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農田萬頃載車千,五者相因敬在先。
      更把敬來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堯天。
    • 五谷之中有淫液,堯舜未嘗得涓滴。
      剛柔張馳理或容,兩間緣此生儀狄。
      初如濫觴出眠山,中作江漢橫人間。
      沃焦蘇枯亦宜有,滔天襄陵苦不難。
      幾人捐軀乞鮫鱷,幾家蕩析無城郭。
      古今魚鱉劇永嘉,至今無人非畢卓。
      圣人哲士謀慮長,金城鐵壁為堤防。
      尊崇流水尚泛溢,黜降登躋毋升堂。
      森嚴監(jiān)史如霜雪,無算無量無逾節(jié)。
      僛僛傞傞未嘗有,山立佳人冰玉潔。
      奈何世降波瀾狂,周公不作衛(wèi)武亡。
      漢家石杠耗海內,唐殿金龍跨遠方。
      上下因循為日用,勝理腸胃成膏肓。
      病民害物拂后土,愁天怒地干陰陽。
      圣君宵衣急民瘼,一照萬方同忭躍。
      救荒令典固當爾,此事更有加商略。
      東西晉武覆轍新,李白杜甫皆沈身。
      夏后以前皆圣世,豈無貴客與鬼神。
      四維不張既非美,人而無禮不如死。
      阮籍罪當投四裔,山簡接羅尤亂紀。
      江東命脈王茂弘,荊州父母陶士行。
      更乞十年禁酺蠟,書生鼓腹老太平。
    • 紫山青嶂盡如家,負日沖煙復帶霞。
      今古乾坤秋一幅,幾番歸鳥與棲鴉。
    • 歸去來兮,吾生復何之。
      故園三徑在,桃李不成蹊。
      臺榭荒涼已無憂,階除寂寞人已希。
      胡飄飄而不返,將役役以奚為。
      丈夫不自量,處世寧堪悲。
      省一朝之若是,悟百年之已非。
      飯山曾是餓唐甫,首陽曾是餓夷齊。
      名重天下何足比,利重天下何足奇。
      覺利名之不昧,知貧賤而勿悲。
      歸去來兮歸去來,長安縱好休徘徊。
      足巾屏之行李,拂藜杖之塵埃。
      杜宇知我意,聲聲苦相催。
      故園行樂處,滿地生蒼苔。
      歸去來兮,閩山之巔。
      山奇水秀,可以忘年。
      水渺茫而法白,山排闥以爭前。
      昔年桃李,依舊成阡。
      石徑縈紆而藤蘿聳茂,茅茨幽迥而松菊爭妍。
      盤餐三百口,食足二頃田。
      吟且詠,樂且禪。
      飽而嬉,困而眠。
      心坦坦,腹平平。
      正是故園行樂處,誰知此樂樂悠然。
      東風起兮百草芊,緣楊飛絮杏花鮮。
      蝶翅亂,鳥聲喧。
      翠欲黛,紅欲燃。
      歸去故園行樂處,幾陣南風入舜弦。
      西風至兮鴻雁來,萬物蕭條景物猜。
      蟲聲切,猿嘯哀。
      梧桐敗,菊花開。
      歸去故園行樂處,清風明月好安排。
      霜風凜凜雪花飛,村落無人猿夜啼。
      泉酒冽,溪魚肥。
      燃獸炭,撥蹲鴟。
      歸去故園行樂處,竹外梅花三兩枝。
      紅日三竿漁父去,云迷四野牧童歸。
      朝暮之情何已矣,四時之景已如斯。
      已矣乎曷之,予知歸去兮。
      松菊候門而南山聳媚,花鳥欣迎而北嶺喧呼。
      悔知非之既晚,樂成賦以歸歟。
    • 學專復性習為功,千五百年初發(fā)蒙。
      悅樂已深加不慍,此身與道始流通。
    • 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猶未是全功。
      圣賢成法事物理,都在詩書六藝中。
    •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旄倪奔走緣木求,惟有氣龍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廣大,無愚無智皆如子。
      拜泥禱偶都不問,銜石移山良可喜。
      云飛風起作氣勢,野霧山昏醖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點一粒不勝紀。
      吁嗟爾輩何惜命,歡呼噎嘔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堯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廟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宮中圣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蟻。
