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軍中草檄筆空酣,神理虛存暴未龕。
      祗見螺舟來海外,未容馬柱表交南。
      瑤章競托三青鳥,羽衛(wèi)翻勞二白驂。
      收拾皋言注孫子,更無兵許牧之談。
    • 敢吟綿葛謂人昆,典禮崇隆念本根。
      都下愁春黃霧塞,日邊望氣赤云奔。
      驚沙捲塞朝呼鶻,吹浪空江夜有豚。
      唱徹得脂新樂府,鮮卑聞說最承恩。
    • 梅花消息最分明,已報山中歲欲更。
      野草初蘇呼鹿友,江波微長受鷗盟。
      高門盤菜神京夢,伏枕爐香畫省情。
      一卷公羊宜起疾,先春重與訂王正。
    • 竟難赤黑辨狐烏,眼底云成萬變圖。
      名士窮搜呼作賊,王孫苦道乞為奴。
      茝蘭沉慟留湘水,禾黍余哀戀亳都。
      涕淚新亭果何益,有人江左薄夷吾。
    • 棨戟重臨鳳水湄,三年誰與共憂時。
      魏糔帝問傳家笏,蘇軾天留過嶺詩。
      富國祗今先煮海,才人從古例分司。
      湖山到處題名在,耿耿心應有石知。
    • 笑數(shù)雌雄幾甲辰,梅花預報來年春。
      祭詩島佛才如故,守歲坡仙語更新。
      自把屠蘇開壽宴,兼持吟稿饋交親。
      東風更送明朝喜,戴勝何妨屬老人。
    •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苦吟身。
      亂云殘島開詩境,落日荒原泣鬼燐。
      埋骨可憐黃帝裔,殺青誰作素王臣?
      請將風雅傳忠義,斑管重回故國春。
    • 曾拜先公丱角時,當年何武解歌詩。
      郎君行馬偏忘貴,文字雕蟲尚見知。
      鈴閣看移陶侃甓,戟門留讀廣平碑。
      此邦宰相回翔地,愿祝重來啖荔枝。
    • 渺渺瑤京帝所都,霓裳故部尚存無?
      九龍欲竊天公位,四象全翻太極圖。
      此劫本來關運會,諸仙平日太嬉娛。
      可哀休唱人間曲,顛倒先將斗柄扶。
    • 獵獵牙旗北府兵,將軍授鉞擁連城。
      材官并用蠕蠕國,幕府兼羅觸觸生。
      豈有夢工詳坼翼,更無故伎識雌聲。
      太沖長揖歸田日,不盡秋風詠史情。
    • 眼中縹緲此飛樓,一代英雄坐上收。
      木石心腸歌小海,神仙名姓占高州。
      黑頭公望推王掾,青骨平生羨蔣侯。
      太史能文廣文冷,有詩排悶酒澆愁。
    • 文章不數(shù)賦登樓,江左夷吾望早收。
      洱海蒼山懷故國,華陽黑水領梁州。
      籌邊若訪征南將,被甲應逢新息侯。
      為道丘遲今問訊,鶯花三月寄春愁。
    • 幢幢燈影欲殘油,喔喔雞聲起睡眸。
      金鼓關山勞北望,銀云河漢黯西流。
      高秋鷹隼終須擊,大海鰲魚不可鉤。
      應有梅花開十月,不妨清夢托羅浮。
    • 黃河東下走龍門,難起中原古帝魂。
      天上斗牛沈劍氣,人間鸞鳳掃巢痕。
      狄泉故壤雙鵝出,甌脫窮邊萬馬屯。
      不信開元天寶事,但留詩史浣花村。
    • 天涯為客負芳晨,五嶺南來幾度春。
      適越豈容章甫士,登臺空吊老夫臣。
      夢回黃屋無真帝,淚灑朱崖有棄民。
      君是故游吾故國,東風愁說海揚塵。
    • 休訛舜死與堯囚,環(huán)海居然更九州。
      日月不隨天左轉,江河還向海西流。
      蛟螭國土黃金界,雕鶚旌旗白帝秋。
      畫革旁行新史筆,未妨荒外紀飛頭。
    • 牂柯天半下飛湍,立馬江頭客據鞍。
      疆域遠通蠻部落,威容重見漢衣冠。
      傷心元老騎箕去,極目層霄把劍看。
      零落七星秋滿地,天涯扶醉且憑欄。
    • 寡人南海思北海,萬里方吟憶弟詞。
      白日看云同報國,青山為我更題詩。
      羅浮風雨仙何在?
