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
      凍風(fēng)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
      每冒風(fēng)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
      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麥田淺鬣寸許。
      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風(fēng)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jì)?
      己亥之二月也。
    •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無高巖邃壑,獨(dú)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
        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
      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云瀉,遠(yuǎn)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陳,妍媸自別。
      未幾而搖手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
      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fā),清聲亮徹,聽者魂銷。
      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fù)用;
      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xì)發(fā),響徹云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
      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
      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
      而北為平遠(yuǎn)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diǎn)在望,堂廢已久,余與江進(jìn)之謀所以復(fù)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
      而病尋作,余既乞歸,恐進(jìn)之之興亦闌矣。
      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
      最后與江進(jìn)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
      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
      余因謂進(jìn)之曰:
      “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
      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
      ”今余幸得解官稱吳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識余言否耶?
    •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dá),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qiáng)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惡楮毛書,煙煤敗黑,微有字形。
      稍就燈間讀之,讀未數(shù)首,不覺驚躍,忽呼石簣:
      “《闕編》何人作者?
      今耶?
      古耶?
      ”石簣曰:
      “此余鄉(xiāng)先輩徐天池先生書也。
      先生名渭,字文長,嘉、隆間人,前五六年方卒。
      今卷軸題額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
      ”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長一人。
      又當(dāng)詩道荒穢之時,獲此奇秘,如魘得醒。
      兩人躍起,燈影下,讀復(fù)叫,叫復(fù)讀,僮仆睡者皆驚起。
      余自是或向人,或作書,皆首稱文長先生。
      有來看余者,即出詩與之讀。
      一時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長為山陰秀才,大試輒不利,豪蕩不羈。
      總督胡梅林公知之,聘為幕客。
      文長與胡公約:
      “若欲客某者,當(dāng)具賓禮,非時輒得出入。
      ”胡公皆許之。
      文長乃葛衣烏巾,長揖就坐,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胡公大喜。
      是時公督數(shù)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
      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談謔,了無忌憚。
      會得白鹿,屬文長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記,皆出其手。
        文長自負(fù)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
      凡公所以餌汪、徐諸虜者,皆密相議然后行。
      嘗飲一酒樓,有數(shù)健兒亦飲其下,不肯留錢。
      文長密以數(shù)字馳公,公立命縛健兒至麾下,皆斬之,一軍股栗。
      有沙門負(fù)資而穢,酒間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殺之。
      其信任多此類。
        胡公既憐文長之才,哀其數(shù)困,時方省試,凡入簾者,公密屬曰:
      “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脫失。
      ”皆曰:
      “如命。
      ”一知縣以他羈后至,至期方謁公,偶忘屬,卷適在其房,遂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風(fēng)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dá)之于詩。
      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
      當(dāng)其放意,平疇千里;
      偶爾幽峭,鬼語秋墳。
      文長眼空千古,獨(dú)立一時。
      當(dāng)時所謂達(dá)官貴人、騷士墨客,文長皆叱而奴之,恥不與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
        一日,飲其鄉(xiāng)大夫家。
      鄉(xiāng)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賦,陰令童仆續(xù)紙丈余進(jìn),欲以苦之。
      文長援筆立成,竟?jié)M其紙,氣韻遒逸,物無遁情,一座大驚。
        文長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
      余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當(dāng)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
      不論書法,而論書神:
      先生者,誠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俠客也。
      間以其余,旁溢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
      張陽和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強(qiáng)如初。
      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
      顯者至門,皆拒不納。
      當(dāng)?shù)拦僦?,求一字不可得?br>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
      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
      或槌其囊,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簣言:
      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于家。
      予所見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
      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
        石公曰:
      先生數(shù)奇不已,遂為狂疾;
      狂疾不已,遂為囹圄。
      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雖然,胡公間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禮數(shù)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
      表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獨(dú)身未貴耳。
      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xí),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
      梅客生嘗寄余書曰:
      “文長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詩,詩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畫。
      ”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
      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哉!
      悲夫!
