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手机自在线观|九九热思思精品视频|中文字幕aⅴ专区|黄国产成年人精品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處處名泉盡客歡,一泓復向道旁觀。
      林衣倒拂仙杯動,石發(fā)晴分寶鏡寒。
      要眇琴聲流水和,疏狂酒態(tài)野人看。
      他時漫擬蘭亭勝,不似滄洲有釣竿。
    • 吾家宅相貴鐘君,名列諸生氣不群。
      彩鷟摩空千仞羽,神駒鑠電五花文。
      中丞舊護漁陽甲,上將新營細柳軍。
      兩世箕裘須爾繼,好將雙管躡青云。
    • 五月垂楊覆御溝,使君千騎小淹留。
      何知擊筑燕城會,故是談經(jīng)稷下游。
      云起高峰渾欲雨,日長仙館只疑秋。
      平生意氣還諸少,酒態(tài)相逢可自由。
    • 孤亭斜倚碧山隈,檻外明湖對舉杯。
      萬頃玻瓈天上出,千巖紫翠鏡中開。
      云連閣道籠春樹,雨過行宮鎖繡苔。
      盡說昆明雄漢苑,無如此地接蓬萊。
    • 九邊行盡到長安,抵掌論兵發(fā)指冠。
      厭見羌夷秋入塞,愁聞漢將夜登壇。
      黃金結客壚頭盡,短鋏成歌馬上彈。
      欲笑當年吳市隱,沉淪空作歲星看。
    • 十年重作碧山游,萬事相看兩鬢秋。
      夜鶴有情驚別夢,巖花無語殢春愁。
      天開洞壑雙樽酒,人去滄浪一葉舟。
      峰后峰前往來路,少時還擬待鳴騶。
    • 長夏齋居玉樹林,蓬門忽復聽車音。
      停橈別浦江云遠,對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從國士重南金。
      清時報主多同志,野老應馀擊壤吟。
    • 背郭堂成傍岳祠,盤桓雙檜憶連枝。
      池塘寂寞逢今日,華萼翩翻是往時。
      高棟重懸初署榜,頹垣猶見舊題詩。
      小山漫自稱真隱,只影誰憐兩鬢絲。
    • 曾向三山訪列真,重來不道海成塵。
      峰頭鶴化猶疑夢,洞口猿啼別是春。
      玉觀凄涼花似雨,松臺寂寞草為茵。
      仙家日月還如此,人代茫??筛?。
    • 華茵倚重爐,璇房卷羅幕。
      驚見雪花飛,謂是楊花落。
    • 溪閣非無事,秋清日轉長。
      掃花安鹿柴,帖石補魚梁。
      高樹留新雨,平波澹夕陽。
      遠書何意至,三讀素心傷。
    • 長樂凝和婺彩光,侍臣沾貺圣恩長。
      璆琳內苑開銀甕,云錦天機隱御香。
      鳥跡呈書仙算永,龍文紀瑞寶符黃。
      朝來碧落簫《韶》度,內殿親稱萬壽觴。
    • 延陵有長劍,寶若千金璧。
      閉匣泣風雨,開匣干星日。
      駿馬與名都,羅列終不易。
      服之適異土,見謂鉛刀質。
      徐君亦何為,神襟獨爾識。
      欲色在不言,心許成莫逆。
      如何歷聘歸,墓門已有棘。
      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風,可以懸三尺。
      寸心茍不渝,是物何足惜。
      驅馬去郊原,棄置如遺跡。
      賢哉貴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門徒,景行宜自惕。
    • 西宮送喜到宸旒,侍從恩隨禁苑優(yōu)。
      勝剪雙枝花作采,金鐫萬喜字當頭。
      他年茅土應藩漢,此日圭璋早頌周。
      共識昭陵多王氣,年年春色滿龍樓。
    • 大堤春盡花如雨,大堤女兒隔花語。
      揚州估客四角幡,暮泊蘭橈宿江渚。
      芙容寶帳綠云鬟,翠簟銀缸夜色寒。
      倚瑟當壚春酒盡,卷帷望月曉裝殘。
      石城一曲歌未足,日出天空江水綠。
      含啼送客更多愁,腸斷煙波萬里秋。
    • 闕下班行舊日分,海邊名姓少人聞。
      一竿自釣南溪月,五牜孛親耕阪上云。
      竹徑常無猿報客,松關惟有鶴為群。
      只緣不忘平生誼,寒雁來時屢夢君。
    • 負扆年來海岳安,春朝繡幘始勝冠。
      龍樓拂曙天顏近,玉座垂旒日角寬。
