杜門人與春偷老,風(fēng)雨聲中長白須。
    • 本自無弦奏凱風(fēng),水流空洞作丁東。
      虀鹽老向伊耆氏,何必聞韶肉味中。
    •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節(jié)。
      工夫不爭多,盡立庭下雪。
    • 本來騎鶴上揚(yáng)州,不學(xué)老君夸白頭。
      丈夫要活三百歲,獨(dú)在中書二十秋。
    • 六龍杲杲看推移,也有分光蔀屋時。
      作古遠(yuǎn)知燧人氏,至今猶說介之推。
      扣門自此人皆有,暗室從來我不欺。
      冷灶無煙知幾日,憑誰乞米試晨炊。
    • 喚作孤姑恐未訛,寄名櫟社不爭多。
      但云龍女來行水,免使牛郎暗渡河。
    • 峽水方中駐,歸舟溯蜀門。
      竹枝聲處處,梅蕊雪村村。
      來去山巒笑,啼號地主恩。
      幸然窮性命,不必賦招魂。
    • 山頭載帽周公雨,巖下生衣傅說霖。
      莫道蠻州無此樣,可憐老我十分心。
    • 河漢無塵碧玉傾,萬枝燈里仰天庭。
      吾皇慈儉如堯舜,應(yīng)有天邊退舍星。
    • 大比周三歲,登名蜀一涯。
      圣賢元佑學(xué),父子老蘇家。
      類省登槐市,清秋艷桂華。
      生平晁董業(yè),親策對褒嘉。
    • 昔人臥聽門前酒,我亦坐看籬下花。
      不是雨多門自掩,情知?dú)q惡酒難賒。
    • 學(xué)省三年別,文闈九日同。
      登高遲曲糵,避濕到芎藭。
      田舍飄零后,江湖震蕩中。
      忍將憂國淚,滴向菊花叢。
    • 五年去國若為歡,九日逢秋強(qiáng)自寬。
      樹攪冰霜驚歲晚,山圍霧雨試朝寒。
      不關(guān)鳥帽隨風(fēng)落,只把紅萸對俗看。
      惟有東湖無可遣,一杯香泛落英餐。
    • 古屋云棲洞,深湖水拍橋。
      吏閒知學(xué)稼,民樂自歌樵。
      官監(jiān)頻添牧,蕃商不費(fèi)招。
      老夫便午睡,風(fēng)惡任飄搖。
    • 茶寇征商急,偷生蔽綠林。
      江湖自有備,盜賊豈初心。
    • 肌膚剪秋水,垂云出龍宮。
      我意得子佩,笑許無言中。
    • 一葉浮蓮不動塵,湖風(fēng)吹水碧生鱗。
      舟中喚鶴歸來晚,手展黃庭臥白蘋。
    • 吐火生熱風(fēng)生涼,自家富貴他人忙。
      不為求蛇熏老鼠,翻成打鴨驚鴛鴦。
    • 釧動香飄麝,簪低鬢拂鴉。
      休遮笑里用,用此庭前花。
    • 三起復(fù)三眠,吹花漲雨煙。
      浮萍增采色,輕壓綠池蓮。
    • 阿筌千頃本胸中,學(xué)道分明畫手同。
      筆削來追麟獲后,丹青為洗馬群空。
      登堂欲與修遺履,空戶何由返大弓。
      尚有滄溟垂素壁,且防蠅誤污屏風(fēng)。
    • 心自小,玉釵頭。
      月娥飛下白蘋洲。
      水中仙,月下游。
      江漢佩,洞庭舟。
      香名薄幸寄青樓。
      問何如,打泊浮。
    • 鸞鏡愁添眉黛,羅裙瘦減腰肢。
      一回見了一回病,彈指誤佳期。
      醉里懵騰淚洗,夢中著摸魂飛。
      一春多少閑風(fēng)雨,亭院落花時。
    • 一介吾儒孰重輕,青天蜀道少人行。
      芋魁豆飯吾儒事,不若歸來谷口耕。
    • 芙蓉香泛白蘋洲,楊柳吹花玉雪浮。
      且喜兩邊無一事,五更鼓角月當(dāng)樓。
    • 春去春來歲歲同,花開花落任東風(fēng)。
      只堪美酒酬佳景,莫把閒愁料化工。
    • 亂紅亂紫滿林塘,旋掃苔莓一逕香。
      寒食年年新火令,落花何必恨風(fēng)狂。
    • 黃鷅鶹鳴處處聞,花開時候度重門。
      啄花莫啄枝頭錦,留與東皇覆酒樽。
    • 十里漣漪陸瑁湖,一亭幽絕重先居。
