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物以美好稱,或以丑惡用。
      美惡固無然,逢時乃亦共。
      棄則為所輕,用則為所重。
      道聞癭木器,愛賞互歌頌。
      定應(yīng)初得之,買不論官俸。
      靧面生光輝,貯飲發(fā)狂縱。
      坐欲置於傍,行欲挈以從。
      其形何險怪,曾不因蓺種。
      凹凸本自然,出縮非斗縫。
      薄才難究窮,詆訶茲實恐。
    • 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濺濺石間亂。
      潭靜鳥呼人渡時,鳥驚人語來還散。
    • 插云千萬重,一望不可暫。
      前嶺與後峰,翠色濃復(fù)淡。
    • 斑斑遠林鳥,極目波煙中。
      各識時早暮,不忘巢西東。
      推物得真意,吾將效陶公。
    •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
    • 堂間兩胡燕,哺雛銜百蟲。
      老鴉亦養(yǎng)子,偷雛燕巢中。
      燕巢忽墮地,六七皆命窮。
      赤身無羽翼,腸斷彼雌雄。
      來往徒鳴聲,安得置室宮。
      我閔樓簍籔,俄已強雨風(fēng)。
      從今更生卵,不若受女娀。
    • 武帝初起銅雀臺,丕又建閣延七子。
      日日臺上群烏饑,峨峨七子宴且喜。
      是時閣嚴(yán)人不通,雖有層梯誰可履。
      公干才俊或欺事,平視美人曾不起。
      五官褊急猶且容,意使忿怒如有鬼。
      自茲不得為故人,輸作左校濱於死。
      其余數(shù)子安可存,紛然射去如流矢。
      鳥烏聲樂臺轉(zhuǎn)高,各自畢逋夸疐尾。
      而今撫卷跡已陳,唯有漳河舊流水。
    • 翦竹纏金大於掌,紅縷龜紋挑作網(wǎng)。
      瓊酥點出探春詩,玉刻小書題在牓。
      名花雜果能眩真,祥獸珍禽得非廣。
      礧落男兒不足為,女工余思聊可賞。
    • 愛翫日已久,開籠為馴故。
      點臆雪花圓,連袪浪紋素。
      鉤輈格磔鳴,{左孛右毛}{左卒右毛}翻翁去。
      誰知煙渚深,綠水修篁處。
    • 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嘉名已著上林賦,卻恨紅梅未有詩。
    • 翦竹纏金大於掌,紅縷龜紋挑作網(wǎng)。
      瓊酥點出探春詩,玉刻小書題在牓。
      名花雜果能眩真,祥獸珍禽得非廣。
      礧落男兒不足為,女工余思聊可賞。
    • 雁蕩山頭鴈,如隨太守來。
      秋風(fēng)既與至,春日定同回。
      上宰無忘舊,明時必用才。
      自於章句老,經(jīng)冊向螢開。
    • 昨夜謳吟瀉春酒,今朝波浪下黃河。
      主人不暇匆匆別,為倩流鶯寄語過。
    • 家住寒溪曲,梅先雜暖春。
      學(xué)妝如小女,聚笑發(fā)丹唇。
      野杏堪同舍,山櫻莫與鄰。
      休吹江上笛,留伴庾園人。
    • 躍馬侵星去,啼鴉未出巢。
      春裘風(fēng)易裂,從騎鐙相敲。
      紅日雙行柳,黃金一抹梢。
      乾坤功力大,默誦易中爻。
    • 獵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憐風(fēng)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問祠黃石,休從擊皁雕。
      楚郊梅萼未,垅麥已多苗。
    •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xì)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xì)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干馬精神在韁勒,嵩牛怒斗無牽拘。
      昨日何家觀小軸,絹雖破爛色不渝。
      二頭相觸角競掎,前腳如跪後腳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寫盡蹄腕殊。
      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很逐敗者趨。
      卷窮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書。
