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碩果霣林梢,可以代懸匏。
      攜持二十年,煮茗當酒肴。
      我今御魑魅,學打衲僧包。
      聊持堅重器,遺我金石交。
    • 任君灑墨即成詩,萬物生愁困品題。
      清似釣船聞夜雨,壯如軍壘動秋鼙。
      寒花籬腳飄金鈿,新月天涯掛玉篦。
      更欲少留觀落筆,須判一飲醉如泥。
    • 一別七冬夏,幾書通置郵。
      冥鴻難借問,江鯉多沈浮。
      心因夢想去,跡為山川留。
      叔趨丹鳳闕,身向臥龍洲。
      邂逅入關馬,同時解轡秋。
      別後事萬端,向來身百憂。
      咨嗟舊田園,慟哭新松楸。
      稍詢耆舊間,太半歸山丘。
      小兒攜婦子,襁褓皆裹頭。
      青燈照逆旅,呼酒濯亂愁。
      破啼為笑語,霜夜盡更籌。
      歲寒叔舊節(jié),況又高春秋。
      老松心更概,綠竹氣和柔。
      言如不出口,體若不勝裘。
      德音潤九里,政事無全牛。
      詩成戲筆墨,清甚韋蘇州。
      篆籀有志氣,當於古人求。
      自悲聞道晚,涉世如虛舟。
      雖無觸物意,儻亦遭罵咻。
      稍窺性命學,未窮言行尤。
      息心待自信,渺如大河流。
      堤防小不密,一決敗數(shù)州。
      安得心服禮,不見為瘡疣。
      荊雞變化材,鵠卵滯陰幽。
      愿因啄抱力,浩蕩碧云游。
    • 號櫓下滄江,避風大雷口。
      天與水饃糊,不復知地厚。
      誰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無十室,旅飯困三韭。
      黃蘆麋鹿場,此地廣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顧魚貫柳。
      莽蒼天物悲,雕弓故在手。
      鹿鳴猶念群,雉媒竟賣友。
      商人萬斛船,掛席上牛斗。
      橫笛倚柁樓,波深蒼龍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書,往問長干婦。
      何當楫迎汝,秦淮綠如酒。
    • 畫閣傳觴容十客,透風透月兩明軒。
      南樓盤礡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
    • 南園苦箸味勝肉,籜龍稱冤莫采錄。
      煩君更致蒼玉束,明日風雨皆成竹。
    • 萬里草荒先壟,六年蟲蠹群經(jīng)。
      老喜寬恩放去,心似驚波不停。
    • 抱璞而居,其誰別玉。
      喬君不獻,自尊兩足。
      窺其獄戶,視其邑庭。
      吏無重糈,民有頌聲。
      提平如砥,持廉如水。
      觀其中,公清有余。
      相其貌,固凡人耳。
    • 怒目橫行與虎爭,寒沙奔火禍胎成。
      雖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間五鼎烹。
    • 解縛華堂一座傾,忍堪支解見姜橙。
      東歸卻為鱸魚鱠,未敢知言許季鷹。
    • 佛記一切賢圣眾,皆以無為有差別。
      如來乃至阿羅漢,同入涅盤三昧海。
      二乘設不見此理,是則波旬顛倒想。
      稽首迦諾迦伐蹉,看花結印同無相。
    • 志欲收九族,別離乃同生。
      誰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
    • 孟氏至誠通竹筍,姜詩純孝感淵魚。
      古人常欲養(yǎng)志意,君子不唯全發(fā)膚。
      有妹言歸奉箕帚,仰誰出力助葭莩。
      等閑親鬢貧中白,自悔從來色養(yǎng)疏。
    • 韓生高才跨一世,劉項存亡翻手耳。
      終然不忍負沛公,頗似從容得天意。
      成皋日夜望救兵,取齊自重身已輕。
      躡足封王能早寤,豈恨淮陰食千戶。
      雖知天下有所歸,獨憐身與噲等齊。
      蒯通狂說不足撼,陳豨孺子胡能為。
      予嘗貰酒淮陰市,韓信廟前木十圍。
      千年事與浮云去,想見留侯決是非。
      丈夫出身佐明主,用舍行藏可自知。
      功名邂逅軒天地,萬事當觀失意時。
    • 山回路轉水深深,欲問津頭谷鳥吟。