      論道燮理豈不知,一夫不獲古所恥。
      三年耕有一年食,堯水湯旱無死徙。
      有民心也為民謀,此道如砥直知矢。
    • 天真道妙本無多,只費挨攤與洗磨。
      不見昭昭端的處,分明全體是如何。
    •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朝昏賣魚蝦,晴雨親耕稼。
      樵蘇與負戴,咸與夫并駕。
      流污浴豈非,失禮事可訝。
      我時適逆旅,一見為汗下。
      欲言不可得,況言不可得,況敢加譏罵。
      靜惟天下事,無邊可悲咤。
      一從文王沒,聲教不逾華。
      巴夔與閩粵,至今愧華夏。
      男不耕穡,女不專桑柘。
      內外悉如男,遇合多自嫁。
      云山恣歌謠,湯池任騰藉。
      插花作牙儈,城市稱雄霸。
      梳頭半列肆,笑語皆機詐。
      新奇弄濃妝,會合持物價。
      愚夫與庸奴,低頭受凌跨。
      吾閩自如此,他方我可暇。
      福州縣十三,余幸窮厓下。
      十里近郭縣,此俗獨未化。
      一日來古田,拔秧適初夏。
      青裙半絞扎,水泥和撥迓。
      事事亦不惡,位分無假借。
      三王二帝年,人倫密無罅。
      冀方古當涂,豐水今滻灞。
      見惡如豺狼,嗜禮如膾炙。
      固無期桑中,亦無舞臺榭。
      一國皆若狂,一年惟有蠟。
      盛年事耕織,斑白可休假。
      習見宜如常,驟異良以乍。
      勸君但勤馌,茲事宜永謝。
      儻能用吾言,雞豚愿同社。
      北人見颶風,掀簸嗟真差。
      君子逢不若,白書成黑夜。
      日月同一天,寧復殊次舍。
      禮義無華夷,悅心悉如蔗。
      披沙欲出金,惡莠為害稼。
      朝歌與勝母,賢者同回駕。
      中為去偏倚,庸但無怪訝。
      安敢亢亢方,卻無伈伈下。
      禮不慮咈違,義不恤怒罵。
      恭惟秦漢前,禮樂止河華。
      七閩義處所,目不睹韶夏。
      食才美馬甲,及僅知壓柘。
      應無雁弊聘,寧識棗修嫁。
      歷漢晉至唐,談口無可藉。
      令孜與思勖,畏作貂珰霸。
      每從常袞來,始識不逆詐。
      珠玉滿面前,猶或迷光價。
      一二百年來,驊騮漸知跨。
      述古與介夫,各有詩書暇。
      晦翁黃勉齋,遂以教天下。
      昔時蠻柰國,今作齊魯花。
      沂風藹莫春,弦誦殷長夏。
      蹡蹡多規(guī)行,穆穆親銜迓。
      方知地無偏,又喜才不借。
      獨余男女俗,缺漏留微罅。
      未能秣駒漢,頗礙雪驢灞。
      有心即知禮,有口皆思炙。
      男女既冠笄,屋宇仍臺榭。
      朝夕曉清溫,春秋能社蠟。
      溱洧秉簡游,此日何可假。
      禮自標枝來,心無傾蓋乍。
      風流與衣冠,猶當軼王謝。
      再用前韻。
      田漁非女事,詩以告里社。
    • 陽臺春夢逐浮云,燈影西風獨閉門。
      一點清心霜六月,半簾紅葉雨黃昏。
      守符終古漸臺水,墜血經今金谷園。
      何事文君無雅操,琴聲一動便思奔。
    • 大學真儒恥小成,一源體用要流行。
      當知萬物備於我,真自修身至治平。
    • 朱弦聲奏徹云清,有客沉吟倚柱聽。
      遺響一時存楚風,斷魂千載寫湘靈。
      珠隨明月生滄海,船挾悲風過洞庭。
      弦索無言膠柱倒,遙遙江上數(shù)峰青。
    • 開乾樞,轉地軸,喜氣郁蔥充閻閭。
      一點文星隱天闕,女郎捧得掌中珠。
      破曉兒童忙報道,以璋作麞大筆書。
      才過五日便呱泣,古稱英物竟不虛。
      山靈鍾秀產英杰,冰肌玉骨色清癯。
      孔釋果然親抱送,天上麒麟汗血駒。
      于公積德加厚地,袞袞公侯盡有余。
      從今生一必生二,續(xù)作杜陵歌二雛。
      五桂爭秀椿未老,蘭孫竟出根株,矧彼開元衣缽在,有例有樣非敢諛。
      當年秀發(fā)名登於桂籍,作個公卿豈肯卑微歟。
    • 王蘇并世時,價重連城寶。
      讀盡天下書,不聞性天道。