      尚書國初人,愛畫收幾廚。
      買時不惜金與帛,帛載牛車錢載驢。
      後世兒孫不能保,賣人窮市無須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為何氏有,裝背入眼天下無。
      坐中吾儕趣已異,又喜玄女傳兵符。
      此本實稱閻令畫,下筆簡細(xì)容顏姝。
      三人鬼狀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黃帝中間蔭葩蓋,霞扇錯玳旌擁朱。
      冠服難知歲月遠,但見儀衛(wèi)森清都。
      復(fù)觀鹿臺獨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娛。
      酒池肉林騎行炙,剖心斮脛堪悲吁。
      數(shù)幅吳王宴西子,彩舟張樂當(dāng)姑蘇。
      宮娥數(shù)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紅芙蕖。
      黛峰細(xì)浪得平遠,前對洞庭傍太湖。
      商紂夫差可垂誡,歷世傳翫參盤盂。
      雕鷹草木不足記,特詠此事心何如。
    • 東望淮海間,恨無鴻鵠羽。
      鴻鵠日已飛,風(fēng)雪歲將暮。
      憶聽談老莊,達生無恐懼。
      我今齒發(fā)疏,何異樹有蠹。
      離別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書問雖懶為,夢寐則往屢。
      乘桴思仲尼,好勇慚季路。
      愿希隆中臥,不是邀三顧。
      二公廊廟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稱,舜禹時已遇。
      舉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 晝夜風(fēng)不止,寒樹嚎未休。
      人言雨殺風(fēng),雨急風(fēng)未柔。
      獨扶慈母喪,淚與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淚泉長在眸。
      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憂。
      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
      橐中無一錢,緩急何可求。
      母當(dāng)臨終時,囑我貧莫羞。
      隨宜具棺斂,厚貸壓人頭。
      死事定無益,生償且無由。
      泣涕聽母言,心腸如剜鉤,小子雖不令,長養(yǎng)恩曷酬。
      旦夕期速平,後事勿預(yù)謀。
      愿母強藥食,更延百千秋。
      固云莫望我,我魂已飛游。
      語畢忽奄逝,撫膺呼裂喉。
      未能一物備,迷亂將安投。
      艱窘見風(fēng)義,乃有令朋儔。
      致賻或錢帛,最力李與劉。
      禁省及石渠,奠助日不周。
      裴楊乞銘蓋,文篆古復(fù)遒。
      潭饒兩大艦,朝索暮泛浮。
      哀憐荷君子,才德慚未修。
      三日違大梁,兩宿此遲留。
      聊書同些挽,試托楚人謳。
    • 秦女乘鸞遺翠羽,落在人間與風(fēng)舞。
      風(fēng)休不歸誰作主,此郎拾取裝金縷。
      郎家主婦愛且憐,系向裙腰同出處。
      朝來鄰里偶經(jīng)過,方朔鄒枚爭欲睹。
      主人重客苦留連,急走鈿車令去取。
      酒巡未匝掩合扉,忽已聞歸報鸚鵡。
      重勻朱粉臨鏡臺,促息不停催出戶。
      正抱琵琶穩(wěn)系條,輥作輕雷攏作雨。
      自解彈成啄木聲,豈唯能寫胡人語。
      醉眼流波入鬢時,弦慢遨郎緊弦柱。
      身柔柱澀郎力微,欲倩傍人頻顧主。
      主何磊落風(fēng)味多,就請上賓無不許。
      相疏情遠誰稱渠,畫撥當(dāng)胸客當(dāng)去。
    • 平生好書詩,一意在抱槧。
      既無鈌云劍,身世遭黮黭。
      恥游公相門,甘自守恬淡。
      妻孥每寒饑,內(nèi)愧劇剜憯。
      時賴二三友,乞米慰窮慘。
      雖然情懷惡,亦未廢誦覽。
      如負(fù)會稽辱,欲雪效嘗膽。
      作文持與人,百不得一頷。
      圣猶嗜好殊,獨取菖蒲歜。
