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齩牙切齒
一ㄠˇ 一ㄚˊ ㄑ一ㄝˋ ㄔˇ
YYQC
聯(lián)合式成語
切;不能讀作“qiē”。
(一)見“恨之入骨”(396頁)。(二)咬牙切齒和“痛心疾首”“深惡痛絕”;都表示痛恨。但咬牙切齒偏重在痛恨的狀態(tài)表情;可以用于對自己方面也可以用于對敵人方面的痛恨;多作口頭;“痛心疾首”偏重于“痛”的心情上;往往指對內部人的痛恨;多用作書面語;“深惡痛絕”偏重于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方面;多用于書面語。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fā)狠到極點的神情。
元 孫仲章《勘[hao86.com好工具]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紙?!?/p>
咬牙切齒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只見水軍頭領早把張清解來。眾多兄弟都被他打傷,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
bite one's lips and graw one's teeth
歯(は)ぎりして悔(くや)しがる
скрежетáть зубáми
<法>grincer des dents
(1)(動)上下牙齒用力對著;把東西夾住或切斷:~住繩子|~了一口蘋果。
(2)(動)鉗子等夾住或齒輪、螺絲等互相卡住。
(3)(動)(狗)叫:雞叫狗~。
(4)(動)受責難或審訊時牽扯無關的人:反~一口。
(5)(動)正確地念出(字母的音);過分地計較(字句的意義):~字|~字眼兒|~文嚼字。
(6)(動)追趕;緊跟不放:~住目標|雙方比分~得很緊。
(1)(名)牙齒:門~|鑲~|~醫(yī)。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狀像牙齒的東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舊時為買賣雙方撮合從中取得傭金的人。
1. 密合,貼近:切當(dàng )。切膚(切身)。切己。親切。
2. 緊急:急切。迫切。
3. 實在:切忌。懇切。
4. 舊時漢語標音的一種方法,用兩個字,取上一字的聲母與下一字的韻母拼成一個音。亦稱“反切”。
(1)(名)人和高等動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堅固的骨組織和釉質構成。通稱牙或牙齒。
(2)(名)(~兒)物體上齒形的部分:鋸~兒|梳~兒。
(3)(形)帶齒兒的:~輪。
(4)(名)〈書〉年齡:~德俱尊。
(5)(動)〈書〉說到;提起:~及(說到;提及)|不足~數(shù)。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