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成語
雉頭狐腋
ㄓˋ ㄊㄡˊ ㄏㄨˊ 一ㄝˋ
ZTHY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以雉頭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著講究,生活奢侈。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開善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好工具h(yuǎn)ao86.com】大魏天王,不為華侈?”
雉頭狐腋作賓語、定語;指人的穿著。
1.鳥,外形像雞,雄的尾巴長,羽毛美麗,多為赤銅色或深綠色,有光澤,雌的尾巴稍短,灰褐色。善走,不能久飛。種類很多,都是珍禽,如血雉、長尾雉等。通稱野雞,有的地區(qū)叫山雞。
2.古代城墻長三丈高一丈叫一雉。
1.人身最上部或動(dòng)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頭發(fā)或所留頭發(fā)的樣式:剃~。梳~。平~。分~。你的臉形留這種~不合適。
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筆~兒。中間粗,兩~兒細(xì)。
4.事情的起點(diǎn)或終點(diǎn):話~兒。提個(gè)~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shí)候才是個(gè)~兒啊!
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兒。蠟~兒。鉛筆~兒。
6.頭目:李~兒。他是這一幫人的~兒。
7.方面:他們是一~兒的。心掛兩~。
8.第一:~等?!?hào)。
9.領(lǐng)頭的;次序居先的:~車?!R?!?。
10.姓。
(1)(名)哺乳動(dòng)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較常見的草狐和赤狐。通稱狐貍。
(2)(Hú)姓。
(1)(名)腋窩。
(2)(名)其他生物體上跟腋類似的部分:~芽。
最近文章