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名畫法書環(huán)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時有水生巖阿。
      至今研池尚余潤,歲月既久惜不多。
      幾年徒見士夫說,一旦喜看形偃月。
      傍連玉立兩於菟,主人照映冰壺澈。
      陳侯之富可敵國,會有寶光驚四塞。
      呼童吸盡研中水,更為輕翻玩奇刻。
      不堪回首江南李,空唱多愁似春水。
      不如此石千載傳,玉砌雕新裝等糠秕。
      寶晉得之真不易,身后寧知亦輕棄。
      只今傳玩知幾人,當日瑣窗空自秘。
      端歙爭名南北部,勿向雷門揚布鼓。
      相臺渴瓦更不須,只合觚稜蔭風雨。
    • 閉門深坐日知味,無限好山都懶游。
      城里山中俱是隱,江湖不若兩忘休。
    • 零落殘牙齒,年來落欲空。
      得魚惟食凍,舍肉只餐蔥。
      休憶紅綾餤,難吞栗棘蓬。
      何須如劍樹,始解振宗風。
    • 杜門無緒看芳菲,見說楊花滿路飛。
      謝汝不隨人冷暖,因風翻舞到柴扉。
    •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shù)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三寸如黃金,朱橘不論錢。
      瀟灑到江心,石瀨月娟娟。
      翠華擁吳岳,誰扶黃屋尊。
      御榻在嵽嵲,佳氣拂周旋。
      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還。
      城中賢府主,今之黃潁川。
      筆落驚風雨,談?wù)摶春肌?br>君書一萬卷,分明在眼前。
      老氣橫九州,黃鵠摩蒼天。
      歷職漢庭久,磊落映時賢。
      否臧太常議,正直朱絲弦。
      東下姑蘇臺,戮力効鷹鸇。
      謁帝似馮唐,明公獨妙年。
      列宿頓輝光,馨香粉署妍。
      卿月升金掌,等級敢比肩。
      巢許山林志,虛心味道玄。
      此邦承平日,接近與名藩。
      時節(jié)立復度,水旱其數(shù)然。
      百谷漏波濤,狂風大放顛。
      江流氣不平,地軸為之翻。
      人煙眇蕭瑟,茅茨寄短椽。
      凋瘵滿膏肓,誅求何多門。
      至尊方旰食,鴻雁美周宣。
      平生方寸心,窮年憂黎元。
      恐辜明主恩,筋力不辭煩。
      晨趨閶闔內(nèi),應(yīng)對如轉(zhuǎn)環(huán)。
      制可題未乾,御札早流傳。
      斯人亦何幸,已聞動行軒。
      滯務(wù)茲一掃,煩苛法令蠲。
      撫養(yǎng)甚分明,連檣并米船。
      蜂蠆不敢毒,歌笑輕波瀾。
      驕陽化為霖,江鳴夜雨懸。
      公鎮(zhèn)踰歲月,人安若泰山。
      且如今年冬,祁寒為之暄。
      蕭蕭理體靜,迥出諸侯先。
      何時降璽書,誰能叫帝閽。
      絲綸實是新,載渥照乾坤。
      借問今何官,蓬萊漢閣連。
      鴛鷺回金闕,會是正陶甄。
      煊赫舊家聲,風流今尚存。
      嚴家聚德星,文雅見天倫。
      曾參與游夏,寔為親弟昆。
      潘輿送喜頻,堂后自生萱。
      國與大名新,中堂有神仙。
      令子各清標,芝蘭疊璵璠。
      今朝烏鵲喜,仙鶴下人間。
      甘作老人星,晨霞朝可餐。
      但求椿壽永,何曾藉偓佺。
      獻壽更稱觴,肅肅秩初筵。
      爛漫倒芳樽,華燭蟠長煙。
      清朝燕賀人,尚為諸侯客,坐客寒無氈。
      未見有知音,非理誰與論。
      始知賢主人,見我顏色溫。
      包蒙忻有擊,豁達露心肝。
      竊效貢公喜,兼盡賓主歡。
      吹噓人所羨,推轂期孤鶱。
    • 舊說仙人吳彩鸞,日書切韻歸毫端。
      不應(yīng)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傳此事三百載,誰知真跡儼然在。
      筆精墨妙信入神,間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為此韻時,賸裒文字覺后知。
