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十年不見老仙翁。
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fēng)。
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
未轉(zhuǎn)頭時(shí)皆夢。
-
琵琶絕藝。
年紀(jì)都來十一二。
撥弄么弦。
未解將心指下傳。
主人瞋小。
欲向東風(fēng)先醉倒。
已屬君家。
且更從容等待他。
-
門外東風(fēng)雪灑裾。
山頭回首望三吳。
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時(shí)平不用魯連書。
-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yuǎn)也。
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
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
且其意不在書。
當(dāng)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shù)。
雖有賁、育,無所復(fù)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
當(dāng)此之時(shí),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fā),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
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jì),以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
莊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踐之困于會稽,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報(bào)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何則?
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xiàng)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xiàng)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項(xiàng)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zhàn)百勝而輕用其鋒;
高祖忍之,養(yǎng)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當(dāng)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fā)怒,見于詞色。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qiáng)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zhèn)ィ錉蠲材巳鐙D人女子,不稱其志氣。
嗚呼!
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
國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終南;
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于扶風(fēng)。
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
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dāng)然者。
此凌虛之所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于其下。
見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墻外而見其髻也。
曰:
“是必有異。
”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筑臺,高出于屋之檐而止。
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
公曰:
“是宜名凌虛。
”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
軾復(fù)于公曰:
“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
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
方是時(shí),豈知有凌虛臺耶?
廢興成毀,相尋于無窮,則臺之復(fù)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
計(jì)其一時(shí)之盛,宏杰詭麗,堅(jiān)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于臺而已哉?
然而數(shù)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頹垣,無復(fù)存者,既已化為禾黍荊棘丘墟隴畝矣,而況于此臺歟!
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
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
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為之記。
-
無情流水多情客。
勸我如曾識。
杯行到手休辭卻。
這公道難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書年月。
還對茂林修竹,似永和節(jié)。
纖纖素手如霜雪。
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聲咽。
又還是輕別。
此去翱翔,遍賞玉堂金闕。
欲問再來何歲,應(yīng)有華發(fā)。
-
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
夜香知與阿誰燒。
悵望水沈煙裊。
云鬢風(fēng)前綠卷,玉顏?zhàn)砝锛t潮。
莫教空度可憐宵。
月與佳人共僚。
-
先王舊德在民心,著令稱忠上意深。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凄涼破屋塵凝坐,憔悴云孫雪滿簪。
未信諸豪容郭解,卻從他縣施千金。
-
去年相送,馀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fēng)露透窗紗。
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xiāng),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guān)盛衰之運(yùn),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曰: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是氣也,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
是孰使之然哉?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
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獨(dú)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fù)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jì)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此豈非參天地,關(guān)盛衰,浩然而獨(dú)存者乎?
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
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
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云,而不能回憲宗之惑;
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謗;
能信于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xué),公命進(jìn)士趙德為之師。
自是潮之士,皆篤于文行,延及齊民,至于今,號稱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
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為艱。
前太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
凡所以養(yǎng)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
民既悅服,則出令曰:
“愿新公廟者,聽!