      云根數(shù)朵排青闥,泉沫雙流濺綠裾。
      竹鎖斷橋飛雁鶩,荷侵涼檻蔭龜魚。
      洛園還許人同樂,時向林間望小車。
    • 遠(yuǎn)客來投宿,高人已閉門。
      白沙分遠(yuǎn)水,紅樹帶煙村。
      僻徑逢僧覓,登山見佛尊。
      清風(fēng)惜秋稼,積雨掃云屯。
    •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適歸未得,此別那不思。
      高才府從事,芙蕖映清池。
      堂堂萬卷書,樂此簿領(lǐng)卑。
      公退得繞膝,戲彩笑脫頤。
      山路宿雨乾,籬落黃橘垂。
      歸鞍三百里,處處吟酒旗。
      趙子與南陽,衡門各棲遲。
      下馬恐問及,說與黃梅期。
      尚念鴻雁行,冷落秋風(fēng)吹。
    • 陰山多風(fēng)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氣見淳樸。
      巴江亦能騷,蘭陵善為學(xué)。
      斯文隨所化,后輩仰先覺。
      褐衣懷美質(zhì),隱隱含山璞。
      先生來何遲,絢秀待追琢。
      板輿行不難,雙雁度云邈。
      未嫌一簞蔬,頗勝五鼎渥。
      教人此其本,何異墊巾角。
      我昔困虀鹽,為子得妙斲。
      王明躬孝治,正要夔典樂。
      小試臺閣資,還來侍經(jīng)幄。
    • 身作涪江未歸客,更送行人出南陌。
      行人磊落高皇孫,桃李賨城看朱白。
      高才觸事無不爾,百里莫嫌民社窄。
      魯恭卓茂意何者,豈有居官名赫赫。
      不須打鴨驚鴛鴦,抵幾疾書呼五百。
      阿奴公退在眼底,可以彈琴把書冊。
      此時尚及詩筒來,談笑千山萬山隔。
    • 近別已不易,遠(yuǎn)別良更難。
      莫作遠(yuǎn)近想,便覺宇宙寬。
      聚散與出處,等以道眼看。
      君去便鄉(xiāng)國,我留為親歡。
      吳蜀視旅亭,隨處寓以安。
      誰能詫凡見,鷃翮齊鵬摶。
      是家限門地,羽儀耀朝端。
      竹西丞相客,冀北幕府官。
      清廟瑚璉器,仙人承露盤。
      談笑翰墨香,芳佩雜茝蘭。
      雪山笏拄頤,碧玉高巑岏。
      鋒車促收召,買舟系江干。
      瞿塘浪粘天,怒濤駕風(fēng)湍。
      西湖軟紅路,塔級層旃檀。
    • 君之家為夔龍氏,龍之威神爪牙利。
      豈肯因人下求食,拿攫風(fēng)雷隨所嗜。
      問君世學(xué)今幾傳,翰墨諸仙侈名位。
      后來諸孫穎與路,元佑衣冠相整治。
      春秋大易蜀有師,我獲升堂時問義。
      江邊喬木殊未改,重來忍唾成都地。
      感君遺文遠(yuǎn)相訪,凜凜高風(fēng)今不墜。
      梅花道路寬作程,瓠葉杯盤同此味。
      少年赤手弄霜雪,想見倚門遲歲饋。
      還家莫道囊橐空,客子夜寒仍少睡。
    • 孔子不到秦,右軍念西岷。
      劍關(guān)鐵嶺江,與世隔紅塵。
      天變惜秘境,我豈世間人。
      天上紫微郎,筆端演絲綸。
      跨象桂林郡,騎鯨芙蓉津。
      五嶺與三峽,緣云躡星辰。
      憶公玉帳初,草木生華春。
      豢龍赤城家,長生定前身。
      扁舟載西子,五湖浮海濱。
      莫作去來想,雪山輕重均。
      況從尺一招,甘泉問鬼神。
      廟謨蓍龜舊,鼎味桃李新。
      虞衡備編載,我亦愿卜鄰。
    • 三召三逐去之,老眼已不識路。
      偶然得個漁家,此是桃溪西渡。
    • 神農(nóng)醫(yī)王七十毒,金粟如來四百病。
      未如一卷混沌書,淡飯粗羹學(xué)清凈。
    • 顏子見善則遷,子路有過則改。