      寧知遂經(jīng)謫仙手,諱字曾闕民與基。
      經(jīng)生矻矻盡精力,摩以歲月或可得。
      動翰如飛猶恐遲,一日一揮出心畫。
      神仙之說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蕭史弄玉乘鳳去,藍田空說容裴航。
      文簫之遇真是否,豈此虛名傳不朽。
      五篇歷歷為全書,始信傳聞是真有。
      當時所直才五緡,于今千金價未均。
      十年蓋有數(shù)百本,未知幾本傳今人。
      惜哉字畫太纖細,后日傳之知幾歲。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鐫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見之,暫借一觀聊自怡。
      平生愿見心便足,何必更謀身后為。
    • 同盟東下或西征,老我惟知管送迎。
      只恐政成登省戶,未容歸騎向西城。
    • 君向瀟湘忽語離,江城離思亂云飛。
      傳聞楚俗尤凋瘵,勿以秦人視瘠肥。
      宰縣要尋行志處,監(jiān)州空有負丞譏。
      此行得句須頻寄,直到衡陽有雁歸。
    • 垂上青云去,如何乘貳車。
      輕為千里別,時寄幾行書。
      剸劇才無滯,傳家學有余。
      當涂足知己,應(yīng)不費吹噓。
    • 放出一頭地,出墻梢更新。
      傍人為稱屈,素志肯求伸。
      苦節(jié)變甘節(jié),曲身成直身。
      青霄看直上,莫忘手援人。
    • 東坡筆端游戲,槎牙老氣橫秋。
      笑揖退廉博士,信酷似文湖州。
    • 為親敢說宦情輕,公退委蛇懶自營。
      朝路一時偕雨進,適齋新句已先成。
      圉師況復今同里,武子非惟愛外生。
      舊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彌甥。
    • 鮑侯年少老文學,藝苑優(yōu)游富耕穫。
      胸中涵養(yǎng)自成趣,妙處正恐兒輩覺。
      我慙門巷非尺五,字欲問奇誰與榷。
      開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腦脂何太虐。
      團圞十客踏雨來,相從不負東風約。
      投壺雅歌了無恨,只恨車公一前卻。
      海棠春深照眼明,風物融融悟非昨。
      從教雨洗煙脂淡,小摘何妨供把握。
      夜闌燒燭照春睡,靚妝如在結(jié)椅閣。
      墻頭西望爛蜀錦,嫣然一笑無聲樂。
      飛紅點地繡作茵,正須席地天為幕。
      要知富貴出天姿,艷杏夭桃何足錄。
      主人小筑真好事,肯學區(qū)區(qū)專一壑。
      洞門不鎖要客來,笑君大似羊公鶴。
      雨余珠淚色慘悽,一顧正嫌無伯樂。
      忽驚新詩來叩門,妙語天然不煩琢。
      坐中傳親字欲漫,我豎降幡甘面縛。
      清明已過雨不休,云霧猶屯四山腳。
      揩摩病目不應(yīng)遲,及此紅英半零落。
      枝頭尚有未開花,縱已離披亦何惡。
      知君既負西岑游,可使一春終落寞。
      會須來此共賦之,正要重聞?wù)b新作。
    • 風捲清淮夜不休,曉驚急雪遍郊丘。
      坐令和氣三邊滿,便覺胡塵萬里收。
      瑟瑟江頭輝玉節(jié),蕭蕭馬上點貂裘。
      歸來風物渾相似,二月楊花繞御溝。
    • 七月欲盡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嘆不止田間夫。
      嘔啞水車日夜響,漕河揚塵成坦途。
      喜見此溪深且廣,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間槭槭水漚起,兩岸人物歡欲呼。
      未聞霶霈潤龜拆,且使萬物聊沾濡。
      船窗飄灑疎蓬漏,客意自適涼襟裾。
      引身東望云氣薄,未知帝城有此無。
      傳聞今日方奏告,便有響應(yīng)來斯須。
      人家百萬苦炎熇,君王齊禱幾月余。
      君王齋禱幾月余,云師雨師其疾驅(qū)。
    • 僅老相從五十朞,來瞻遺塔我心悲。
      當時舊話無人說,空有門前洗缽池。
    • 執(zhí)別僧房日未斜,別離愁緒滿天涯。
      清宵已落柔桑葉,小雨頓開蕎麥花。