    • 雪里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fēng)。
      自從貂虎橫行后,十室金錢九室空。
    • 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聽新朝事;
      邸報束作一筐灰,朝衣典與栽花市。
      新詩日日千余言,詩中無一憂民字;
      旁人道我真聵聵,口不能答指山翠。
      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君愛國成兒戲。
      言既無庸默不可,阮家那得不沉醉?
      眼底濃濃一杯春,慟于洛陽年少淚。
    • 橫塘渡,臨水步。
      郎西來,妾東去。
      妾非倡家女,紅樓大姓婦。
      吹花誤唾郎,感郎千金顧。
      妾家住虹橋,朱門十字路。
      認(rèn)取辛夷花,莫過楊梅樹。
    • 黃鵠磯頭紅染淚,手殺都堂如兒戲;
      飛鞍疊騎塵碾塵,報書一夕三回至。
      天子圣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
      二百年來好紀(jì)網(wǎng),辰裂星紛委平地。
      天長閽永叫不聞,健馬那堪持朽轡。
      書生痛哭倚蒿籬,有錢難買青山翠。
    • 淺碧深紅大半殘,惡風(fēng)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卻胭脂不耐看。
    • 文窗斜對木香籬,胡粉薄施細(xì)作眉。
      貪向墻頭看車馬,不知裙著刺花兒。
    • 芙蓉萬尺花如鐵,秋窗盡灑紅霞屑。
      螺頂仙人騎杖來,天衣曉帶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繡鍔斑裬生增砥。
      一萍吹作潯陽城,半匕疏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萬重,綠瞳失啟金泥封。
    • 妾家白蘋洲,隨風(fēng)作鄉(xiāng)土;
      弄篙如弄針,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fēng),隨君到巴東。
      十月洗河水,送君發(fā)揚(yáng)子。
      揚(yáng)子波勢惡,無風(fēng)糧亦作。
      江深得魚難,鸕鶿充糕臛。
      生子若鳧雛,穿江復(fù)入湖。
      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 釣竿拂曉霜,衣薄蘆花絮。
      一畝不籍官,也被官差去。
    • 湘山晴色遠(yuǎn)微微,盡日江頭獨(dú)醉歸。
      不見兩關(guān)傳露布,尚聞三殿未垂衣。
      邊籌自古無中下,朝論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亂,一雙白鳥避人飛。
    •   當(dāng)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張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
      侯笑曰:
      “不然。
      此蒙莊氏所謂養(yǎng)虎者也。
      猝饑則噬人,而猝飽必且負(fù)嵎。
      吾饑之使不至怒;
      而飽之使不至驕,政在我矣。
      ”已而果就約。
      至他郡邑,暴橫甚,荊則招之亦不至。
        而是時適有播酋之變。
      部使者檄下如雨,計畝而誅,計丁而夫。
      耕者哭于田,驛者哭于郵。
      而荊之去川也邇。
      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處。
      侯諭父老曰:
      “是釜中魚,何能為?
      ”戒一切勿囂。
      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
      ”諸征調(diào)皆緩其議,未幾果平。
        余時方使還,聞之嘆曰:
      “今天下為大小吏者皆若此,無憂太平矣。
      ”小民無識,見一二官吏與珰相持而擊,則群然譽(yù)。
      故激之名張,而調(diào)之功隱。
      吾務(wù)其張而不顧其害,此猶借鋒以割耳。
      自古國家之禍,造于小人,而成于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
      故自楚、蜀造禍以來,識者之憂,有深于珰與夷者。
      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純用攻伐之劑,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
      今觀侯之治荊,激之耶,抑調(diào)之耶?
      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貪功幸名之藥毒天下也審矣。
        侯為人豐頤廣額,一見知其巨材。
      今年秋以試事分校省闈,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
      元善才識卓絕,其為文骨勝其肌,根極幽徹,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賞識其俊者。
      余弟質(zhì)直溫文,其文如其人,能不為師門之辱者。
      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
      侯可謂神于相士者也。
      侯之徽政,不可枚舉。
      略述其大者如此。
      漢庭第治行,詎有能出侯上者?
      侯行矣。
          嗚呼。
      使逆珰時不為激而為調(diào),寧至決裂乎?