      我愚希六義,將使鬼神感。
      譬彼捕長黥,區(qū)區(qū)只持窨。
      青天掛虹霓,踴跂不可擥。
      太華五千仞,妄學(xué)巨靈撼。
      幸且同蛙黽,近樂在井坎。
      蒼發(fā)況種種,存非衛(wèi)髦髧。
    • 君謨善書能別書,宣獻家藏天下無。
      宣獻既歿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廚。
      鍾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開元大歷名流夥,一一手澤存有余。
      行草楷正大小異,點畫勁宛精神殊。
      坐中鄰幾素近視,最辨纖悉時驚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鋪紙才須臾。
      一掃一幅太快健,檀溪躍過瘦的顱。
      觀書已畢復(fù)觀畫,數(shù)軸江吳種稻圖。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鷺矯翼人荷鋤。
      陂塍高下石籠密,竹樹參倚荊籬疏。
      大車立輪轉(zhuǎn)流急,小犢欺愿稚小驅(qū)。
      令人頻有故鄉(xiāng)念,春事況及蠶桑初。
      虎頭將軍畫列女,二十余子拖裙裾。
      許穆夫人尤窈窕,因誦載馳誠起予。
      余無書性無田區(qū),美人雖見身老癯。
      舉頭事事不稱意,不如倒盡君酒壺。
    • 夜夢有人衣帔蜺,水邊授我黃龜兒。
      仰看星宿正離離,玉魁東指生斗威。
      明朝我婦忽在蓐,乃生男子實秀眉。
      自磨丹砂調(diào)白蜜,辟惡辟邪無寶犀。
      我慚暮年又舉息,不可不令朋友知。
      開封大尹憐最厚,持酒作歌來慶之。
      畫盆香水洗且喜,老駒未必能千里。
      盧仝一生常困窮,亦有添丁是其子。
    • 一百五日風(fēng)雨急,斜飄細(xì)濕春郊衣。
      梨花半殘意思少,客子漸老尋游非。
      戢戢車徒九門盛,寥寥煙火萬家微。
      今朝甘自居窮巷,無限墦間得醉歸。
    • 朔風(fēng)聲滿枯桑枝,陰云不定蛟龍歸。
      凍禽聚立高樹時,密云萬里增寒威。
      訪君留連舉酒卮,胡琴奏罷歡已微。
      小駒跨去沒四蹄,飄花凌亂沾人衣。
      醉目遠望天地迷,何暇更問孤鴻飛。
      茅屋豈無單且饑,平明共賀麥隴肥。
    • 薛君堂懸山水字,請我試作山水詩。
      呼童磨墨慰君意,強作安得有好辭。
      昔年曾是杜陵客,東城水上橫此碑。
      字方數(shù)尺形勢健,豈似取次筆畫為。
      東城父老語於我,推本刱自開元時。
      不知當(dāng)時何所用,費功鑱刻為瑰奇。
      我去長安十載後,此石誰輦來京師。
      苑中構(gòu)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時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賦或氣萎。
      日斜鳴蹕不可駐,未就引去如鞭笞。
      脫我幸得預(yù)此列,玉階立寫從然萁。
      今雖下筆不稱意,已書滿幅令君嗤。
    • 新晴宜野望,最愛是山前。
      遠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
      呼名鳥無數(shù),問姓客多年。
      此地春耕晚,吳牛樹底眠。
    • 西人來望禁槐傍,閶闔初開旭日光。
      雕玉翠鞍牽騕褭,盤龍朱輦爛文章。
      焚香閟殿開嚴(yán)帳,汲水寒溝灑廣莊。
      一見天顏萬人喜,卻回宮禁樂聲長。
    • 月落西樓露氣寒,大明將謁望清班。
      燭房猶照衣冠上,漏舍欲為魚鳥間。
      入仗采旗開日月,在庭金袞儼云山。
      我慚一似朝宗水,亦得隨流到海還。
    • 自我再婚來,二年不入夢。
      昨宵見顏色,中夕生悲痛。
      暗燈露微明,寂寂照梁棟。
      無端打窗雪,更被狂風(fēng)送。
    •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初經(jīng)緱氏嶺,古柏尚郁茂。
      卻過轘轅關(guān),巨石相撐斗。
      夕齋禮神祠,法袞被藻繡。
      畢事登山椒,常服更短後。
      從者十?dāng)?shù)人,輕齎不為陋。