      祗緣操術謬,濟以言辭藻。
      輕巧者便之,承風逐瀾倒。
      本意尊鞅斯,施行愧黃老。
      妄謂世無雙,奮臂肆揮掃。
      雅言類旃孟,給御堅羿奡。
      及其漏綻時,乃以穿窬盜。
      荊棘日夜生,芝蘭遂枯槁。
      禮樂禹豫州,至今鞠煙草。
      重華不可呼,四罪無復討。
      薄夫迷遠謀,惟貪詩句好。
    •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豷。
      十有七世于桀王,萬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后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勛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wèi)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zhàn)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於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余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后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復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于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后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謚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云擾如鼎沸。
      五涼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異。
      秦前后西趙前后,后蜀大夏相吞噬。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后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戰(zhàn)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弒。
      肅宗東征復兩京,憲宗見弒陳洪志。
      文宗有才誅克明,德宗猜忌任慮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后難制藩鎮(zhèn)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后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后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蝟。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于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與檜。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托胄既誅由諸史。
      在位歷年四十余,前有仁宗后有理。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佑十六傳,大元一統(tǒng)興燕薊。
    • 敬身天不寬曾子,白眼人當殺嗣宗。
      林下脫巾仍露腳,青云白石肯相容。
    • 云屏屏斷亂山稠,中有青螺百尺修。
      拔萃出群高地步,導前擁后作班頭。
      上連霄漢不盈尺,俯視岡陵總下流。
      吾道與君亦相似,功會一簣便相侔。
    • 墨氏似仁楊似義,佛如美色與淫聲。
      刀圭烏喙甜如蜜,何況專攻欲盡精。
    • 入樵萬里海棠林,花作云霞樹作陰。
      莫笑道人行此路,卻懷程邵看花心。
    • 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無如事死難。