      誰謂文人無奇識,不能燭幾于先也。
    • 西泠橋,水長在。
      松葉細(xì)如針,不肯結(jié)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砍為柴,青驄馬,自西來。
      昨日樹頭花,今日陌上土。
      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fēng)雨。
    • 一片千人石,瑩晶若有神。
      劍光銷不盡,留與醉花人。
    • 一般春色有枯榮,十樹櫻桃九樹生。
      拾得青梅如彈子,護(hù)花鈴下打流鶯。
    • 雪里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青風(fēng)。
      自從貂虎橫行后,十室金錢九室空。
    • 百子池頭九子萍,美人雙照月棱青。
      宮槐葉落春如水,誦得《蓮花》兩卷。
    • 淺碧深紅大半殘,惡風(fēng)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卻胭脂不耐看。
    • 儂家生長在河干,夫婿如魚不去灘。
      冬夜趁霜春趁水,蘆花被底一生寒。
    • 玉井前頭乳穴重,奚兒聊以一甌從。
      空崖壁冷長留雪,古屋云昏尚鎖龍。
      明月自升千尺嶺,道人閑說五株松。
      瀑簾洞下真官老,占斷林泉是此峰。
    • 山亭處處挈胡床,不獨(dú)游忙睡亦忙。
      官況易消如暴水,癡兒難長似黃楊。
      巖花盛日求長假,石榻開時見古方。
      擲卻儒紳與巾子,添將冰水注茶湯。
    • 云石村中且卜廬,憑君為買一峰余。
      全栽芝菊為疆界,盡寫云嵐入券書。
      門對仙童澆藥地,巷通毛女浣花渠。
      閑中每愛天臺去,好與劉晨間屋居。
    • 武溪蔥翠獨(dú)稱梁,正望黃山一點(diǎn)蒼。
      三日風(fēng)頭兩日雨,謝公昨夜拜梁王。
    • 文窗斜對木香籬,胡粉薄施細(xì)作眉。
      貪向墻頭看車馬,不知裙著刺花兒。
    • 藤葉常懸四五葩,閑隨方罫過鄰家。
      西廂托疾東廂假,南寺聽經(jīng)北寺茶。
      蝶老花闌如倦客,天清云薄似飛紗。
      姬衫典盡瓶猶餒,學(xué)把緡錢托畫叉。
    • 橫塘渡,臨水步。
      郎西來,妾東去。
      妾非倡家女,紅樓大姓婦。
      吹花誤唾郎,感郎千金顧。
      妾家住虹橋,朱門十字路。
      認(rèn)取辛夷花,莫過楊梅樹。
    • 妾家白蘋洲,隨風(fēng)作鄉(xiāng)土;
      弄篙如弄鋮,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fēng),隨君到巴東;
      十月洗河水;
      送君發(fā)揚(yáng)子。
      揚(yáng)子波勢惡,無風(fēng)浪亦作;
      江深得魚難,鷓鷥充餻臛。
      生子若鳧雛,穿江復(fù)入湖;
      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 金衣滑滑攪春眠,白發(fā)中官進(jìn)簡編。
      天子自臨宣示帖,美人親碾校書箋。
    • 宜春苑里日初斜,三百妖童校麗華。
      韎戎衣朱鬛馬,不知若個是官。
    • 諸儒坑盡一身余,始覺秦家網(wǎng)目疏。
      枉把六經(jīng)灰火底,橋邊猶有未燒書。
    • 佳人生死不知聞,辜負(fù)梨花一面云。
      昨日宮羅新裁剪,為伊留得半拖裙。
    • 光碧堂前催賜衣,少年天女弱腰圍。
      而今花樣新奇甚,不用銀河織錦機(jī)。
    • 羯胡歲歲括金錢,稱侄稱臣也枉然。
      馬角不生龍蛻冷,酸心直到犬兒年。
    • 高人竊欲比無功,閑把心情托去鴻。
      《易》象有時輸瓦卜,騷材兼不廢淫風(fēng)。
      謀生拙似銜冰鶴,觸事剛?cè)缥g木蟲。
      莫放大鵬天上去,恐遮白日駭愚蒙。
    •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