      是時天清陰,力氣勇奔驟。
      云巖杳虧蔽,花草藏澗竇。
      旁林有珍禽,驚聒若避彀。
      盤石暫憩休,泓泉助吞漱。
      上窺玉女窗,嶄絕非可構(gòu)。
      下玩搗衣碪,焜燿金紋透。
      尹子體雄恔,攀緣愈習(xí)狃。
      歐陽稱壯齡,疲軟屢顛碚。
      競歡相扶持,芒屩恣踐蹂。
      八僊存故壇,三醉孰云謬。
      鄙哉封禪碑,數(shù)字昔鐫鏤。
      偶志一時事,曷虞來者詬。
      絕頂瞰諸峰,隘然輕宇宙。
      遙思謝塵煩,欲知群鳥獸。
      韓公傳石室,聞之固已舊。
      當(dāng)時興稍衰,不暇苦尋究。
      東崖暗壑中,釋子持經(jīng)咒。
      于今二十年,飲食同猿狖。
      君子聆法音,充爾溢膚腠。
      嘗期躡屐過,吾儕色先愀。
      遂乖真諦言,茲亦甘自咎。
      中頂會幾望,涼蟾皓如晝。
      紛紛坐談謔,草草具觴豆。
      清露濕巾裳,誰人苦羸瘦。
      便即忘形骸,胡為戀纓燰。
      或疑桂宮近,斯語豈狂瞀。
      歸來游少室,崷崒殊引脰。
      石室迢遞過,探訪仍邂逅。
      捫蘿上岑邃,僊屋何廣袤。
      乳水出其間,涓涓自成溜。
      凡骨此熏蒸,靈真安可覯。
      霞壁幾千尋,四字侔篆籀。
      咸意苔蘚文,誠為造化授。
      標(biāo)之神清洞,民俗未嘗遘。
      忽覺風(fēng)雨冥,無能久瞻扣。
      匆匆遂宵征,勝事皆可復(fù)。
      俚歌縱喧講,怪說多鮫糅。
      凌晨關(guān)塞陽,追賞顏匪厚。
      窮極四百里,寧憚疲左右。
      昨朝書報予,聞甚醉醇酎。
      所嗟游遠方,心焉倍如疚。
    • 明月已生城上頭,小星光滅大星流。
      來朝放牓出宮去,何處殘花轉(zhuǎn)入溝。
    • 流泉決決出洞底,自有細(xì)浪非風(fēng)吹。
      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間春未知。
    • 朝與牛出牧,晝與牛在野。
      日暮穿林歸,長笛初在骻。
      面尾騎且吹,音響未成雅。
      隨風(fēng)散遠近,舉調(diào)任高下。
      我方江上來,平溜若鏡瀉。
      悠悠經(jīng)醉耳,亦足發(fā)瀟瀟。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鄭聲實美好,蠹情如剔剮。
      況其荒敗跡,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揚,寺孟詠侈哆。
      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
    • 汲井轆轤鳴,寒泉碧甕盛。
      欲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
      夢憶黃公舍,徒聞韋氏名。
      熟時梅杏小,獨飲效淵明。
    • 折取東橋柳,青青向故人。
      欲知問館處,要識舊溪春。
      旋灑銅缾水,休沾野寺塵。
      吳門逢隱者,必是漢名臣。
    • 曉出淮口時,夜來風(fēng)已止。
      半路逢怒號,客心愁欲死。
      忠信雖可仗,魚鱉將異此。
      但慕前行舟,漸入孤汊里。
      猶能有余力,遣助良可喜。
    • 晨風(fēng)無定巢,遠寄鷡鷯枝。
      天寒鼓翼健,粒食寧所窺。
      大澤多群羽,翱翔各有時。
      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羈。
    •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憤嫉。
      愿條一二事,臣職非妄率。
      巨奸丞相博,邪行世莫匹。
      曩時守成都,委曲媚貴昵。
      銀璫插左貂,窮臘使馳馹。
      邦媛將侈夸,中金賚十鎰。
      為言寄使君,奇紋織纖密。
      遂傾西蜀巧,日夜急鞭抶。
      紅經(jīng)緯金縷,排枓斗八七。
      比比雙蓮花,篝燈戴心出。
      幾日成幾端,持行如鬼疾。
      明年觀上元,被服穩(wěn)賢質(zhì)。
      燦然驚上目,遽爾有薄詰。
      既聞所從來,佞對似未失。
