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一ㄢˊ ㄨㄞˋ ㄓ 一ˋ
YWZY
偏正式成語
之;不能讀作“zī”。
見“弦外之意”(1045頁)。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言:語言;之:助詞;相Hao86.com當(dāng)于“的”。言語之外的意思。指沒有在話里或文章里明說出來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宋 葉夢得《石林詩話》下卷:“七言難于氣象雄渾、句中有力,而紆余不失言外之意?!?/p>
言外之意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同弦外之音。
間有一二不盡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許勝多多許者,是他一枝一節(jié)好處。(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
the meaning between the lines
скрытый смысл слов<подтекст>
<法>sous-entendus
(1)(名)話:~語|語~|格~。
(2)(動)說:~之有理|暢所欲~。
(3)(量)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詩。
(4)姓。
(1)(名)外邊;外邊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國:~幣|~鈔。
(4)(名)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婆|~甥女。
(5)(形)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規(guī)的。
(9)戲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名)意思:同~|來~|詞不達(dá)~。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動)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