      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
      山僧曰:
      “此瀑聲也。
      ”疾趨,度石罅,瀑見。
      石青削,不容寸膚,三面皆郛立。
      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
      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暮歸,各賦詩。
      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語。
      時夜已午,虎之聲,如在床幾間。
      彼此諦觀,須眉毛發(fā),種種皆豎,俱若鬼矣。
    • 諸儒坑盡一身余,始覺秦家網(wǎng)目疏。
      枉把六經(jīng)灰火底,橋邊猶有未燒書。
    • 仙苑桃花朵朵香,曾于天上看霓裳。
      劉郎老去風(fēng)情減,閑把音容問太常。
    • 祠前簫鼓賽如云,茹泣爭劖吊古文。
      一等英雄含恨死,幾時論定曲將軍。
    •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莊至顛,可二十言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
      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
      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飛流淙淙,若萬匹縞,一絕也。
      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二絕也。
      雖幽谷縣巖,庵宇皆精,三絕也。
      言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四絕也。
      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絕也。
      然云變態(tài)最不常,其觀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狀。
      山樹大者,幾四十圍,松形如蓋,高不逾數(shù)尺,一株直萬言錢,六絕也。
      頭茶之香者,遠(yuǎn)勝龍井,筍味類紹興破塘,而清遠(yuǎn)過之,七絕也。
      言謂大江之南,修真棲隱之地,無逾此者,便有出纏結(jié)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絕頂,晚宿高峰死關(guān)。
      次日,由活埋庵尋舊路而下。
      數(shù)日晴霽甚,山僧以為異,下山率相賀。
      山中僧四百言人,執(zhí)禮甚恭,爭以飯相勸。
      臨行,諸僧進(jìn)曰:
      “荒山僻小,不足當(dāng)巨目,奈何?
      ”言曰: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勞過謙,某亦不敢面譽(yù)。
      ”因大笑而別。
    • 薊州新酒白石缸,空云影澄鴨頭江。
      露梢千縷撲斜窗,黃笙藤枕夢吳。
      葛絺小眼如云涼,星河放教萬尺長。
    • 華陽巾子碧絳環(huán),紫府簾前舊押班。
      阿母筵頭爭一擲,醉中輸卻小蓬山。
    • 秋高夜鐸冷空庭,草木猶疑戰(zhàn)鐵腥。
      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鳥哭冬青。
    • 東風(fēng)吹水浴平沙,厓騑鸕鶿滿釣槎。
      去日翟公猶有客,到來潘岳已無花。
      溪鱗呷雨層層浪,山碓舂云處處家。
      白石青松如畫里,臨流乞得惠泉茶。
    • 白果青蔬勞遠(yuǎn)程,高臺傾矣曲池平。
      沙田似雪耘枯冢,柿子如丹綴土城。
      古跡有無遺宋岳,監(jiān)門應(yīng)否識侯生。
      欲知別后愁多少,試檢霜毛添幾莖。
    • 湖柳侵街水接門,東風(fēng)纈纈澹微溫。
      久乘下澤無官韻,乍著紅衫有摺痕。
      皓首?