      且云虔至尊,於妾豈能必。
      遂回天子顏,百事容丐乞。
      臣今得粗陳,狡獪彼非一。
      偷威與賣利,次第推甲乙。
      是惟陰猾雄,仁斷宜勇黜。
      必欲致太平,在列無如弼。
      弼亦昧平生,況臣不阿屈。
      臣言天下言,臣身寧自恤。
      君傍有側(cè)目,喑啞橫詆叱。
      指言為罔上,廢汝還蓬蓽。
      是時白此心,尚不避斧鑕。
      雖令御魑魅,甘且同飴密。
      既其弗可懼,復(fù)以強辭窒。
      帝聲亦大厲,論奏不及畢。
      介也容甚閑,猛士膽為栗。
      立貶嶺外春,速欲為異物。
      外內(nèi)官忷忷,陛下何未悉。
      即敢救者誰,襄執(zhí)左史筆。
      謂此儻不容,盛美有所咈。
      平明中執(zhí)法,懷疏又堅述。
      介言或似狂,百豈無一實。
      恐傷四海和,幸勿苦蒼卒。
      丞許遷英山,衢路猶嗟咄。
      翌日宣白麻,稱快頗盈溢。
      阿附連諫官,去若壞絮虱。
      其間因獲利,竊笑等蚌鷸。
      英州五千里,瘦馬行{左馬右失}{左馬右失}。
      毒蛇噴曉霧,晝與嵐氣沒。
      妻孥不同途,風(fēng)浪過蛟窟。
      存亡未可知,雨館愁傷骨。
      饑仆時後先,隨猿拾橡栗,越林多蔽天,黃甘雜丹橘。
      萬室通釀酤,撫遠亡禁律。
      醉去不須錢,醒來弄琴瑟。
      山水仍怪奇,已可銷憂郁。
      莫作楚大夫,懷沙自沈汨。
      西漢梅子真,去為吳市卒。
      為卒且不慚,況茲別乘佚。
    • 主人少聽我,為言風(fēng)土殊。
      美哉面有顙,生此頸若壺。
      噫號無冬夏,歲禱無嗟吁。
      只憐郡池上,不異山林居。
    • 棲棲太學(xué)官,日厭塵坌積。
      朋游絕經(jīng)過,都未昧相識。
      幸得養(yǎng)疏慵,不能事役役。
      天京二賢佐,向晚忽來覿。
      笑我似廬仝,環(huán)然空四壁。
      只欠長須奴,訴尹惡少摘。
      移榻近檐楹,談詩俄至夕。
      回車閭巷隘,跛馬愁所歷。
      明朝看蒼苔,已覺生轍跡。
    • 殿閣風(fēng)來夏日長,青林抽嫩見余芳。
      筆供五吏詞休敏,簟展雙紋睡正涼。
      故事早歸何獨晚,舊交新詠尚無忘。
      不言偃仰中園樂,還愛眉間喜色黃。
    • 空山舊逕綠苔滿,古寺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飛漠漠,野泉林外落層層。
      從來勝絕皆離俗,未有幽深不屬僧。
      唯愛溪頭一尋水,莫聞流浪莫聞澄。
    • 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時。
      不畏尖風(fēng)吹入牖,更教床畔覓鴟夷。
    • 團團綠桂叢,本自幽巖得。
      惠好知不忘,青匆寧改色。
      香生蓮幕間,花白萱堂側(cè)。
      月露夜偏滋,瓊枝相翕赫。
    • 春風(fēng)無主撩亂時,分群養(yǎng)子各守脾。
      爭掇花腴為蠟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過慮,畏爾有蠆成噬臍。
      密將惡物毒爾族,爾曾不得同醯雞。
      王雖爾名爾何補,造甘為利乃自取。
    • 我讀李白問月詩,乃知白也心太癡。
      明月在上爾在下,月行豈獨君相隨。
      白兔搗藥亦何療,常娥孤棲欲嫁誰。
      古人今人被磨滅,休問有來都幾時。
      唯有長照金樽里,此言萬世不可移。
      但能自醉月自落,夜夜如此誰復(fù)疑。
      一月二十二三日,半是風(fēng)雨相乖離。
      常愿晴明對以飲,耳邊流水勝鳴絲。
    • 龍孫春吐一尺牙,紫錦包玉離泥沙。
      金刀璀錯截嫩節(jié),銅馳不與大梁賒。
      持寄韓郎綠蒲束,莫令衛(wèi)女苦思家。
      韓郎才調(diào)偏能賦,分餉唯思楚景差。
      因之善謔誦淇澳,欲學(xué)報投無木瓜。
    • 鮫龍所窟處,其石美且堅。
      蠻匠斲為硯,漢官求費錢。
      持歸向都邑,爭乞如瓦磚。
      豈識萬里險,謬竊好事傳。
    • 子說頗驍勇,筑城收漢疆。
      提兵無百騎,偷路執(zhí)生羌。
      大將罪專輒,舉軍皆感傷。