”民歡趨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廟成。
或曰:
“公去國萬里,而謫于潮,不能一歲而歸。
沒而有知,其不眷戀于潮也,審矣。
”軾曰:
“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獨(dú)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愴,若或見之。
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
”元豐七年,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
“昌黎伯韓文公之廟。
”潮人請書其事于石,因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
其辭曰:
“公昔騎龍白云鄉(xiāng),手抉云漢分天章,天孫為織云錦裳。
飄然乘風(fēng)來帝旁,下與濁世掃秕糠。
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
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滅沒倒影不能望。
作書抵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歷舜九嶷吊英、皇。
祝融先驅(qū)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qū)羊。
鈞天無人帝悲傷,謳吟下招遣巫陽。
犦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
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發(fā)下大荒。
”
-
清淮濁汴。
更在江西岸。
紅旆到時(shí)黃葉亂。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
停驂訪古踟躕。
雙廟遺風(fēng)尚在,漆園傲吏應(yīng)無。
-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
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見笑,曰:
“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
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云:
“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
”不可改也。
-
我勸髯張歸去好,從來自己忘情。
塵心消盡道心平。
江南與塞北,何處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過矣,憑君說與南榮。
愿聞吳越報(bào)豐登。
君王如有問,結(jié)襪賴王生。
-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云垂地。
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yǎng)花天氣。
一霎暖風(fēng)回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
方右靨勻酥,花須吐繡,園林排比紅翠。
見乳燕捎蝶過繁枝。
忽一線爐香逐游絲。
晝永人間,獨(dú)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
深入芳菲里。
撥胡琴語,輕攏慢捻總灺利。
看緊約羅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
顰月臨眉,醉霞橫臉,歌聲悠揚(yáng)云際。
任滿頭紅雨落花飛。
漸鳷鵲樓西玉蟾低。
尚徘徊、未盡歡意。
君看今古悠悠,浮宦人間世。
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
醉鄉(xiāng)路穩(wěn)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
平時(shí)十月幸蘭湯。
玉甃瓊梁。
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床。
獨(dú)留煙樹蒼蒼。
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墻。
-
烏邊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淚濺,丹衷碎。
聲搖蒼玉佩。
色重黃金帶。
一萬里。
斜陽正與長安對。
道遠(yuǎn)誰云會。
罪大天能蓋。
君命重,臣節(jié)在。
新恩猶可覬。
舊學(xué)終難改。
吾已矣。
乘桴且恁浮于海。
-
與客攜壺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飛。
塵世難逢開口笑。
年少。
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
云嶠。
登臨不用怨斜暉。
古往今來誰不老。
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
以為非使君莫可當(dāng)此花,故作是詞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dú)為使君回。
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
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
勸君休訴十分杯。
更問尊前狂副使。
來歲。
花開時(shí)節(jié)與誰來。
-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誰消得。
采菱拾翠,稱使君知客。
千金買、采菱拾翠,更羅裙、滿把珍珠結(jié)。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zhèn)€、采菱拾翠,但深憐輕拍,一雙手、采菱拾翠,繡衾下、抱著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尋覓。
-
遇東坡于齊安。
怪其豐暇自得。
余問之,曰:
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
吾固不戚戚,而憂柳氏不能忘情于進(jìn)退也。
已而欣然同憂患,如處富貴,吾是以益安焉。
命其侍兒歌其所作滿江紅。
嗟嘆之不足,乃次其韻
憂喜相尋,風(fēng)雨過、一江春綠。
巫峽夢、至今空有,亂山屏簇。
何似伯鸞攜德耀,簞瓢未足清歡足。
漸粲然、光彩照階庭,生蘭玉。
幽夢里,傳心曲。
腸斷處,憑他續(xù)。
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
便相將、左手抱琴舊,云間宿。
-
綠槐高柳咽新蟬。
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
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
瓊珠碎卻圓。
-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負(fù)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zāi)乖谌f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美人如月。
乍見掩暮云,更增妍絕。
算應(yīng)無恨,安用陰晴圓缺。
嬌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懶,未語先咽。
數(shù)日不來,落盡一庭紅葉。
今朝置酒強(qiáng)起,問為誰減動,一分香雪。
何事散花卻病,維摩無疾。
卻低眉、慘然不答。
唱金縷、一聲怨切。
堪折便折。
且惜取、少年花發(fā)。
-
繡簾高卷傾城出。
燈前瀲滟橫波溢。
皓齒發(fā)清歌。
春愁入翠蛾。
凄音休怨亂。
我已先腸斷。
遺響下清虛。
累累一串珠。
-
四面垂楊十里荷。
問云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
且來花里聽笙歌。
-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
-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dú)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際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暮則傃東山而歸。
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shí)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
“子知隱居之樂乎?