      懶則鲇魚上竿,勤則大鵬跨海。
    • 也不悲噫也不歌,只將恬淡養(yǎng)天和。
      團(tuán)蒲徒倚誰呼覺,夢里分明被佛呵。
    • 蜀地雖遠(yuǎn)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從文翁建此學(xué),此俗化為齊魯家。
      泮林春風(fēng)桑椹熟,集鼓坎坎聞晨撾。
      諸生堂奧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九牧之金充歲貢,搜出精礦遺其沙。
      卿云褒武皆蜀秀,虎豹各自雄須牙。
      兩京得人廣數(shù)路,忍使丘中留子嗟。
      不然題名百許輩,無一顯者何謂耶。
    • 新挑錦字書,倒指歲月遠(yuǎn)。
      愁眉要深黛,燈花已堪剪。
    • 指點(diǎn)西來海上峰,此間魑魅我能逢。
      果何所補(bǔ)身先老,豈不懷歸意已濃。
      騏驥群中憐短褐,龍蛇窟里倚長松。
      一堂四相經(jīng)行處,灑掃云煙覓舊蹤。
    • 九折山圍市,雙溪水浸田。
      號風(fēng)吹客袖,落雪舞蠻氈。
      塞上尋歸馬,波間畏跕鳶。
      此生隨所適,老去合乘邊。
    • 相公舊筑與云平,千載氈裘尚震驚。
      多少金錢滿天下,不知更有鄧通城。
    • 嗚嗚曉角春風(fēng)送,日日官身隨鳥動。
      但知敲傍負(fù)佳辰,縱有芳菲難入夢。
      起尋北郭新雨后,愁見西山含雪凍。
      茅茨雖暖豈宜花,笑我此行真鑿空。
      向來洛上定真譜,只許姚花充物貢。
      只今老病陪少年,駑騎何能追駿鞚。
    • 茂陵讀賦喜虛無,不是題橋便丈夫。
      漫說歸鄉(xiāng)夸駟馬,了曾滌器對當(dāng)壚。
    • 縛草徒然未若賢,絕韋老矣定誰傳。
      舞雩著我三千子,華表須居五百年。
    • 香茗粗蔬肯破慳,相公日食萬羊山。
      夫君何厚神何薄,自取懸鶉一水間。
    • 蜀川東抱戰(zhàn)聲流,元夕來監(jiān)舍畔州。
      莫把華燈照人淚,只堪掩面替民愁。
    • 月樹吾人傾蓋,風(fēng)蟬老子聞韶。
      喚起江湖春夢,幾番鼓角秋潮。
    • 人誰憐老子,我自類癡兒。
      愛草留荒徑,疏泉入小池。
      春風(fēng)隨處是,晴日與花宜。
      好客能相貸,攜鋤出短籬。
    • 使君未怕牧蠻官,游戲邊藩不作難。
      龍竹風(fēng)霆驚物化,鰲山贔屭照人寒。
    • 思人誰復(fù)念婆娑,窟室崖陰未易磨。
      四十圍間看溜雨,三千年后數(shù)恒河。
      不堪與世供狙杙,尚許遺民占鳥窠。
      從此便名夫子樹,匡人斤斧奈予何。
    • 五日轉(zhuǎn)一候,百年能幾春。
      雨苔堆碧色,風(fēng)蕊委紅塵。
      神晤又何說,交疏莫強(qiáng)親。
      杜門誰是伴,杯酒圣賢人。
    • 物我相軒輊,乘除只自知。
      兒臨池上字,母養(yǎng)鏡中絲。
      竹靜泉生乳,花深地產(chǎn)芝。
      舊時雙燕子,來往亦儀儀。
    • 踏碓村舂急,繰車并舍忙。
      雀桃紅綴吻,鶯粟碧成囊。
    • 對使破琴良未達(dá),解衣?lián)牍囊喾钦妗?br>從來我輩豈同俗,更遣阿戎來問津。
    • 苔掃彌旬雨,花開數(shù)日晴。
      蝶輕矜鬼翅,鶯巧學(xué)僮聲。
    • 腰束素,鬢垂鴉。
      無情笑面醉猶遮。
      扇兒扇,瞥見些。
      雙鳳小,玉釵斜。
      芙蓉衫子藕花紗。
      戴一枝,薝卜花。
    • 紅藕絲。
      白藕絲。
      艾虎衫裁金縷衣。
      釵頭雙荔枝。
      鬢符兒。
      背符兒。
      鬼在心頭符怎知。