      喪祭兩端無愧悔,民風行作舜時看。
    • 角陵初為五斗盜,崔浩繼作千尋宮。
      重黎不生大禹死,鬼魅雜出交蛇龍。
      妄夸奪盡離婁明,虛喝弱卻樓煩弓。
      禮樂沉淪入九地,陰邪叫嘯充虛空。
      人寰黯淡如夜臺,百物凄愴生芒峰。
      虎狼四出食人肉,四溟不受黃流東。
      豈無健士能拓遏,末俗骨醉難為功。
      我欲南游叫虞舜,一怒為我誅兜共。
      陰陽草昧風氣閉,蒼梧日落天鴻蒙。
      代天去惡如拔薤,后剪枝葉先其宗。
      洗心學易見太極,百怪冰釋春流通。
      道在不系后與前,日月東出開群蒙。
    • 匝地彌天日用常,寂然不動已洋洋。
      但令正氣無參雜,立見岐山叫鳳凰。
    • 弄舌儀秦久厭看,無言混沌自安間。
      人心何日無堯舜,道學終天有孔顏。
      五鬼不磨吾道義,二秦長是此江山。
      窗前宿草根長在,萬古春風去復還。
    • 滿樓明月調云和,五十弦中急雨過。
      彩鳳拂衣鳴翠竹,素鱗鼓鬣出寒波。
      凄涼楚客新愁斷,清切湘靈舊怨多。
      一曲更沉人已靜,江頭云掛緣嵯峨。
    • 不思粉黛學傾城,心對冰壺貯月明。
      魏國節(jié)操成令女,湘江竹淚泣娥英。
      床頭明鏡春容減,桑下黃金秋葉輕。
      守靜不因時物感,西風荒草自蛩聲。
    • 不是二顏張許輩,故將軀命委沙塵。
      天生熊掌真滋味,自美自甘難告人。
    •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
      月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fā)。
      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采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為宇四無鄰。
      上下通秀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癉天盡入冰壺裹。
    • 去跡來蹤莫可尋,辱人頭面與衣襟。
      若為蟣虱蟲蛆類,亦享軒窗庭戶陰。
      六合中間不知數(shù),兩儀化育亦何心。
      手彈劍擊皆遷怒,只待霜風響竹林。
    • 戰(zhàn)國諸公敝一言,磨喉礪舌亂乾坤。
      儀秦已作風霆過,范蔡方為河海翻。
      榮耀須臾空自喜,真淳毫發(fā)了無存。
      但憐三代遺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絲麻亦衣皮。
      白書不冠對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維。
    • 南面彈琴陳蔡饑,不停書夜迭相催。
      鸤鳩欲一無容偽。
      兄弟一家分受之。
    • 道不見此山,指作太極圖。
      中宵掛明月,請看頭上無。
    • 道逢泗轍一窮魚,氣息如絲沫尚濡。
      未得相攜滄海去,蛙池共活諒中孚。
    • 天逾鐵勒偏無夜,地到扶桑更有人。
      民首自黔心自白,詩書萬古不憂秦。
    • 幾處漁樵石路,數(shù)家雞犬柴門。
      灶屋殘煙杳靄,溪流淡月黃昏。
    • 王敦自嘆非盛德,國忠自言無令名。
      狐死不知正丘首,人倫都盡虎狼行。
    • 養(yǎng)生喪死婦女手,受氣成形酒色胎。
      牧馬夜歸眠馬下,夢魂猶繞舊樓臺。
    • 木葉西風古道,稻花北垅新田。
      流水美人何處,夕陽荒草連天。
    • 欲圖麟閣終形役,不過虎溪還事煩。
      但向暑來寒往處,十分磨鑢要無痕。
    • 一合乾坤貯鬼神,入虛何敢謂無人。
      暗中射鮒誰知見,繞市青衣說與人。
    • 祝網三驅百圣同,仲尼無語孟牽弓。
      雷霆日月誰能避,肯向門前看大蟲。
    • 按步緩尋幽草,揚眉一望平林。
      鳥景漁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 入城一見便金蘭,青眼論心視肺肝。
      日用共為時世笑,書眠常見鬼神看。
      狂歌雪裹忘年老,高臥城中傲歲寒。
      但愿康寧百二十,年年斫雪訪袁安。
    • 紅葉林風颯颯,蒼苔徑雨斑斑。
      人跡石邊流水,樵歌鳥外青山。