      軾轍文章虜亦知。
      有菊花開即重九,老坡休負賞花卮。
    • 黃蒿城古半頹云,白畫狐貍竟作群。
      山國何人真用武,士曹此獄太深文。
      屢聞赤舌燒空火,豈有蒼頭特起軍?
      凄絕子昂吟感遇,桂華消歇不堪論。
    • 全臺門戶此荒礁,三載前仍隸大朝。
      計絕勢成孤注立,交爭禍每彈丸招。
      尚書墓道蠻云暗,大令文章劫火燒。
      我為遺民重痛哭,東風吹淚溢春潮。
    • 岸花送客綠篷忙,天上初回粉署郎。
      南海約尋光孝寺,西山歸訪讀書堂。
      江湖游草添行卷,風雪寒梅問故鄉(xiāng)。
      佳話閨中應說遍,良人執(zhí)戟在明光。
    • 詔書哀痛與民謀,重起書生借箸籌。
      鴻雁秋風遍江介,黿鼉落日挾陽侯。
      貲郎本援輸邊例,計相方深仰屋愁。
      百萬殘黎待蘇命,此行不為賦詩留。
    • 行盡南條又北條,更誰車乘詠翹翹。
      泰山虛望崇朝雨,滄海離憂竟夕潮。
      萬里遨游同率野,一官潦倒負歸朝。
      天雞喚起瀛臺夢,八彩龍眉憶帝堯。
    • 漫作居夷想,何妨海且浮。
      冠裳蝦建國,金碧蜃噓樓。
      淪落憐交舊,遲回問釣游。
      都將留戀意,扶淚上歸舟。
    • 莫遣微云滓太清,須知我輩未忘情。
      人間萬劫隨塵轉,天上群星避月明。
      寶相有光騰玉色,么蟲空聚作雷聲。
      炎炎世界涼于水,幻夢憑誰喚眾生。
    • 寺小群山合,林深萬木春。
      煙霞僧供養(yǎng),香火佛生辰。
      南國多游女,西方拜美人。
      道旁求布施,凄絕是饑民。
    • 君國無窮感,乾坤此夕心。
      紛紜新舊事,慷慨短長吟。
      家宴喧兒女,門符閱古今。
      圍爐閒守歲,莫負酒杯深!
    • 殘暑酷未已,迫人無少休。
      晚云低送日,涼雨颯生秋。
      葉落聲何急,苗枯病或瘳。
      眼看時物變,聊用寫離憂。
    • 苦憶扶風馬,之罘別幾年。
      島云懷義士,海月話神仙。
      掃地焚香靜,悲秋得句先。
      門前雙髻影,漠漠入愁煙。
    • 滿城歇風雨,重九天猶陰。
      秋陰亦復佳,勝約行相尋。
      平疇極城西,涼意生秋襟。
      雙橋艾壩窄,一徑松坪深。
      凄涼鐵耕樓,無復詩老吟。
      沿溪且北溯,殘葉秋飄金。
    • 斜陽圍聽說場詞,我亦曾驅十萬師。
      破碎河山開國史,飄零風雨出軍詩。
      海中故部沈蒼兕,云里殘旌失素蜺。
      歲自周天天自醉,紅墻銀漢隔秋思。
    • 寒宵讀史一燈深,眼底浮云變古今。
      卒懦無狐篝楚火,士愚有狗斗秦金。
      故應積氣天難墜,何致清談陸便沉。
      上界不知人事苦,但聞開宴奏元音。
    • 周南留滯得歸遲,三策天人圣主知。
      四海喜聞新政日,六街爭看狀元時。
      小臣下土縱橫涕,世事長安反覆棋。
      回首觚棱俱遠夢,天涯相對悵秋期。
    • 寥空雙鶴破蒼冥,睥睨千秋佛乞靈。
      霸國山川吟粵嶠,翰林風月憶柯亭。
      身經憂患先頭白,名著文章愧汗青。
      十萬軍聲來夜半,問潮泉畔且同聽。
    • 海色天容入望遙,憑闌心事涌如潮。
      茫茫泥雪徵鴻急,隱隱車雷虜馬驕。
      萬疊蠻云開熱帶,一輪娥月送涼霄。
      好風不為吹愁去,銀燭清樽伴寂寥。
    • 延秋門冷夜啼烏,寶玦王孫泣路隅。
      已棄此身同腐鼠,有威平日假妖狐。
      北庭飛雪行頭遠,南斗流星應象殊。
      待唱迎鸞收野哭,五陵佳氣未全無。
    • 碧落歸來舊侍郎,鈞天尋夢淚沾裳。
      皇娥倚瑟歌何艷!