      隔岸野花隨意發(fā),小蹊猶憶去年尋。
    • 睡起草玄三畝宅,無人載酒眼昏花。
      不知誰勤路門講,天上日長坐賜茶。
    • 水國鴻雁秋,煙沙風日麗。
      莫遣角弓鳴,驚飛不成字。
    • 攬轡都城風露秋,行臺無妾護衣篝。
      虎頭妙墨能頻寄,馬乳蒲萄不待求。
      上黨地寒應強飲,兩河民病要分憂。
      猶聞昔在軍興日,一馬人間費十牛。
    • 古來志士愿不辱,少在朝廷多在山。
      寄食生涯無定止,此心長到白云間。
    • 文章真向古人疏,聊有孤懷與世殊。
      陋質不堪華袞贈,可能薏苡似明珠。
    • 青州從事難再得,墻底數(shù)樽猶未眠。
      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
    • 紅紫爭春觸處開,九衢終日犢車雷。
      閑情欲被春將去,鳥喚花驚只麼回。
    • 故人千里隔談經(jīng),想見牛刀刃發(fā)硎。
      渴雨芭蕉心不展,未春楊柳眼先青。
      鳧飛葉縣郎官宰,虹貫江南處士星。
      天子文思求逆耳,吾宗一為試雷霆。
    • 臨川往長懷,神交可心晤。
      文章不經(jīng)世,風期南山霧。
      化蟲哦四時,悲喜各有故。
      吾獨無間然,子規(guī)勸歸去。
    • 清揚巧笑傾人城,驕氣矜色增我慢。
      無始時來生死趣,八萬苦業(yè)所依止。
      皮膚落盡露拴索,一切虛誑法現(xiàn)前。
      不見全??上碌叮瑹o垢光明本三昧。
    • 南窗讀書聲吾伊,北窗見月歌竹枝。
      我家白發(fā)問烏鵲,他家紅妝占蛛絲。
    • 破臘春未融,土膏寒不發(fā)。
      數(shù)聲鳴條風,一夜灑窗雪。
      開軒萬物曉,落勢良未歇。
      鏗鏗青瑯玕,閱此歲凜冽。
      摧埋頭搶地,意氣終自潔。
      君子謂此君,全身斯明哲。
      屋頭維女貞,額色少澤悅。
      稍能窺藩籬,亦有固窮節(jié)。
      佳興冉冉生,門外無車轍。
      寫之朱絲弦,清坐待明月。
    • 河外吹沙塵,江南水無津。
      骨肉常萬里,寄聲何由頻。
      我隨簡書來,顧影將一身。
      留我左右手,奉承白頭親。
      小邦王事略,蟲鳥聲無人。
      王甥解鞍馬,夜語雞喚晨。
      母慈家人肥,女惠男垂紳。
      有田為酒事,豚韭及秋春。
      生涯得如此,舊學更光新。
      索去何草草,小留慰艱勤。
      百年才一炊,六籍經(jīng)幾秦。
      要知胸中有,不與跡同陳。
      郢人懷妙質,聊欲運吾斤。
    • 引調得、甚今日心腸不戀家。
      寧寧地、思量他,思量他。
      兩情各自肯,甚忙咱。
      意思里、莫是賺人唦。
      噷奴真?zhèn)€、共人。
    • 篁竹參天無人行,來游者多蹊自成。
      石屏重疊翡翠玉,蓮蕩宛轉芙蓉城。
      世綠遮盡不到眼,幽事相引頗關情。
      一爐沈水坐終日,喚夢鵓鴣相應鳴。
    • 風塵車馬逐,得失兩關心。
      惟有張仲蔚,門前蓬藋深。
      自公及歸沐,畢愿詩書林。
      墻東作瘦馬,萬里氣駸駸。
    • 成子寫浯溪,下筆便造極。
      空蒙得真趣,膚寸已千尺。
      只今中宮寺,在昔漫郎宅。
      更作老夫船,檣竿插蒼石。
    • 建德之國有佳人,明珠為佩玉為衣。
      去國三歲阻音徽,所種桃李民愛之。
      射陽城邊春爛漫,柳暗學宮鳥相喚。
      追隨裘馬多少年,獨忍長饑把書卷。
      讀書萬卷不直錢,逐貧不去與忘年。
      虎豹文章被禽縛,何如達生自娛樂。
    • 紫極宮中三百楹,道人獨藏一神屋。
      開軒納息星月明,時有白云來伴宿。
    • 松風竹雨共談空,樓閣參差古疊重。
      急水灘頭道人住,亦如前佛在因中。
    • 桂嶺環(huán)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嶒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
    • 斷腸聲里無形影,畫出無聲亦斷腸。
      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 挽船逆牽九牛尾,寸步關梁論萬里。