      歸來出萬死,羸馬亦摧藏。
    • 湖山饒邃處,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闊,船過菱渚秋。
      野煙昏古寺,波影動危樓。
      到日尋題墨,猶應(yīng)舊壁留。
    • 舊馬十年跨,老劣多緩行。
      新駒三萬錢,頗愛舉蹄輕。
      不使異芻秣,均養(yǎng)存其情。
      君門趨早朝,風(fēng)勁力已生。
    • 屈原自著漁父篇,餔糟不及漁父賢。
      世無功名多浪死,劉伶阮籍于今傳。
      邇來獨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謫仙。
      謫仙歿後幾百年,市樓日沽千萬錢。
      沉湎豈少當(dāng)?shù)烂?,文字不見空月圓。
      吳均之孫何我憐,雙壺貯醅持置前。
      豈乏阮李詩與瘨,淺飲強對春風(fēng)妍。
    • 孰云北海魚,乃與東溟異。
      適聞達頭乾,偶得書尾寄。
      枯鱗冒輕雪,登俎為厚味。
      向來昧知名,漁官疑竊位。
      有如臧文仲,不與柳下惠。
      從茲入杯盤,應(yīng)莫慚鮑肆。
    • 一客逢吠狗,無箠制狗狂。
      一客叱狗吠,一客言狗良。
      良狗豈妄吠,好言已莫詳。
      言乃仁之趨,叱乃義所當(dāng)。
      趨仁不顧義,非是助狗猖。
      吾今不疑仁,仁義嗟何妨。
    • 欣欣東園杏,忽值春飛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湯。
      既能與之榮,而復(fù)使之傷。
      向來肅殺時,已共百卉黃。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長。
      天理固難測,誰要必其常。
    • 草木不解行,隨生自有理。
      觀此引蔓柔,必憑高樹起。
      氣類固未合,縈纏豈由己。
      仰見蒼虬枝,上發(fā)彤霞蕊。
      層霄不易凌,樵斧誰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當(dāng)共委。
    •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臍患,豈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喪。
      儻或益於用,捐軀死其常。
    • 木祈春雨成春雪,應(yīng)誤小桃先次開。
      西漢枚生誰復(fù)召,南朝何遜自多少。
      潑除燈火上元去,挫卻勾萌六出來。
      前此解衣爭貰酒,不知為瑞與為災(zāi)。
    • 蛟龍潠白霧,天外細(xì)蒙蒙。
      沾土曾無跡,昏林似有風(fēng)。
      卷旗妨酒舍,濕翅下洲鴻。
      稍見斜陽透,西云一半紅。
    • 我憐鍾氏子,冒雨為求文。
      暫以經(jīng)茲邁,與之書所聞。
      野鷗窺筆硯,舟子采蒿芹。
      況有新炊飯,簞漿可送君。
    • 長鉤扳桑枝,短鉤掛桑籠。
      南陌露氣寒,東方日光動。
      少婦首且笄,幼女角已{上髟下總}。
      競以采葉歸,曾非事梳櫳。
    • 原上種良桑,桑下種茂麥。
      雉雊麥秀時,蠶眠葉休摘。
      空條漏日多,余椹更誰惜。
      會待黃落來,酒壚燒斗石。
    • 春風(fēng)來解吹殘雪,燈燭迎陽萬戶燃。
      竟看繁星在平地,不妨明月滿中天。
      赭袍已向端門御,仙曲初聞法部傳。
      車馬不閑通曙色,康莊時見拾珠鈿。
    • 南方海物難具名,子魚珍美無與并。
      完鱗全乙異臭腥,素鹽漬曝生花輕。
      其頭戢戢筠篋盈,出自通印時所評。
      遠涉川陸來都城,親賓交遺已見情。
      食指嘗動吾竊驚,果獲異味亦足明。
    • 雜芳春發(fā)淺深叢,曲塢逶迤紫間紅。
      色賤格微應(yīng)不數(shù),少添蘭菊待秋風(fēng)。
    • 堂下一匹鄭虔馬,欄邊兩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甌。
      侍女紅裙無好色,主人白發(fā)自侵頭。
      欲歌翠樹芳條曲,已去洛陽三十秋。
    • 樹老重纓亂,祠荒向水開。
      偶人經(jīng)雨踣,古屋為風(fēng)摧。
      野鳥棲塵坐,漁郎奠竹杯。