      顏俱入市,碧芽新鳥又成村。
      歸來且坐梅花下,倒卻鵝黃四五樽。
    • 山自蕭森澗自寒,卻憐勝地在長安。
      桐陰恰好當(dāng)窗覆,柳色終宜近水看。
      已倦呼兒猶問酒,不情逢客強(qiáng)加冠。
      湘江亦有幽居處,多少芙蓉憶釣竿。
      ¤
    • 羯胡歲歲括金錢,稱侄稱臣也枉然。
      馬角不生龍蛻冷,酸心直到犬兒年。
    • 愛看幽鳥曝新陽,每遇嘉陰即倒觴。
      盡日竹煙消酒去,有時鶯語入簾長。
      春塘雨過波紋亂,花塢風(fēng)回蝶翅香。
      行到碧橋深柳處,一帆涼月滿吳航。
    • 禪燈滟滟雪玻璃,貝典將來戒小妻。
      客里羈情籠野鴿,鄉(xiāng)中春夢閱山雞。
      灰心竟日疏《莊子》,彈舌清晨誦準(zhǔn)提。
      無限長林無限羽,一枝那復(fù)計高低。
    • 遍將藍(lán)沈浸春顏,風(fēng)柳鬖鬖九尺鬟。
      鶴過幾回沉影去,僧來時復(fù)帶云還。
      閑疏滯葉通鄰水,擬典荒居作小山。
      欲住維摩容得不,湖亭才得兩三間。
    • 蘆花枝上水痕新,南市東村打白鱗。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離人。
    • 賢愚富貴且憑他,山上髻鬟柳上蛾。
      鐵網(wǎng)試撈穿海月,漁舟任載過頭波。
      齊肩大士辭葷久,禿發(fā)中書感事多。
      船上老郎江口女,咿啞容易得成歌。
    • 蘆花枝上水痕新,南市東村打白鱗。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離人。
    • 飲馬長城窟長城水嗚咽,夜夜作鬼語。
      問子何代人,防胡舊軍旅。
      冤魄滯孤魂,不得歸鄉(xiāng)土。
      白水洗白骨,瘢盡水酸楚。
      多洗成黑流,水性毒于蠱。
      立馬古戰(zhàn)場,長嘶待天雨。
      長安有狹斜行按金駒,立長溝,枇杷落盡茱萸秋。
      山西女兒帕勒頭,面上堆粉鬢堆油。
      二十五弦彈箜篌,猩紅衫子葡萄筿。
      笑問南妝如此不?
      妾薄命落花去故條,尚有根可依。
      婦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誰?
      燈光不到明,寵極心還變。
      只此雙蛾眉,供得幾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數(shù)開花,不若初生草。
      織發(fā)為君衣,君看不如紙。
      割腹為君餐,君咽不如水。
      舊人百宛順,不若新人罵。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長夜。
      相逢行行行即曲巷,曲巷多蒿草。
      窗路掠蛛絲,讀書歲月老。
      壁上榮啟圖,手里黃石編。
      當(dāng)盡三時衣,不直數(shù)緡錢。
      兒女無裈著,常時煨故紙。
      稅地植桃花,十樹九樹死。
      君莫悲腐草,腐草發(fā)光耀。
      玄霜畏冬青,白發(fā)傲年少。
      悲哉行石馬立荊棘,荒城叫老貍。
      昔時冠帶人,唯有鶴來歸。
      宿志慕長生,朋黨盡刺譏。
      父母不我容,碧海三山飛。
      朝牧老君龍,暮守劉安雞。
      仙家歲月長,桃子三垂枝。
      歸來見荒冢,半是孫曾碑。
      城池百易主,族里無從知。
      古人悲夜繡,今我亦似之。
      白骨不可語,鶴歸空爾為。
      門有車馬客行門有車馬客,錦晙烏紗巾。
      寒毛接短鬢,絲絲沙與塵。
      問子何勞勞,上書西入秦。
      八年始一命,官卑不救貧。
      冒霜揖槐柳,望灰拜車輪。
      一身百糾縛,形如一束薪。
      手纏不自解,利刃寄他人。
      蔗與蘗同餐,雖甘亦苦辛。
      京洛篇煌煌京洛城,朱衣喧廣道。
      白首賤書生,驢韉掛詩草。
      懷刺謁恩門,門卒相輕眇。