      淮山終日只對面,與船低昂如角抵。
      水工爬涉未曾去,遠者盈尋近盈咫。
      長堤夜射千丈潭,疾雷不及先掩耳。
      吾人猶困坎井泥,何算鮭蝦著塵滓。
      我家詩翁坐長歌,險阻艱難實經(jīng)履。
      稍尋牛豕畦疃行,始得村落魚菜市。
      風榆雨柳愁殺人,日西月東若流水。
      忽然槌鼓催發(fā)船,入門驩甚折屐齒。
      道逢耦耕試借問,往往見謂知津矣。
      十年奔走營曉炊,家居暖席能得幾。
      此行干蠱維叔父,攻苦食辛等醇醴。
      官筒之詩鄴城下,孝友懇惻見表里。
      強哦竹閑惜寡和,如以罷兵取堅壘。
      何當車馬城南來,壽親一樽開宴喜。
    •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酒船魚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 交蓋春風汝水邊,客床相對臥僧氈。
      舞陽去葉才百里,賤子與公皆少年。
      白發(fā)齊生如有種,青山好去坐無錢。
      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
    • 夢中往事隨心見,醉里繁華亂眼生。
      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 秋成想見香租人,菊露風膠蜜幾脾。
      日日山童掃紅葉,蜂衙知是主人歸。
    • 依山筑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
      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松魁梧數(shù)百年,斧斤所赦今參天。
      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
      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
      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
      泉枯石燥復潺湲,山川光輝為我妍。
      野僧早饑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
      東坡道人已沈泉,張侯何時到眼前。
      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
      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
    • 愚者日進,智士日退。
      象蹋恒河徹底過,大千世界百雜碎。
      愚人尋文弄章句,更覓中間及內外。
    • 正月尾,垂云如覆盂,雁作斜行書。
      三十六陂浸煙水,想對西江彭蠡湖。
      人言春色濃如酒,不見插秧吳女手。
      冷卿小塢頗藏春,張侯官居柳對門。
      當風橫笛留三弄,燒燭圍棋覆九軍。
      盡是向來行樂事,每見琵琶憶朝云。
      只今不舉蛾眉酒,紅牙捍撥網(wǎng)蛛塵。
      曹侯束書丞太,仆試說相馬猶可人。
      照夜白,真乘黃。
      萬馬同秣隨低昂,一矢射落皂鵰雙。
      張侯猶思在戎行,橫山虎北開漢疆。
      冷卿智多發(fā)蒼浪,牛刀發(fā)硎思一邦。
      政成十綴舞紅妝,兩侯不如曹子方。
      朵頤論詩謂毛張,龜藏六用中有光。
      何時端能俱過我,掃除北寺讀書堂。
      菊曲煮餅探注湯,更碾盤龍不入香。
    • 學書池上一雙鵝,宛頸相追筆意多。
      皆為涪翁赴湯鼎,主人言汝不能歌。
    • 陳侯大雅姿,四壁不治第。
      碌碌盆盎中,見此古罍洗。
      薄飯不能羹,墻陰老春薺。
      惟有文字性,萬古抱根柢。
      我學少師承,坎井可窺底。
      何因蒙賞味,相享當牲醴。
      試問求志君,文章自有體。
      玄鑰鎖靈臺,渠當為君啟。
    • 竹雞相呼泥滑滑,夜雨連明溪漲闊。
      門前馬作遠行嘶,乃是張侯來訪別。
      入門下馬未暖席,猛如秋鷹欲飛掣。
      黃花可浮惜別杯,官沽苦酸不堪設。
      張侯少年氣高秀,太菙孤峰帶冰雪。