    • 南雁數(shù)聲嘹唳,西風雙鬢{上髟下監(jiān)}鬖。
      病葉夕陽滿樹,斷云殘雨歸巖。
    • 東家丘蓄緣何息,百里奚牛為底肥。
      自得三人雖損一,此心到處物無違。
    • 千載荷神物,四書與五經。
      勛華生萬民,孔顏真儀刑。
      本原盡溟漠,日用垂日星。
      疾契虎豹變,力行鳳凰庭。
      感通窮有氣,潤澤周流形。
      擬議輒破的,宰制動發(fā)硎。
      達即雨天下,窮足春林坰。
      自從孟子沒,斯義久晦冥。
      歆雄暨馬鄭,熠熠暗飛螢。
      韓柳至歐蘇。
      亦如醉不醒。
      白書瞠兩目,不見太山青。
      蕙蘭亙九畹,鼻寒不聞馨。
      浩浩大城府,無人為抽扃。
      宗廟失雄麗,樓閣迷巖亭。
      淵淵楚七澤,渺渺東滄溟。
      不識海若面,雄論夸揚舲。
      名為指南車,認癸作丙丁。
      名夸能作室,戹夾如堂廳。
      異端塞宇宙,不能別渭涇。
      夜光耿砂礫,掉臂不留停。
      文章王介甫,種棘滿朝廷。
      匹夫持偽辯,六合為血腥。
      讀書不精義,落落空搖精。
    • 載籍幾千年,相踵興亡跡。
      何國非自取,一一有來歷。
      亡必以失道,與必以有德。
      有德無不興,不在防寇賊。
      大綱一端正,上下合于一。
      左右無共鯀,小大皆益稷。
      執(zhí)此治天下,天下無與敵。
      無道必自亡,不可容智力。
      中心一不正,禍亂起不測。
      計慮非不周,防閑非不密。
      龍蛇起平陸,刀劍出袵席。
      昔常恨吳王,不納伍員策。
      父讎不共天,吳起不兩立。
      敗之于夫椒,足報槜李役。
      殺心如未謝,滅起如呼吸。
      五千棲會稽,甲盾尚流血。
      一舉而尺之,后患永絕息。
      奈何倉卒中,鬼神奪其魄。
      不信忠臣言,坐使良機失。
      瞬息二十年,越兵破吳國。
      遂令泰伯祚,一日不血食。
      至今塵編中,見者皆嘆息。
      抑嘗思其故,此事未足蹙。
      吳亡自有端,滅越故無益。
      夫差誠已誤,伍員未為得。
      萬事理為準,萬理心為宅。
      好惡一毫偏,成改千里隔。
      本正不憂末,主強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憂,內寇逾螟{蜷右下?lián)Q蟲}。
      家不在藩籬,國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讎,憂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禍生驕矜,眾怨叢苛刻。
      滅用無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蘭為劉石。
      平慮討擊使,尚不逃三尺。
      華清羽衣曲,豈得無敵績。
      勾踐誠可除,宰嚭猶在側。
      西施舞落日,吳宮已荊棘。
      子胥計誠忠,無乃學緩急。
      夫差爽已奪,句踐自千百。
      殺一留其余,亂門豈可塞。
      寄語伍子胥,善惡當詳擇。
      亂亡所當念,心非最難格。
    • 五十朱弦不與琴,一弦一柱調清音。
      南華喚醒莊生夢,西蜀傳留望帝心。
      魚躍滄波風裊裊,鳳飛丹穴月沉沉。
      此情不待鏗而作,一攬新聲見古今。
    • 天公大似慰顏貧,二月滿園瓜子金。
      不問異根仍異味,盡令同色亦同心。
      輪蹄見棄各有路,蜂蝶爭趨亦若林。
      魏紫姚黃來課此,如聞太古簣桴音。
    • 一盞殘燈對影居,鳳飛西去彩鸞孤。
      毀身令女生全節(jié),沉水齊姜死守符。
      月色半簾間翡翠,蛩聲孤枕冷珊瑚。
      柏舟歌罷塵埋鏡,淅瀝秋聲在竹梧。
    • 道心苦難足,造物冷看人。
      鐵漢未成就,遺渠妍笑顰。
    • 書債如山未有涯,幽懷耿耿夜眠遲。
      官無蟈氏蛙何橫,天靜狼星狗不如。
      淡易入神山鬼笑,端襟持鏡玉蟾窺。
      悠悠窗下新功小,羞見凌空萬玉姿。
    • 高宗誠實夢傅說,傅說何嘗夢高宗。
      鮐背圖形滿天下,柴門不啟睡方濃。
    • 竹云亂相逐,明月羞如女。