      王母開筵樂未央。
      龍漢劫深愁魃舞,蚩尤兵迫罷媧簧。
      瑤池小隊停仙俸,齊向西華祝吉祥。
    • 別遣蚩尤作五兵,火攻無術保堅城。
      中原不信消王氣,上帝何曾愛眾生?
      地下干戈龍戰(zhàn)血,天中絲管鳳鳴聲。
      大雄冷灑慈悲淚,疲盡津梁度有情。
    • 明明昨夜此星辰,愁亂愁荒過一春。
      道路青絲來白馬,衣冠皂莢洗黃塵。
      沙蟲入目軍全化,芻狗傷心帝不仁。
      今日人才寥落甚,英雄待起捉刀人。
    • 八翼天門舊夢違,新亭回首淚空揮。
      江山滿目愁戎索,蘭茝離憂怨秭歸。
      別后詩篇渾漫與,重來城郭恐全非。
      關河落日征人急,雨雪猶勞四牡騑。
    • 百粵從來地陸梁,花開爭唱小南強。
      青天轉粟窮搜括,白晝探丸各奮張。
      戰(zhàn)氣民偏私斗勇,憤談人笑老生常。
      不須更問匡時策,且看新詩壓錦囊。
    • 四萬八千戶,將完玉斧功。
      看成地球橢,攝起暮潮雄。
      勢已群星避,光先四海同。
      山河終一統(tǒng),留影大瀛東。
    • 獨聽荒雞夜,天涯憶故人。
      煙霞仍痼疾,雷雨負經綸。
      夢寐孤燈影,文章斷發(fā)身。
      相思隔滄海,極目嘆揚塵。
    • 春山二三月,東風桐始花。
      花中么鳳穴,花下美人家。
      風軟傳吳語,溪香浣越紗。
      相思寄紅豆,相望隔青霞。
    • 嶺南雄直氣,老筆未曾頹。
      臺榭冷秋色,江山沈霸才。
      樹從秦代古,花是漢時栽。
      落日此舒寫,蕭蕭風雨來。
    • 馬鞍山頭紫云起,脂香粉膩珠江水。
      英雄兒女滿襟淚,只合王郎為情死。
      江頭日日呼畫船,珠歌翠舞年復年。
      安知海上東風起,摧花折柳塵迷天。
      尊前莫話風波惡,豪竹哀絲方間作。
      自是風流魏晉人,醉死夢生恣行樂。
      生不愿作蠻夷大長漢老臣,亦不愿作朱明洞主秦仙人;
      但愿珠江排日泛花舫,花光照海海不塵。
      噫嘻乎!
      人生悲歡離合無不有,江上看花速呼酒。
    • 劍龍出海辭延津,千年龍性猶難馴。
      南天星斗避紫氣,下有按劍獨立之山人。
      山人亦自號老劍,海山蒼茫起光焰。
      手收劍氣入詩卷,萬朵芙蓉劍花艷。
      九霄太乙窺鑄詞,山人說劍當說詩。
      詩中亦有東來法,七萬里外稱西師。
      柏林城小詩壇大,西方美人壇下拜。
      偶將劍訣傳處女,花雨漫天動光怪。
      歸來香海修詩樓,山人說劍樓上頭。
      直開前古不到境,筆刀橫絕東西球。
      山人之才無不可,但博詩名計何左?