      袖中日日有新詩,正與秋蟲同一律。
      吏曹不能弄以事,太尉家兒盡英悊。
      窮愁寂寞雙鳧縣,唯子可輸肝膽說。
      游君宮室如芝蘭,於我弟兄比瓜葛。
      相親更覺相去難,挽斷衫袖不忍訣。
      緬懷君家方盛時,乃翁屢把連城節(jié)。
      北使初隨富亳州,萬死弗顧探虎穴。
      煌煌忠槩獎王命,汝等於今仕朝列。
      稍開塞上秋草黃,螗螂怒臂當車轍。
      將軍西擁十萬師,謀士各伸三寸舌。
      胡不還家讀父書,上疏論兵款又闕。
      燕然山石可磨鐫,誰能御子勒勛伐。
      功業(yè)未成且自愛,早寄書來慰饑渴。
    •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貧家門戶來。
      清光適從人意滿,壺觴政為詩社開。
      秋空高明萬物靜,此時乃見天地性。
      廣文官舍非吏曹,況得數(shù)子發(fā)嘉興。
      千古風流有詩在,百憂坐忘知酒圣。
      露華侵衣寒耿耿,絕勝永夏處深甑。
      人生此歡良獨難,夜如何其看斗柄。
      王甥俊氣橫九州,樽前為予商聲謳。
      松煙灑落成珠玉,溪藤卷舒爛銀鉤。
      北門樓鹵地險壯,金堤濁河天上流。
      離宮殿閣礙飛鳥,霸業(yè)池臺連禿鶖。
      當日西園湛清夜,冠蓋追隨皆貴游。
      使臣詞句高突兀,慷慨悲壯如曹劉。
      我於人閑觸事懶,身世江湖一白鷗。
      空余詩酒興不淺,尚能呻吟臥糟邱。
      偶然青衫五斗米,奪去黃柑千戶侯。
      永懷丹楓樹微脫,洞庭瀟湘晚風休。
      晴波上下掛明鏡,棹歌放船空際浮。
      不須乞靈向沈謝,清興自與耳目謀。
      江山於人端有助,君不見至今宋玉傳悲秋。
      期君異時明月夜,把酒岳陽黃鶴樓。
    • 五松山下古銅官,邑居褊小水府寬。
      民安薄魚少嚚訟,簿領未減一丘盤。
      胸中崢嶸書萬卷,簸弄日月江湖間。
      稠人廣眾自神主,按劍之眼白相看。
      老身風波諳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
      麒麟圖畫偶然耳,半枕百年夢邯鄲。
      平生樽俎宮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顏。
      此時阿翁尚無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堂堂今為蛻蟬去,五老偃蹇無往還。
      大梁城中笏拄頰,頜髭今成雪點斑。
      青云何必出公右,亨衢在天無由攀。
      椎鼓轉船如病已,夢想樓臺落星灣。
      子政諸兒喜文史,阿秤亦聞有筆端。
      丹徒布衣未可量,詩書且對藜藿盤。
      穴中生涯識陰雨,木末牖戶知風寒。
      我今四壁戀微祿,知公未能長掛冠。
    • 會合良艱期,系匏各異縣。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豈心中愿。
      霧重豹成文,水清魚自見。
    • 馀寒爭令。
      雪共蠟梅相照影。
      昨夜東風。
      已出耕牛勸歲功。
      陰云冪冪。
      近覺去天無幾尺。
      休恨春遲。
      桃李梢頭次第知。
    •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
      待約新醅。
      車上危坡盡要推。
      西鄰三弄爭秋月,邀勒春回。
      個里聲催。
      鐵樹枝頭花也開。
    • 梅英欲盡香無賴,草色才蘇綠未勻。
      苦竹空將歲寒節(jié),又隨官柳到青春。
    • 迎新與送故,渠已不勝勤。
      民賣腰間劍,公寬柱後文。
      諸郎投賜沐,高會惜臨分。
      去國雖千里,分憂即近君。
    • 曹侯輟耕,學于上國。
      進士起家,為吏有績。
      雖窶人子,孔武且碩。
      我惠我威,養(yǎng)我好子。
      我勤我暇,不借吏史。
      虎暴人境,肆作機穽。
      侯曰徹之,病在乎政。
      惟此戾蟲,乃與政通。
      風林岑蔚,征夫不逢。
      我作頌聲,與民歌之。
      不誣方將,俾勿磨之。