      青山鎖幽人,饑民臥茅宇。
    • 寢苫枕干子,有暇綰秋蛇。
      仁人不忍見,俗子持相夸。
    • 華實根荄若個般,深知始解識鹹酸。
      爭春豈敢當紅紫,貼地何能助碧丹。
      未說余膏尤濟用,最令中色真堪餐。
      洛陽個個知揚撥,此物卻無人會看。
    • 詩書總學本無難,年少心身莫暫間。
      盡寸之功當記取,將來百仞作高山。
    •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獸為鄰。
      本心面目無難見,識比非仁即是仁。
    • 專心於內最為難,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識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發(fā)岷山。
    • 竹靜塵不染,塢深人不到。
      欲海不可航,聊須從吾好。
    • 雜沓平原起電紅,憑陵勢欲逼青峰。
      草芽不問新開甲,蟄戶尤憐乍啟封。
      何暇徹侯分玉石,略如伯益逐蛇龍。
      際天逸德無人問,獨倚高樓到晚鍾。
    • 志欲鑽研探三原,圣言爭奈遠如天。
      爬沙愧我遲而鈍,穿石輸君敏且專。
      方識立身須廣大,也知去道每輕儇。
      若將中正正正鵠,砥鏃磨鋒必入旃。
    • 晏嬰白日為讒賊,吾道何用尤臧倉。
      啜粥倚廬深墨面,天地不遣君齊梁。
    • 務本工夫在日新,悠悠莫自老青春。
      課功覈實惟時敏,德業(yè)何難輩古人。
    • 疇昔何來此,青山與白鷗。
      絮飛春不去,潮返月頻留。
    • 馬六尾五四代士,蔥寸肉方千世心。
      浮云轉眼百千熊,惟有性情無古今。
    • 萬事無非理數(shù)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介鱗有分當咸若,麟鳳何緣許瘦生。
      愧我詩書空盜竊,喜群學易有功程。
      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載昏花一日明。
    • 一片真線要反觀,纖毫外物不相干。
      樂天豈向青云樂,安土須從陋巷安。
      日出扶筇天地喜,云深撥火鬼神看。
      化機何啻親兄弟,但與為徒有底難。
    • 德馨何酷烈,同心皆與知。
      靈根在何許,暗室毋自欺。
    • 瀟灑枯藤老屨,行行只復行行。
      泥路野人屐跡,石橋流水琴聲。
    • 晦翁去后道無傳,智水仁山尚宛然。
      一室落成方翠碧,四書未竟已黃泉。
      心留雨暗云深處,魂在月明猿哭邊。
      山上仙靈還聚合,虹橋消息問何年。
    • 董卓猶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楊時。
      善人壽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護持。
    • 萬事云何只有吁,閑調經世月牙吾。
      要知剝復無非數(shù),不定乾坤未用儒。
      莫問遮非并舜是,但存房范與膺模。
      洗心有義方易,間氣須教半點無。
    • 緝熙正學勿虛過,立志悠悠得幾何。
      黃卷工夫當猛省,青春齒發(fā)莫蹉跎。
      筆頭有焰由充養(yǎng),鏡面無塵在洗磨。
      六籍四書無釋子,胸中治具看森羅。
    • 帝里春深草木苞,御河滾滾浪翻桃。
      萬千紅紫跡如掃,九十青皇壽已高。
      南國江山歸夢遠,東宮松桂書陰交。
      丘園喜有平安報,新竹初成集鳳梢。
    • 寄牋遙問兩司翕命,曾遣千金慰執(zhí)鞭。
      拋卻一川風月去,高車駟馬定何年。
    • 白日長繩給系,青簾濁酒堪賒。
      歸鶴蒼山云際,故人錦字天涯。
    • 山龍火藻舜所置,六合可無綱與維。
      有室有家萬心愿,圣門大標在鑽窺。
    • 路同平夷多折軸,或因危阻遂安全。
      吉兇豈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 兒童恨芳草,不識春長在。
      簞瓢樂不斷,焉知顏發(fā)改。
      黃鶴雅人聽,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輕碎。