      相思十二時。
    • 眠界琉璃鳥度,腹中沉瀣蟬清。
      猗蘭羲獻(xiàn)父子,瘦竹夷齊弟兄。
    • 一官齒發(fā)老侵尋,金馬當(dāng)年博陸沉。
      樽俎笑談人不見,璣衡造化我無心。
      曾瞻玉鼎三嵎近,便覺朱門百仞深。
      忍使王陽行九折,囚山未敢廢南音。
    • 露葉涓涓泣素秋,旗亭樽酒解忘憂。
      別來頻寄加餐字,莫遣新詩學(xué)四愁。
    • 戰(zhàn)葉初收兩點(diǎn)稀,入簾花影碎晴暉。
      莫留一物遮人眼,展出青天放鶴飛。
    • 露冷蕊珠佩,五湖云水深。
      一枝春好在,先寄月邊心。
    • 鼻中出入一毫端,不論春溫與夏寒。
      十二時間無別法,只將心事轉(zhuǎn)天盤。
    • 菜飲無期歲已侵,高談何處著幽深。
      二年旅寄不堪說,九日盟寒那復(fù)尋。
      此地有時容醉玉,寒花無數(shù)吐秋金。
      與君成是無詩句,聞道西山似竹林。
    • 笑傲叢林落托仙,閒心不縛十方禪。
      野狐豈是藏身處,水牯真成豁鼻穿。
    • 三年獨(dú)客思親淚,灑作錢塘大江水。
      卻乘此水得西歸,兩淚急收成一喜。
      庾公樓上江月春。
      拍手中流逢小麟。
      駸駸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長身。
      夜船燈火無乃是,猶似夢中論夢事。
      小鵬有翅未能來,獨(dú)學(xué)膺門想憔悴。
      一官外物等去留,來去足喜去莫憂。
      虀鹽敢有去國恨,菽水未免還家羞。
      峽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聞疊鼓。
      君不見并舍紫薇郎,頗愿生還見鄉(xiāng)土。
      我今歸來四壁空。
      兩窗萬軸南北風(fēng)。
      杜門忍饑吾與汝,文字穮蔉祈年豐。
    • 我家群雞真似木,君家雙鴨重如玉。
      情如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
      傳聞深村水田里,翠羽成群蔽溪谷。
      喬仙兩舄不用多,尺紙長須慰幽獨(dú)。
      墻頭瓠壺舍下筍,喚作蒸鵝烹健犢。
      前時饞客錯歡喜,益水添薪費(fèi)煎促。
      主人此外北窗風(fēng),飯后乳甌初睡足。
    • 老蝶凌風(fēng)作晚狂,小春爭得媚寒鄉(xiāng)。
      池邊團(tuán)碧擎殘雨,林末輕紅拒薄霜。
      笑我何時書竹帛,似君依舊踏槐黃。
      相尋一醉能來否,枉費(fèi)公家壓酒囊。
    • 難易如何是祖風(fēng),卻將性命命龐公。
      向來一口西江水,因甚談天不落空。
    • 古屋云棲洞,深湖水拍橋。
      吏閒知學(xué)稼,民樂自歌樵。
      官監(jiān)頻添牧,蕃商不費(fèi)招。
      老夫便午睡,風(fēng)惡任飄搖。
    • 民無穴居智,不知彼狐貍。
      奔流決戶入,尚懷囊橐資。
      倉卒老稚計,共此高樹棲。
      茫茫無舟筏,渺渺失陵陂。
      號呼性命急,千鈞懸一絲。
      引手幸免魚,十五為流尸。
      古今民父母,唯有愷悌詩。
      吾詩本不作,聊以箴厥堤。
    • 望長江東去,逐客西來,幾逢秋杪。
      江草江花,約鬢絲俱老。
      朝士紅萸,佳人雪藕,別後忍孤歡笑。
      楚水樓臺,巫山宮殿,五湖煙渺。
      又是征帆,萬里行去,舊恨鱸魚,昔日鷗鳥。
      九日江南,上蓬萊仙島。
      三度劉郎,黃花醉里,問我?guī)讜r來到。
      寄語西風(fēng),饒他老子,莫欺烏帽。
    • 轆轤軛軛門前井。
      不道隔窗人睡醒。
      柔弦無力玉琴寒,殘麝徹心金鴨冷。