    • 朝事鞍馬早,吏曹文墨拘。
      初無尺寸補,但于朋友疏。
      豈如簞瓢子,臥起一床書。
      炙背道堯舜,雪屋相與娛。
      步出城東門,野鳥吟廢墟。
      頗知富貴事,勢窮心亦舒。
      詩來獻窮狀,水餅嚼冰蔬。
      斗酒得醉否,枵腹如瓠壺。
      亦可召西舍,侯嬴非博徒。
    • 金聲而玉振,從本用圣學。
      石師所未講,赤子有先覺。
      絲直則為弦,可射可以樂。
      竹筍不成蘆,白珪元抱璞。
      匏瓜不能匏,其裔猶為瓟。
      土俗頗暖姝,西笑長安樂。
      革無五聲材,終然應宮角。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 芰荷采盡荇田田,湖光價當酒十千。
      主人邀客殊未來,西風枕簟廢書眠。
      睡罷書窗翻墨汁,龍蛇起陸云雨濕。
      晚筵紅袖勸傾杯,公榮坐遠酌不及。
      章臺柳色未知秋,折與行人鞭紫騮。
      金城手種亦如此,今日搖落令人愁。
      雙飛鴛鴦一朝只,舂鉏欲匹畏白鷗。
      風標公子誠自多,波凈月明如鵾何。
    •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jié)灘頭上水船。
    • 冉冉光陰花柳場,紅飄紫落便薦黃。
      都無畔岸隨風去,卻是游絲意思長。
    • 從來占北堂,雨露借恩光。
      與菊亂佳色,共葵傾太陽。
      人生真苦相,物理忌孤芳。
      不及空庭草,榮衰可兩忘。
    • 平生湖海魚竿手,強學來操制錦刀。
      末俗相看終眼白,古人不見想山高。
      未乘春水歸行李,儻得閑官去坐曹。
      自是無能欲樂爾,煩君錯為嘆賢勞。
    • 竘工運斤斧,蟠木破權奇。
      離離稻田畦,日靜波文稀。
      居然有心作,個是偶爾為。
      正當合戰(zhàn)地,仍有曳尾龜。
      膠漆與顏色,金銅利關機。
      抱器心自許,成功世乃知。
      吾宗為湔祓,枯木更生輝。
      背城儻借一,觀我凱旋歸。
    • 北海樽中忘日月,南山霧里晦文章。
      清朝不上九卿列,白發(fā)歸來三徑荒。
      車轍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門墻。
      人間榮辱無來路,萬頃風煙一草堂。
    • 赤欄終日倚西風,山色挼藍小雨中。
      將老鬢毛秋著木,相思親舊水連空。
    • 至樂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風云為馬,鷗鷺為舟。
      有詩客李發(fā),字之曰清閑處士。
      而蜀有豪士王當,以為蓋謝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隴,其閑也不齅王公之勾。
      傲睨萬物,逍遙一丘。
      身與長松共老,名與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稱實也久矣,吾子何以是為哉。
      書潞則失涿,謂鷹則化鳩。
      故一以我為馬,一以我為牛。
      蓋有有其實而不受,亦有無其實而固求者也。
      常試為吾子道清閑之乎致乎。
      水之為物,甚寒而極清。
      郁為堅冰,得溫而釋,遍利諸生。
      云之為物,無心而出岫穴。
      風休雨息,反一無跡。
      我觀古人,以是為則。
      若夫污泥濁水,與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茺徼,未嘗不閑。
      惟有道者能藏於天,吾子何處焉。
      清閑曰我無所用於世,而從所好。
      惟水云與之忘老,何敢以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優(yōu),非君清流。
      商財計得白圭,擬國以閑為慝。
      雖然同一大夢,達者先覺。
      方在蟻垤,憂樂計校也。
      世無公孫僑孔仲尼,誰辨夢覺。
      亦曰舉世溷濁,惟我獨清。
      萬法本閑,而人自擾擾爾。
    • 八萬四千唯兩臂,三十二應無來往。
      悲觀一切造諸業(yè),慈觀諸業(yè)熾然住。