      豈知即詩亦難及,騰躍百家中有我。
      只今耆舊無張黃,中原旗鼓誰能強?
      粵詩獨得古雄直,賴此巨刃摩天揚。
      祗憐說劍無人解,老淚如潮溢滄海。
      況復雷雨驅雙龍,雌劍升天雄劍在。
      吁嗟乎!
      手提三尺歌大風,千秋絕唱隆準公。
      青蛇袖里朗吟去,便須首數(shù)仙才雄。
      公孫劍器語雖妙,祗許詩人詫高調。
      此外異說空紛紜,十萬橫磨帝豝笑。
      山人說劍劍膽粗,倚天手把玉鹿盧。
      羅浮風雨自離合,空山臥抱詩龍珠。
      竟隱珠光騰劍氣,不顧世眼駭相畏。
      繄余劍俠入道人,獨撫瑤華解珍貴。
      九龍城隔滄溟青,倚樓想見吟寒星。
      何時攜劍就說法,諸天云立群龍聽。
    • 故鄉(xiāng)風景想依然,月滿東南半壁天。
      海外陰晴終有定,人間圓缺古難全。
      重完破碎山河影,與結光明世界緣。
      甲帳珠襦尋舊夢,不知今夕是何年?
    • 城東鎖鑰儼天然,雁齒虹腰遞接連。
      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橋堅。
      長消難準仙無碣,開閉當關吏有權。
      何處騎牛尋醉漢,鳳凰山上日云煙。
    • 黯黯湘簾窣地垂,茂陵臥病枉尋思。
      全軍左袒無周勃,逐客留書有李斯。
      孺子陰符空北面,故人高會罷南皮。
      尋常車馬今蕭寂,酹酒秋原喚可兒。
    • 潮氣濛濛島嶼青,客心南去極滄溟。
      人逢裸國章縫賤,山入蠻荒草木腥。
      兵火未消天狗劫,風雷猶奉野狐靈。
      無窮萬里乘槎意,不為來看海上星。
    • 刀光寒閃鸊鵜膏,俠膽消沉客路勞。
      禁衛(wèi)全軍歸呂祿,中原重鎮(zhèn)付朱滔。
      金牛假道愁歸蜀,石馬傳文詫共槽。
      海外且尋徐福去,蓬萊極目五云高。
    • 萬三千尺出海面,島國諸山無此高。
      誰遣黃圖易他色,空傳赤制屬吾曹。
      夢中雄鬼哀相吊,劫后頑仙笑獨逃。
      收拾磨崖紀功筆,東南風急送春濤。
    • 眉史修成待酒酬,江南花草不曾秋。
      牙檣錦纜三千里,淡粉輕煙十二樓。
      水閣笙歌開曲宴,河橋燈火數(shù)行舟。
      龍蟠虎踞應猶昔,惆悵西風白下游。
    • 夫差不愿甬東遷,吊古蘇臺意惘然。
      香徑有花棲晚蝶,梧宮無樹語哀蟬。
      凄涼兒女千秋淚,佳麗江山萬念牽。
      何處夜深騰劍氣,虎丘衰草自年年。
    • 誰遣西施出苧蘿,興亡事在女戎多。
      臥薪夜室仍教舞,采蕺春山更試歌。
      千古風流成怨毒,廿年雪恥未蹉跎。
      浣沙溪女應相憶,一舸鴟夷恨不磨。
    • 蠻夷大長亦工詞,竟筑朝臺望漢師。
      生為丈夫除帝制,死留奇女報佳詩。
      蛟精異代仍黃屋,龍氣中天化白蜺。
      一笑南強成底事,看花空發(fā)美人思。
    • 五嶺南來勢糾紛,百年邊事漫重論。
      月中潮汐爭消長,天外風雷駭見聞。
      上國地埋龍虎氣,中原人雜犬羊群。
      山飛海立今何世?
      閒就安期話白云。
    • 水驲傳詩柬屢修,簿書忙里且閒偷。
      三江此地朝南海,百甓何人運廣州。
      微雨漸催殘臘近,寒梅已放故園不?
