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以水濟(jì)水
一ˇ ㄕㄨㄟˇ ㄐ一ˇ ㄕㄨㄟˇ
YSJS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比喻雷同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jù)亦曰可,君所謂否,據(jù)亦曰否。若以水濟(jì)水,誰能食之?”
以水濟(jì)水偏Hao86.com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有可而無否,其弊必至于以水濟(jì)水之喻。(宋·楊萬里《駁配向不當(dāng)議》)
(1)(介)用;拿;按:~少勝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時機(jī)。
(5)(介)〈書〉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書〉(連)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jié)構(gòu);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黃河~北|九年~前。
(1)(名)水。
(2)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jié)合而成的;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無色、無臭、無味的液體。
(3)河流:漢~。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兒)稀的汁:藥~。
(6)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數(shù):這衣裳洗幾~也不變色。
(8)姓。
1. 渡,過河:同舟共濟(jì)。
2.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jì)世。救濟(jì)。賑濟(jì)。周濟(jì)。接濟(jì)。
3. 補(bǔ)益:無濟(jì)于事。
1. 〔濟(jì)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國河南省,流經(jīng)山東省入渤海。
2. (濟(jì))
(1)(名)水。
(2)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jié)合而成的;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無色、無臭、無味的液體。
(3)河流:漢~。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兒)稀的汁:藥~。
(6)指附加的費用或額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數(shù):這衣裳洗幾~也不變色。
(8)姓。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