      清凈觀時無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
      有能出世自觀音,即受老翁無畏施。
    • 李苦少人摘,酒醇無巷深。
      當官莫避事,為吏要清心。
      葛藟松千尺,寒泉綆百尋。
      公朝有汲引,吾子茂徽音。
    • 王墻東之美酒,得妙用於六物。
      三危露以為味,荔支綠以為色。
      哀白頭而投裔,每傾家以繼酌。
      忘螭鬽之躨觸,見醉鄉(xiāng)之城郭。
      揚大夫之拓落,陶徵君之寂寞。
      惜此士之殊時,常生塵於尊勺。
    • 阿髯學升堂,干母思靡悔。
      文成藝桃李,不言行道兌。
      阿蘇妙言語,機警欲無對。
      子姓何預人,蘭玉要可佩。
    • 凌云見桃萬事無,我見杏花心亦如。
      從此華山圖籍上,更添潘閬倒騎驢。
    • 熏爐茶鼎暫來同,寒日鴉啼柿葉風。
      萬事盡還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
    • 折沖儒墨陣堂堂,書入顏楊鴻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 諸介心內,眾生心心作佛。
      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君言諸佛無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時中,是誰隨波逐浪。
    • 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wǎng)工遮邏。
      燕無居舍經(jīng)始忙,蝶為風光勾引破。
      老鶬銜石宿水飲,穉蜂趨衙供蜜課。
      鵲傳吉語安得閑,雞催晨興不敢臥。
      氣陵千里蠅附驥,枉過一生蟻旋磨。
      虱聞湯沸尚血食,雀喜宮成自相賀。
      晴天振羽樂蜉蝣,空穴祝兒成蜾蠃。
      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
      井邊蠹李螬苦肥,枝頭飲露蟬常餓。
      天螻伏隙錄人語,射工含沙須影過。
      訓狐啄屋真行怪,蠨蛸報喜太多可。
      鸕鶿密伺魚蝦便,白鷺不禁塵土涴。
      絡緯何嘗省機織,布谷未應勤種播。
      五技鼯鼠笑鳩拙,百足馬蚿憐跛鱉。
      老蚌胎中珠是賊,醯雞甕里天幾大。
      螳螂當轍恃長臂,熠燿宵行矜照火。
      提壺猶能勸沽酒,黃口只知貪飯顆。
      伯勞饒舌世不問,鸚鵡才言便關鏁。
      春蛙夏蜩更嘈雜,土蚓壁蟫何碎瑣。
      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歐閑似我。
    • 道人終歲學陶朱,西子同舟泛五湖。
      船窗臥讀書萬卷,還有新詩來起予。
    • 赤壁歸來入紫清,堂堂心在鬢雕零。
      江沙踏破青鞋底,卻結絲絇侍禁庭。
    • 吳山十二棋,一擊玄關應。
      探人懷中事,如月入清鏡。
    • 不生甘泉銅池邊,一莖九葉媚神天。
      伴余西去御魑魅,馬湖江上看蠻船。
    • 文章瑞世驚人,學行刳心潤身。
      沅江求九肋鱉,荊州見一角麟。
    • 揮毫不作小池塘,蘆荻江村落雁行。
      雖有珠簾藏翡翠,不忘煙雨罩鴛鴦。
    •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
      飯香獵戶分熊白,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 阮籍劉伶智如海,人間有道作糟丘。
      酒中無諍真三昧,便覺嵇康輸一籌。
    • 小鴨看從筆下生,幻法生機全得妙。
      自知力小畏滄波,睡起晴沙依晚照。
    • 洪河壯觀游,太府佳友朋。
      春色挽我出,東風如引繩。
      昏昏版筑氣,王事始繁興。
      大堤如連山,小堤如岡陵。
      增卑更培薄,萬杵何登登。
      憶昨河失道,平原魚可罾。
      田萊人未復,瘡大國方懲。
      忽念耒耜閑,為民保丘塍。
      百縣伐鼛出,夜半廢曲肱。
      吾儕愧祿廩,游衍事鞍乘。
      晁子漢公孫,新去司馬丞。
      出干大農(nóng)部,才術見嗟稱。