      九廟神靈應已慰,兩階環(huán)佩不勝歡。
      邇臣幸奉青蒲對,珍賜還看出上闌。
    • 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江路到長安。
      堯廚未進銀刀鲙,漢闕先分玉露盤。
      賜比群卿恩已重,頒隨元老遇猶難。
      遲回退食慚無補,仙饌年年領大官。
    • 燕支山色點平蕪,染出春愁上畫圖。
      一曲胡笳明月夜,邊聲又度小單于。
    • 芙容江館閉霏微,江面閑云擁釣磯。
      春色不勝芳草綠,萋萋長似待人歸。
    • 遙遙江浦去,望望洞庭西。
      擁傳過三楚,乘槎入五溪。
      潮平津樹杳,天闊浦云低。
      想見花源里,漁家路不迷。
    •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
      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
      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 結廬非異境,負郭少將迎。
      竹嶼含云影,松窗落雨聲。
      片峰當戶出,眾鳥隔林鳴。
      宴坐幾無念,誰知絕世情。
    • 勝會開芳苑,春愁入遠峰。
      壺觴連竹樹,歌詠起魚龍。
      花落空林雨,風傳別院鐘。
      淹留公子愛,移席轉從容。
    • 梵閣俯珠林,龍宮歲月深。
      幾人同嘯詠,此日復登臨。
      畫棟含朝雨,青峰起暮陰。
      不堪歡會地,又悵別離心。
    • 落魄佳公子,天涯可定居。
      適來江上使,傳得篋中書。
      湖海名方盛,云霄事轉疏。
      沉冥吾所慕,數(shù)飲態(tài)何如。
    • 繡閣春深自卷衣,侵階芳草閉宮扉。
      東風亦惜花零落,吹向昭陽殿里飛。
    • 山中昨夜解春衣,天杪征鴻正北飛。
      欲問舊游零落里,蓬萊闕下幾人歸。
    • 玉洞山坳帶夕曛,神功片石吐氤氳。
      不緣洞口春雷起,誰識蛟龍萬里云。
    •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
      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 瞥見漳河水,燕齊兩界分。
      郡樓融晚雪,津柳掛殘云。
      病骨寒應倦,鄉(xiāng)音近稍聞。
      明朝看海氣,遙禮泰山君。
    • 苦憶東林侶,逢人附報書。
      花殘?zhí)樟钫?,月出遠公廬。
      世念歸應盡,幽懷病未疏。
      三山知有路,正擬戒游車。
    • 邑里經(jīng)年別,重逢春草芳。
      一杯臨汶水,三月綰垂楊。
      豪俠齊公子,風流漢省郎。
      鄉(xiāng)山多勝賞,后會莫相忘。
    • 谷口隔疏籬,林深鳥不啼。
      石泉縈戶轉,山果亞枝低。
      澗壑參差映,藤蘿咫尺迷。
      苦無向平累,聊可共依棲。
    • 何劫飛來影,分明鶴上仙。
      側身疑面壁,作禮似朝天。
      觀化興云雨,憑虛閱歲年。
      扶桑終日在,幾見海成田。
    • 擁錫來吳岳,詮經(jīng)住魯城。
      王孫除館待,郡牧掃門迎。
      藻思煙霞潤,風神水月清。
      談詩吾已倦,亦欲學無生。
    • 君行復幾歲,今夕問歸舟。
      客久黃金盡,天寒白露秋。
      寸心酬俠氣,斗酒結離愁。
      莫叩淮南幕,中丞抱國憂。
    • 老去憐交態(tài),春歸念歲華。
      還將今日酒,同對故年花。
      色染丹臺露,香流玉洞霞。
      惟應欄檻小,不似五侯家。
    • 軺軒秦塞遠,戟府漢江開。
      萬里橋邊路,鄉(xiāng)書幾度來。
    • 碣石宮前負弩過,閭門秋色入鳴珂。
      可知瀛海多仙氣,九派中分太史河。
    • 寶座蓮花萬仞成,中天飛現(xiàn)白毫輕。
      秋來一片瑤臺月,常似摩尼掌上擎。
    • 柏舟高詠事凄涼,漫樹忘憂向北堂。
      此日春風轉蘭蕙,靈根猶自發(fā)天香。