      醉里不知身是客,酒闌無奈客思家。
      憑誰寄語三夫子,歸路還須好句夸。
    • 睡重不知曉,山高意得秋。
      風來已落葉,潦去忽中洲。
      幽閴素所愿,登臨盡自由。
      瀕溪千萬壑,何日上扁舟。
    • 十五年前送別詩,道山持節(jié)向江西。
      今年又見送公別,大天擁麾鎮(zhèn)閩越。
      向來惜別固已深,今日摻祛尤動心。
      尚書自是第一人,氣義相許披胸襟。
      南宮五表平明入,列辟傳聞俱聳立。
      壽皇圣孝冠百王,三復高文天為泣。
      擢處螭坳寵數(shù)新,果然百日掌絲綸。
      拭圭修聘稱應(yīng)變,握節(jié)不撓威殊鄰。
      直上銀臺尤振職,李藩氣概時批敕。
      嗣皇銳意新百度,筆端真有回天力。
      星辰聽履冠文昌,急流勇退驚朝行。
      望之正欲試馮翊,長孺寧肯薄淮陽。
      孤拙自憐銷壯志,三入修門空負愧。
      薦人不進終不已,獨賴當時言有味。
      公在猶嘆一居州,公去無人為王留。
      公乎行歸佐天子,肯作管晏卑微休。
    • 少年文價重神京,游宦還聞?wù)新暋?br>南省但推韓吏部,北方猶問趙先生。
      人傳殿上三千牘,上喜胸中十萬兵。
      暫輟望郎分帥閫,淮南草木更知名。
    • 乘風欲去東南,回頭此意誰參。
      當時蹉過足庵,卻來攻愧同龕。
    • 一虎弭耳行,一虎立而顧。
      猛鷙乃天資,亦爾相媚嫵。
      媚嫵尚眈眈,況復逢其怒。
      吾聞宣城包,今古稱獨步。
      投老筆愈精,利牙爪可怖。
      方其欲畫時,閉戶張絹素。
      磨墨備丹彩,飲酒至斗許。
      解衣恣盤薄,手足平地踞。
      顧眄或騰拿,窺之真是虎。
      捉筆一揮成,神全威不露。
      此其真是歟,為我振蓬戶。
      藜藿將不採,何止讋狐兔。
    • 漢家武徹求神仙,方士搤攬多夸言。
      蓬萊隔海不可到,屬車方羊上橋山。
      傳聞黃旁久仙去,胡為有石高巑屼。
      游談不經(jīng)理欲屈,謾言此地藏衣冠。
      縉云自是仙窟宅,萬壑千巖比如櫛。
      突然一石摩青云,造化應(yīng)勞巨靈擘。
      仙風吹墮碧蓮花,玉井半空人不識。
      望之不計幾千尺,八柱擎天此其一。
      伯夷制行高且孤,萬世猶能立懦夫。
      英魂凜凜今不死,化作此石山之隅。
      橫斜轍跡依然在,我亦何能窮古初。
    • 彈徹悲風更廣陵,滄浪一為濯塵纓。
      邯鄲枕上夢初覺,喜聽檐閒秋雨聲。
    • 眼明喜見早酴醿,窗外風號集霰時。
      梅蘂已慙前臘破,芳心休用怨春遲。
      納涼除夜昨幾似,見雪芭蕉今不疑。
      若使洛人真得此,應(yīng)須更詫百宜枝。
    • 千里貽書慰寂寥,更將尊酒餉今朝。
      先生忽已成烏有,用事何因見白超。
      醉里謾思鯨吸海,夢回誰悟鹿藏蕉。
      何時痛飲論心曲,云滿江東望眼遙。
    • 不見賢甥十一年,新詩示我百余篇。
      古風已喜能行意,近體尤欣細屬聯(lián)。
      宅相真成珠在側(cè),冷官休嘆坐無氈。
      作詩勿謂今余事,更下工夫繼玉川。
    • 投閑時以醉為鄉(xiāng),人既相忘我亦忘。
      雨足已期南畝熟,風清更愛北窗涼。
      晝觀碧落云千疊,夜看中庭月一方。
      時援素琴聊自遣,誰能更作鳳求皇。
    • 舅甥身退不為遲,肥遯猶當未老時。
      東晉雖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隨。
      公開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
      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兩相知。
    • 好學數(shù)仍奇,躬行家遂肥。
      時將詩自樂,晚悟世俱非。
      教子惟黃卷,高門看綠衣。
      阿連悲未泯,無淚為君揮。
    • 曉出都奪暮入山,杖藜蕭散易開顏。
      松風五里未行盡,隱隱疎鐘紫翠間。
    • 十載更麾節(jié),陽春萬里同。
      時時逢蜀士,一一話文翁。
      到處留遺愛,諸郎守教忠。
      慶源知未艾,往日有陰功。