      一鶯啼破簾櫳靜。
      紅日漸高槐轉(zhuǎn)影。
      起來情緒寄游絲,飛絆翠翹風(fēng)不定。
    • 山程趼足肯相從,未厭崎嶇易道東。
      二馬仙風(fēng)還舊觀,六鰲香餌看新功。
      北田夜誦披蓮蕊,東閣春歸折桂叢。
      努力錦衣雙拜手,壽杯堂上雪髯翁。
    • 大地纖毫色色空,寥天望極一鴻蒙。
      夜凝冷浸梅魂月,朝拂輕回縞帶風(fēng)。
      身世密移塵境外,乾坤收入玉壺中。
      虛堂瑞草瓊林合,壓盡蓬萊第一峰。
    •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詩人醉墨斜。
      從此絳州煙水窟,竹籬茅舍子真家。
    • 巽風(fēng)起東南,大地萬物小。
      吳門共延矚,匹練橫江表。
    • 罷戍成遷次,投閒想幫居。
      風(fēng)霜欺老大,書信卜交疏。
      黃葉頻供掃,青山炯自如。
      斯文身健在,歸及歲之余。
    • 先生種柳懶低頭,骯臟門前也可羞。
      莫向東風(fēng)弄霜雪,且隨風(fēng)勢袞成毬。
    • 千林獨(dú)覺一林芳,稼碧攙先送曉光。
      魯酒未妨杯雪冷,麝蘭半雜袖風(fēng)香。
    • 不似閒人立道傍,豈將老眼眩韶光。
      溝塍綠漲春容潤,籬落紅披曉吹狂。
      薄有生涯隨處是,苦無心緒逐人忙。
      西歸官路成遷次,回指江湖似故鄉(xiāng)。
    • 試來紅閣覓飛仙,花落花開不記年。
      未問庭前幾枯樹,已將身世等桑田。
    • 民俗瀕蠻詔,邊城異土宜。
      竹筒連水脈,板屋怯風(fēng)吹。
      藥叟鴉隨噪,樵童虎不窺。
      愛山來九折,人笑此翁癡。
    • 天下香火如東林,雷劉勝跡猶可尋。
      阿師跳出矮屋下,萬里抱被云水深。
      汝家老演舊行處,江梅樹樹前時吟。
      可憐此老今已矣,門戶久冷懷語音。
      去年送圭今送汝,演子兩虎不易擒。
      吾詩最慳亦何用,且為向來衣缽重。
      逢圭問我強(qiáng)健時,猶抱黃經(jīng)戀虀甕。
    • 送客川原路,憐渠田舍秋。
      沙晴分野徑,林?jǐn)喑鱿鳌?br>馬瘦諸公后,鴟夷一醉謀。
      泮林無酒伴,頗為老兵留。
    李石 [唐朝]

    李石(生卒年不詳),字中玉,隴西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孫。 李石出身于唐朝宗室大鄭王房,進(jìn)士及第,早年曾入李聽幕府,擔(dān)任節(jié)度從事,后歷任鄭滑行軍司馬、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太原節(jié)度副使、給事中、京兆尹、戶部侍郎、判度支。 甘露之變后,李石拜相,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他極力穩(wěn)定政局,與宦官斡旋,引起仇士良的不滿。開成三年(838年),李石在上朝途中遇刺,遂以使相出鎮(zhèn),充任荊南節(jié)度使。擔(dān)任河?xùn)|節(jié)度使時,因不能平定河?xùn)|之亂,被部將驅(qū)逐。 會昌四年(844年),李石改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李石病逝后,追贈尚書右仆射。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李石的詩,李石代表作,李石的名詩,李石的詩句,李石的詩全集,李石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299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