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
《易》曰: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詩》曰: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蓋其為物,清遠(yuǎn)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
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
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
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
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
南面之君,雖清遠(yuǎn)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
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
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
“有是哉!
”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
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fù)擊。
獨(dú)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
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飽。
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放鶴亭記》。
-
天教桃李作輿臺,故遣寒梅第一開。
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青苔。
-
碧山影里小紅旗。
儂是江南踏浪兒。
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
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
上人學(xué)苦空,百念已灰冷。
劍頭唯一吷,焦谷無新穎。
胡為逐吾輩,文字爭蔚炳?
新詩如玉屑,出語便清警。
退之論草書,萬事未嘗屏。
憂愁不平氣,一寓筆所騁。
頗怪浮屠人,視身如丘井。
頹然寄淡泊,誰與發(fā)豪猛?
細(xì)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閱世走人間,觀身臥云嶺。
成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
詩法不相妨,此語當(dāng)更請。
-
山秀芙蓉,溪明罨畫。
真游洞穴滄波下。
臨風(fēng)慨想斬蛟靈。
長橋千載猶橫跨。
解佩投簪,求田問舍。
黃雞白酒漁樵社。
元龍非復(fù)少時(shí)豪,耳根洗盡功名話。
-
樂天霜鬢如霜菅,始知謝遣素與蠻。
我兄綠發(fā)蔚如故,已了夢幻齊人間。
蛾眉勸酒聊爾耳,處仲太忍茂弘孱。
三杯徑醉便歸臥,海上知復(fù)幾往還。
連娟六幺趁蹋鞠,杳眇三疊縈陽關(guān)。
酒醒夢斷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
忽驚鐃鼓發(fā)半夜,明月不許幽人攀。
贈行無物惟一語,莫遣瘴霧侵云鬟。
羅浮道人一傾蓋,欲系白日留君顏。
應(yīng)知我是香案吏,他年許綴蓬萊班。
-
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歲月如梭。
白首相看擬奈何。
故人重見。
世事年來千萬變。
官況闌珊。
慚愧青松守歲寒。
-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
漢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
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
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
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則無麥。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則無禾。
”“無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
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
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
其又可忘耶?
”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
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
一雨三日,伊誰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歸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
華清縹緲浮高棟,上有纈林藏石甕。
一杯此地初識君,千巖夜上同飛鞚。
君時(shí)年少面如玉,一飲百觚嫌未痛。
白鹿泉頭山月出,寒光潑眼如流汞。
朝元閣上酒醒時(shí),臥聽風(fēng)鸞鳴鐵鳳。
舊游空在人何處,二十三年真一夢。
我得生還雪髯滿,君亦老嫌金帶重。
有如社燕與秋鴻,相逢未穩(wěn)還相送。
洞庭青草渺無際,天柱紫蓋森欲動。
湖南萬古一長嗟,付與騷人發(fā)嘲弄。
-
水淺凍,久留郡中。
晦日同游南山,話舊感嘆,因作滿庭芳云
三十三年,飄流江海,萬里煙浪云帆。
故人驚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異趣,君何事、奔走塵凡。
流年盡,窮途坐守,船尾凍相銜。
巉巉。
淮浦外,層樓翠壁,古寺空巖。
步攜手林間,笑挽扦扦。
莫上孤峰盡處,縈望眼、云海相攙。
家何在,因君問我,歸步繞松衫。
-
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
”顏淵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
不容然后見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
“回,使?fàn)柖嘭?cái),吾為爾宰。
”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夫子之貧賤。
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
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與樂矣!