    • 兩兒雖近隔江潮,賴有王郎慰寂寥。
      遠侍雙親官道院,為同盡室餞西橋。
      腦脂遮眼最關(guān)念,客路尋仙勿憚遙。
      別后飛緘問安否,數(shù)來谷口訪山樵。
    • 蚤歲游金闕,霞冠拜紫宸。
      可堪天寶亂,及見會昌春。
      宛宛王孫態(tài),飄飄物外身。
      靈光愴陳跡,遺老更何人。
    • 軋軋輕輿上馬鞍,半天嵐翠逼人寒。
      從教宿靄迷清嶂,明日晴空取意看。
    • 平生楊誠齋,可仰不可見。
      去年尺一書,老韓忽同傳。
      道山故仙伯,再上右文殿。
      蓬萊幾清淺,筆力愈雄健。
      獨挾風雅辀,孰敢當白戰(zhàn)。
      一官定一集,流傳殆千卷。
      拙工見大匠,有技不敢獻。
      誰持斫鬃篇,徑徹巖下電。
      誦之百寮上,慙汗幾被面。
      公今欲何之,江左去乘傳。
      鼻閒長栩栩,仕已忘欣怨。
      英英日暮云,薦紳極追戀。
      挽公不得留,觴豆紛祖餞。
      惟應(yīng)三山高,須公和江練。
      君王念疇昔,臨遣尤繾綣。
      公乎遂來歸,密侍清閒燕。
      坐寢淮南謀,如彼雪見晛。
      從容處籌帷,侵疆歸古汴。
    • 玻璃擢葉玉蟠根,千里提攜寄海濱。
      雨澤不霑仍自潤,土膏無著自長春。
      歲寒秀色鎮(zhèn)依舊,日暖素英能一新。
      我欲餌之求久視,恐君靈已不靈人。
    • 風際端宜鷁退飛,青云高處有危機。
      屢遮西日成何事,幾向東風詠式微。
      塞馬云何真是福,鱸魚正不為知幾。
      休論五馬人生貴,且奉潘輿得賦歸。
    • 德量汪汪萬頃陂,直將去就佩安危。
      干戈雖在相尋日,休沐宛如無事時。
      奏罷未聞宮漏轉(zhuǎn),歸來俄見哲人萎。
      哀榮終始誰能及,百世旌忠傾德碑。
    • 夢入枌榆社,心游水竹灣。
      丐歸期拜壽,近侍望承顏。
      一昨聞微恙,寧知竟大還。
      佳城無路到,夫婦淚俱潸。
    • 范生本以寬得名,不學關(guān)仝與李成。
      筆端自出一機杼,理通神會真其能。
      橫披小軸屢到眼,頗亦時能辨真贗。
      未見弘大如公藏,茂樹喬山春爛漫。
      此圖不是江南山,寒空青嶂疑商顏。
      高高下下幾佳處,莊家時有茅三間。
      橋梁樓觀各有趣,一夫驅(qū)驢何處去。
      安得隨入杳靄間,布襪青鞋踏空霧。
      近山忽斷見遙碧,天涯一望無中極。
      胸中丘壑誰測知,鐵屋石人驚筆力。
      鵝谿六幅高堂空,終日對坐心神融。
      看罷為我捲還客,自此歸余境夢中。
    • 行者堂中選僧,眾僧堂中選佛。
      人道是,我卻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與豎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沒。
      一粒爆起冷灰豆,十分鈍以遼天鶻。
      赤腳踏透祖師關(guān),神錐擊碎精靈窟。
      君不見盧能只在碓坊前,解道本來無一物。
    • 治行古循吏,風稜真諫官。
      鋤奸清遠徼,持重息群讙。
      久弄趙堯印,重彈貢禹冠。
      去天才尺五,惜不見長安。
    • 圖史但環(huán)渚,江湖幾問津。
      雖多暮年樂,誰忍半生貧。
      海內(nèi)清名滿,毫端秀句新。
      風流嗟頓盡,晉韻更何人。
    • 早奉天香禱白衣,遲明宿霧故凄迷。
      忽驚紅日穿林薄,無數(shù)碧山明澗溪。
      上竺寺連中竺寺,蘇公堤映白公堤。
      湖光一碧幾千頃,賸捲荷香送馬蹄。
    • 玉潔冰清一壑專,籜龍何處引涓涓。
      深知月滿還虧缺,只學蟾光一半圓。
    • 老筇扶我轉(zhuǎn)林丘,直到僧房最上頭。
      地擁雙峰遮勝境,天分半石閟靈湫。
      空中大士澹相對,山罅清泉空自流。
      人謂石崖宜置我,不知來此有緣不。
    • 茫茫,蒼蒼。
      青山,繞千頃。
      波光,新秋露風荷吹香。
      悠颺心地翛然,生清涼。
      古岸搖垂楊,時有白鷺飛來雙。
      隱居如在,鶴與翱翔。
      老先何處,尚有流風未忘。
      琴與君兮宮商,酒與君兮杯觴。
      清歡殊未央,西山忽斜陽。