      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
    • 茱萸堰在吳牛死,茱萸堰廢吳牛閑。
      吳牛閑,東南百貨來如山。
    • 來時擘繭正探官,走馬傳宣夾路看。
      便鏁青春辭上合,徒知白日近長安。
      思?xì)w有夢同誰說,強意題詩只見寬。
      猶喜共量天下士,亦勝東野亦勝韓。
    • 雪欲漫天落,云初著地垂。
      臂鷹過野健,走馬上冰遲。
      公子多論酒,騷人自詠詩。
      都無少年意,只臥竹窗宜。
    • 身在大梁塵土中,心思隱靜云山里,忽聞乘柸江上歸,月下碧雞啼不巳。
    •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風(fēng)濤響殿閣,云霧生席履。
      道人如不聞,道人如不顧。
      誰能識此心,來往只鷗鷺。
      京洛三十年,塵埃一相遇。
      我與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義,齒發(fā)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語平素。
    • 官為人父母,身自奉其親。
      結(jié)宇後園中,散步以怡神。
      寒溫適所適,朝夕饋爾珍。
      諸孫同在傍,嬉戲情各均。
      庭下香草秀,梁中乳鳥馴。
      乳鳥名日烏,反哺豈不仁。
      香茶名曰蘭,相襲使之紉。
      二物已可知,百里風(fēng)俗淳。
    • 張侯歸靜居,堂宇結(jié)四隅。
      堂中何所有,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
      夷心與會真,內(nèi)以道德娛。
      清白及金蘭,外為子孫模。
      西南夜落蟾,東北朝生烏。
      天門風(fēng)相通,盛衰理可無。
      蒨爾松檜樹,間之花石株。
      雨晴氣候佳,鄰里或來俱。
      遭摘班林筍,共持香粳盂。
      飯畢循徑行,不使僮仆扶。
      所至舊衣坐,遍歷日過晡。
      時遇園果熟,甘漿而粉膚。
      就枝掇鮮美,咀味銷冰酥。
      以此樂歲月,豈是忘形軀。
      禮法不我棄,勞吝不我紆。
      上不媿二疏,下不泛五湖。
      自有逍遙趣,幸世遭唐虞。
    • 野村仍翦茅,當(dāng)此茂林下。
      晴暉葉上明,翠影杯中瀉。
      鮮風(fēng)時颼颼,輕裾自蕭灑。
      固殊嵇生鍛,曷慕巖棲者。
    • 葉如華黍?qū)嵢缰椋品N官庭特匆蒨。
      但蠲病渴付相如,勿恤謗言歸馬援。
    • 時時不甘春著力,年年能占臘前芳。
      水邊攀折此中女,馬上嗅尋何處郎。
      山舍更清栽作援,鳳樓偏巧學(xué)成妝。
      團枝密密都如雪,野雀飛來翅合香。
    • 亭欄下望漢江水,浮綠無風(fēng)寫鏡明。
      日腳穿云射洲影,槎頭擺子出潭聲。
      檣帆落處遠鄉(xiāng)思,砧處動時歸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興,高吟不減謝宣城。
    •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農(nóng)實惡之,豈共時稼捐。
      管蔡與盜跖,同氣詎能遷。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賢。
      賢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 我之東來兮過彼雍丘,舟師奏功兮濁水湍流。
      歷長灣兮勢曲鉤,傾高斗折兮若奔虬。
      潛伏怪物兮深幽幽,發(fā)作暴漲兮為潮頭。
      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蒼蒼兮蟬噪啾啾。
      輸卒引繂兮蓬首裸體劇縲囚,赤日上煎兮膠津蹙氣塞咽喉。
      胸洫肩挨同軛牛,足進復(fù)退不得休。
      竟持紙幣掛廟陬,微風(fēng)飄揚如喜收。
      我今語神神聽不,何不歸海事陽侯。
      穹魚大龜非爾儔,奚必區(qū)區(qū)此汴溝。
      驚愚駭俗得肴羞,去就當(dāng)決何遲留。
    • 與君歸洛陽,仕宦頗相偶。
      荏苒遷歲時,徘徊樂文酒。