      十上十不達(dá),登街顏色槁。
      疊身事貴公,習(xí)諛苦不早。
      罩眼一寸紗,茫茫遮人老。
      蝦鱔行蝦鱔出潢潦,道逢東海使。
      魚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戲。
      物微恐見侵,跳波爭努臂。
      東陂招能兄,西溪喚螺弟。
      水蟲萬余種,各各條兵議。
      聚族鼓鱗鬛,不能當(dāng)一嚏。
      升天行乘赤霧,鞭鸞轍。
      路逢王子晉,玉簫吹已折。
      織女弄機(jī)絲,余緯爛霄闕。
      下土蟣虱民,誤喚作雌霓。
      張翁老且耄,舉止多媟褻。
      侍仙三萬年,不曾見隆準(zhǔn)。
      真人多竄左,天狐慘余孽。
      羲御失長鞭,牽牛嘆河竭。
      棹歌行妾家白頻洲,隨風(fēng)作鄉(xiāng)土。
      弄篙如弄針,不曾拈一縷。
      四月魚苗風(fēng),隨君到巴東。
      十月洗河水,送君發(fā)楊子。
      楊子波勢惡,無風(fēng)浪亦作。
      江深得魚難,鸕鶿充糕臛。
      生子若鳧雛,穿江復(fù)入湖。
      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 刻鳳含魚吐春焰,只擬蓬萊天上見。
      綠綈方底散青煙,一朝別卻宮云面。
      不照明珰翠步搖,書帷自剪讀《離騷》。
      捍撥春雷罷不聞,細(xì)雨珠花滴小槽。
      韓家燈檠夜相伴,離離朱粉煙黃卷。
      瓦瓶石臼竹方床,上有羅文折角硯。
      莫道不如宮里時,高齋守盡蘭心茜。
      邯鄲才人嫁廝養(yǎng),猶勝閉置閑宮殿。
      柏梁宴罷霞成堆,昆明池底夜珠來。
      紅膏自膻不得近,阿監(jiān)但掃沉香灰。
      汗花凝滴雪珠膩,蜀葵紛濕青蟲醉。
      一石酒盡尚留髡,扇婢甕兒爛熳睡。
      燭龍傳語九微光,輸盡婪杯老閑吏。
    • 青驄挽斷綠楊絲,寒食西湖祭酒時。
      第六橋頭香十里,桃花風(fēng)起疊琉璃。
    • 梨花疏點(diǎn)貼窗流,斜月笙簫處處樓。
      醉里不知花是影,隔紗驚喚小揚(yáng)州。
    • 閑居心似夾冰魚,雪里輪蹄亦自疏。
      研酒和來香泛帖,瓶花吹落濕沾書。
      艱深乍覺詩如讖,消散方知道是虛。
      一卷雜華繙未了,被人邀得過僧廬。
    • 空郊不可行,積礫與蒿平。
      菌耳懸枯木,燒痕入古城。
      按圖知舊壘,認(rèn)柳識郵程。
      一望淮陰墓,令人百感生。
    • 竹葉遮人吏,公移只坐銷。
      印床生木耳,廨含長蔬苗。
      貧邑多詩料,閑官有醉僚。
      一城不數(shù)武,容得幾科條。
    • 庵前乞得老僧茶,一派垂楊十里沙。
      烏籠白籃憑揀取,麝香李子枕頭瓜。
    • 弱柳輕帆快送人,巫山原是女兒神。
      愿隨潑火清明雨,洗卻錢塘十里塵。
    • 武溪蔥翠獨(dú)稱梁,正望黃山一點(diǎn)蒼。
      三日風(fēng)頭兩日雨,謝公昨夜拜梁王。
    • 閑居心似夾冰魚,雪里輪蹄亦自疏。
      研酒和來香泛帖,瓶花吹落濕沾書。
      艱深乍覺詩如讖,消散方知道是虛。
      一卷雜華繙未了,被人邀得過僧廬。
    • 溪頭曾見浣春紗,珠箔于今天一涯。
      紫陌重邀千寶騎,青樓無復(fù)七香車。
      美人南國空湘水,處子?xùn)|鄰是宋家。
      記得西廊香閣里,瓶花長插一枝斜。
    • 空壇深凈駁琉璃,禿發(fā)簪冠老導(dǎo)師。
      銅呇金涂秋草里,如今不似世宗時。
    • 夜深仙犬吠花關(guān),私過云英與玉環(huán)。
      天上看來偷律重,玉桃一顆謫人間。
    • 紫騮馬,行且嘶。
      愿為分背交頸之逸足,不愿為追風(fēng)絕景之霜蹄。
      霜蹄滅沒邊城道,朔風(fēng)一夜霜花老。
      縱使踏破天山云,誰似華陰一寸草。
      紫騮馬,聽我歌。
      壯心耗不盡,奈爾四蹄何!