      欲去且徜徉,更將霜鬢臨滄浪。
    • 拍拍新漪徹底清,兩山寫照翠光凝。
      笑看風動轂紋起,坐我玉壺春夜冰。
    • 端門宣赦樂歡然,膏澤還應(yīng)降九天。
      始覺耳邊鳴摵摵,漸看笏上溜涓涓。
      我班金闕雞竿側(cè),君侍玉皇香案前。
      雨立固知同陛楯,一言猶幸賴優(yōu)旃。
    • 道非身外亦非中,左右逢原作麼逢。
      繞寺尋山無好處,不知門外有雙峰。
    • 社中日相從,此意豈不真。
      其初定要約,深期往來頻。
      今年苦多故,孤負四郊春。
      清和到新秋,其間足良辰。
      而我獨抱痾,未能會嘉賓。
      近又得玉友,風味尤可人。
      思與君痛飲,欲招復逡巡。
      忽焉得新酒,亟遣徑入脣。
      別有酒一斗,併使君意伸。
      我雖不敢嘗,為洗胸中塵。
    • 不受人天供,甘心樂隱居。
      坐窮千里目,笑擁一樓書。
      攻媿老無用,退堂閑有余。
      相望可杭葦,何日訪吾廬。
    • 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
      不味膏粱珍,嗜書如嗜芰。
      仕途樂平進,欲上行或止。
      制使護瀛壖,婉畫幕中試。
      不避癡兒譏,但欲了官事。
      君賢他可及,好善無與比。
      公余仍進學,訪問無巨細。
      片言茍有聞,必欲窮根柢。
      一介有可觀,窮閻必躬履。
      老我甘投閑,衡門人所棄。
      惟君異時好,時來訪生死。
      淡交久而敬,清談或移晷。
      一朝語余別,摻祛不容已。
      向來二三公,頗亦同臭味。
      去去群欲空,今君又行矣。
      欲歸投金瀨,尚眷甬東水。
      結(jié)交多老蒼,要路有知己。
      青氈我家舊,勉旃收上第。
      先聽傳除書,使我喜不寐。
      別后未想忘,毋愛書一紙。
    • 幾回去國向吳興,出處雖高事不平。
      茲以優(yōu)恩臨北固,不妨禁直寓西清。
      羨君決去行何速,愧我求歸計未成。
      淛水東西又千里,壯懷堂上未忘情。
    • 兩鰲贔屭隨西行,勢欲吸盡西江清。
      是誰繚以千丈城,欲去不去豈不靈。
      化為青山鎮(zhèn)東溟,首冠窣堵雙崢嶸。
      安輿從東喜逢迎,笑指鰲背同來登。
      春殘雨足綠陰成,山鳥相和聲咿嚶。
      自從半山經(jīng)小亭,仰望巨石扶軒楹。
      千山萬山擁翠屏,陰霾掃靜纖云興。
      翠微下有長江橫,袞袞不盡千古情。
      廣軒俯瞰萬瓦平,佳處歷歷堪指名。
      雪蓬蹙云連曲肱,蜂房蟻垤棲殘僧。
      扶欄更上三兩層,一覽物象無遺形。
      從倚未厭茗椀傾,長嘯兩腋清風生。
      親顏甚怡輪為停,我亦色笑喜不勝。
      愿我雙親俱遐齡,方瞳煉顏華發(fā)星,如此兩峰相對青。
    • 納納乾坤一草亭,西山盡見若秋屏。
      霜余遠水呈天碧,雨過遙空現(xiàn)帝青。
      逸叟真成陶令隱,高懷長似屈原醒。
      肯堂固賴賢孫子,精爽猶疑尚有靈。
    •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當時搜取極心力,模本一一攽群公。
      惟此真跡最奇絕,蕭梁開皇有遺蹤。
      親御奎文賜元嘉,龍蟠鳳翥何其工。
      辯才所取秘昭陵,此本一洗凡馬空。
      崔家兄弟列清要,誨子況復稱龜龍。
      圖書四部資校讎,當時尚有貞觀風。
      自云此為最善本,冰御臣液題甚恭。
      李王深得撥鐙法,筆力絕勁雄江東。
      右軍以來皆妙筆,名勝異代如相從。
      病余扶憊行掃松,李君攜來為發(fā)蒙。
      平生多看舊墨本,一見使我開心胸。
      摩挲嘆息不自己,至寶盍入明光宮。
      隱居懷寶正不惡,異氣或能牛斗沖。
      ,叩門有客勿傾倒,恐有御史來乘驄。
    • 見說中宵泛彩舟,何人同賞大江流。
      陽冰伯雪應(yīng)為伴,更約禪人白道猷。
    • 黃扉處士掩松關(guān),小立松風去住難。
      可嘆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掛衣冠。
    • 槐花忙過舉子閒,舊游憶在夷門山。