      我坐廣文舍,七年讀書燈。
      結發(fā)入場屋,肯謂河難憑。
      爾來觸事短,癡甚霜前蠅。
      世味極淡薄,不了人愛憎。
      惟得一卮酒,尚能別淄澠。
      所以對樽俎,未曾聞斗升。
      酌我良已多,狂言恐侵陵。
      暮云吞落日,歸鳥求其朋。
      冷官仆馬瘦,及門鼓騰騰。
    • 王家人物從來遠,今見諸孫總好賢。
      三級定知魚尾進,一鳴已作雁行連。
      愧無藻監(jiān)能推轂,愿卷囊書當贈錢。
      歸去雄夸向兒侄,舍中犢子??耦?。
    • 脫略看時輩,諸君等發(fā)蒙。
      董狐常直筆,汲黯少居中。
      鵬入遷臣舍,烏號厭世弓。
      平生有嘉樹,猶起九原風。
    • 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
      但印香嚴本寂,不必叢林徧參。
    • 石生涯于寒藤,藤耈造于崖樹。
      鰲插翼而成鵬,隘六合而未翥。
      我來兮自東,攀桂枝兮容與。
      倚嵌巖兮顧同來,謂公等其皆去。
    • 仙人持玉照,留在灊西峰。
      一往不返顧,塵痕廢磨礱。
      想當光溢匣,云山疊萬重。
      有井洌寒泉,照影互相容。
      得名未覺晚,學士古人風。
      持節(jié)按九城,樂此水一鐘。
      稅車束上飯,談笑考百工。
      金瓶煮山腴,茗椀不暇攻。
      蘇侯亦靜者,疏鑿濟成功。
      排遣塵滓行,石奩清如空。
      能令水源濁,魚蝦來其中。
      生子歲月多,往往隱蛟龍。
      玉照不見影,盤桓蝸螺宮。
      一朝揭源去,枯瀆草蒙茸。
    • 雨余花色倍鮮明,最是春深多晚晴。
      美酒壯人如敵國,千金一笑買傾城。
    • 回腸無奈別愁煎,待得鸞膠續(xù)斷弦。
      最憶錢塘風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 妙舌寒山一居士,凈居金粟幾如來。
      玄關無鍵直須透,不得春風花不開。
    • 行要爭光日月,詩須皆可紘歌。
      著鞭莫落人後,百年風轉蓬科。
    • 開田種白玉,飽牛事耕犁。
      雨露非無澤,得秋??噙t。
      猛虎擅文章,斑斑被諸兒。
      長松抱勁節(jié),惟有歲寒知。
    • 花信風來自伊洛,稍稍花光上林薄。
      經(jīng)年病骨怯輕寒,裁就春衫不勝著。
      累累墻底臥虛樽,醉鄉(xiāng)何處尋城郭。
      小軒假寐游華胥,萬籟無聲燈寂寞。
      落梅新詩入吾手,驚起詩魔如發(fā)愕。
      高文逸氣天馬趨,尾端尚許青蠅托。
      坐恐句芒棄我歸,看花不及空紫萼。
      生前??嗖蛔蚤e,芻豢縻人受羇絡。
      我嗟卒歲敝鞍韉,風敗衣裾塵滿橐。
      輕裘緩帶多公暇,公獨奈何猶不樂。
      公言少年豈易知,鳳屏翠幔愁蕭索。
      蚤從琪樹折春飈,每見新詩淚雙落。
      勸公且共飲此酒,酒令雖嚴莫嗔虐。
      時翻舞袖間清歌,日薦南蕙羹北酪。
      花開莫問丑與妍,隨分眼前罄杯酌。
      不須憔悴減腰圍,也學東陽沈侯約。
    • 三峽猿聲淚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儂自有回天力,不學垂楊繞指柔。
    • 倒海弄明月,伐山茹芝英。
      婆娑一世間,浩蕩懷友生。
      佳人貂襜褕,眉宇秋江晴。
      胸懷府萬物,器識謝群英。
      贈我白雪弦,此意少人明。
      別懷數(shù)弦望,相思何時平。
      猶憶把樽酒,夜談盡傳更。
    • 霜重天高日色微,顛狂紅葉上階飛。
      北風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黃庭堅 [北宋]

    黃庭堅 (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黃庭堅的詩,黃庭堅代表作,黃庭堅的名詩,黃庭堅的詩句,黃庭堅的詩全集,黃庭堅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8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