    • 青鞋不破武陵春,歸去西風(fēng)一面塵。
      荷葉山頭聞杜宇,桃花源上別秦人。
      深村稻熟泉當(dāng)戶,廢苑茶香寺作鄰。
      可是無花無地主,祇緣無計得分身。
    • 無才終是樂官閑,何地何賓不解顏。
      乍疊乍鋪風(fēng)里水,半酣半醉霧中山。
      御溝板落金鱗出,宮樹花翻乳燕還。
      淺綠疏黃是處有,泥人真自勝姬鬟。
    • 旋賒白發(fā)號衰翁,舊業(yè)今緣次第空。
      山鳥乍聞新格磔,峽僧遙寄小玲瓏。
      坐消纖雨輕陰日,閑踏疏黃淺碧風(fēng)。
      收拾方橋與蘭漿,待看紅萼慢流中。
    • 一般春色有枯榮,十樹櫻桃九樹生。
      拾得青梅如彈子,護(hù)花鈴下打流鶯。
    • 幽篁戛戛坐來清,懶慢都無對客情。
      戲水鷗雛分浪出,趁巢烏母曳枝行。
      堂前羯鼓人三爵,花下彈棋鳥一聲。
      紅藥青軒如夢里,幾年塵傍馬頭生。
      ¤
    • 青驄挽斷綠楊絲,寒食西湖祭酒時。
      第六橋頭香十里,桃花風(fēng)起疊琉璃。
    • 禪燈滟滟雪玻璃,貝典將來戒小妻。
      客里羈情籠野鴿,鄉(xiāng)中春夢閱山雞。
      灰心竟日疏《莊子》,彈舌清晨誦準(zhǔn)提。
      無限長林無限羽,一枝那復(fù)計高低。
      ¤
    • 溪瀲瀲,草茙茙。
      野桃露滴珊瑚紅,花氣曉腥魚子浪。
      柳枝晴扇麥苗風(fēng),美人羅袖撲香蕊。
      科斗旋旋丁子尾,百舌欲止復(fù)沖人,一聲滴溜芳溪里。
    • 賢愚富貴且憑他,山上髻鬟柳上蛾。
      鐵網(wǎng)試撈穿海月,漁舟任載過頭波。
      齊肩大士辭葷久,禿發(fā)中書感事多。
      船上老郎江口女,咿啞容易得成歌。
      ¤
    • 阿監(jiān)當(dāng)頭送好音,羊車行處載鸞衾。
      朝來領(lǐng)取鋪宮例,御帕親封少府金。
    • 山自蕭森澗自寒,卻憐勝地在長安。
      桐陰恰好當(dāng)窗覆,柳色終宜近水看。
      已倦呼兒猶問酒,不情逢客強(qiáng)加冠。
      湘江亦有幽居處,多少芙蓉憶釣竿。
    • 頹巒壘谷瀉溪光,石上題名尚李唐。
      竹葉送陰遮古寺,稻芒隨水出山莊。
      一林過雨蘆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黃。
      猶記西風(fēng)紅蓼里,桐槽載網(wǎng)入瀟湘。
    • 六尺莎階九尺廬,玄毫白楮任生疏。
      花前屢泛擯愁酒,架上聊存引睡書。
      蘄細(xì)竹紋如浪滑,吳綃寒緯似云舒。
      幽窗一枕騰騰去,煉佛求仙事總虛。
    • 彩仗龍旌拂曙輕,朝朝東閣坐先生。
      皂囊久積言官奏,分付金珰取次行。
    • 殘花殘木總精神,才見寅年一日春。
      柳態(tài)美如新櫛發(fā),山容親似遠(yuǎn)歸人。
      閑追老衲三余輩,更踏冰池五六巡。
      江郭早須騎馬出,旋呼稚子覓頭巾。
    • 一春博得幾開顏,欲買湖居先買閑。
      鶴有累心猶被斥,梅無高韻也遭刪。
      鑿窗每欲當(dāng)流水,詠物長如畫遠(yuǎn)山。
      客霧屯煙青個里,不知僧在那溪灣。
    • 巒光設(shè)色淺深間,萬瓦鱗鱗鑒碧灣。
      孤塔自來當(dāng)沔口,高僧相過說廬山。
      常時杯底沈黃鶴,每就堂中乳白鷴。
      南北精藍(lán)青比比,蒲團(tuán)才得個人閑。
    • 珠樓曲曲貯仙娃,一帶風(fēng)窗十里沙。
      記得中和門外路,女墻東去是他家。
    • 巒光設(shè)色淺深間,萬瓦鱗鱗鑒碧灣。
      孤塔自來當(dāng)沔口,高僧相過說廬山。
      常時杯底沈黃鶴,每就堂中乳白鷴。
      南北精藍(lán)青比比,蒲團(tuán)才得個人閑。
    • 寒空日夜摩幽綠,霧縠龍綃披幾束。
      銀灣截斷牽牛人,鞭起眠龍駕天轂。
      帝宮酒暖澆愁春,云汁茫茫瀉清淥。
      夜寒霜重玉女驕,袖裹金匜向地覆。
      湘娥手挈瀟湘來,雪魄云魂斗不足。
      炎官不到落星城,六月人間呵凍玉。
    • 盆池清淺薄苔封,弱竹叢叢個影重。
      殘帙有蕓猶被蠹,空闌無蕊亦招蜂。