      玉堂會見郭熙畫,拂拭縑素塵埃間。
      楚天極目江天遠,楓林渡頭秋思晚。
      煙中一葉認扁舟,雨外數(shù)峰橫翠巘。
      誰安客宦踰三霜,雪夢澤連襄漢陽。
      平生獨不見寫本,慣飲山綠餐湖光。
      老來思歸真日月,夢想林泉對華發(fā)。
      丹青安得此一流,畫我橫筇水中石。
    • 群賢俱詩豪,世代不同處。
      安得寒林中,聯(lián)鑣睇相語。
      誰歟創(chuàng)妙意,臭味無今古。
      吾聞顧陸輩,寓意或如許。
      桃李并芙蓉,雪中蕉葉吐。
      元師師元融,淡墨掃風雨。
      作此寄攻愧,歸興渺煙渚。
      舊六今則七,未知果誰與。
      我欲從之游,詎敢?guī)鷥墏H,畫我往執(zhí)鞭,欣為李君御。
    • 宣之為姓世所稀,暇日試為君家推。
      宋之宣公舍與夷,子孫相承此為基。
      或云出自魯宣伯,元和姓纂言則非。
      西京功臣虎與義,侯封累世皆宗枝。
      盛哉云陽宣巨公,光武稱其勝二龔。
      酆為司空懷在趙,遙遙久矣無亢宗。
      君家本自太末來,世以儒術(shù)為家風。
      尚及詹識諸父行,君方髫齔成孤童。
      艱難歷遍屹中立,五行俱下攻時習。
      自從一登賢上庭,貴名日起人誰及。
      舍選真似青銅錢,一躍龍門浪三級。
      吾鄉(xiāng)驚喜破天荒,歸見朋儔愈謙挹。
      寶婺古郡名浙東,往泛綠水依芙蓉。
      如君入幕假途爾,及今民事宜加工。
      亨途萬里才發(fā)軔,摻祛勿使金樽空。
      從今家聲當愈大,坐使宣氏崔盧同。
    • 禁臠當年選尚初,難兄辭寵意何如。
      裕陵遺旨知難改,元佑湛恩信有余。
      今日猶存卯君筆,向來誰造粉昆書。
      韓門世寶宜無墜,史有遺文尚取諸。
    • 盡教逞技盡多般,畢竟甘心受面謾。
      解把人間等嬉戲,不妨笑與大家看。
    • 一旱禱而雨,此心天與通。
      為霖三日起,起舞萬家同。
      破塊朝方爽,翻盆夜正中。
      隨車真響應(yīng),巫覡又何功。
    • 知君冰鑒照人寒,我相儒酸未足觀。
      東甬從來多俊秀,為煩著眼細尋看。
    • 錦城巧女費心機,織就一枰如許齊。
      仿佛回文仍具體,縱橫方罫若分畦。
      爛柯未易供仙弈,畫紙何須倩老妻。
      如欲拈棋輕且稱,當求白象與烏犀。
    • 不從文叔作三公,歸著羊裘大澤中。
      石瀨釣臺非故地,云山江水自高風。
      煙迷宿草古遺恨,樹擁危樓新奏功。
      仙馭飄飖疑不遠,翩然獨鶴度寒空。
    • 費盡三生心與力,造成石像一百尺。
      相好端嚴具足尊,五彩黃金妙裝飾。
      道不是佛卻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
      上盡層樓卻下來,何曾見得真彌勒。
    • 誰寫衰容入畫圖,本來面目舊形模。
      幾年老瘦鬢如雪,不道今吾非故吾。
    •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驚雪墮空。
      傳聞都城更復早,萬官入賀明光宮。
      自從開霽更不雨,和氣直似青春濃。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從以震霆至三四,驚破蟄戶紛昆蟲。
      寧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云千里同。
      暗窗初聽灑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
      一日喜見瓦溝積,忍寒待伴炯不融。
      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潤四海恩無窮。
      古來詩人詠不盡,巧思橫出昌黎翁。
      少時奮筆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疎慵。
      兒曹作戲記昨夢,舞狻獰踞金雙瞳。
      誰人苦欲撩詩思,更作玉山高數(shù)峰。
      移將劉叉兩冰柱,輝映愈覺清心胸。
      見之躍躍忽技癢,起呵凍筆尋詩筒。
      開門一看天宇闊,素霓百萬翻長風。