      今歸已及瓜,為贈聊折柳。
      亦將隨計書,慘別寧嗟久。
    • 素手搴冪{上四下離},柔纖明春荑。
      轉(zhuǎn)眄動桂葉,陽語啟瓠犀。
      阿姊金盛珠,阿妹繅籍圭。
      吹香襲行路,豈獨下蔡迷。
    • 衡山幾千里,聞在湘川側(cè)。
      云霞不可到,峰壑無由識。
      方丈開其間,青松隱寒色。
      飛鴻尚莫過,況寄雙鳧翼。
    • 東城車馬多,巷無蹄與轍。
      如何二賢豪,侵晨顧衰苶。
      喜言雨後涼,早暮脫炎熱。
      愛子屋室靜,塵土都已絕。
      不唯清耳目,亦精養(yǎng)愚拙。
      江碑讀頭陁,沈賦賞雌霓。
      固知世德高,學(xué)問冠時哲。
      我慚於其間,荊華參蟻蛭。
      然推鵬鷃分,自足不少別。
      君歸邀此吟,把筆強搜決。
    •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獨清。
      但將奇節(jié)并,何用首陽名。
    • 瓶巾過江去,遠托故人船。
      借問風(fēng)濤勢,何如杯度年。
    • 輕車馳入關(guān),秋色秦山厚。
      太華如相欣,高峰招以手。
      千古此路中,豈不名宦有。
      何日歷隴城,舊羌迎馬首。
      銅盤薦酥酪,皮服行牛酒。
      邊風(fēng)與邊月,冷落諳應(yīng)久。
    • 汴水清明下,宣城太守行。
      鴨頭吳蕩綠,燕尾楚船輕。
      放本三陽重,詩從小謝清。
      州民還最喜,門下舊通名。
    • 廢囿孝王國,離宮天子都。
      古今雖且異,文物未嘗無。
      族有栽槐美,名得得桂殊。
      應(yīng)聞漢丞相,待士倒樽壺。
    • 秋江渺然生寒潮,北風(fēng)吹帆上青霄。
      旗腳舒舒戰(zhàn)紅鬣,旗心閃閃交皂雕。
      檣下健兒發(fā)金鐃,屋上鸞僮鳴紫簫。
      岸傍舟人望且拜,溪口直入當(dāng)高譙。
      正聞鼓角波動搖,齊山舞翠挹迢嶢。
      郭西猛虎夜莫入,太守號令如怒飚。
      長戈椿爾喉,長刀斷爾腰。
      牙兵將吏無敢囂,新威烈烈野火燒。
    • 悠悠信風(fēng)帆,杳杳向滄島。
      商通遠國多,釀過東夷少。
      懷鄉(xiāng)寄書遲,見日知晨早。
      應(yīng)聞有?;?,何必樹萱草。
    • 古橋經(jīng)廢寺,蒼蘚舊離宮。
      柏殿秋陰冷,蓮堂暮色空。
      鳥啼山藹里,僧語竹林中。
      寂寞蕪城近,蕭蕭牧笛風(fēng)。
    • 洞庭朱橘未弄色,襄水錦橙已變黃。
      玉臼搗虀憐鱠美,金盤按酒助杯香。
      雖生南土名猶重,未信中州客厭嘗。
      欲寄白苞憑驛去,只應(yīng)佳味怯風(fēng)霜。
    • 芯羞食薺貧,食薺我所甘。
      適見采薺人,自出國門南。
      土蠹瘦鐵刀,霜亂青竹籃。
      攜持入凍池,挑以根葉參。
      手龜不自飽,食此尚可慚。
      肥羔朱尾魚,腥膻徒爾貪。
    • 四月時魚逴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
      甘肥不入罟師口,一把銅錢趁槳牙。
    • 知君少以勇,曾向蕭關(guān)戰(zhàn)。
      橫刀突虜圍,奪馬傷胡箭。
      當(dāng)時獨免歸,猛毅邊人羨。
      今來提漢卒,寇盜清秦縣。
      未足賀功名,功名它日見。
    • 藹藹荊州幾萬家,竟持壺酒望高牙。
      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
      雄鴨綠頭看漢水,肥鳊縮頂出漁查。
      鄉(xiāng)人應(yīng)笑張平子,只有歸田賦可夸。
    • 野缽歸松下,將親聞道師。
      風(fēng)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梅堯臣 [北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梅堯臣的詩,梅堯臣代表作,梅堯臣的名詩,梅堯臣的詩句,梅堯臣的詩全集,梅堯臣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8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