軾七、八歲時(shí),始知讀書,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
而又有梅公者,從之游,而與之上下其議論。
其后益壯,始能讀其文詞,想見其為人,意其飄然脫去世俗之樂,而自樂其樂也。
方學(xué)為對偶聲律之文,求斗升之祿,自度無以進(jìn)見于諸公之間。
來京師逾年,未嘗窺其門。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禮部,執(zhí)事與歐陽公實(shí)親試之。
誠不自意,獲在第二。
既而聞之,執(zhí)事愛其文,以為有孟軻之風(fēng);
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
非左右為之先容,非親舊為之請屬,而向之十余年間,聞其名而不得見者,一朝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茍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
有大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
茍其僥一時(shí)之幸,從車騎數(shù)十人,使閭巷小民,聚觀而贊嘆之,亦何以易此樂也。
《傳》曰:
“不怨天,不尤人。
”蓋“優(yōu)哉游哉,可以卒歲”。
執(zhí)事名滿天下,而位不過五品。
其容色溫然而不怒,其文章寬厚敦樸而無怨言,此必有所樂乎斯道也。
軾愿與聞焉。
-
一年三度過蘇臺。
清尊長是開。
佳人相問苦相猜。
這回來下來。
情未盡,老先催。
人生真可咍。
他年桃李阿誰栽。
劉郎雙鬢衰。
-
圣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頹自畏人。
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灶請比鄰。
-
日薄花房綻,風(fēng)和麥浪輕。
夜來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diào)入粥餳。
使君高會有余清。
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
乘槎歸去,成都何在,萬里江沱漢漾。
與君各賦一篇詩,留織女、鴛鴦機(jī)上。
還將舊曲,重賡新韻,須信吾儕天放。
人生何處不兒嬉,看乞巧、朱樓彩舫。
-
雪花飛暖融香頰。
頰香隔暖飛花雪。
欺雪任單衣。
衣單任雪欺。
別時(shí)梅子結(jié)。
結(jié)子梅時(shí)別。
歸不恨開遲。
遲開恨不歸。
-
別賀來時(shí),燈火熒煌無數(shù)。
向青瑣、隙中偷覷。
元來便是,共彩鸞仙侶。
方見了,管須低聲說與。
百子流蘇,千枝寶炬。
人間有、洞房煙霧。
春來何事,故拋人別處。
坐望斷,樓中遠(yuǎn)山歸路。
-
繡鞅玉钚游。
燈晃簾疏笑卻收。
久立香車催欲上,還留。
更且檀唇點(diǎn)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風(fēng)帶雪流。
春入腰肢金縷細(xì),輕柔。
種柳應(yīng)須柳柳州。
-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
憑將草木記吳風(fēng)。
繼取相如云夢。
點(diǎn)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
知君卻是為情秾。
怕見此花撩動。
-
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睛。
不知鐘鼓報(bào)天明。
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jì)未成。
求田問舍笑豪英。
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
裙帶石榴紅。
卻水殷勤解贈儂。
應(yīng)許逐雞雞莫怕,相逢。
一點(diǎn)靈犀必暗通。
何處遇良工。
琢刻天真半欲空。
愿作龍香雙鳳撥,輕攏。
長在環(huán)兒白雪胸。
-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dú)。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fēng)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dú)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
嫩臉羞蛾,因甚化作行云,卻返巫陽。
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
長記當(dāng)初,乍諧云雨,便學(xué)鸞鳳。
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fēng)霜。
丹青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jié)愁腸。
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余香。
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
算應(yīng)負(fù)你,枕前珠淚,萬點(diǎn)千行。
-
雨暗初疑夜,風(fēng)回忽報(bào)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
細(xì)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
藍(lán)橋何處覓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忄黨]恍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
-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千古風(fēng)流阮步兵。
平生游宦愛東平。
千里遠(yuǎn)來還不住。
歸去。
空留風(fēng)韻照人清。
紅粉尊前深懊惱。
休道。
怎生留得許多情。
記得明年花絮亂。
須看。
泛西湖是斷腸聲。
-
賞。
至九月,忽開千葉一朵。
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今歲花時(shí)深院,盡日東風(fēng),蕩揚(yáng)茶煙。