      瓊樓玉宇滿妙界,千林寶樹春玲瓏。
      恨無高臺三百尺,縱觀萬象凌空濛。
      固知幻影有變滅,一時如入崑閬中。
      仙家俄頃閱塵劫,安知此際非神功。
      賸喜年來米價賤,便欲扶犁隨老農(nóng)。
      墻頭濁醪走來過,相與痛飲歌年豐。
    • 翠綃飛蓋擁生香,冰雪精神試晚妝。
      鶴發(fā)慈親俄一笑,玉人何事晚升堂。
    • 寒云片日忽吹開,歷井捫參得得來。
      行盡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樓臺。
    • 一冬求雪雨還晴,賸喜春朝見玉霙。
      不為偶同佳客到,誰通常人入亂山行。
      云窗霧閣知何限,玉樹瓊枝到處明。
      更喚輕舟同穩(wěn)泛,小谿何似剡谿清。
    • 但使心如水在槃,坐令四體自然胖。
      有人來問安心法,將汝心來與汝安。
    • 別去期三載,伻來痛一書。
      死生誠大矣,力量果何如。
      平日真知我,遺言苦問予。
      作銘雖不愧,回首倍欷歔。
    • 公子喜青春,歡迎弗厭頻。
      久晴都不問,好雨卻成嗔。
      桃杏紅方入,禾苗綠未勻。
      請君停杖履,俯念耦耕人。
    • 虎榜先登到鳳池,前良多以十年期。
      雖知勇退急流去,壯歲功名會及時。
    • 雪竇移將住雪峰,兩山雪色本皆同。
      莫言此去人千里,明月往來含太空。
    • 才氣勇無前,人推季子賢。
      侯藩聯(lián)剖竹,制幕晚依蓮。
      勢利從身外,風流到酒邊。
      四明欣會遇,兩載得周旋。
      為記題名石,仍吟達觀篇。
      留行何及矣,執(zhí)別但茫然。
      我已甘投老,君方欲引年。
      未知重見日,目斷五湖船。
    • 即心是佛本無難,挫卻絲毫隔萬山。
      知有毗盧五千卷,誰能分雨費躋攀。
    • 玉節(jié)光華照日曦,揚清激濁正當時。
      陳連幸出百僚底,正恐翁歸不受私。
    • 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
      龍湫一派天下無,萬口贊揚同一舌。
      行行路入兩山間,踏碎苔痕屐將折。
      山窮路斷腳力盡,始見銀河落雙闕。
      矩羅宴坐看不厭,騷人弄詞困搜抉。
      謝公千載有遺恨,李杜復生吟不徹。
      我游石門稱勝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來氣象大不侔,石屏倚天驚鬼設(shè)。
      飛泉直自天際來,來處益高聲益烈。
      從他倒瀉三峽流,到此誰能定優(yōu)劣。
      雁山佳趣得要領(lǐng),一日盡游神惡褻。
      驪龍高臥喚不應(yīng),自媿筆端無電掣。
      輪囷蕭索湍不怒,非霧非煙亦非雪。
      我聞凍雨初霽時,噴擊生風散空闊。
      更期雨后再來看,凈洗一生煩惱熱。
    • 公子喜青春,歡迎弗厭頻。
      久晴都不問,好雨卻成嗔。
      桃杏紅方入,禾苗綠未勻。
      請君停杖履,俯念耦耕人。
    • 勇甚鷹揚將,身從虎穴探。
      六師心不二,一月捷凡三。
      戎卒時非久,邊庭戰(zhàn)已酣。
      神戈窮逐北,露布屢馳南。
      貔旅彌思奮,狼心敢肆貪。
      七旬有苗格,較德可無慙。
    • 重煩妙手費丹鉛,貌出衰容信宛然。
      君看頭顱已如許,豈堪頭上著貂蟬。
    • 野芳庭草是生涯,老去只宜閑在家。
      幾日惜春留不住,小鬟為我拾楊花。
    • 鑒堂來住鑒堂中,兩鑒相磨只一同。
      要是非臺亦非鑒,但見寂照含虛空。
    • 婦德天然備,肥家五十年。
      平生勤內(nèi)則,晚歲識真詮。
      倒廩非徼福,翻經(jīng)亦應(yīng)緣。
      于門有孫子,佳氣藹新阡。
    • 鄉(xiāng)貢蚤馳譽,郎潛方比肩。
      求仙容我學,成佛嘆君先。
      天癸年將暮,金丹語未圓。
      忽傳長別偈,天闊散云煙。
    • 通地通天只個中,千岐雖別大都同。
      兩家偶爾流傳盛,一貫臨之內(nèi)外融。
      欲境掃開心在我,浮云散盡月當空。
      感而通者從來話,不感須知自有通。
    • 行誼高余子,文章自一家。
      岳神均客禮,敵國嘆才華。
