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生僻成語
一ˇ ㄐ一ㄢ ㄓˇ ㄈㄢˊ
YJZF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用加熱來制止燃燒。比喻處理方法不對(duì),反而助長已成之勢(shì)。
漢·桓寬《鹽鐵論·錯(cuò)幣》:“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以煎止燔作謂語、haO86.com定語、賓語;指處理方式不對(duì)。
(1)(介)用;拿;按:~少勝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時(shí)機(jī)。
(5)(介)〈書〉于;在(時(shí)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書〉(連)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jié)構(gòu);表示時(shí)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黃河~北|九年~前。
(1)(動(dòng))烹飪方法;鍋里放少量的油;加熱后;把食物放進(jìn)去使表面變成黃色:~魚|~豆腐。
(2)(動(dòng))把東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進(jìn)入水中:~茶|~藥。
(3)(量)中藥煎汁的次數(shù):頭~|二~|這病吃一~藥就好。
(1)(動(dòng))停止:~步|~境。
(2)(動(dòng))攔阻;使停止:~痛|~吐|~瀉|~血。
(3)(動(dòng))(到、至……)截止:至今為~。
(4)(副)僅;只:~此一家。
(1)(動(dòng))焚燒。
(2)(動(dòng))燒。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