      野馬恣流行,游絲無畦礙。
      太極物物一,樂事頻年再。
      緬懷良友心,不言默相對。
      愿為蛩駏交,共話螻螘戴。
    • 黃犢眼中荒草,鷺鶯立處枯荷。
      宦海風濤舟楫,故山煙雨松蘿。
    • 求魚指鹿共誣天,駟馬嘶聲更可憐。
      不下但嗔機上叟,中庭猶有淚如泉。
    • 棘圍木柵試文章,先把公卿作冠攘。
      往事如斯能不咎,未容盡付與斜陽。
    • 袞風柳絮亂溪橋,一抹輕煙野外遙。
      獨釣漁翁占江上,耦耕農父伴山腰。
      黃鸝百轉趁紅日,白鷺一行登碧霄。
      只怕時光如水迅,前村忍聽一聲蜩。
    • 投燈飛燭未為愚,接跡紛紛是可誅。
      緣木得魚還有樣,便教焚卻孔明廬。
    • 平生一丘愿,不忘岳連姿。
      若求靜壽意,一簣有余師。
    • 流水數(shù)株殘柳,西風兩巖蘆花。
      荒草客愁遠道,夕陽牛帶歸鴉。
    • 緣霜和雪揉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擾擾開時違賞玩,匆匆落去謾遲回。
      顛迷蝶夢留蝸國,荏苒龍珠入蚌胎。
      急作招魂傾桂酒,尚余半面在蒼苔。
    •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將身去狥塵埃。
      孔顏思孟老莊釋,萬語千言喚不回。
    • 金明池上緣衣兒,燮理陰陽焉用之。
      建國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與桐椅。
    •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游。
      文章久矣經天地,孝悌非徒淑黨州。
      惟有命焉軻不謂,貧非病也憲何羞。
      曼相能使人相類,莫信詩人浪訴愁。
      莫逐嗟卑嗟老流,謀身先向呂宮游。
      力耕不怕水和旱,篤信能行貊與州。
      寡悔到頭終得祿,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嘆,五十無聞卻是愁。
    • 霞邊鶩表見羅浮,左右東南數(shù)十州。
      天近先看洗光日,地高略數(shù)下灘漚。
      乾坤廣大千峰玉,人物英雄百尺樓。
      衰暮來茲更重九,菊花須滿雪霜頭。
      萬化區(qū)中總莫逃,范圍不得是清高。
      天將萸菊溫存晚,秋把山川貼助豪。
      祭禰五更薦儀禮,上樓萬境擥離騷。
      化工似欲重重九,催促霜前辦兩螯。
    • 氣云汗雨揉黃埃,不是天驅地使來。
      莫恃慈親無殺子,害仁已甚必為災。
    • 路同平夷多折軸,或因危阻遂安全。
      吉兇豈必皆由命,畏玩之中各有天。
    •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往事云雨散,積意如山丘。
      圣人已為土,土復成海流。
      曷為夢寐中,常見孔與周。
    • 識道知時乃圣賢,合人統(tǒng)物一之天。
      兩間惟有心長在,萬變咸歸理自然。
      王屋大行從艮止,北溟南海謹坤先。
      行藏悉是乾龍體,要得無慚只有淵。
    • 長沙太傅便嘆息,華州司功輒發(fā)狂。
      持此身心上天去,更無可答萬夫望。
    • 商嶺高風動帝屋,商巖清夢到君王。
      故將琴劍詩書室,結向煙霞水石旁。
      紫氣遙知穿戶牖,青松應不隔垣墻。
      后堂且設彭宣席,未許鶯鶯燕燕忙。
    • 世事悠悠一轉頭,斷云荒草古今愁。
      青山北去黃河隔,白日西飛東水流。
      秦有金牛開劍閣,楚無熊虎害鴻溝。
      無情蕭寺峰前月,幾夜蛩聲影半樓。
    陳普 []

    陳普 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qū)虎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鐘表之雛形

    古詩大全

    hao86網古詩為您帶來陳普的詩,陳普代表作,陳普的名詩,陳普的詩句,陳普的詩全集,陳普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296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