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
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
有國艷帶酒。
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態(tài),付與明年。
-
天與化工知。
賜得衣裳總是緋。
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
兩個(gè)心腸一片兒。
自小便相隨。
綺席歌筵不暫離。
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
怎得成雙似舊時(shí)。
-
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
寓身化世一塵沙。
笑看潮來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漁人一葉家。
早知身世兩聱牙。
好伴騎鯨公子、賦雄夸。
-
濟(jì)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龍山馬足輕。
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guān)腸斷聲。
-
千騎試春游。
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東歸老客。
遲留。
白酒無聲滑瀉油。
飛火亂星球。
淺黛橫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鄉(xiāng)外冷,溫柔。
此去淮南第一州。
-
日出西山雨,無晴又有晴。
亂山深處過清明。
不見彩繩花板、細(xì)腰輕。
盡日行桑野,無人與目成。
且將新句琢瓊英。
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
-
九十日春都過了,貪忙何處追游。
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莢陣,風(fēng)轉(zhuǎn)柳花球。
閬苑先生須自責(zé),蟠桃動是千秋。
不知人世苦厭求。
東皇不拘束,肯為使君留。
-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jī)。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yīng)回首,為我沾衣。
-
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戍之春,余躬耕于東坡,筑雪堂居之。
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
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bào)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
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dāng)日境,吾老矣,寄余齡。
-
城隅靜女何人見。
先生日夜歌彤管。
誰識蔡姬賢。
江南顧彥先。
先生那久困。
湯沐須名郡。
惟有謝夫人。
從來見擬倫。
-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
羅帶雙垂畫不成。
殢人嬌態(tài)最輕盈。
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
四弦絲竹苦丁寧。
饒君撥盡相思調(diào),待聽梧桐葉落聲。
-
野水開冰出,山云帶雨行。
白鷗乘曉泛,黃犢試春耕。
地僻民風(fēng)古,年豐米價(jià)平。
村居自瀟灑,況有讀書聲。
-
山雨瀟瀟過,溪橋?yàn)g瀏清。
小園幽榭枕蘋汀。
門外月華如水、彩舟橫。
苕岸霜花盡,江湖雪陣平。
兩山遙指海門青。
回首水云何處、覓孤城。
-
紫陌尋春去,紅塵拂面來。
無人不道看花回。
惟見石榴新蕊、一枝開。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綠陰青子相催。
留取紅巾千點(diǎn)、照池臺。
-
秋風(fēng)湖上蕭蕭雨。
使君欲去還留住。
今日漫留君。
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diǎn)淚。
灑向長河水。
不用斂雙蛾。
路人啼更多。
-
火云凝汗揮珠顆。
顆珠揮汗凝云火。
瓊暖碧紗輕。
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
印枕嫌腮暈。
閑照晚妝殘。
殘妝晚照閑。
-
西塞山邊白鷺飛。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
霜降水痕收。
淺碧鱗鱗露遠(yuǎn)洲。
酒力漸消風(fēng)力軟,颼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
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
憂喜相尋,風(fēng)雨過、一江春綠。
巫峽夢、至今空有,亂山屏簇。
何似伯鸞攜德耀,簞瓢未足清歡足。
漸粲然、光彩照階庭,生蘭玉。
幽夢里,傳心曲。
腸斷處,憑他續(xù)。
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
便相將、左手抱琴書,云間宿。
-
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
亂山蔥蘢,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
杜宇一聲春曉。
-
簾外東風(fēng)交雨霰。
簾里佳人,笑語如鶯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燈光酒色搖金盞。
摻鼓漁陽撾未遍。
舞褪瓊釵,汗?jié)裣懔_軟。
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詩未就冰生硯。
-
冰肌自是生來瘦。
那更分飛后。
日長簾幕望黃昏。
及至黃昏時(shí)候、轉(zhuǎn)銷魂。
君還知道相思苦。
怎忍拋奴去。
不辭迢遞過關(guān)山。