    • 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滿山窗夢易殘。
      君在滄浪秋色里,同心誰伴采芳蘭。
    • 休沐相招盛會偏,宜春苑路草芊綿。
      重城樓閣籠春樹,曲島松蘿散曉煙。
      風起花香飄檻外,雨馀山色落尊前。
      由來杜曲多名勝,斗畔猶疑尺五天。
    • 高丘東望氣雄哉,海色遙看萬里開。
      三島春波涵日月,五城仙氣吐樓臺。
      酒邊影吸金銀動,杖底云飛紫翠來。
      煙水茫茫徐福去,至今不見報書回。
    • 天末懷人思不降,夢回明月滿軒窗。
      平生諾重黃金百,國士名齊白璧雙。
      君自風塵淹畫省,吾甘漁獵光滄江。
      書來正值山間醉,赤腳吹笙臥石淙。
    • 蓬萊闕下五云飛,桐葉封函出帝畿。
      漢苑花香隨使節(jié),河橋柳色上征衣。
      天臨玉署恩偏渥,星近銀河夜更輝。
      試向汴京城里望,六街何處不朱扉。
    • 相逢杯酒說行藏,問字曾師李奉常。
      梁苑十年依幸舍,商歌一曲擅詞場。
      鄉(xiāng)心長白山頭月,客鬢桑乾馬上霜。
      昨夜讀君張翰詠,西風已自斷歸腸。
    • 十年裘馬客長安,杖榮從軍戍賀蘭。
      桓典霜威開幕府,陳琳檄草據(jù)征鞍。
      鐃歌出塞邊沙白,烽火登城漢幟丹。
      誰道護羌諸校在,功成今日屬儒冠。
    • 萬里過從樂未休,花時胡不少淹留。
      東籬曉色方含雨,上苑天香欲報秋。
      岳畔攜將三秀草,湖邊歸去一扁舟。
      豫愁明夜思君處,別酒初醒月滿樓。
    • 空山華月渺愁予,此夕風前得報書。
      千里人歸滄海路,百年淚盡白云廬。
      方從宿草悲陳跡,況對寒梅憶索居。
      聞道蓼莪詩總廢,春園那不賦潘輿。
    • 綠云縹緲隔清漳,玉札封題到草堂。
      閣上青藜開璧府,枕中鴻寶示仙方。
      東平樂善偏承寵,北海工書久播芳。
      更羨名家蘇季子,白頭簪筆侍君王。
    • 策府群書代所耽,珠英玉屑卷中探。
      曾聞乙夜開芝檢,敢望彤庭錫寶函。
      子孺休稱三篋記,莊生漫向五車談。
      從前亦恐酬清問,浩瀚青藜閣上參。
    • 東都佳麗地,共指斗雞坊。
      挾彈妖童騎,當壚小婦妝。
      柳花金谷暗,槐影玉溝長。
      愁望飛塵起,驕騧赭汗香。
    • 只今三省佩,又下五城樓。
      薊北霜初落,淮南桂已秋。
      宮云隨子舍,卿月引行舟。
      可奈河橋柳,年年綰別愁。
    • 閉門多所適,懶與病相宜。
      岸幘全忘沐,匡床久未移。
      酒醒微雨夜,衣減落花時。
      只憶河橋柳,應馀未折枝。
    • 山齋春欲盡,上客到羊求。
      對月休愁思,看山且醉游。
      蟻封知是夢,駒隙信如流。
      不見芄蘭侶,辭官已白頭。
    • 有懷江左彥,夙昔共蘭襟。
      報國青萍器,承家玉樹林。
      郎曹雙管舊,禁漏五云深。
      無恙西山色,猶堪柱笏吟。
    • 南州有高士,邂逅見風流。
      雅醉荊卿酒,常隨郭泰舟。
      窮經(jīng)探魯壁,作客佩吳鉤。
      門下推師授,名成兩夏侯。
    • 室成無四壁,為藉綠蘿陰。
      五月清風至,空庭白日深。
      野花猶戀樹,徑竹未成林。
      幸少藩籬隔,長堪對遠岑。
    • 寥寥逢歲宴,飛雪逗年華。
      霰薄初成雨,風高漸作花。
      寒光連兔苑,朔氣度龍沙。
      游子今何適,關山路正賒。
    • 故國逢今日,元樞失舊臣。
      人間銷電露,天上化星辰。
      磊落英雄氣,悲涼骨肉親。
      哀歌轉難就,握管涕盈巾。
    • 別久鬢如絲,金門老畫師。
      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時。
      能事江湖得,浮蹤歲月私。
      舊游今欲盡,君去可依誰。
    • 風露凄清晝漏殘,月華縹緲鳳城端。
      三天如水銷銀漢,萬里無云瀉玉盤。
      燕塞河山秋氣迥,漢家宮闕夜光寒。