      欲尋高處同舒眼,浩浩風煙鎮(zhèn)海樓。
    • 嶺嶠行班萬里春,西莊花草倍精神。
      天涯詩卷供懷舊,江上旌旗到奉新。
      骨肉團圓鄉(xiāng)里樂,知交繩綣性情真。
      海南翹首瞻卿月,老友于今是部民。
    • 曠代元音未寂寥,羽毛重見起云霄。
      幔亭絲管千峰月,珠海旌旗五夜潮。
      故國芙蓉頻入夢,小山叢桂儻相招。
      論詩自寫懷人句,風雨荒雞意更遙。
    • 落日琴岡路,秋風練水潮。
      寄書遲遠道,拔劍舞中宵。
      當世自饑溺,此行何寂寥!
      陽明碑下過,大樹影蕭蕭。
    • 大陰黑入日華消,鰲足難安八極搖。
      震地瓦聲飛漢屋,雨空鞭血斷秦橋。
      蛟云覆海潮神泣,麟火燒天颶母驕。
      滿目鴻流方澒洞,童山無樹與懸瓢。
    • 義旗風卷海東云,零落登壇十萬軍。
      幕府昔曾驚杜牧,名場久已重劉蕡。
      青山故國余哀涕,黃葉清秋下夕曛。
      閒煞鈐韜無用處,可憐尊酒更論文。
    • 鳳舞鸞歌自酢酬,蟪蛄莫漫話春秋。
      人間佳麗黃金屋,天上神仙白玉樓。
      彈指華嚴成幻相,側身塵海有虛舟。
      西風閶闔無消息,且作盧敖汗漫游。
    • 鎮(zhèn)山鎮(zhèn)海兩巍樓,兩鎮(zhèn)雄觀一覽收。
      蒟醬自來通蜀郡,荔枝原不讓閩州。
      荒村野祭劉巖帝,古縣遺封史定侯。
      十四年來無一事,愧教雙鬢老邊愁。
    • 翠暖珠香侍舞筵,七洲洋外辟詩天。
      華燈夜敞紅云宴,吟缽朝飛白雪篇。
      胸次難消兵十萬,眼中同醉客三千。
      高歌自抱神州感,漫作尋常俠少年。
    • 小試宮砂拭獺膏,雨花天里夢魂勞。
      鏡中眉嫵憐張敞,機上回文感竇滔。
      越女珠光開夜宴,閩娘酒韻憶春槽。
      萬方多難姑行樂,未覺東方已漸高。
    • 小別鬑鬑竟有髭,相看都異少年時。
      玉山縹緲還鄉(xiāng)夢,珠海蒼涼感事詩。
      黃屋降尊談粵吏,青衫收淚醉蠻姬。
      上公旁侍無紅拂,誰識三原李藥師。
    • 雁與人同去,雁歸人未歸。
      劇憐滄海闊,獨傍故山飛。
      云水愁相失,風塵計已非。
      天涯足矰繳,休戀稻粱肥。
    • 流水渺然去,陸來乃舟歸。
      此行非攬勝,清節(jié)懷采薇。
      頗聞潭中景,印月生清輝。
      何不乘夜游?
      酌酒臨苔磯。
      山高秋月小,松露涼琴徽。
      此時發(fā)浩唱,獨鶴秋空飛。
      秋空苦積陰,此境安可希!
      姑留不盡意,后會良非稀。
      長歌歸去來,菊香秋滿衣。
      孤棹出潭口,寒碧山四圍。
      城笳吹暮云,東峰下斜暉。
    • 乾坤何地許揚眉,海上逢君淚滿衣。
      泥飲已虛蝴蝶會,寄愁惟詠杜鵑詩。
      平陵松柏人誰問?