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
-
相逢月下是瑤臺,藉草清樽連夜開。
月日酒醒應(yīng)滿地,空令饑鶴啄莓苔。
-
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裛香泉。
相如依舊是臞仙。
人在瑤臺閬苑。
花霧縈風(fēng)縹緲,歌珠滴水清圓。
蛾眉新作十分妍。
走馬歸來便面。
-
暗香浮動月黃昏。
堂前一樹春。
東風(fēng)何事入西鄰。
兒家常閉門。
雪肌冷,玉容真。
香腮粉未勻。
折花欲寄嶺頭人。
江南日暮云。
-
萬頃風(fēng)濤不記蘇。
雪晴江上麥千車。
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fēng)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
尊前呵手鑷霜須。
-
細(xì)馬遠(yuǎn)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
溪山好處便為家。
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
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
十年不見紫云車。
龍丘新洞府,鉛鼎養(yǎng)丹砂。
-
我輩情鐘,古來誰似龍山宴。
而今楚甸。
戲馬余飛觀。
顧謂佳人,不覺秋強(qiáng)半。
箏聲遠(yuǎn)。
鬢云吹亂。
愁入?yún)⒉钛恪?br>
-
為向東坡傳語。
人在玉堂深處。
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
歸去。
江上一犁春雨。
-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
步轉(zhuǎn)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輕煙薄霧,怎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
慚愧今年二麥豐。
千畦細(xì)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yīng)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
甚時(shí)名作錦薰籠。
-
雙鬟綠墜。
嬌眼橫波眉黛翠。
妙舞蹁躚。
掌上身輕意態(tài)妍。
曲窮力困。
笑倚人旁香喘噴。
老大逢歡。
昏眼猶能仔細(xì)看。
-
花滿銀塘水漫流。
犀槌玉板奏涼州。
順風(fēng)環(huán)佩過秦樓。
遠(yuǎn)漢碧云輕漠漠,今宵人在鵲橋頭。
一聲敲徹絳河秋。
-
以為異人。
后十年,筑室黃岡之北,號靜安居士。
作此記之。
細(xì)馬遠(yuǎn)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
溪山好處便為家。
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
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
十年不見紫云車。
龍丘新洞府,鉛鼎養(yǎng)丹砂。
-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
華發(fā)蕭蕭,對荒園搔首。
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
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yīng)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xì)看重嗅。
搖落霜風(fēng),有手栽雙柳。
來歲今朝,為我西顧,酹羽觴江口。
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
海南奇寶。
鑄出團(tuán)團(tuán)如栲栳。
曾到昆侖。
乞得山頭玉女盆。
絳州王老。
百歲癡頑推不倒。
??谌玳T。
一派黃流已電奔。
-
清明初過酒闌珊,折得奇葩晚更妍。
春色豈關(guān)吾輩事,老狂聊作座中先。
醉吟不耐欹紗帽,起舞従教落酒船。
結(jié)習(xí)漸消留不住,卻須還與散花天。
-
欲執(zhí)河梁手,還升月旦堂。
酒闌人散月侵廊。
北客明朝歸去、雁南翔。
窈窕高明玉,風(fēng)流鄭季莊。
一時(shí)分散水云鄉(xiāng)。
惟有落花芳草、斷人腸。
-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戲馬臺南舊戰(zhàn)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xiāng)。
-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
青缸明滅照悲啼。
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
情聲兩盡莫相違。
欲知腸斷處,梁上暗塵飛。
-
春已老,春服幾時(shí)成。
曲水浪低蕉葉穩(wěn),舞雩風(fēng)軟纻羅輕。
酣詠樂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
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鳴。
春色屬蕪菁。
-
漸覺東風(fēng)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遙想慶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
玉童西迓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蕭瑟。
不用許飛瓊。
瑤臺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
借與韋郎看。
莫便向姑蘇。
扁舟下五湖。
-
錢塘風(fēng)景古來奇。
太守例能詩。
先驅(qū)負(fù)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盡后,葉飛時(shí)。
雨凄凄。
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