      一聲長笛思千里,倚嘯重樓十二欄。
    • 陽靈仙館翠云端,竹殿清齋禮泰壇。
      閣道霓旌陳虎豹,宮門羽仗簇鴛鸞。
      親軍競帶千金劍,御馬齊籠七寶鞍。
      總為天光依較近,溫泉午夜不知寒。
    • 銀榜仙宮桂滿巖,何時雪夜掛孤帆。
      枕中鴻寶新來注,海上魚書舊日緘。
      千里歸心看短劍,百年病骨付長镵。
      王孫苑路今應近,芳草春風點碧衫。
    • 諸陵王氣接神京,法駕春禋出禁城。
      萬戶鶯歌迎鳳管,九衢花雨拂霓旌。
      連山地入長楊苑,夾道兵陳細柳營。
      負橐趨陪知最寵,屬車徐動扈天行。
    • 長安別路起征鐃,笑攬金杯視佩刀。
      舊國風云開節(jié)鉞,故園花柳過旌旄。
      居臨六代青山近,望入千門紫氣高。
      聞道江南多俠少,將軍一為試龍韜。
    • 中天積翠削巑岏,掃石銜杯醉不冠。
      樵路半垂青嶂底,歌聲全出碧云端。
      飛來別作仙人掌,望去平臨玉女壇。
      笑問風流彭澤宰,白頭曾得幾回看。
    • 諸生魯國受經(jīng)初,標格王郎玉不如。
      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yè)當年論石渠。
      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 矍鑠丹顏鬢未霜,床頭龍劍吐星芒。
      廉公善飯神方王,鄂國徵歌意正長。
      門樹常嘶金絡馬,庭苔漸澀綠沉槍。
      君王拊髀應誰問,老將勛名在夜郎。
    • 常羨名家玉樹林,空山何幸辱招尋。
      青箱尚記烏衣事,綵筆能飛白雪音。
      珠出梁園應照乘,車過單父試聽琴。
      索居愧倒中郎屣,世舊相逢意自深。
    • 邊城新舞《柘枝》辭,降得渾邪罷漢師。
      不道長安春色少,甘泉宮里畫閼氏。
      ¤
    • 未老歸隨鹿豕群,十年閱盡北山云。
      神全瓦注原非巧,名混金甌久未分。
      歲晏誰能懷鄧禹,功高自合謝田文。
      華陽十賚皆君寵,九命何殊闕下聞。
    • 儂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歡如陌上塵,左右從風吹。
    • 午夜前星耀禁林,龍樓紫氣曉來深。
      當年苦竭愚臣悃,此日真知圣父心。
      關塞煙銷休戰(zhàn)伐,江湖春至起謳吟。
      瑤圖億萬高皇統(tǒng),只有神靈護至今。
    • 妾住在長干,離居歲欲闌。
      洞庭歸客少,浦口去人難。
      雨落吳天暮,云橫楚岫寒。
      含情何所待,憔悴碧江湍。
    • 極目漳南道,相思正杳漫。
      愁時明月近,別后素書難。
      雪暗芙蓉閣,春生苜蓿盤。
      一氈猶寄遠,應惜玉堂寒。
    • 十載嘆西東,歡娛此日同。
      容華青鏡里,身世綠尊中。
      花氣看無賴,鶯歌聽不窮。
      何妨歸騎緩,蹀躞受東風。
    • 浮沉千古事,無力念鴻鈞。
      陵替存吾道,窮愁竟爾身。
      馮唐空自老,原憲不知貧。
      他日山陽路,誰為笛里人。
    • 誰謂長安陌,風塵此地稀。
      山光相映帶,野色自芳菲。
      旭日薰歌扇,輕花著舞衣。
      馬蹄歸欲懶,為送惜春歸。
    • 真宅歸丹府,蓬壺第幾城。
      化龍應是劍,跨鶴不聞笙。
      舊戟朱門列,新阡紫氣縈。
      元公車服在,馀慶屬玄成。
    • 陳生何磊落,一劍向飄零。
      雅好詞人賦,休傳博士經(jīng)。
      蘼蕪春渚綠,薜荔舊山青。
      莫謂江天遠,微垣現(xiàn)客星。
    • 雅道何寥廓,時名易陸沉。
      不因今日論,寧見異時心。
      剪拂千金價,宮商萬籟音。
      故交蕪沒久,亦許附詞林。
    • 形影相依自兩生,重游春苑不勝情。
      如何芳草橫門月,又度陽關曲里聲。
    • 疏枝向月倚雕闌,粉色盈盈鏡里丹。
      為憶故園春色早,愁時只作杏花看。
    • 玉貌當年入畫堂,盈盈團扇試新妝。
      無端曉鏡銷鸞影,一夜潘郎鬢有霜。