      京雒風塵客自知。
      擬約子猷重過訪,扁舟春雪預相期。
    • 雙旌五馬舊登臨,北斗文章自古今。
      新邑弦歌開瘴戶,大湖云氣起甘霖。
      留衣偶共山僧話,建校誰知刺史心。
      獨上景賢樓上望,紅棉花發(fā)練江深。
    • 秋色西來接太行,故鄉(xiāng)回首虜塵黃。
      凄涼汾水沾衣淚,倉卒蕪亭煮麥香。
      歲幣檜倫遲款敵,軍書操紹托勤王。
      斜陽萬里橋邊路,誰奉當歸祝上皇。
    • 夢擁靈旗寶纛行,鸞驂小駐岳陽城。
      濛濛云氣開南極,浩浩江流作楚聲。
      衡岳雁歸秋萬里,洞庭龍臥月三更。
      他年記取題詩處,南紀群真抗手迎。
    • 楊柳依依白下門,梅花歷歷嶺頭村。
      南來驛信春同到,北去班聲夜尚喧。
      清酒黃龍半要約,素車白馬幾忠魂!
      與君別后論身世,除卻悲歌百不存。
    • 竹西歌吹舊繁華,落日雷塘噪暮鴉。
      綠舫呼箏歌玉樹,青簾沽酒醉銀槎。
      才人十錯猜新謎,游女雙彎踏淺沙。
      欲寫古歡隋苑夕,二分明月玉鉤斜。
    • 三十登壇往事過,英雄兒女兩蹉跎。
      他鄉(xiāng)白發(fā)愁邊滿,故國青山夢里多。
      末劫文章龍起陸,孤星涕淚鵲填河。
      弓衣繡坼秋魂冷,休唱尊前舊楚歌。
    • 騎麟有客下南荒,消損文心萬丈芒。
      客邸風塵羈鳳水,將臺雷雨散鯤洋。
      千秋定論刪蕪史,四海論交熱俠腸。
      至竟大同終有日,不妨賣餅說公羊。
    • 絲絲煙柳拂江濱,江上青旂一色春。
      吏部文章驅鱷地,旌陽家世斬蛟人。
      宰官身說無邊法,歡喜禪留未了因。
      解識風流為政意,看花來治日南民。
    • 苦憶江南柳,秋條近若何。
      西風懷抱惡,故國別離多。
      黃葉還鄉(xiāng)夢,紅牙曉岸歌。
      小星光自好,惆悵隔明河。
    • 橫看成嶺側成峰,怪石參差地足容。
      正喜園林饒氣象,忽驚雷雨起蛟龍。
      半池新水花初落,舊壁殘題蘚未封。
      歸去更欣逢夕霽,東南回首海云濃。
    • 中原百戰(zhàn)未消兵,落日黃河繞汴城。
      道士墜驢天下定,香孩夾馬圣人生。
      重蘇地脈金刀夢,遍散春風玉笛聲。
      周鼎已沈何日起,洛陽回首不勝情。
    • 衡陽一老此登樓,廿五年來跡未收。
      詩草偶鐫山畔石,畫梅同鎮(zhèn)海南州。
      千秋銅柱悲交趾,一疏金牌比岳侯。
      霄漢此心吾亦有,倚闌斜日不勝愁。
    • 群峰青不斷,疊磴出林間。
      雨洗飛龍徑,云藏大鳥山。
      南流收粵海,北嶠拱閩關。
      精舍何年筑,秋風有客還。
    • 遙憶登臨處,今應付臥游。
      吹云孤笛夜,落月萬山秋。
      掛壁輿圖改,尋碑屐齒留。
      年來腰腳健,還似舊時不?
    丘逢甲 [清末民初]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客家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祖籍嘉應州鎮(zhèn)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苗栗縣銅鑼灣,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1895年年5月23日,任義勇軍統(tǒng)領;1895年秋內渡廣東,先在嘉應州和潮州、汕頭等地興辦教育,倡導新學,支持康梁維新變法;1903年,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xiàn)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人創(chuàng)辦的興民學堂聘為首任校長;后利用擔任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廣東咨議局副議長的職務之便,投身于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與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革命黨人參與籌劃潮州黃岡起義等革命活動。中華民國建國后,丘逢甲被選為廣東省代表參加孫中山組織的臨時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元旦因肺病復發(fā),正月初八日(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鎮(zhèn)平縣淡定村,終年48歲。臺灣建有逢甲大學以示紀念。

    古詩大全

    hao86網古詩為您帶來丘逢甲的詩,丘逢甲代表作,丘逢甲的名詩,丘逢甲的詩句,丘逢甲的詩全集,丘逢甲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2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