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明與夷光,二女同入宮。
宮中各妍妙,并蒂雙芙蓉。
如何姑蘇臺,惟說西施好。
但見西施嬌,不覺西施老。
舞亦西施舞,歌亦西施歌。
蛾眉不見賞,寂寞歸山阿。
紅顏難保恩,玉顏難免妒。
后來江采蘋,亦有《樓東賦》。
-
黃山云海真奇絕,極目波濤任明滅。
參橫月落翠羽啼,還向湖陰踏香雪。
是香是雪留春痕,非香非雪招春魂。
六浮閣外萬橫玉,暝煙疑入羅浮村。
斜陽海氣澄,微風海波動。
珊瑚冷掛月輪寒,玉蕊冰花一齊凍。
香耶雪耶兩不知,蛟背湘妃寒入夢。
忘機最好伴閒鷗,鶴渚蘆田幾度游。
一棹漁莊倚秋雪,愿從花海泛扁舟。
-
鄒嶧野火焚,會稽殘字假。
不見秦代碑,猶見秦宮瓦。
萯陽云樹暗,蘭池煙草萋。
不見秦宮瓦,乃見秦溝泥。
溝泥亦非泥,洗妝漬粉澤。
脂紅與黛翠,殘香斂魂魄。
祖龍平六國,后宮羅嬋娟。
永巷等陰隧,不見卅六年。
清渭漲膩流,遠繞驪山路。
此磚何自得,應近驪山樹。
建業(yè)印模糊,鐵厓書嫵媚。
何如青陵臺,駁落苔花翠。
秦云不可見,秦月猶在空。
寂寂澄心堂,郁郁阿房宮。
-
六月銀河云影碧,八月銀河露華白。
金風微動晚涼生,最覺分明秋七夕。
七夕銀河分外明,青天不許片云行。
璇宮夜靜支機石,微覺珊珊靜有聲。
畫屏光冷銷銀燭,案戶橫斜還絡角。
花陰深處倚闌干,羅衣單薄人如玉。
紅墻宛轉鵲橋秋,知有天涯望遠愁。
天際歸舟何日到,莫教織女望牽牛。
-
蘼蕪香滿蘼蕪冢,虞山曉翠春云擁。
香名一代柳河東,落花吹遍紅簫隴。
月地花天幾度游,琴河初起絳云樓。
桑滄花月人天劫,爭及盧家有莫愁。
月堤煙柳春痕薄,吾谷閒登秋水閣。
東山無復耦耕人,紅豆花蘩自開落。
碧城仙吏最多情,惜玉憐香過一生。
重訪蛾眉埋玉地,勝他簫鼓葬傾城。
黃絹詞工碑石冷,鷗波解寫嬋娟影。
踏青遮莫踏蘼蕪,恐驚地下春魂醒。
-
幾重精舍掩荊扉,一徑蒼苔上翠微。
饑鼠慣從松上竄,幽禽時向竹間飛。
雪翻小瀑潛通筧,云共殘花半拂衣。
清絕不知人世事,夕陽如水澹忘歸。
-
花明雪艷謝飆輪,玉瘞香埋委路塵。
霞帔自憐螢照晚,《霓裳》漸化蝶衣新。
空江白雁凄才鬼,冷月紅鵑哭麗人。
二十四堆春草綠,可憐三十六宮春。
-
碧城十二闌干曲,梵字回文亞蛾綠。
闌前多少曉妝人,雪艷花明都似玉。
繞砌三花玉樹肥,翠鸝閒共彩鸞飛。
池邊清響鏘瑤佩,花下靈香拂羽衣。
羽衣瑤佩紛妍妙,觀香弄玉都年少。
奏罷《霓裳》奏《綠腰》,上元回首嫣然笑。
琴會何如墨會佳,扶風絳帳有金釵。
偶拈翠羽吟羅襪,閒譜金荃賦錦鞋。
群仙高會群芳宴,紫鳳香毫銅雀硯。
何人解賦曉仙謠,賦成親寫桃花片。
太白星精筆有神,芙蓉城主謫仙人。
我來同倚闌干曲,不證蘭因證蕙因。
-
放鶴亭中鶴,霜寒夜不眠。
仙心出云表,清響答琴弦。
我訪巢居閣,因停罨畫船。
梅花三百樹,素月正橫煙。
-
富景園西古路斜,疏林黃葉冷啼鴉。
空馀金碧昭儀寺,無復丹青待詔家。
夜月殘山留馬遠,桃花團扇詠楊娃。
宣和遺事分明在,德壽宮庭又奉華。
-
從古蛾眉怨入宮,長門老死后庭空。
幾堆淺土秋陰里,無數(shù)殘碑暮雨中。
晉代玉弓驚謝奐,漢家金碗失盧充。
江山半壁朝廷小,一樣憐香葬落紅。
-
湘女窺煙翠袖單,色香味已入旃檀。
宋齊霜雪梁陳月,玉蕊冰花盡耐寒。
-
西子湖邊月,流紋蕩畫橈。
露花青雀舫,煙柳赤闌橋。
舊譜《霓裳》憶,新詞翠袖嬌。
誰家珠箔里,涼影一枝簫。
-
鳳凰山下鳳凰門,南宋宮庭輦道存。
八桂玉堂秋有跡,萬松金闕翠無痕。
披香閣圮春云散,洗粉池空暮雨昏。
何處殘山留一角,夕陽凝望最銷魂。
-
賦罷游仙賦夢華,青山曲處玉鉤斜。
空馀禾黍迷春燕,無復棠梨散暮鴉。
鸚鵡樓臺非故國,鳳凰宮闕又誰家。
更憐竺國雙經(jīng)匣,開落冬青一樹花。
-
中官麥飯酹斜曛,蕭寺殘鐘入暮云。
頸飾丹青留鈿軸,腕闌金翠涴苔紋。
花香吳寺還劉寺,草暗閻墳又賈墳。
同是春山一抔土,勝他青冢葬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