    • 綠珠枉向瓊樓墜,碧玉空因綵筆傷。
      何似芳魂能戀主,化為只燕宿雕梁。
    • 燕城秋欲暮,疋馬送君還。
      投筆書生志,鳴鞘壯士顏。
      邊風吹錦帶,海月落刀環(huán)。
      慷慨匡時略,何年出玉關。
    • 臥病已三月,歸圖猶未成。
      慰留明主意,推挽故交情。
      御路蘼蕪發(fā),春山杜若生。
      湖邊小行徑,處處有魚羹。
    • 海岳終堪隱,風塵幾倦游。
      采芝隨綺季,種竹待羊求。
      月迥春天樹,江寒雪夜舟。
      何時芳駕至,尊酒一淹留。
    • 欣承田父過,相對亦陶然。
      泥客攜村酒,迎神醵社錢。
      禾麻新受雨,桑柘遠成煙。
      解問蘭臺史,還書大有年。
    • 少年拋翰墨,笑入五陵場。
      一劍橫秋色,千金去故鄉(xiāng)。
      韜鈐分禁旅,節(jié)鉞奠夷荒。
      何意將軍樹,風殘一夜霜。
    •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
      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
      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 世代衣冠直漢宮,家聲萬石舊稱雄。
      丹書映日傳江上,白簡飛霜出殿中。
    • 惆悵東風恨萬重,難將春夢覓仙蹤。
      香魂一逐行云去,知在巫山第幾峰。
    • 戰(zhàn)勝年來久杜機,忽逢游客叩荊扉。
      龍鐘此日無他問,只比歸時可較肥。
    • 百歲真僧住翠微,白毫光散六銖衣。
      逢迎猶自過山半,指點巖泉步似飛。
    • 玉蘭東畔畫簾前,到處常隨豹尾旋。
      圣代儀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來偏。
      瑯函賜錦馳中騎,寶鼎分餐出御筵。
      齋室受釐應有問,朝回猶恐夜深宣。
    • 忽出塵寰賦壯游,試從九點辨神州。
      浮云直上千峰色,落日長懸萬里秋。
      紫塞東臨滄海斷,黃河北繞大荒流。
      秦封漢禪成丘土,留與人間不盡愁。
    于慎行 [明朝]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學家、詩人。字可遠,又字無垢。東阿縣東阿鎮(zhèn)(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zhèn))人? 。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萬歷元年(1573年)《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后升禮部右侍郎、左侍郎,轉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禮部尚書。萬歷三十三(1605年)年詔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閣臣,首為于慎行,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yún)C務。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歸家,后臥病不起,起草遺疏,請皇帝“親大臣,祿遺逸,補言官”。數(shù)日病死,年62歲,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于慎行著有《谷山筆麈》(18卷)、《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0卷);編纂《兗州府志》。?

    古詩大全

    hao86網(wǎng)古詩為您帶來于慎行的詩,于慎行代表作,于慎行的名詩,于慎行的詩句,于慎行的詩全集,于慎行簡介

    http://yanglaopt.net/shici_alist_1135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