      西山郁郁蓁蓁氣,講閣朝朝暮暮鐘。
      箬葉數(shù)筐書尺五,茶新寄自吳儂。
      ¤
    • 夜深仙犬吠花關(guān),私過云英與玉環(huán)。
      天上看來偷律重,玉桃一顆謫人間。
    • 萬瓦如鱗繡作堆,別山重見禿翁來。
      晴川閣下南條水,一日同君蕩幾回。
    • 儂家生長在河干,夫婿如魚不去灘。
      冬夜趁霜春趁水,蘆花被底一生寒。
    • 旋賒白發(fā)號衰翁,舊業(yè)今緣次第空。
      山鳥乍聞新格磔,峽僧遙寄小玲瓏。
      坐消纖雨輕陰日,閑踏疏黃淺碧風(fēng)。
      收拾方橋與蘭漿,待看紅萼慢流中。
    • 洗頭盆下擷芝苗,古洞深松話寂寥。
      仙跡久湮無后輩,游人逆數(shù)即前朝。
      身輕眼豁腸皆換,月冷煙清夢亦遙。
      見說乳泉甘似酒,捫蘿親與試云瓢。
    • 秋郊兔盡韓盧窘,三尺青蛇卷鋒穎。
      到手山河擲與人,卻向雌雞納腰領(lǐng)。
      英雄桎足歸羅網(wǎng),辯士舌端空來往。
      本將衣飯畜王孫,未許肝腸敵亭長。
      一局殘棋了項秦,五湖西子白綸巾。
      貪他一顆真王印,賣卻淮陰跨下人。
    • 芙蓉萬尺花如鐵,秋窗盡灑紅霞屑。
      螺頂仙人騎杖來,天衣曉帶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繡鍔斑裬生增砥。
      一萍吹作潯陽城,半匕疏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萬重,綠瞳失啟金泥封。
    • 漢江秋凈石粼粼,黃鶴樓高不見塵。
      今日樓臺歸劫火,眼中猶聚上樓人。
    • 別思抽如緒,酲酲也不休。
      觸篷風(fēng)自語,砑櫓浪相揉。
      野釣空舟側(cè),荒窯古渡頭。
      微官真可笑,諺語拾姜猴。
    袁宏道 [明朝]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又字無學(xué),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歷二十年進(jìn)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勛郎中等職、國子博士等職,世以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少敏慧,善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jié)社城南,自為社長。他是明代文學(xué)反對復(fù)古運(yùn)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后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rèn)為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guān)系。他說過:”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彼嘞嘈艑懳囊妫J(rèn)為“古有古之時,今有今之時”(今人稱為文學(xué)進(jìn)代論),即“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袁宏道在文學(xué)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fēng)氣,提出“獨(dú)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xué)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1]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袁宏道的詩,袁宏道代表作,袁宏道的名詩,袁宏道的詩句,袁宏道的詩全集,袁宏道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25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