      直節(jié)曾無苦,全瑜更不瑕。
      儒流有遺恨,不見草黃麻。
    •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guī)状萌鍢I(yè),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九江需次今幾年,去去淥水依紅蓮。
      忘年論交正相予,叱馭欲往難留連。
      老我秋來抱病久,臨岐無由置尊酒。
      只從臥內(nèi)敘離懷,戀戀摻祛仍握手。
      鵬程萬里茲權(quán)輿,平時義方師有余。
      送人以言古所重,雖誦所聞寧起予。
      君看公孝與孟博,太守坐嘯仍畫諾。
      一郡之政賴關(guān)決,千里應(yīng)須念民瘼。
      鄉(xiāng)州義事煩主盟,纖悉於余無隱情。
      處事條理亦為政,知君出仕當有聲。
      尊公亦入閩中幕,公退著書端不惡。
      君才更得江山助,簡書既省尋家學。
      君行遠業(yè)未可量,弟兄丹桂終齊芳。
      老悖無庸況多病,尚能留眼看翱翔。
    • 婦德勝賢士,嫠居成大家。
      陰功宜有后,余慶尚無涯。
      楊惲出司馬,陶潛傳孟嘉。
      文昌紀遺范,外氏倍增華。
    • 莫言家具少于車,藥裹衣囊自有余。
      老婦親攜三稚子,仙翁獨玩一篇書。
      羊牛相與趨新筑,雞犬無因戀故廬。
      到處山頭有丹井,不知如此幾遷居。
    • 山頭分下一泓清,石甃團團瞰小亭。
      身在赤城名絳闕,至今潭影照郎星。
    • 飛泉何事仰空流,無數(shù)明珠散不收。
      注輦昔時曾撒殿,至今拋擲未曾休。
    • 沖雪上層閣,真成清且高。
      主人風節(jié)峻,坐客笑談豪。
      泛剡訪安道,賦梅思水曹。
      好因窗映夜,痛飲讀離騷。
    •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磚雖破裂文多全,妙畫遠過蘭亭鐫。
      其間曲水悲夫字,駸駸欲度驊騮前。
      我家阿連縛虎手,更得退堂方外友。
      王君系出三槐家,參坐會文真耐久。
      田丁初來獻小硯,尋見津津若微溜。
      細看背刻晉獻之,永和仿佛在旁右。
      亟訪田家叩所從,始知墓崩隨意取。
      大磚支床得前段,掀倒浮屠全尾首。
      字為十行行十二,百十有七二字漏。
      交螭方壺不復見,貞石摧藏松亦朽。
      我得此碑喜不寐,摩挲三嘆嘆未有。
      興寧甲子十四周,更閱三年仍乙丑。
      若非洞曉未來數(shù),安知八百余年后。
      坡翁應(yīng)未見此志,金蟬之銘何絕類。
      又知文章有暗合,智謀所見略相似。
      二王遺蹤無所遺,誰知地下此段奇。
      三君共為成勝事,至寶呈露端有時。
      越山盤屈獻與羲,付與耳孫世守之。
      煩君更為護幽竁,或恐意如猶有如。
    樓鑰 [南宋]

    樓鑰(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大臣、文學家,樓璩第三子。 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授溫州教授,遷起居郎兼中書舍人。韓侂胄被誅后,起為翰林學士,拜吏部尚書,遷端明殿學士。嘉定初年,同知樞密院事,升參知政事,授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萬壽觀。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號宣獻,贈少師。有子樓淳、樓濛(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 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按日記敘述途中所聞,寫成《北行日錄》。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樓鑰的詩,樓鑰代表作,樓鑰的名詩,樓鑰的詩句,樓鑰的詩全集,樓鑰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9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